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耳蜗植入对成人语后聋患者植入侧耳鸣的影响
1
作者 李玲 王乐 +3 位作者 户红艳 李红敏 李盼盼 叶放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究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耳鸣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进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的47例成人语后聋伴耳鸣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开机6个月进行耳鸣问卷评估,评... 目的 探究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耳鸣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进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的47例成人语后聋伴耳鸣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开机6个月进行耳鸣问卷评估,评估材料为耳鸣障碍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耳鸣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47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开机6个月时THI评分别为36.94±13.337、14.48±12.726分,VAS评分分别为5.13±1.676、2.34±1.903分,术后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例患者耳鸣完全消失,13例患者耳鸣减轻,14例患者耳鸣无变化,2例患者耳鸣加重,总体耳鸣有效率为66.0%(31/47);术前耳鸣病程与耳鸣严重程度对术后耳鸣预后有影响(P<0.05),术前耳鸣病程≤5年、中度及以上耳鸣组耳鸣有效率分别高于耳鸣病程>5年(P<0.05)、轻微及轻度耳鸣组(P<0.001)。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对成年语后聋患者植入侧耳鸣具有抑制作用;术前耳鸣病程短、耳鸣程度重的患者术后耳鸣改善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鸣障碍量表 视觉模拟量表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价人工耳蜗植入的电极深度和位置
2
作者 孟娟 王涛 +1 位作者 张帆 秦兆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植入深度、位置与耳蜗大小、盘旋方式的关系,探讨植入后电极深度的影响因素和电极移位的原因。方法选取植入CI24RE(CA)弯电极30例和SONATA ti100 Standard直电极人工耳蜗装置41例,利用锥形束CT测量术后电极...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植入深度、位置与耳蜗大小、盘旋方式的关系,探讨植入后电极深度的影响因素和电极移位的原因。方法选取植入CI24RE(CA)弯电极30例和SONATA ti100 Standard直电极人工耳蜗装置41例,利用锥形束CT测量术后电极植入长度、植入深度角、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前CT评估的耳蜗大小、倾斜角度的关系。结果①术后电极植入深度角和长度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直电极组平均植入深度角为702±53度,平均植入长度为30.02±1.29 mm;弯电极组平均植入深度角为441±45度,平均植入长度为18.4±1.0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电极植入深度角与耳蜗底回的长径和宽径均呈负相关:直电极组r=-0.768(P<0.001)、r=-0.678(P<0.001),弯电极组r=-0.467(P=0.008)、r=-0.471(P=0.008)。电极植入长度与植入深度角呈正相关:直电极组r=0.578(P<0.001),弯电极组r=0.748(P<0.001)。③术后电极移位6例,均为弯电极且位于耳蜗180度位置。弯电极组中电极移位者与未移位者耳蜗底回倾斜角以及第一回和第二回之间的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8度vs 8.75度,P=0.006;15.23度vs 14.00度,P=0.033)。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长度和深度角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耳蜗大小密切相关;耳蜗盘旋方式不同是引起电极移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锥形束CT 植入长度 植入深度角 电极位置
下载PDF
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3
作者 蔡爱军 张社江 +2 位作者 王团 马喆 逯鹏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将40例非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对照组,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将40例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观察组,行双... 目的分析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将40例非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对照组,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将40例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观察组,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分析两组开机前和干预6、12、36个月后的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后影响CAP、SIR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2、36个月CAP、SI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3岁、术前未使用助听器、植入时间<1年、内耳畸形是影响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CAP、SIR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是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觉补偿的有效手段,年龄、植入时间、内耳畸形等因素可能影响患儿的听觉、言语功能康复,尽早为患儿植入双侧人工耳蜗,加强相关干预,才能有效促使患儿听觉言语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感音神经性聋 极重度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能力 言语功能
下载PDF
家庭环境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能力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晓静 夏余芝 +1 位作者 郁梦梦 杨见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9-81,9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84例语前聋儿童为调查对象,术后1、3、6个月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84例语前聋儿童为调查对象,术后1、3、6个月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评估患儿家庭环境;采用听觉能力分级标准(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评估标准(SIR)评估患儿术后听觉言语能力,检验FES-CV各维度与CAP、SIR的相关性。结果语前聋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CAP、SIR评分显著提升;植入后1、3、6个月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及娱乐性维度与CAP、SIR评分呈正相关,矛盾性与之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制订以家庭为单位的康复训练计划,调动儿童术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提升言语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 家庭环境 康复训练 言语能力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初步探索
