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人工肝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宝华 宋树芬 +1 位作者 代学琴 高晓卡 《肝脏》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血浆置换(PE)、血浆吸附(PA)、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不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重型肝炎患者血电解质的变化,并分析原因以减少不良反应。方法68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行PE、PA、HP+HD治疗共135次,在每次治疗... 目的观察和比较血浆置换(PE)、血浆吸附(PA)、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不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重型肝炎患者血电解质的变化,并分析原因以减少不良反应。方法68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行PE、PA、HP+HD治疗共135次,在每次治疗前后取血测K+、Na+、Cl-、HCO-3、Ca2+,比较它们在ALSS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68例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后症状及肝功能均明显改善,比较每次治疗后与治疗前结果显示,PE组Ca2+下降(P<0.01),Na+和HCO-3升高(P均<0.05);HP+HD组K+下降(P<0.05),其余电解质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人工肝疗法引起血电解质的变化不同,以上不良反应可通过相应措施预防或减轻,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疗法 重型 电解质 血浆置换 血浆吸附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疗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庄 傅希贤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270-273,共4页
人工肝支持疗法的研究进展刘庄综述傅希贤审校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市100011暴发型病毒性肝炎(FVH)是暴发型肝衰竭(FHF)的主要临床病型之一,病死率极高。近年来有关人工肝支持疗法,特别是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FHF的报道... 人工肝支持疗法的研究进展刘庄综述傅希贤审校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市100011暴发型病毒性肝炎(FVH)是暴发型肝衰竭(FHF)的主要临床病型之一,病死率极高。近年来有关人工肝支持疗法,特别是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FHF的报道日趋增多,该法对亚急性暴发性肝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 衰竭 人工支持疗法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疗法的现状与前景
3
作者 甘建和 《苏州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63-65,共3页
脏脏是人体最大且功能最复杂的内脏器官,含600多种以上的酶,参与机体的营养代谢、蛋白合成、生物转化、解毒、药物代谢等。急性肝衰竭患者大部分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恶变,导致功能衰竭,造成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毒性物质的累积,反... 脏脏是人体最大且功能最复杂的内脏器官,含600多种以上的酶,参与机体的营养代谢、蛋白合成、生物转化、解毒、药物代谢等。急性肝衰竭患者大部分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恶变,导致功能衰竭,造成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毒性物质的累积,反过来又影响肝细胞再生,形成恶性循环。现用于临床的病因疗法,综台基础支持疗法多不能代偿肝细胞功能,急性肝衰竭病死率极高。人工肝支持疗法能够暂时辅助或取代严重病变的肝脏,为患者的肝细胞再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患者过渡至肝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支持疗法 移植 血液灌流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疗法治疗重型肝炎疗效验证
4
作者 叶志勇 孙庆丰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 验证人工肝支持系统(AIS)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9位重型肝炎患者应用AIS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及PT变化。结果 AIS治疗以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PT、预后均改善,但肝功能好转不明显。ALT、AST、TB... 目的 验证人工肝支持系统(AIS)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9位重型肝炎患者应用AIS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及PT变化。结果 AIS治疗以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PT、预后均改善,但肝功能好转不明显。ALT、AST、TB、A/G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PT中住数由30.8S降为21.6S。最终2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3例好转,1例治愈。急性及亚急性患者3例均好转或治愈,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仅有1例好转,但仍因等不到移植肝2月后死亡。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对急性、亚急性有一定疗效,临床可以试用,而慢性重型肝炎疗效偏差,如无肝移植愿望则不应使用ALSS徒增医疗费用,但可以试用于围肝移植期赢得宝贵的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支持疗法 疗效验证 重型炎患者 人工支持系统 慢性重型 IS治疗 临床症状 治疗前后 ALSS 临床应用 自动出院 医疗费用 功能 亚急性 移植 PT ALT AST A/G 移植 治愈 试用
下载PDF
医用三氧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锡炳 华忠 +2 位作者 王栋 徐月琴 刘霞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人工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治疗 重型 三氧疗法 医用 系统治疗 综合疗法 氧治疗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余焱 陈燕芳 郭丽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10期658-658,共1页
关键词 重症 血浆置换 观察及护理 人工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治疗 临床观察 护理 治疗前后 治疗措施 衰竭病人
下载PDF
人工肝治疗前后重乙肝患者体内IL-18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青锋 郭振华 +2 位作者 杨彦麟 肖萍 岳伟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6年第4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L-1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对照组为16例只进行内科综合治疗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结果人工肝治疗且治疗前、后血...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L-1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对照组为16例只进行内科综合治疗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结果人工肝治疗且治疗前、后血清IL-18含量分别为499·11±230.24和313.78±83.28(t=3.211,P<0.05)。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但γ-球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18含量分别为433.57±214.50pg/ml和398.15±225.14pg/ml,经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8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技术可有效的清除重肝患者体内IL-18水平及胆红素等毒性物质,减轻肝脏炎症,改善重肝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 人工支持疗法 IL-18
