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浮床技术在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中的研究
1
作者 张蕾 秦洋洋 潘亚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88-0091,共4页
水资源是人民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需要相关技术部门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展开对污染水体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工作,维系内部水资源的稳定。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来看,人工浮床技术得到了更深层次的... 水资源是人民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需要相关技术部门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展开对污染水体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工作,维系内部水资源的稳定。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来看,人工浮床技术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技术研究。使其水域达到营养化是及其重要的一点,污染水体的修复工作也是我们目前需要不断提高的技术之一,本篇文章展开对人工浮窗技术展开进一步论述,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技术 污染水体 生态修复 研究分析
下载PDF
人工浮床在河流治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贡丽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7期0078-0081,共4页
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日益增长,河流水体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河流治理。人工浮床作为生态修复技术,在水面上悬挂或浮放一定密度浮体,上面种植适应水生环境植物,利用植物吸收与生物降解能力,对水体中污... 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日益增长,河流水体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河流治理。人工浮床作为生态修复技术,在水面上悬挂或浮放一定密度浮体,上面种植适应水生环境植物,利用植物吸收与生物降解能力,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净化,改善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基于此,本文探究人工浮床在河流治理中重要性,分析人工浮床在河流治理中面临挑战,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为提高人工浮床在河流治理中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河流治理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人工浮床净化城市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廷林 宋李桐 +2 位作者 钟建红 解岳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利用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资源,以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在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的综合作用下,研究其净化景观水体的效果.经过60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实验水质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氮... 利用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资源,以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在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的综合作用下,研究其净化景观水体的效果.经过60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实验水质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基本消除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对城市景观水体具有美化作用.采用组合技术对水体中TN、NH3-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8%-84.4%、89.2%-97%、72.1%-92.9%和24%-50%,其中以龟背竹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净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生物填料 景观水体 去除率
下载PDF
人工浮床及其在污染水体治理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42
4
作者 武琳慧 吴林林 +1 位作者 黄民生 阮宇鹰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8-9,50,共3页
对人工浮床的分类、构造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人工浮床在我国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人工浮床 污染水体 治理与修复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人工浮床运用于入湖河流原位净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景连东 敖鸿毅 +1 位作者 刘剑彤 李小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8-718,共11页
2009年11月至次年7月,在太滆运河滆湖入运河段开展黑麦草与美人蕉、水芹菜分别搭配混种的人工浮床对河流水体原位净化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浮床能够持续净化流动水体.人工浮床对TN去除率为5%35%,TP去除率为5%40%,CODMn去除率为5%... 2009年11月至次年7月,在太滆运河滆湖入运河段开展黑麦草与美人蕉、水芹菜分别搭配混种的人工浮床对河流水体原位净化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浮床能够持续净化流动水体.人工浮床对TN去除率为5%35%,TP去除率为5%40%,CODMn去除率为5%20%.在温度相对较高、浮床植物迅速生长的情况下浮床去除率较高.试验中水体交换时间对人工浮床去除率的影响有季节性的差异.人工浮床的去除负荷随温度和植物生长的变化趋势与去除率变化趋势基本同步.不过无论在哪个季节去除负荷都随着水体交换时间的变短而增加.人工浮床的净化效果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冬季还是在春夏季都能够明显去除水体中悬浮物,增加水体透明度,进而去除颗粒态营养物质.浮床在夏季对可溶性磷和溶解性氮中的铵态氮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受浮床影响较小.人工浮床通过改变水体理化环境作用于营养盐的循环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原位净化 去除率 去除负荷 动态试验