5
作者 赵超越 高搏 戴朴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人工耳蜗植入(CI)手术已成为重度-极重度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听力言语康复的重要手段。老年人群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而无法耐受全麻操作,本研究旨在通过1例局麻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实施、残余听力的保留,探索局部麻醉在老年性听力损失人... 人工耳蜗植入(CI)手术已成为重度-极重度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听力言语康复的重要手段。老年人群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而无法耐受全麻操作,本研究旨在通过1例局麻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实施、残余听力的保留,探索局部麻醉在老年性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局部麻醉 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老年性听力损失
下载PDF
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
6
作者 惠芬芬 万勤 +2 位作者 邵梦蝶 高晓慧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复述语言任务(以《唱歌篇》为复述语料)和口腔轮替测试任务(以/pataka/为测试语料)下的语音样本,分析其言语速率、构音速率... 目的研究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复述语言任务(以《唱歌篇》为复述语料)和口腔轮替测试任务(以/pataka/为测试语料)下的语音样本,分析其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和停顿时长,ICF转换器获得各指标的损伤限定值,分析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流畅性和口腔轮替速率;对两种任务下的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和停顿时长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①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两种任务下言语流畅性和口腔轮替速率的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口腔轮替速率ICF平均损伤限定值为1.3±0.1,复述任务的言语流畅性ICF平均损伤限定值为1.0±0.3;②复述任务下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与口腔轮替的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存在中或低度相关(0.3<|r|≤0.8);复述任务的停顿时长与口腔轮替速率的言语速率和停顿时长呈低度相关(0.3<|r|≤0.5)。结论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存在言语流畅性不佳、口腔轮替速率较低的问题,构音器官运动不佳限制了其言语流畅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言语流畅性 口腔轮替速率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改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家长照顾负担的效果
7
作者 冯新宇 于文永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人工耳蜗(CI)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儿家长68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手术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34例。给...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人工耳蜗(CI)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儿家长68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手术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教育,给予干预组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和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照顾负担总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有助于改善听力障碍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减轻家长的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 人工耳蜗植入 家长 照顾负担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
8
作者 曾晓霞 曾宪海 +2 位作者 赵海亮 王鹏 韩晓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 分别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技术,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情况,以及内耳精细结构可能造成的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103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术后应用X线数字减影摄片、颞骨高分辨率CT、以及锥体束CT(CBCT)方法,以及与之相... 目的 分别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技术,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情况,以及内耳精细结构可能造成的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103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术后应用X线数字减影摄片、颞骨高分辨率CT、以及锥体束CT(CBCT)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重建技术,对于电极植入耳蜗内达到的位置、植入电极的数量、植入角度和深度以及对耳蜗内细微结构可能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结果 有关植入电极在耳蜗内位置的显示,不同检测方法的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DR检查比较简便,观察耳蜗植入位置比较直观,但是对于细节显示不足,螺旋CT能清晰显示植入电极的位置以及耳蜗的精细结构,但是对于单个电极显示欠清晰。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后,CBCT可以精确显示植入电极的形态和植入位置,但是尚不能清楚反映耳蜗内在微细结构。结论 CBCT对于耳蜗植入电极的显示很清晰,操作相对简单,可以作为人工耳蜗术后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多平面重建(MPR) 锥体束CT X线
下载PDF
HRCT三维重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9
