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撑剂回流对页岩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浩 高帅强 +4 位作者 吴天鹏 张鉴 樊怀才 周涛 杨胜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支撑剂回流对页岩人工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不容忽视,须对实际应力加载条件下支撑剂回流进行定量表征。利用自主研发的导流能力测试系统,通过添加支撑剂回流腔体模块,实现压裂液返排过程中支撑剂回流的定量表征,在实验室尺度下开展不同应... 支撑剂回流对页岩人工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不容忽视,须对实际应力加载条件下支撑剂回流进行定量表征。利用自主研发的导流能力测试系统,通过添加支撑剂回流腔体模块,实现压裂液返排过程中支撑剂回流的定量表征,在实验室尺度下开展不同应力加载方式(变围压测试和变流压测试)下的页岩人工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应力加载方式对支撑剂破碎量和嵌入量的影响相似,但变围压测试下支撑剂回流量随围压变化维持在约4.46%,与现场支撑剂回流数据不符;变流压测试下支撑剂回流量在流压20 MPa时的支撑剂回流量为20.53%,且随着流压的降低,回流量下降,与现场支撑剂的回流变量变化规律一致;忽略支撑剂的回流会导致对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率的计算值偏低,不利于制定施工方案;页岩人工裂缝导流能力的准确测试,应采用与实际应力加载更符合的变流压测试方法,以便更好地体现支撑剂回流对导流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人工裂缝 导流能力 支撑剂回流 铺砂
下载PDF
人工裂缝参数对CO_(2)-ESGR中CO_(2)封存和CH_(4)开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思雨 杨国栋 +3 位作者 黄冕 尹书郭 马鑫 包琦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目的页岩储层中的裂缝系统对CH_(4)产量和CO_(2)封存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储层地质特征有其对应的最优压裂方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储层人工裂缝参数对CO_(2)封存和CH_(4)开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 目的页岩储层中的裂缝系统对CH_(4)产量和CO_(2)封存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储层地质特征有其对应的最优压裂方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储层人工裂缝参数对CO_(2)封存和CH_(4)开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储层地质条件建立了页岩基质-裂缝双孔双渗均质模型,分析CO_(2)增强页岩气开采技术(CO_(2)-ESGR)中人工裂缝半长、裂缝宽度、裂缝高度、裂缝间距和裂缝数量对CO_(2)封存量和CH_(4)产量的影响。结果CO_(2)封存量和CH_(4)产量与裂缝半长、裂缝宽度和裂缝高度呈正相关,其中裂缝宽度的影响最大,从5 mm增加到25 mm时,最多可使CO_(2)封存量和CH_(4)产量分别增加112.69%和87.11%。裂缝间距和裂缝数量增加可提高CO_(2)封存量和CH_(4)产量,但水平井长度相同时裂缝数量增加对CO_(2)封存量和CH_(4)产量的影响幅度远大于裂缝间距,当裂缝数量从2条增加到6条,最多可使CO_(2)封存量和CH_(4)产量分别增加151.92%和137.81%。结论在开发过程中,合理增加人工裂缝的半长、高度、宽度和数量,可以实现高效CO_(2)封存和CH_(4)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页岩气 人工裂缝 数值模拟 CO_(2)-ESGR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人工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考佳玮 金衍 韦世明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3期303-317,共15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分布有形态和尺寸各异的缝洞体,是主要储集体。由于缝洞体的不均匀分布,当前主要采用压裂改造的方式,通过人工裂缝沟通缝洞体,建立缝洞体与井筒之间的流动通道。明确人工裂缝在缝洞体储层中的扩展规律,有利于提升...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分布有形态和尺寸各异的缝洞体,是主要储集体。由于缝洞体的不均匀分布,当前主要采用压裂改造的方式,通过人工裂缝沟通缝洞体,建立缝洞体与井筒之间的流动通道。明确人工裂缝在缝洞体储层中的扩展规律,有利于提升缝洞体储层改造的效果。本文建立了基于非连续离散裂缝模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人工裂缝扩展数值模型。首先建立缝洞体储层流固耦合应力模型,然后采用离散裂缝模型构建人工裂缝,该模型允许人工裂缝沿着初始划分的网格进行扩展,并采用最小应变能密度准则判定扩展路径。根据缝洞分布规律的不同,本文建立了3种缝洞特征的缝洞体储层。通过对具有不同缝洞特征的缝洞体储层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洞体扰动局部应力场,使人工裂缝扩展路径偏转,而洞体越大,扰动作用越明显;根据人工裂缝和洞体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正面排斥作用和侧面吸引作用,而这2种作用皆不利于人工裂缝与洞体沟通;但当洞周存在天然裂缝时,人工裂缝可以通过与洞周缝相交,提升沟通缝洞体的概率;增加人工裂缝内净压力,可提升人工裂缝与缝洞体相交时的主导作用,使其偏转程度降低,有利于突破洞体的排斥,与主应力方向缝洞体沟通;人工裂缝穿透缝洞体时的注液点压力主要受人工裂缝内流动能量损失和缝洞体漏失速率控制,优化压裂液性能可以降低穿透压,提升人工裂缝扩展范围。本文研究结果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压裂改造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 储层改造 人工裂缝扩展 数值模拟 非连续离散裂缝模型