下载PDF
人工浮床栽培7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78
6
作者 卢进登 陈红兵 +1 位作者 赵丽娅 李兆华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61,共4页
本研究利用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栽培了7种植物,成活率都在70%以上,2个月的生长期内生物的生长量都超过20 kg鲜重/m2。浮床栽培芦苇的净化效果最好,每平方米的芦苇浮床可以使117.93 m3的水从Ⅴ类水质净化为Ⅲ类水质(以总磷计),其次分... 本研究利用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栽培了7种植物,成活率都在70%以上,2个月的生长期内生物的生长量都超过20 kg鲜重/m2。浮床栽培芦苇的净化效果最好,每平方米的芦苇浮床可以使117.93 m3的水从Ⅴ类水质净化为Ⅲ类水质(以总磷计),其次分别为荻、水稻、蕹菜、牛筋草、香蒲和美人蕉。对蕹菜和水稻植株的检测表明,分别作为蔬菜和青饲料完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富营养化 总氮 总磷
下载PDF
人工浮床处理重污染河水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固源 肖华 +3 位作者 韩金奎 吴松 许晓毅 王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2-936,共5页
试验采用填料人工浮床的方式种植菖蒲、风车草、香根草3种植物,分3池进行试验,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分别进水,对浮床出水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菖蒲与风车草混种及菖蒲浮床系统对试验河水中有机物和N、P的去除较好。试验数据表明植物... 试验采用填料人工浮床的方式种植菖蒲、风车草、香根草3种植物,分3池进行试验,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分别进水,对浮床出水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菖蒲与风车草混种及菖蒲浮床系统对试验河水中有机物和N、P的去除较好。试验数据表明植物直接吸收不是氮、磷去除的主要途径;试验进水为劣V类重污染河水时,菖蒲、混种菖蒲与风车草、香根草浮床的COD、TP、TN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20.46%、23.3%、18.9%,38.35%、45.46%、44.8%与42.34%、45.82%、38.6%;控制试验进水污染负荷,采用菖蒲、混种菖蒲与风车草、香根草的人工浮床生态工程技术治理重污染河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河流 人工浮床 脱氮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人工浮床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邓志强 阎百兴 +1 位作者 李旭辉 祝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2,共5页
人工浮床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依靠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具有不占用土地、不消耗能源、成本低、管理简单等优点,在地表水修复和污水净化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受植物生长速度和温度的... 人工浮床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依靠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具有不占用土地、不消耗能源、成本低、管理简单等优点,在地表水修复和污水净化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受植物生长速度和温度的影响,其在应用中仍存在净化能力差、适用范围有限等缺陷。优势植物筛选与植物刈割、微生物强化技术和水生动物强化法等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人工浮床中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在污染物去除中的耦合过程、微生物活性及影响因素和人工浮床的设计、构建及日常管理标准的制定等研究尚不深入,是限制人工浮床技术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因素,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地表水修复 富营养化 强化技术
下载PDF
美人蕉和风车草人工浮床治理临江河 被引量:22
9
作者 罗固源 韩金奎 +2 位作者 肖华 吴松 许晓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48,54,共4页
通过种植在以陶粒为基质的人工浮床上的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治理临江河富营养化污染的试验,研究浮床美人蕉、风车草对N、P、COD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及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浮床美人蕉、风车草对N、P、... 通过种植在以陶粒为基质的人工浮床上的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治理临江河富营养化污染的试验,研究浮床美人蕉、风车草对N、P、COD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及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浮床美人蕉、风车草对N、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1.3%、44.7%、26.7%、46.6%、40%和25%,去除效果理想。浮床对营养盐的去除显著的高于浮床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去除,表明植物根系在浮床治理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次级河流
下载PDF