下载PDF
人工肝技术治疗前后慢性重症乙肝患者血清IL-18、总胆红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肖萍 杨彦麟 +2 位作者 郭振华 陈青锋 岳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9-780,共2页
目的:检测人工肝治疗前、后,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总胆红素、γ-球蛋白(γG)水平的变化,分析人工肝技术清除病理性有害物质的功能。方法:3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18例为人工肝治疗组,进行人工肝+内科综合治疗;16例为... 目的:检测人工肝治疗前、后,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总胆红素、γ-球蛋白(γG)水平的变化,分析人工肝技术清除病理性有害物质的功能。方法:3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18例为人工肝治疗组,进行人工肝+内科综合治疗;16例为对照组,只进行内科综合治疗,血清IL-18、总胆红素及γG的水平,分别采用ELISA法、Beck-manCX4生化仪及Sebia电泳仪进行检测。结果: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的含量分别为(499.11±230.24)ng/L和(313.78±83.28)ng/L,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的含量分别为(477.89±163.79)ng/L和(373.73±148.41)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55.01±17.81)μmol/L和(305.92±62.19)μmol/L;差异显著(P<0.05)。血清γG均值分别为(23.8±12.41)g/L和(22.47±2.28)g/L,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43.12±21.77)μmol/L和(513.55±15.58)μmol/L;血清γG均值分别为(21.66±13.48)g/L和(21.96±5.88)g/L,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技术可有效地清除重肝乙肝患者体内IL-18、总胆红素等病理性物质,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为肝移植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症乙型 人工支持疗法 IL-18 总胆红素 γ-球蛋白
原文传递
人工肝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宇明 吴易东 《传染病信息》 1995年第4期170-171,共2页
各种原因所致暴发性肝衰竭(FHF)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此类患者的大部分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功能衰竭,依靠多种药物疗法均未获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国外学者一直致力于非内科药物疗法即人工肝及肝移植治疗的研究,并... 各种原因所致暴发性肝衰竭(FHF)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此类患者的大部分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功能衰竭,依靠多种药物疗法均未获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国外学者一直致力于非内科药物疗法即人工肝及肝移植治疗的研究,并已取得重大进展。现将国外有关研究综述如下。一、人工肝的意义及疗效(一)人工肝的意义人工肝研究的出发点有三:首先.肝衰竭必然造成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毒性物质积聚,反过来又影响肝细胞再生.形成恶性循环;利用人工肝可望代偿肝脏的解毒与生物合成两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支持疗法 研究进展 细胞再生 多种药物疗法 生物合成 暴发性衰竭 功能衰竭 培养细胞 混合型生物人工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东文 王建宇 赵蕊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1期611-612,共2页
目的 探讨人工肝在治疗各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应用日本kurany生产的KM8800型血浆交换仪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各型重型肝炎17例31次,以血清总胆红素(TBIL)、转氨酶(AL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为主要指标,观察应... 目的 探讨人工肝在治疗各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应用日本kurany生产的KM8800型血浆交换仪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各型重型肝炎17例31次,以血清总胆红素(TBIL)、转氨酶(AL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为主要指标,观察应用人工肝治疗后变化。结果 应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前后TBIL、PT均有明显差异(P<0.001,P<0.005),ALT、PLT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人工肝治疗后能使相应生化指标好转,为肝细胞修复再生争取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支持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重型病毒性 人工血浆置换疗法 血清 总胆红素 转氨酶
下载PDF
保肝治疗: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19
11
作者 缪晓辉 《肝脏》 2010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细胞凋亡机制 外源性化学物质 改善脏微循环 脏细胞 人工肝疗法 炎症反应过程 体内代谢产物
下载PDF
药物性肝炎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彬 杨桂林 胡毅文 《中原医刊》 2003年第8期2-4,共3页
目的 :了解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 ,加强药物性肝炎的防治。方法 :对 2 16例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炎患者多有明确使用损肝药物史 ,多发生于服药后 10天 45天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药物性肝炎多发生于... 目的 :了解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 ,加强药物性肝炎的防治。方法 :对 2 16例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炎患者多有明确使用损肝药物史 ,多发生于服药后 10天 45天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药物性肝炎多发生于长期、联合使用有肝毒性的药物而又无肝功能监测的患者。结论 :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药物的种类 ,持续用药时间 ,联合用药 ,医生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以及是否指导患者监测肝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 药物种类 临床表现 支持疗法 古胱甘肽 肾上腺皮质激素 人工肝疗法
下载PDF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23例护理体会