作者 李彦蓉 田果 +1 位作者 曾群 秦溶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三维重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CI)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神经性耳聋患者,均行CI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采用美国GE Optima CT680进行扫描,HRCT扫描期间采用三维容积再现(VRT)、多平...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三维重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CI)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神经性耳聋患者,均行CI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采用美国GE Optima CT680进行扫描,HRCT扫描期间采用三维容积再现(VRT)、多平面图像(MPR)、曲面重建(CPR)、斜面重组(O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记录CI术后耳蜗相关参数[线性植入深度(LID)、角度植入深度、耳蜗底转直径及周长(A值、R值)],比较HRCT在术前、术后实测结果。结果在CI术后,LID、角度植入深度、A值和R值等耳蜗相关参数均符合取值范围。CI术前、术后,HRCT检测的面神经到蜗窗、面神经到前庭窗、面神经隐窝到蜗窗、面神经隐窝到前庭窗等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CT三维重建可较为清晰显神经性耳聋患者内耳解剖结构,且可为CI术提供耳蜗相关参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三维重建 人工耳蜗植入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长期言语识别及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星 王斌 +1 位作者 宋凡 秦兆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长期的听觉、语言能力,探讨两种言语、语言测评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72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为研究对象,测试时平均生理年龄为7.88±1.24岁,平均植入年龄为2.84±1.04岁,人工耳蜗使用时长为5.03&... 目的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长期的听觉、语言能力,探讨两种言语、语言测评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72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为研究对象,测试时平均生理年龄为7.88±1.24岁,平均植入年龄为2.84±1.04岁,人工耳蜗使用时长为5.03±0.52年,按植入年龄分为≤3岁组(43例)和>3岁组(29例)。分别采用普通话词汇相邻性测试(Mandarin 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MLNT)、《修订学前(学龄)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以下简称《量表》)及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评估两组儿童的言语识别、言语及语言能力,分析《量表》与MUSS结果的相关性。结果72例植入儿童的MLNT识别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双音节易词85.00%±6.19%、单音节易词80.57%±6.20%、双音节难词76.56%±6.36%、单音节难词71.97%±6.85%(P<0.05);语言理解得分(72.43%±6.39%)优于口语表达得分(62.86%±7.50%)(P<0.05)。72例儿童MLNT得分与语言理解、口语表达得分均有明显相关性(r=0.746和r=0.669,P<0.05),《量表》语言理解及口语表达得分与MUSS得分显著相关(r=0.621和r=0.641,P<0.05)。≤3岁组的四类词表识别率及语言能力均优于>3岁组(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长期的言语识别及语言能力获得了明显的收益,早期植入有望获得更好的长期康复效果。《修订学前(学龄)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是评估CI儿童长期语言能力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言语识别 语言能力
下载PDF
外中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验配效果不佳是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当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合并外中耳畸形时,术前评估、手术和术后康复有其特点。外中耳畸形患者需完成听力学和助听器效果评估,外耳道闭锁可对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 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验配效果不佳是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当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合并外中耳畸形时,术前评估、手术和术后康复有其特点。外中耳畸形患者需完成听力学和助听器效果评估,外耳道闭锁可对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和气导ABR阈值的检查产生影响,需结合骨导ABR阈值检测。影像学评估包括CT和磁共振成像,以明确解剖结构,有助于确定手术计划。外中耳畸形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时需关注手术入路的解剖是否异常,尤其是面神经畸形、内耳畸形,备面神经监测和术中CT,避免损伤面神经,确保电极植入位置准确;整形和听功能重建均十分重要,需设计切口,尽量减少对后期矫正耳廓畸形手术的影响。因患者无正常的耳廓悬挂,所以术后需要使用特殊设计的言语处理器。术后疗效评估包括听阈、言语识别率、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 integration scale,MAIS)/听觉行为分级问卷(CAP)等问卷可了解患者的听说能力,与外中耳形态正常人群相似。当外中耳畸形患者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时要考虑其解剖、手术的特殊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道闭锁 人工耳蜗植入 面神经畸形 疗效 评估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听觉电生理监测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帆 沈敏 +3 位作者 张勤 汪玮 陈建勇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人工耳蜗植入(CI)是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重要手段。CI效果取决于存活的螺旋神经元细胞数和听神经纤维、听觉神经中枢的功能,术前可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等判断可否进行CI。最大限度保留术前的残余... 人工耳蜗植入(CI)是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重要手段。CI效果取决于存活的螺旋神经元细胞数和听神经纤维、听觉神经中枢的功能,术前可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等判断可否进行CI。最大限度保留术前的残余听力一直是耳外科医生们追求的目标,尽管可通过“柔手术”减少手术损伤、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残余听力 手术损伤 螺旋神经元 影像学检查 听觉电生理 外科医生 聋基因检测
下载PDF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季慧 姜耀锋 +3 位作者 钟飞 李宝娜 范烨 孟黎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2-847,共6页