原文传递
裂缝型储层复杂人工裂缝压后定量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敬季昀 兰夕堂 +4 位作者 邹剑 张丽平 陈旭 李乾 王子权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5-192,共8页
沟通天然裂缝并形成复杂人工裂缝网络对裂缝型储层高效压裂改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压后诊断准确获取复杂人工裂缝特征有利于针对性地优化压裂设计,从而提高该类储层开发效果。针对目前常规压后诊断方法仅可对复杂人工裂缝做定性识别,无... 沟通天然裂缝并形成复杂人工裂缝网络对裂缝型储层高效压裂改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压后诊断准确获取复杂人工裂缝特征有利于针对性地优化压裂设计,从而提高该类储层开发效果。针对目前常规压后诊断方法仅可对复杂人工裂缝做定性识别,无法对其裂缝条数、主裂缝及各分支缝缝长、施工滤失量等参数做定量诊断的问题,首先建立了压后渗流流态诊断曲线,通过识别线性流特征对施工形成的裂缝条数及各条裂缝闭合时间、闭合压力做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G函数进一步开展了复杂人工裂缝压后滤失动态分析,获取不同裂缝开启状态下的滤失变化特征并推导了复杂人工裂缝滤失方程,从而实现对复杂裂缝缝长、滤失量、液体效率的定量求解;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裂缝型储层复杂人工裂缝压后诊断中的适用性及可靠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人工裂缝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储层 复杂人工裂缝 压裂诊断 渗流流态 滤失
下载PDF
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耦合关系及其开发意义 被引量:28
5
作者 万晓龙 高春宁 +3 位作者 王永康 张振红 闫海龙 安明胜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245-252,共8页
通过野外露头、成像测井、古地磁定向岩心以及岩石差应变测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储集层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微地震监测资料,对压裂缝展布规律及其与现今地应力和天然裂缝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人工压... 通过野外露头、成像测井、古地磁定向岩心以及岩石差应变测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储集层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微地震监测资料,对压裂缝展布规律及其与现今地应力和天然裂缝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人工压裂缝与天然裂缝具有较好的耦合作用,在陕北地区,由于天然裂缝发育,岩石的不均一性使得人工压裂缝主要沿着天然缝扩展;而在陇东地区,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相对较差,压裂缝的延伸方向及其形态主要受现今地应力的控制。因此,超低渗油田的开发井网部署时,既要考虑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还应该考虑天然裂缝方位与地应力的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人工裂缝 地应力 耦合作用 开发意义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特征及开发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樊建明 陈小东 +2 位作者 雷征东 高武彬 王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8-106,共9页
裂缝特征参数是致密油藏开发方式及井网优化的依据;针对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下如何确定开发方式,通过对矿场测试的人工裂缝、天然裂缝和地应力方向采用高斯函数拟合,研究三者之间优势方向的耦合关系。针对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人工裂缝有效参... 裂缝特征参数是致密油藏开发方式及井网优化的依据;针对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下如何确定开发方式,通过对矿场测试的人工裂缝、天然裂缝和地应力方向采用高斯函数拟合,研究三者之间优势方向的耦合关系。针对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人工裂缝有效参数的认识,提出以自然能量开发井网为研究对象,依据人工压裂缝控制区域和非控制区域压力变化规律的差异性,通过建立水平井分区渗流模型及拟合水平井生产数据,确定人工裂缝有效缝长;在此基础上,建立典型井精细地质模型及数值模型,对比不同裂缝有效宽度下数值模拟平均单段产量与实际统计单段平均产量,观察水平检查井取芯结果。结果表明:人工裂缝的优势方向与地应力优势方向基本一致;地应力的优势方向与天然裂缝优势方向差异较大的致密油藏,采用准自然能量开发,基本一致或差异小的致密油藏,具有注水补充能量的潜力;人工裂缝平均有效宽度小于等于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天然裂缝 人工裂缝 有效参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玛湖地区致密砾岩人工裂缝垂向延伸机理应力模拟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硕 覃建华 +3 位作者 杨新平 李晓山 张艺 王英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8,共6页
