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景认知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蔡秋梅 倪连红 杨新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究情景认知干预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 目的探究情景认知干预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情景认知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焦虑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差异,记录干预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化版术前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均<0.05)。结论情景认知干预模式可帮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缓解焦虑,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力
下载PDF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晶状体脱位对眼压及角膜内皮的影响
2
作者 楚启萌 崔瑞 杨华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晶状体脱位对眼压及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晶体脱位92例患者,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晶状体脱位对眼压及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晶体脱位92例患者,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角膜内皮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92例患者眼压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2例患者角膜内皮计数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2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3者有67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2例患者出现葡萄膜炎反应8眼,早期角膜轻度水肿6眼,玻璃体积血1眼,高眼压1眼,给予相应保守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晶状体脱位患者的眼压,对角膜内皮造成的损伤较小,为人工晶状体悬吊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虽术后会出现较少的并发症,但经过相应的保守处理均恢复正常,不影响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人工晶体悬吊术 晶体脱落 眼压 角膜内皮计数
下载PDF
超声乳化抽吸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运 邓晓霖 吴白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抽吸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白内障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择期行超声乳化抽吸术联合ICL治疗的11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制延续性护理需求量表评估患...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抽吸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白内障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择期行超声乳化抽吸术联合ICL治疗的11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制延续性护理需求量表评估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6例白内障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较高,平均评分为(19.42±3.4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水平是超声乳化抽吸术联合ICL后白内障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超声乳化抽吸术联合ICL后白内障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较高,可能受合并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抽吸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延续性护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慧 庄东梅 马慧伦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0日收治的30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0日收治的30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精神状况、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认知障碍、躯体化、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总体视力情况、总体健康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对老年青光眼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调节舒张压等情况,减轻认知障碍,提升睡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章加宽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盱眙县中医院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的180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盱眙县中医院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的180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结果分为研究Ⅰ组(60例,空腹血糖值<6.1 mmol/L)、研究Ⅱ组(60例,空腹血糖值6.1~10.0 mmol/L)、研究Ⅲ组(60例,空腹血糖值>10.0 mmol/L),均接受相同手术治疗,分别测量3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及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眼前节、眼底恢复情况,统计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Ⅰ组与Ⅱ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及3个月视力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Ⅲ组患者术后视力检测结果均低于研究Ⅰ组与Ⅱ组(P<0.05)。研究Ⅲ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对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影响,可一定程度放宽血糖限制,但血糖值>10 mmol/L需调控血糖水平至稳定后再择期手术,保障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水平 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睡眠的影响
6
作者 饶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4-256,259,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吸出+...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吸出+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眼压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睡眠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提高睡眠状态和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尚可,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 白内障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赵美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5-0078,共4页
对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20-2022年之间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1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予观察组超声乳化... 对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20-2022年之间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1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予观察组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效果显著,还能改善患者生活幸福指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葡萄膜炎 白内障
下载PDF
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探讨
8
作者 李娜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9-0082,共4页