13
作者 罗宣萍 孙善碧 +1 位作者 李艳春 罗新华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9期860-860,共1页
关键词 血浆置换治疗 重型炎患者 护理体会 生理活性物质 单纯血浆置换 人工肝疗法 血浆分离器 体内毒素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
14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5年第6期679-684,共6页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重型肝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静脉高氧疗法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三种人工肝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电解质的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性别因素对成人急性乙型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重型肝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静脉高氧疗法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三种人工肝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电解质的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性别因素对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病毒清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 慢性乙型炎病毒感染 重型炎患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乙型 人工肝疗法 临床分析 细胞因子 治疗前后 高氧疗法
下载PDF
HA大孔吸附树脂血浆灌流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春毅 孙志红 李益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HA大孔吸附树脂 血浆灌流 治疗 病毒性 人工支持疗法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药物性肝中毒的治疗进展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洪斌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前药物性肝中毒是引起肝衰竭而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首要原因,药物性肝中毒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单纯根据症状确定诊断,一般预后较好,但也可发生严重肝损害。药物性肝中毒对于治疗的要求比较高,当前治疗上主要以减少并发症、保护肝... 目前药物性肝中毒是引起肝衰竭而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首要原因,药物性肝中毒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单纯根据症状确定诊断,一般预后较好,但也可发生严重肝损害。药物性肝中毒对于治疗的要求比较高,当前治疗上主要以减少并发症、保护肝脏功能等对症支持为主。在使用中也需要积极监测肝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此外,需加强对药物性肝中毒的预防,包括积极熟悉常见的易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加强学习药物副反应与处理知识,正确使用药物,尽量减少药物种类,严格执行剂量标准或者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及时复查肝功能等。总之,药物性肝中毒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需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恶化者需要更换治疗对策,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中毒 治疗进展 二氯乙酸二异丙胺 功能 人工支持疗法
下载PDF
136例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
17
作者 吴光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血浆置换治疗 重型 护理 人工支持疗法 解毒功能 合成功能 病死率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疗法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晓峰 江元森 +5 位作者 陈规划 何晓顺 陆敏强 王国栋 蔡常洁 黄洁夫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4-715,共2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前准备中的作用。方法本组 7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昏迷、黄疸、腹水、肝功能损害 ,出血倾向。在...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前准备中的作用。方法本组 7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昏迷、黄疸、腹水、肝功能损害 ,出血倾向。在等待供肝的过程中分别接受 2~2 0次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疗法 ,供肝到达后行原位肝移植术。结果人工肝支持治疗后患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 ,腹水明显减少 ,部分病人肝性脑病有所好转。 7例均顺利行肝移植 ,5例存活 3~ 2 0个月 ,其中 3例已存活 1年半以上 ,并已恢复正常工作 ,2例术前有肝肾综合征者 ,术后 3d死亡 ,其中1例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结论原位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疗法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术前人工肝支持可作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等待供肝期间的桥梁 ,并可改善病情减少肝移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功能衰竭 FLF 人工支持疗法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19
作者 周健 翁伦华 +5 位作者 唐锡尔 胡耀仁 何伟芳 陈红 朱爱芬 胡雪凤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9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重型乙型 血浆置换 人工血浆置换疗法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膜式血浆置换治疗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与处理对策
20
作者 李秀芬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2期896-897,共2页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有效的可暂时部分替代肝脏功能的最常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目前国内已有近七百家医院开展了该项治疗技术,该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护士掌握一般操作流程,还...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有效的可暂时部分替代肝脏功能的最常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目前国内已有近七百家医院开展了该项治疗技术,该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护士掌握一般操作流程,还应该熟悉血浆置换技术的原理和机器的设备装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病人安全和血浆置换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血浆置换治疗 原因分析 人工支持疗法 血浆置换技术 脏功能 治疗技术 护理工作 病人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