人工浮床池净化富营养河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聂智凌 安达 +1 位作者 黄民生 陈振楼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三种人工浮床池研究净化西太湖地区富营养化河水,结果表明:三种浮床池对河水均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设置填料的二种浮床池对河水中SS、NH_4-N、TP的平均净化率分别达到64.1%~65.6%、62.2%~69.8%、50.4%~60.1%,... 采用三种人工浮床池研究净化西太湖地区富营养化河水,结果表明:三种浮床池对河水均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设置填料的二种浮床池对河水中SS、NH_4-N、TP的平均净化率分别达到64.1%~65.6%、62.2%~69.8%、50.4%~60.1%,填料的设置对河水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球形填料相比,组合填料的表面积更大,能够固定更多的微生物,因此对应的浮床池净化效果更好。浮床植物光合作用使得池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现昼夜交替变化,为脱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人工浮床 净化 填料
下载PDF
人工浮床水培空心菜生长特性及其在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今 吕田 华江环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7,共6页
通过野外实验,比较了人工浮床水培空心菜和土培空心菜的生长特性,并研究了不同生长状况下人工浮床水培空心菜对鱼塘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和对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2~30℃条件下,培养60天,人工浮床水培空心... 通过野外实验,比较了人工浮床水培空心菜和土培空心菜的生长特性,并研究了不同生长状况下人工浮床水培空心菜对鱼塘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和对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2~30℃条件下,培养60天,人工浮床水培空心菜生长优于土培空心菜,平均株高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土培的1.152倍和1.25倍.整个试验周期中,人工浮床水平空心菜对鱼塘养殖废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1%、35.4%和33.2%,对浮游藻类的抑制率最高可达到20.02%,且随着空心菜生长速率的降低,其对氮磷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和对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菜 人工浮床 生长特性 养殖废水 净化
下载PDF
城市景观污染水体人工浮床植物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章飞军 商弘 +1 位作者 吴灵 江镔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36-439,共4页
以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将6种供试植物栽培于舟山护城河所采集到的城市景观污水中,研究其抗逆性、净化能力和管理难易3个方面的特性,30 d的试验结果表明:青叶碧玉、绿萝和美人蕉3种植物在实验水质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其中青叶碧玉可... 以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将6种供试植物栽培于舟山护城河所采集到的城市景观污水中,研究其抗逆性、净化能力和管理难易3个方面的特性,30 d的试验结果表明:青叶碧玉、绿萝和美人蕉3种植物在实验水质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其中青叶碧玉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比较适合大规模应用于人工浮床技术处理舟山市的城市景观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筛选 人工浮床 污染水体 城市景观
下载PDF
人工浮床技术在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焕利 刘超 +2 位作者 陆建松 王旭 李珊珊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人工浮床作为一种有效、经济、新型的地表水生态修复技术,已被许多国家成功地应用于地表水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中,成为目前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主要依靠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概述了人... 人工浮床作为一种有效、经济、新型的地表水生态修复技术,已被许多国家成功地应用于地表水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中,成为目前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主要依靠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概述了人工浮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实例,对处理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生态修复 水体净化
下载PDF
人工浮床栽培蕹菜对不同总氮(TN)浓度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红兵 翁沁玉 卢进登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40-444,共5页
人工浮床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已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但对其净化水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尚不够深入.通过自配4种不同浓度受污染水样,浮床栽培蕹菜(Ipomoea aquatica)的静态试验,定量分析在浮床栽培蕹菜条件下不同浓度受试水样中TN的变... 人工浮床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已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但对其净化水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尚不够深入.通过自配4种不同浓度受污染水样,浮床栽培蕹菜(Ipomoea aquatica)的静态试验,定量分析在浮床栽培蕹菜条件下不同浓度受试水样中TN的变化规律,构建其净化方程.结果表明:浮床栽培蕹菜对水中TN的去除,与蕹菜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TN浓度与植物的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水样中TN浓度呈三次曲线(立方曲线)或逆曲线的形式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蕹菜 总氮 净化效果 净化方程
下载PDF
人工浮床栽培植物的生长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769-6770,共2页