针对新疆油田玛湖砾岩油藏储集层特低孔特低渗特征,开展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储集层试验,但由于泥岩夹层多,压裂缝穿层难,压裂缝如何最大程度连通储集层是一大难点。以流固耦合和岩石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为手段,探... 针对新疆油田玛湖砾岩油藏储集层特低孔特低渗特征,开展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储集层试验,但由于泥岩夹层多,压裂缝穿层难,压裂缝如何最大程度连通储集层是一大难点。以流固耦合和岩石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为手段,探讨水平井体积压裂过程中泥岩层的应力演化规律和破裂机理,对泥岩夹层厚度、岩石力学参数、地层倾角、有效应力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压裂液注入速度(压裂液施工排量3.5 m^3/min)条件下,压裂缝穿越泥岩夹层有效厚度小于5.0 m;砾岩和泥岩力学参数差异越大、泥岩层地层倾角越大,压裂缝穿透泥岩的能力越差;最小水平有效主应力对裂缝垂向上的延展具有主导作用。此外,水平井距泥岩层距离以及井口注入压力对裂缝的延伸都有重要影响。施工作业时,应避免距泥岩隔夹层近距离射孔,以提升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致密砾岩 水平井体积压裂 人工裂缝 地应力 泥岩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地应力特征及人工裂缝形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凤 罗美娥 +1 位作者 张维平 王运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3期13-15,共3页
通过分析大量的试验资料,简要论述了地应力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搞清了大庆外围油田部分区块的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点地应力大小以最大垂向主应力为主,水力压裂裂缝为垂直缝;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以近东西向为主,水力压裂裂缝的... 通过分析大量的试验资料,简要论述了地应力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搞清了大庆外围油田部分区块的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点地应力大小以最大垂向主应力为主,水力压裂裂缝为垂直缝;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以近东西向为主,水力压裂裂缝的延伸方向也以近东西向为主;但受断层影响的平面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差异较大,导致水力压裂裂缝的延伸方向有所改变,大量的现场微地震人工裂缝方位监测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人工裂缝 微地震 大庆油田
下载PDF
页岩人工裂缝应力敏感评价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武广 钟兵 +2 位作者 张小涛 胡志明 谢雳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9-164,共6页
页岩储层具有低渗致密、无压裂不产气的特点,需要大型压裂改造产生易于气体流动的人工裂缝。为了定量化研究页岩人工裂缝应力敏感性,通过室内相似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人工裂缝宽度、渗透率、孔隙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无支... 页岩储层具有低渗致密、无压裂不产气的特点,需要大型压裂改造产生易于气体流动的人工裂缝。为了定量化研究页岩人工裂缝应力敏感性,通过室内相似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人工裂缝宽度、渗透率、孔隙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无支撑人工裂缝初始渗透率相差不大,应力敏感变化规律一致,岩心渗透率提高幅度随应力的增加迅速下降,页岩造缝岩心应力敏感性极强;裂缝加入支撑剂后,初始渗透率相差较大,应力敏感性变弱,裂缝导流能力增加巨大;支撑剂破碎后有部分发生了弹性变形,对裂缝表面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人工裂缝 应力敏感性 室内实验 水平井
下载PDF
基于DTS的页岩气水平井人工裂缝识别与产出剖面解释方法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海涛 罗红文 +6 位作者 向雨行 李颖 蒋贝贝 崔小江 高素娟 邹顺良 辛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5,共10页
为了准确评价页岩气藏水平井的压裂改造效果,建立了水平井筒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基于MCMC算法建立了DTS数据反演模型,并且对产出剖面解释流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温度剖面的主... 为了准确评价页岩气藏水平井的压裂改造效果,建立了水平井筒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基于MCMC算法建立了DTS数据反演模型,并且对产出剖面解释流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温度剖面的主控因素;进而将所建立的反演模型应用于某页岩气藏实例井产出剖面解释。研究结果表明:①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呈不规则的“锯齿状”,任意一个“锯齿”都对应着一条有流体流入的有效人工裂缝;②裂缝越长,所对应裂缝位置处的井筒温度降低值越大,并且裂缝中气体流量与该温度降呈正相关关系;③影响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列依次为裂缝半长、气体流动速度、改造区渗透率、井筒直径、裂缝导流能力、水平倾角、地层综合导热系数,其中前3个是主要的影响因素;④采用MCMC反演模型对实例水平井DTS温度数据进行了反演,模拟预测的温度剖面与实测DTS剖面拟合度较高,各级有效人工裂缝处的温度预测值绝对误差小于0.02℃,解释出的各压裂段气体流量与现场实测值比较接近,单段最大气体流量偏差仅180.35 m^(3)/d,单井气产量与井口实测气产量的绝对误差小于3 m^(3)/d,从而证实了该反演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出剖面解释 人工裂缝诊断 DTS数据反演模型 MCMC算法 压裂水平井 温度分布预测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玉亮 王霞 +2 位作者 李涛 陈玉祥 尤启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4,6,共2页