目的探究听觉皮层诱发电位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采用主观听觉言语能力评估量表,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peech intelligibi... 目的探究听觉皮层诱发电位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采用主观听觉言语能力评估量表,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cale,SIR)和客观电生理检测[(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测试中的慢皮层反应P1-N1-P2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相结合,进行康复效果的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听觉年龄的增长,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主观听觉言语能力评估量表分值呈现逐步升高趋势,CAP结果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22.387,P<0.001),SIR结果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25.780,P<0.001)。主观量表评估与客观电生理评估存在相关性,CAP结果与CAEP的P1波的阈值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370,P=0.01),CAP结果与MMN的潜伏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309,P=0.029),SIR结果与CAEP的P1波的阈值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335,P=0.021)。同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康复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听觉皮层诱发电位的P1波反应阈值及MMN潜伏期为康复效果评估的独立影响因素。听觉皮层诱发电位可以有效地客观评估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 低龄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年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分析
14
作者 杨琛 尹中普 +2 位作者 袁泉良 陈子涵 黄维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语前聋儿童120例,按照儿童年龄将其分为低龄组(<3岁,37例)、中龄组(3~7岁,58例)和大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语前聋儿童120例,按照儿童年龄将其分为低龄组(<3岁,37例)、中龄组(3~7岁,58例)和大龄组(>7岁,25例)。所有儿童均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6个月评估听觉行为分级、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语言交流能力、言语可懂度分级;术后1年评估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听觉行为分级、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得分率、轮流交流能力(V+G)、主动交流能力(V+G)、言语可懂度分级各项分数、术后1年的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能力、活动能力、社会交流、自信心各项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为低龄组、中龄组、大龄组;与术前比,术后1年三组父母期望、对家庭影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从高到低排序为低龄组、中龄组、大龄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语前聋儿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均可促进听觉、言语发育,且术后1年内儿童年龄越小效果越显著,在轮流交流能力、主动交流能力、言语可懂度分级及生存质量方面的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行为分级 言语可懂度分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日渊 康烁烁 +1 位作者 李佳楠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89,共5页
大龄语前聋者,指习得语言能力前患重度或极重度耳聋并且人工耳蜗植入时年龄偏大的患者。大龄语前聋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适龄幼儿患者差,其术后的评估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是研究重点。所以,本文就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 大龄语前聋者,指习得语言能力前患重度或极重度耳聋并且人工耳蜗植入时年龄偏大的患者。大龄语前聋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适龄幼儿患者差,其术后的评估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是研究重点。所以,本文就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的评估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
下载PDF
西藏地区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基因突变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16
作者 徐驰宇 卢宇 +4 位作者 边片 肖璇 袁慧军 潘滔 巴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56-462,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西藏地区一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总结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采集该家系成员的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及影像学等临床资料,利用已知耳聋基因目标区域高通量测序... 目的分析中国西藏地区一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总结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采集该家系成员的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及影像学等临床资料,利用已知耳聋基因目标区域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验证,进行耳聋致病基因分析与鉴定。通过电话随访调查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使用量表包括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结合文献回顾,分析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该患儿表现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伴虹膜异色,皮肤异常,诊断为II型Waardenburg综合征。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携带SOX10基因c.409Adel杂合突变,患儿父母均未携带此突变,考虑为基因突变导致,该突变此前尚未报道。患儿人工耳蜗术后9年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良好,CAP、SIR分级分别为6级、4级,MAIS、MUSS评分分别为37分、32分。结论本研究发现1例西藏地区II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新发SOX10基因突变位点c.409Adel,丰富了中国藏族人群致聋基因突变谱。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术后远期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SOX10基因 人工耳蜗植入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对成人语后聋患者耳鸣的影响
