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结合视角倾斜(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s-view-angle tilting,SEMAC-VAT)技术能否减少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术术后成像中金属伪影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于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北京...目的探索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结合视角倾斜(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s-view-angle tilting,SEMAC-VAT)技术能否减少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术术后成像中金属伪影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于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前瞻性招募了17名行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术的患者行T2加权SEMAC-VAT序列及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urbo-spin-echo,TSE)序列成像。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评估对比,包括:金属伪影大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以及人工椎体周围关键解剖结构的可见度。变量的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秩和检验。采用Kappa系数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与T2加权TSE序列相比,SEMAC-VAT序列可以显著减小伪影的前后径[(3.1±7.5)mm vs.(9.0±9.1)mm,P<0.01]和上下径[(4.8±6.3)mm vs.(15.4±14.5)mm,P<0.01],显著提高人工椎体周围椎间孔、神经根,以及骨-金属交界的可见度(P均<0.05)。椎管的可见度在两种序列中可见度相当(P=1.000)。SEMAC-VAT序列的图像SNR显著低于TSE序列(P均<0.05)。结论在3 T MRI中,SEMAC-VAT序列成像可以有效减轻3D打印金属椎体伪影,可改善大部分3D打印人工椎体周围解剖结构可见度,可能有助于提高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术术后MRI的诊断效能。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分析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脊柱重建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目的:系统分析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脊柱重建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系列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8月有关脊柱肿瘤TES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双臂试验(依据置入物不同分为3D组与钛网组)和单臂试验,采用非随机研究方法学指数(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椎体融合率、内置物沉降率、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E级分别计分1~5分)。使用Stata 14.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篇相关文献被纳入,8项研究为临床单臂试验,文献评分为12~13分,均为中等质量研究,总样本量为140例;5项研究为临床双臂试验,文献评分为19~20分,均为高质量研究,3D组的总样本量为115例,钛网组总样本量为1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臂试验示3D组的手术时间(MD=-287.14,95%CI-391.30~-182.99,P=0.00)、术中出血量(MD=-2.87,95%CI-5.11~-0.63,P=0.01)低于钛网组;单臂试验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95%CI 0.16~0.31),双臂试验示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56,95%CI 0.32~1.00,P=0.05)无显著性差异;单臂试验示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较术前获得约1个等级的改善(MD=1.04,95%CI 0.32~1.76,P=0.03),双臂试验结果示两组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无显著性差异(MD=-0.13,95%CI-0.45~0.19,P=0.42);单臂试验示与相邻椎体的融合率为93%(95%CI 0.79~1.00),双臂试验仅1篇文献报告了融合率,故未进行Meta分析;单臂试验示置入物沉降率为4%(95%CI 0.01~0.07),双臂试验示3D组置入物沉降率低于钛网组(RR=0.15,95%CI 0.05~0.45,P=0.001)。结论: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TES脊柱重建中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相邻椎体融合率高,置入物沉降率低等优势,术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好,疗效较为显著。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柱肿瘤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多节段椎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脊柱序列,对照...目的研究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柱肿瘤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多节段椎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脊柱序列,对照组采用钛网材料重建脊柱序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切除节段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不同时点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1、3个月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椎体后缘高度(HPB)、cobb角度,并计算术后1、3个月HAB、HPB、cobb角度下降值;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两组切除节段数、住院时间、术后7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至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2、3个月JOA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B减小值、HPB减小值、cobb角减小值均较小(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椎肿瘤切除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内植物沉降速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结合视角倾斜(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s-view-angle tilting,SEMAC-VAT)技术能否减少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术术后成像中金属伪影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于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前瞻性招募了17名行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术的患者行T2加权SEMAC-VAT序列及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urbo-spin-echo,TSE)序列成像。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评估对比,包括:金属伪影大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以及人工椎体周围关键解剖结构的可见度。变量的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秩和检验。采用Kappa系数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与T2加权TSE序列相比,SEMAC-VAT序列可以显著减小伪影的前后径[(3.1±7.5)mm vs.(9.0±9.1)mm,P<0.01]和上下径[(4.8±6.3)mm vs.(15.4±14.5)mm,P<0.01],显著提高人工椎体周围椎间孔、神经根,以及骨-金属交界的可见度(P均<0.05)。椎管的可见度在两种序列中可见度相当(P=1.000)。SEMAC-VAT序列的图像SNR显著低于TSE序列(P均<0.05)。结论在3 T MRI中,SEMAC-VAT序列成像可以有效减轻3D打印金属椎体伪影,可改善大部分3D打印人工椎体周围解剖结构可见度,可能有助于提高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术术后MRI的诊断效能。
文摘目的:系统分析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脊柱重建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系列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8月有关脊柱肿瘤TES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双臂试验(依据置入物不同分为3D组与钛网组)和单臂试验,采用非随机研究方法学指数(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椎体融合率、内置物沉降率、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E级分别计分1~5分)。使用Stata 14.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篇相关文献被纳入,8项研究为临床单臂试验,文献评分为12~13分,均为中等质量研究,总样本量为140例;5项研究为临床双臂试验,文献评分为19~20分,均为高质量研究,3D组的总样本量为115例,钛网组总样本量为1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臂试验示3D组的手术时间(MD=-287.14,95%CI-391.30~-182.99,P=0.00)、术中出血量(MD=-2.87,95%CI-5.11~-0.63,P=0.01)低于钛网组;单臂试验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95%CI 0.16~0.31),双臂试验示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56,95%CI 0.32~1.00,P=0.05)无显著性差异;单臂试验示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较术前获得约1个等级的改善(MD=1.04,95%CI 0.32~1.76,P=0.03),双臂试验结果示两组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无显著性差异(MD=-0.13,95%CI-0.45~0.19,P=0.42);单臂试验示与相邻椎体的融合率为93%(95%CI 0.79~1.00),双臂试验仅1篇文献报告了融合率,故未进行Meta分析;单臂试验示置入物沉降率为4%(95%CI 0.01~0.07),双臂试验示3D组置入物沉降率低于钛网组(RR=0.15,95%CI 0.05~0.45,P=0.001)。结论: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TES脊柱重建中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相邻椎体融合率高,置入物沉降率低等优势,术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好,疗效较为显著。
文摘目的研究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柱肿瘤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多节段椎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脊柱序列,对照组采用钛网材料重建脊柱序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切除节段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不同时点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1、3个月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椎体后缘高度(HPB)、cobb角度,并计算术后1、3个月HAB、HPB、cobb角度下降值;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两组切除节段数、住院时间、术后7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至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2、3个月JOA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B减小值、HPB减小值、cobb角减小值均较小(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椎肿瘤切除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内植物沉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