探究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者应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100例白内障患者(合并角膜散光)为研究样本,患者就诊我院时间为2021.05~2022.05,采用计算机数表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5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 探究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者应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100例白内障患者(合并角膜散光)为研究样本,患者就诊我院时间为2021.05~2022.05,采用计算机数表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5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者分别术中分别应用散光型与传统球面,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2组视力、角膜散光及总散光、球镜与柱镜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轴向、曲率值均相近,P>0.05;术后研究组视力>1.0的比例(60.00%)高于对照组(26.00%),且其0.5~1.0的比例(30.00%)低于对照组(52.00%)P<0.05,差异较大;术后1、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与总散光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球镜与柱镜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散光型晶体整体效果更为理想,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视力,降低散光程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角膜散光 视力 球镜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陈莉莉 余丰 王坤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1期22-26,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LS-313MF15,荷兰)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3/2021-3期间手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共67例90眼,分为三组:A组:飞秒...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LS-313MF15,荷兰)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3/2021-3期间手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共67例90眼,分为三组:A组:飞秒激光辅助联合LS-313MF15植入组共20例33眼;B组:普通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LS-313MF15植入组共24例28眼;C组:飞秒激光辅助联合单焦点人工晶体(Proming ALD)植入组共23例29眼。术后随访3个月,收集三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脱镜率,夜间炫光、光晕发生率,总高阶像差,绘制离焦曲线。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A组、B组明显优于C组(P<0.05),A、B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矫正远视力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裸眼中、近视力: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脱镜率:A组:96.9%,B组:92.8%,C组:20.6%,A、B组明显高于C组(χ^(2)=53.076,P<0.05)。夜间炫光、光晕发生率:A组:6.0%,B组:10.7%,C组:3.4%,三组间无显著差异(χ^(2)=1.239,P>0.05)。A、C组患者总高阶像差均显著低于术前且低于B组(P<0.05)。与B、C两组相比,A组患者在不同离焦范围内曲线平坦、视力较好。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飞秒激光辅助下同时植入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能获得良好的全程视力,较高的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余杰克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93-96,100,共5页
目的 研究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94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植入晶体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植入单焦点球面人工晶... 目的 研究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94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植入晶体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植入单焦点球面人工晶体、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每组47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1周、3个月时的裸眼近视力与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与远视力,均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小于术前,术后VF-14评分以及明视环境中不同空间频率时的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暗视环境下8cpd、12cpd时的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脱镜率、视觉干扰发生率组间对比,观察组居更高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更有助于其视力、对比敏感度的改善,促使患者术后对眼镜的依赖性下降,提升了视觉质量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手术 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 安全性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陈爱景 陈沛媛 +1 位作者 杨晓丽 于艳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9-0042,共4页
探讨老龄化青光眼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截选2022年06月一2023年06月74例老年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37例(常规护理)和对比组37例(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本班次试验... 探讨老龄化青光眼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截选2022年06月一2023年06月74例老年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37例(常规护理)和对比组37例(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本班次试验中,组间比较,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住院时间指标及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指标对比传统组均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时,通过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并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增强患者对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综合护理
下载PDF
角膜保护剂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价值
12
作者 王健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 分析角膜保护剂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妥... 目的 分析角膜保护剂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及卡波姆滴眼液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角膜保护剂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疾病缓解情况、视功能康复情况、泪液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表体征及感觉性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低于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BUT)长于治疗前,泪液分泌试验(SIT)值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BUT长于对照组,SIT值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保护剂可改善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干眼症状,减轻其眼部不适,促进视功能恢复,缓解眼部炎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保护剂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泪液分泌试验 炎症
下载PDF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牛丽君 牛申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4-005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观察裸眼视力、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角膜厚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共80例白内障患者,均来自本医院。患者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分为对照组(透明角膜...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观察裸眼视力、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角膜厚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共80例白内障患者,均来自本医院。患者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分为对照组(透明角膜切口)和观察组(角巩膜缘切口),每组40例。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视力、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角膜厚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周的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相对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分别为20/30和20/4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眼内压略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mmHg和15mmHg。术后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相对无显著变化。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角膜厚度相对对照组略有减小,分别为540μm和545μm。结论 本研究表明,采用角巩膜缘切口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相对于透明角膜切口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该手术方式在裸眼视力、眼内压、角膜厚度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为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透明角膜切口 角巩膜缘切口
下载PDF
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与多焦点人工晶体应用于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14