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低渗透油田面积注水条件下存在不同人工裂缝时的开发效果,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压裂后不同裂缝方位、不同裂缝导流能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注采井同... 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低渗透油田面积注水条件下存在不同人工裂缝时的开发效果,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压裂后不同裂缝方位、不同裂缝导流能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注采井同时压裂和注水井压裂时的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正方形五点注采系统注水井压裂时,裂缝方位不同开发效果不同,裂缝方位与注水井排平行时驱替效果较好;裂缝导流能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最佳值;对注水井和采油井同时压裂时,采出程度高,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几乎是同条件注水井压裂时的两倍。在低渗透油田开发时,应合理的设计人工裂缝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开发 人工裂缝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彩南油田九井区人工裂缝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代金友 张一伟 +1 位作者 王志章 陈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彩南油田九井区储层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 ,为了形成产能进行了整体压裂。整体压裂造成地下人工裂缝发育 ,储层含水急剧上升 ,油水关系复杂 ,产量递减快等现象。为了弄清人工裂缝系统的分布状况及发育程度 ,在对全区人工裂缝系统分析的基... 彩南油田九井区储层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 ,为了形成产能进行了整体压裂。整体压裂造成地下人工裂缝发育 ,储层含水急剧上升 ,油水关系复杂 ,产量递减快等现象。为了弄清人工裂缝系统的分布状况及发育程度 ,在对全区人工裂缝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压裂资料进行了人工裂缝系统评价 ,提高了人工压裂裂缝系统的认识 ,对油田注采调整措施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南油田 整体压裂 人工裂缝系统 评价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人工裂缝起裂规律与施工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建国 刘振东 +1 位作者 董玉霞 叶勤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8,48,共4页
通过对水平井筒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的分析,建立了水平井筒井壁受力模型和起裂角的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对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人工裂缝起裂角的进行了计算,并与小型压裂测试近井筒扭曲摩阻结果、井下微地震人工裂缝监测结果和现场施工数... 通过对水平井筒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的分析,建立了水平井筒井壁受力模型和起裂角的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对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人工裂缝起裂角的进行了计算,并与小型压裂测试近井筒扭曲摩阻结果、井下微地震人工裂缝监测结果和现场施工数据曲线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针对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压裂施工难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压裂施工优化设计方法,保证了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压裂改造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压裂 人工裂缝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人工裂缝与水平井筒的夹角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柳明 张士诚 雷鑫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2,120,共5页