[目的]为推广人工浮床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芦苇、美人蕉、牛筋草、香蒲、水稻等为供试植物,采用人工浮床栽培技术研究供试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其对水体的影响。[结果]美人蕉、水蕹菜、牛筋草、香蒲、芦苇、荻、水稻的成活率和... [目的]为推广人工浮床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芦苇、美人蕉、牛筋草、香蒲、水稻等为供试植物,采用人工浮床栽培技术研究供试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其对水体的影响。[结果]美人蕉、水蕹菜、牛筋草、香蒲、芦苇、荻、水稻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都较高,适宜采用人工浮床栽培。浮床栽培美人蕉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372和1.212 mg/g,浮床栽培水芋头与水稻的根系活力分别为154.25和138.56μg/(g.h),均与旱地栽培差异不显著。水稻和芦苇对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其氮磷吸收量分别为118.70、11.06和214.29、17.69g/m2。[结论]水稻和美人蕉在浮床栽培条件下生长良好,浮床栽培植物可通过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等途径抑制藻类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植物 生长与功能 研究
下载PDF
西洋菜人工浮床水培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磊 李清清 +4 位作者 吉建斌 李树卿 侯庆秋 王文月 石林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63-63,65,共2页
本文从浮床规格和水培模式、种苗繁育、移栽、定植后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人工浮床水培西洋菜栽培技术,以期为京津冀地区人工浮床水培西洋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西洋菜 人工浮床 水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人工浮床栽植黄花鸢尾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红芳 赵瑜佳 +3 位作者 周浩宇 郭鸿 王杰 杨翔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88-191,共4页
本文利用人工浮床无土栽培黄花鸢尾,进行小型池塘水质净化实验。实验表明:在栽植面积为整个池塘面积10%的情况下,黄花鸢尾对于其核心保护区的水质有着明显的保护和缓冲作用,其根系能够明显吸收和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同时... 本文利用人工浮床无土栽培黄花鸢尾,进行小型池塘水质净化实验。实验表明:在栽植面积为整个池塘面积10%的情况下,黄花鸢尾对于其核心保护区的水质有着明显的保护和缓冲作用,其根系能够明显吸收和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同时,其对于水中藻类的爆发也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花鸢尾的存在能够使得核心保护区水质始终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鸢尾 富营养化 人工浮床
下载PDF
稻草秸秆基人工浮床支撑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平凡 李泉生 +1 位作者 吴永红 贾翀 《科技资讯》 2007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针对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浮床支撑体采用难降解材料制作的现状,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利用稻草秸秆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一种新的可降解的人工浮床支撑材料的技术。通过对现有稻草板制作技术与工艺参数的改进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稻草原料压制... 针对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浮床支撑体采用难降解材料制作的现状,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利用稻草秸秆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一种新的可降解的人工浮床支撑材料的技术。通过对现有稻草板制作技术与工艺参数的改进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稻草原料压制成的人工浮床支撑材料比其他方法在水中所产生的有色物质最少,高温浸渍并添加疏水剂可很大程度的改善人工浮床支撑材料的防水性能,而胶粘剂的增加可以增强人工浮床支撑材料的内结合强度。进一步研究表明,按照这种工艺制作的人工浮床支撑材料放置在自来水中浸泡60天后,人工浮床支撑材料吸水厚度膨胀率小于1.2%。可见,采用高温浸泡后的稻草秸秆,热压后,冷却,再采用疏水剂浸渍制作的人工浮床支撑材料无论防水性能还是物理机械性能都适合做人工浮床的支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支撑材料 色度 吸水厚度膨胀率 内结合强度
下载PDF
人工浮床不同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江浩 吴涛 孙怡超 《海河水利》 2009年第1期12-13,37,共3页
对芦苇、香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浮床栽培植物对水体中氮去除效率相近,美人蕉的COD去除效率略高于其他两种植物,美人蕉及香蒲的磷去除率高于芦苇。水体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净化能力有一定... 对芦苇、香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浮床栽培植物对水体中氮去除效率相近,美人蕉的COD去除效率略高于其他两种植物,美人蕉及香蒲的磷去除率高于芦苇。水体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净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停留时间越长净化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床 水生植物 水质净化
下载PDF
人工浮床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玲玲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2年第2期24-26,共3页
人工浮床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凭借高效兼具生态等独特的优点,该技术迅速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应用。该文详细介绍了人工浮床技术的概念、结构、分类、净化功能及功能和优点,并对人工浮床技术今后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 人工浮床技术 环境治理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