17
作者 任杰 廖华 华清泉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I)对成人语后聋患者耳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于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后聋患者资料,筛选术前有耳鸣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0.5、1及6个月行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和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I)对成人语后聋患者耳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于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后聋患者资料,筛选术前有耳鸣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0.5、1及6个月行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v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耳鸣及转归情况。结果80.7%(71/88)的成人语后聋患者术前伴有耳鸣症状,不同性别患者耳鸣严重程度无差异;THI评分在术后6个月时降低最明显,耳鸣严重程度从术前的重度(38.48±23.95)降至中度(20.59±18.38),响度也较术前明显减小。青年组患者术后耳鸣改善情况较中年组及老年组更好。使用声音处理器时耳鸣响度明显减小。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可有效改善语后聋成人患者的耳鸣症状,术后耳鸣症状可随时间推移逐渐缓解。青年患者耳鸣症状在术后得到改善的效果更好,所需时间更短。人工耳蜗开机后,声音处理器的使用对耳鸣的抑制有显著而长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后聋 鸣残疾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失匹配负波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康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季慧 郁金裕 +3 位作者 钟飞 李宝娜 范烨 孟黎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 探究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康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9例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采用主观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 目的 探究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康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9例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采用主观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MAIS)与客观电生理失匹配负波检测相结合,进行康复效果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主观评估得分与客观评估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客观评估结果是否为主观评估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MMN的潜伏期与IT-MAIS/MAIS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MMN潜伏期与干预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4<0.05),MMN潜伏期与较好耳平均助听听阈有显著正相关(P=0.022<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N潜伏期为康复效果评估的独立影响因素(R^(2)=0.635)。结论 MMN可以有效、客观地评估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匹配反应 低龄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下载PDF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鱼 王悦 王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依赖于听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在对无残余听力耳聋患者的术前评估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能直接刺激听神经末梢,较常规的听力学测试更具有优势。本文针对该技术在特殊病例人工...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依赖于听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在对无残余听力耳聋患者的术前评估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能直接刺激听神经末梢,较常规的听力学测试更具有优势。本文针对该技术在特殊病例人工耳蜗植入及术后调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调机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20
作者 程世红 蒲玉红 +2 位作者 焦娜 段磊 崔啸 《甘肃医药》 2023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构建并应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期患儿的心理护理方案,使患儿及家长更好的配合康复治疗及术后随访,改善患儿言语交流能力。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儿2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55例),... 目的:构建并应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期患儿的心理护理方案,使患儿及家长更好的配合康复治疗及术后随访,改善患儿言语交流能力。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儿2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5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言语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改善言语环境、心理疏导、健康宣教、肢体语言等心理护理方案进行言语康复护理。康复过程中定期通过问卷、助听听阈测试等对两组患儿的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助听听阈均位于“言语香蕉图”范围内,恢复效果均较好。观察组患儿的言语测听的评估值均优于同期同年龄段的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经心理护理后依从性良好,配合康复治疗的积极性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理护理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应用该方案可使患儿的言语能力有较好的提升,更易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期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