为研究水平井压单缝和多缝时裂缝夹角(从0°变化到90°,以15°为递增单元)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商业软件Eclipse中NWM模块,对比笛卡尔网格加密法,提出了利用Pebi网格加密模拟裂缝的新方法.提出了减小缝间干扰的方法.研究表... 为研究水平井压单缝和多缝时裂缝夹角(从0°变化到90°,以15°为递增单元)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商业软件Eclipse中NWM模块,对比笛卡尔网格加密法,提出了利用Pebi网格加密模拟裂缝的新方法.提出了减小缝间干扰的方法.研究表明:较之笛卡尔网格加密法,Pebi网格加密法更能准确地模拟夹角处于0°~90°之间的情况;易见水的夹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过早见水会严重影响开发效果;夹角越大,缝间干扰越明显;缝间干扰只对初期的采油速度产生影响,对最终的开发效果影响不大;均质地层情况下,中间缝长、两端缝短的裂缝分布有利于减弱对驱替能量的阻挡,推迟见水时间;裂缝均匀分布于两注水井之间可以平衡各缝之间的影响,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人工裂缝方位 开发效果 数值模拟 网格加密 水驱前缘 缝间干扰
下载PDF
根据人工裂缝特征优化油井压裂地质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君 李海振 +1 位作者 刘亚东 邓海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35,共3页
近年来大庆油田外围地区地质储量得到动用 ,每年依靠压裂投产的井逐渐增多。由达西定律可知 ,在油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 ,措施井的渗透率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参数 ,油井压裂可以改善油井周围地层渗透性 ,消除近井地带油层污染 ,从而提高油井... 近年来大庆油田外围地区地质储量得到动用 ,每年依靠压裂投产的井逐渐增多。由达西定律可知 ,在油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 ,措施井的渗透率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参数 ,油井压裂可以改善油井周围地层渗透性 ,消除近井地带油层污染 ,从而提高油井产能。而人工压裂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裂缝的导流能力和裂缝的几何形态。为此 ,根据台 10 5地区地质特征 ,结合低渗透油田开发实际 ,本着经济有效的开发原则 ,从人工裂缝特征、方位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等方面 ,论述了优化油井压裂地质方案技术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裂缝 开发效果 压裂地质方案 导流能力 水驱效果 低渗透油田
下载PDF
人工裂缝方向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国石 徐健 邱金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区域应力场的应力方向是人工裂缝方向的普遍控制因素,多数人工裂缝方向沿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但构造、原生裂缝、介质间断面也会影响人工裂缝方向。在蒙古国塔木查格盆地及中国黑龙江省海拉尔盆地进行了大量的压裂裂缝监测,监测结... 区域应力场的应力方向是人工裂缝方向的普遍控制因素,多数人工裂缝方向沿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但构造、原生裂缝、介质间断面也会影响人工裂缝方向。在蒙古国塔木查格盆地及中国黑龙江省海拉尔盆地进行了大量的压裂裂缝监测,监测结果为油田布井提供了依据。监测发现,多数人工裂缝方向沿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但也出现一些异常方向的人工裂缝,异常方向人工裂缝的井通常高产。了解异常人工裂缝的形成原因,对提高压裂施工水平,应用压裂裂缝方向布井有重要意义。结合监测结果,探讨了监测区异常方向人工裂缝的形成机制,及有些人工裂缝方向异常的井高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裂缝方向 构造 原生裂缝 介质间断面
下载PDF
致密储层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明 陈军斌 +1 位作者 孙晨 柳文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研究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考虑重力和裂缝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非活塞式水驱油油水两相单向渗流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产量和含油率定量分析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处于0°~90°时对水驱油... 为研究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考虑重力和裂缝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非活塞式水驱油油水两相单向渗流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产量和含油率定量分析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处于0°~90°时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越大,油井产量越高,当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为90°时,油井累积产量最高,且油井产量递减速度最小;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增大,扩大了注入水波及基质系统的范围,驱油效果显著,当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为90°时,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的驱油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角度的裂缝分布,注入水波及范围最广,剩余油最少,但水驱油效率整体较低。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裂缝分布对于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预防水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天然裂缝 人工裂缝 水驱油