作者 张岩 陈自淼 +2 位作者 吴佳恒 陈瑶 张民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9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与多焦点人工晶体对白内障患者裸眼视力、视觉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于嘉兴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治疗的53例(56只患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 目的探讨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与多焦点人工晶体对白内障患者裸眼视力、视觉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于嘉兴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治疗的53例(56只患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多焦点组(21例患者,21只患眼)和连续视程组(32例患者,35只患眼),多焦点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连续视程组患者植入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两组患者均术后均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1周、3个月裸眼远视力(5 m)、中视力(67 cm)、近视力(40 cm),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离焦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d、术后1周、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距离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裸眼近距离视力均逐渐升高,且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连续视程组裸眼中距离视力均高于多焦点组,裸眼近距离视力均低于多焦点组;与术后1 d比,术后1周、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均升高,且术后1d、1周、3个月连续视程组均高于多焦点组;连续视程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多焦点组(均P<0.05);术后3个月,2.0D~0.5D屈光度区间连续视程组视力高于多焦点组,0D~-0.2D连续视程组视力较多焦点组更平稳,形成良好的中间视力。结论对于白内障患者,连续视程人工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体均可以为患者提供较好的远距离视力,在改善患者裸眼远距离视力方面效果相当,但多焦点组改善近距离视力良好,连续视程组改善中距离视力良好,且连续视程人工晶体视觉质量良好,术后全程视力更加平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视程人工晶体 多焦点人工晶体 裸眼视力 离焦曲线
下载PDF
人工晶体集采对白内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江飞 刘艳婷 《中国医疗保险》 202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晶体集采对白内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宁波市病案首页数据,采用诊断相关分组分类方法,对比分析白内障手术病例数量排名前10位的医院人工晶体省际联盟集采前后病种费用、患者结构、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变化。结... 目的:研究人工晶体集采对白内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宁波市病案首页数据,采用诊断相关分组分类方法,对比分析白内障手术病例数量排名前10位的医院人工晶体省际联盟集采前后病种费用、患者结构、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变化。结果:60岁—80岁白内障手术患者占比近70%,人工晶体集采后住院费用下降7.59%,其中耗材费下降27.79%,医疗服务费、检查检验费、药品费呈不同幅度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0.32天。结论:人工晶体集采对病种费用调控成效显现,但不同医院间费用结构差异明显,建议医院在DRG付费背景下加强病种费用管控,将人工晶体纳入国家集采,进一步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集中带量采购 白内障手术 住院费用
下载PDF
双焦点人工晶体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张学敏 冷非 +1 位作者 苏学刚 李强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置入双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眼)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眼)。对照组置入爱博诺德A1UV...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置入双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眼)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眼)。对照组置入爱博诺德A1UV单焦点人工晶体,观察组置入Tecnis ZMB00双焦点人工晶体。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裸眼近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结论:双焦点人工晶体和单焦点人工晶体均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术后裸眼远视力,在改善患者术后的裸眼近视力方面,双焦点人工晶体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焦点人工晶体 单焦点人工晶体 老年性白内障 视力 并发症
下载PDF
三焦点人工晶体与可调节人工晶体术后像差的研究
17
作者 陈翚 朱思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8期1-4,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焦点人工晶体与可调节人工晶体术后像差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ATLISAtri839MP),B组患者给予植入非球面可调节人工晶体(Tetraflex?HD),A、B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 目的探讨三焦点人工晶体与可调节人工晶体术后像差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ATLISAtri839MP),B组患者给予植入非球面可调节人工晶体(Tetraflex?HD),A、B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均选用SRK-II计算度数,术后预留-0.50D。术后3个月使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2组眼内总高阶像差(totalhigh-er-order aberrations,t-HOA)、总球差(total spherical,TS)、总彗差(total coma,TC)、总三叶草(total trefoil,TT)的均方根值(rootmean square,RMS)。结果A组患者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高于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眼内总高阶像差(t-HOA)、总球差(TS)、总彗差(TC)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三叶草(TT)无显著差异。结论三焦点人工晶体眼与非球面可调节人工晶体眼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无显著差异,2种人工晶体均可显著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三焦点人工晶体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远、中、近3段清晰视力范围,且有效降低术后像差。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良好,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点人工晶体 可调节人工晶体 像差 视觉质量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有效位置预测的相关研究进展
18
作者 常珈毓 姜春 +2 位作者 姜佳译 宋子玥 陆培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164-0166,共3页
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主要来源于术后人工晶体有效位置预测误差。人工晶体有效位置主要是指通过不同的模拟算法预测达到目标屈光度时,人工晶体所在折射平面。目前主要用于测量人工晶体位置的技术包括超声、MRI、Scheimpflug成像技术、OCT... 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主要来源于术后人工晶体有效位置预测误差。人工晶体有效位置主要是指通过不同的模拟算法预测达到目标屈光度时,人工晶体所在折射平面。目前主要用于测量人工晶体位置的技术包括超声、MRI、Scheimpflug成像技术、OCT;主要用于人工晶体位置测量的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及机器学习方法。撕囊方式及后囊切开也可能影响人工晶体位置。在进行人工晶体有效位置计算时需结合患者眼部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测算方案,以保证术后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位置 人工晶体有效位置
下载PDF
后房型PMMA人工晶体板层巩膜迂回缝合固定法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徐为海 宋邦伟 +2 位作者 王珊珊 任荣 高桂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7期1102-1104,共3页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学的发展,常规的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已变得十分成熟和简单,但是在临床上仍然会碰到一些复杂的病例无法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需要通过缝线技术进行人工晶体的悬吊固定。由于后囊膜破裂往往会有玻...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学的发展,常规的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已变得十分成熟和简单,但是在临床上仍然会碰到一些复杂的病例无法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需要通过缝线技术进行人工晶体的悬吊固定。由于后囊膜破裂往往会有玻璃体脱出,此时患者眼压往往很低,常规制作巩膜瓣,做巩膜瓣下悬吊线穿刺难度高,而且长时间低眼压和手术暴露操作,极易导致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在基层医院,同样存在有无法预备各种规格的悬吊式人工晶体的情况,从而无法满足临时应急的需求。我院针对以上情况,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其中11名(11眼)需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患者使用普通后房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体采用一种改进的人工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缝合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人工晶体 后房型人工晶体 缝合固定法 板层巩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人工晶体植入 脉络膜上腔出血 人工晶体悬吊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