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师--UNESCO《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要点解读与启示 |
兰国帅
宋帆
肖琪
杜水莲
丁琳琳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2
|
我国地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焦点透视与发展路向 |
赵晓伟
李欣雅
沈书生
汪琼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教师权益的自主人工智能应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 |
苗逢春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4
|
|
4
|
人工智能素养:内涵剖析与评估标准构建 |
郭亚军
寇旭颍
冯思倩
刘坤锋
徐瑞朝
|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王飞跃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智能工具、优势挑战与未来发展 |
兰国帅
宋帆
|
《阅江学刊》
|
2025 |
1
|
|
7
|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视角下教师数字能力的推演 |
陈殿兵
朱珺琦
杨新晓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从技术与人机关系出发 |
姜沣格
于海防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典型科研场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的差异性分析——学科背景与人工智能素养的影响 |
李艳
朱雨萌
孙丹
许洁
翟雪松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体育培训市场监管现代化:内在机理与创新通路 |
阮志勇
王清华
徐元洪
罗建英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为智能社会公民素养奠基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
苗逢春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2
|
全球视角下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内容架构、实践示例和应用策略 |
兰国帅
肖琪
宋帆
杜水莲
丁琳琳
蔡帆帆
|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日本高校对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立场及启示——基于359份日本高校政策样本的分析 |
张韬略
陈沪楠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影响机制研究——AI身份威胁的调节作用 |
张玥
姜冠岐
李璐含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探析 |
李瑞昌
宋学坤
朱红磊
吴瑞红
|
《数字技术与应用》
|
2025 |
0 |
|
16
|
音乐专业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构建与实践 |
章崇彬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社会争议及其治理 |
高芳
王彦雨
王艺颖
|
《深圳社会科学》
|
2025 |
0 |
|
18
|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施策略——以ARL高校成员馆为例 |
游祎
汪东升
高凡伊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
2025 |
0 |
|
19
|
从竞争到协作:AI时代人工智能商数(AIQ)人才养成——基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
黄臻
|
《两岸终身教育》
|
2025 |
0 |
|
20
|
幼儿园教师的五种人工智能能力——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报告 |
谢云天
李家黎
金群
刘宇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