下载PDF
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藏油水渗流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孟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6,157,共3页
为研究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藏的油水渗流规律及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浊积岩低渗透油藏天然岩心进行油水渗流规律实验,对岩心进行了人工造缝,对比分析4种渗透率级别、3种裂缝形态的岩心油水驱替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裂缝的存在会造... 为研究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藏的油水渗流规律及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浊积岩低渗透油藏天然岩心进行油水渗流规律实验,对岩心进行了人工造缝,对比分析4种渗透率级别、3种裂缝形态的岩心油水驱替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裂缝的存在会造成岩心拟启动压力梯度降低,油相渗透率下降,水相渗透率上升,残余油饱和度增大,油水共渗区变窄;含垂直缝的岩心水驱采出程度明显大于无裂缝岩心,改善了岩心水驱油效果;水平缝使岩心水驱油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渗流规律 人工裂缝 启动压力
下载PDF
人工裂缝宽度对页岩气渗流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明 陈军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168-173,共6页
针对人工裂缝宽度是水力压裂后产生的评价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为研究人工裂缝宽度对页岩气渗流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基质-裂缝系统双重介质气体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页岩气在储层渗流过程中的压力进行求解,揭示在定产量条件... 针对人工裂缝宽度是水力压裂后产生的评价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为研究人工裂缝宽度对页岩气渗流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基质-裂缝系统双重介质气体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页岩气在储层渗流过程中的压力进行求解,揭示在定产量条件下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人工裂缝宽度对储层压力及井底压力的影响及其渗流规律,并优化人工裂缝宽度。结果表明:人工裂缝宽度对储层压力影响较小,增加人工裂缝宽度,基质和裂缝系统的压降未产生明显差异,但提高了压力波及范围。当人工裂缝宽度为7 mm时,页岩气的泄气面积最大,基质系统吸附气解吸量最大,压力波及范围最广且传播到井底的速度最快,气体渗流效果最佳;人工裂缝宽度增加对井底压力影响较小,但井底压力有小幅上升趋势且下降速度逐渐减慢。当人工裂缝宽度为7 mm时,井底压力最高,基质向裂缝方向压力波传播速度最快,基质系统吸附气解吸量最大,裂缝与基质沟通效果最优。综上,在裂缝宽度研究范围内,人工裂缝宽度为7 mm时为最优裂缝宽度。因此,压裂时应充分考虑人工裂缝宽度对页岩气渗流规律的影响,通过储层压力展布及井底压力变化有效指导压裂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裂缝宽度 页岩气 双重介质 井底压力 储层压力 渗流规律
下载PDF
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网格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青青 常笃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5期58-60,共3页
低渗透油田大部分的生产井都有人工裂缝,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工裂缝井渗流规律,搞清人工裂缝井的生产动态特征。这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网格技术对于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人工裂缝... 低渗透油田大部分的生产井都有人工裂缝,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工裂缝井渗流规律,搞清人工裂缝井的生产动态特征。这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网格技术对于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的一个难点。根据数值模拟网格技术的发展过程,给出了3种不同的模拟人工裂缝的网格系统,非均匀网格,PEBI网格和混合网格。分别介绍了这三种网格,分析了各种网格系统的优缺点,并对这三种网格做了比较,认为混合网格是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最佳的网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技术 人工裂缝 数值模拟 混合网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