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的细胞学研究和诱导参数优化
1
作者 钟汶蓉 陶彬彬 +5 位作者 徐闻 谭娟 罗红瑞 宋焱龙 陈戟 胡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1,共8页
为培育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全雌品种,研究通过细胞荧光染色后进行细胞学观察确定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的热休克起始时间,并进一步利用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对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受到... 为培育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全雌品种,研究通过细胞荧光染色后进行细胞学观察确定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的热休克起始时间,并进一步利用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对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受到灭活的鲤(Cyprinus carpio)精子刺激后,第二极体与卵核分开的时间在人工授精后3—5min;卵子在人工授精后3.5min后再热休克2min的诱导孵化率达到10.26%。通过分析野生型泥鳅胚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胚胎、泥鳅×鲤杂交胚胎和单倍体泥鳅胚胎的发育,发现部分雌核发育的胚胎可以正常发育,而杂交胚胎和单倍体胚胎会出现明显的发育障碍。核型和流式细胞检测分析表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热休克参数进行处理可得到二倍体雌核发育子代,二倍率达64.71%。研究从细胞学层面获得泥鳅雌核发育的诱导参数,可为利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开展全雌泥鳅育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诱导 减数分裂雌核发育 热休克 受精细胞学 泥鳅
下载PDF
不同物候期人工诱导葡萄果实日灼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范旭园 黄泳碧 +6 位作者 谭茗月 白扬 韩佳宇 张延晖 廖原 白先进 王博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3,共6页
以4年生避雨栽培的‘阳光玫瑰’和‘巨玫瑰’葡萄为试材,对葡萄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研究不同物候期人工诱导日灼处理下两品种日灼发生情况及特点,以及不同发育期和不同日灼进程葡萄果实的总酚含量变化,探索葡萄果实日灼发生的表... 以4年生避雨栽培的‘阳光玫瑰’和‘巨玫瑰’葡萄为试材,对葡萄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研究不同物候期人工诱导日灼处理下两品种日灼发生情况及特点,以及不同发育期和不同日灼进程葡萄果实的总酚含量变化,探索葡萄果实日灼发生的表面阈值温度、敏感时期及日灼与果实总酚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人工诱导日灼处理下‘阳光玫瑰’葡萄在E-L31~E-L33时期较容易发生日灼,在E-L33时期对日灼最敏感;‘巨玫瑰’葡萄在E-L31与E-L32时期较容易发生日灼,在E-L32时期对日灼最敏感。整个果实发育期‘阳光玫瑰’较‘巨玫瑰’葡萄更易发生日灼,两品种在日灼发生进程中果实总酚含量均在日灼诱导后有一次显著升高,‘阳光玫瑰’葡萄正常果中总酚含量在各个发育期均显著低于‘巨玫瑰’葡萄,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日灼发生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巨玫瑰 日灼 人工诱导 总酚
下载PDF
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黄慧君 黄道强 +3 位作者 刘丽娴 周汉钦 林青山 张俊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12,共4页
以4种基因型水稻籼粳杂种二倍体为材料,在幼穗离体培养过程和种子发芽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和发芽种子,诱变获得水稻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秋水仙素300mg/1和500mg/1的浓度处理愈伤组织,四倍体最高诱导率分别达到45.5... 以4种基因型水稻籼粳杂种二倍体为材料,在幼穗离体培养过程和种子发芽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和发芽种子,诱变获得水稻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秋水仙素300mg/1和500mg/1的浓度处理愈伤组织,四倍体最高诱导率分别达到45.5%和56.3%,平均诱导率比种子发芽期的四倍体诱导率提高10倍左右。种子发芽期以250—500mg/1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诱导效果较好,四倍体诱导率为2.9—5.7%。获得的四倍体倍性稳定,主要农艺性状与二倍体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四倍体 人工诱导 秋水仙素 遗传特性
下载PDF
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成熟产卵以及胚胎和仔鱼发育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骏 余德光 +3 位作者 王广军 刘晓春 朱宏友 林浩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8-694,共7页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39h,所需积温878℃.h;在水温为24.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34h,所需积温83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鳗鲡 人工诱导 产卵 胚胎 仔鱼
下载PDF
人工诱导白鲫(♀)×红鲤(■)异源四倍体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敏容 阎康 +4 位作者 刘汉勤 易詠兰 杨兴棋 刘沛霖 陈宏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96-98,共3页
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是动物染色体工程的重要课题。鉴于三倍体鱼的不育性和成活率高、生长快等特点,国内外采用理化手段直接诱导三倍体鱼已在三棘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L.))、鲽鱼(Pleuronectes platesa)、鲤鱼(Cyprinus carpio ... 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是动物染色体工程的重要课题。鉴于三倍体鱼的不育性和成活率高、生长快等特点,国内外采用理化手段直接诱导三倍体鱼已在三棘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L.))、鲽鱼(Pleuronectes platesa)、鲤鱼(Cyprinus carpio L.)、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草鱼(♀)×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杂种,以及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等十多种鱼获得成功。有的已开始用于实践并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诱导 三倍体 草鱼 种鱼 杂种 团头鲂 成活率 红鲤 异源四倍体鱼 不育性
下载PDF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及鉴定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冬冬 楼宝 +4 位作者 ①薛宝贵 史会来 詹炜 马世磊 毛国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0-317,共8页
采用紫外线(UV)灭活的同源精子通过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放诱导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雌核发育。结果表明,黄姑鱼精子最适的灭活剂量为420mJ/cm2,紫外照射剂量与黄姑鱼精子和卵子授精后的受精率及孵化率之间表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 采用紫外线(UV)灭活的同源精子通过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放诱导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雌核发育。结果表明,黄姑鱼精子最适的灭活剂量为420mJ/cm2,紫外照射剂量与黄姑鱼精子和卵子授精后的受精率及孵化率之间表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应。多次试验筛选的黄姑鱼雌核发育的最适条件为授精后2min于3℃处理8min。雌核发育仔鱼经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鉴定为二倍体。进一步利用10对微卫星分析了遗传物质在亲本和子代中的传递情况,结果表明雌核发育后代的等位基因完全来自于母本,没有父本基因参与;雌核发育后代在5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重组率,使其与母本保持了高度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雌核发育 人工诱导 紫外灭活 冷休克 微卫星
下载PDF
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人工诱导大黄鱼三倍体 被引量:16
7
作者 许建和 尤锋 +6 位作者 吴雄飞 郑春静 石钢德 蒋宏雷 刘伟健 徐永立 张培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同时采用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进行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倍体诱导条件研究,同时比较适合条件下两种方法诱导效果差异以及大批量诱导组不同生长阶段三倍体榆出率的差别。结果表明:(1)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都可成功... 同时采用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进行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倍体诱导条件研究,同时比较适合条件下两种方法诱导效果差异以及大批量诱导组不同生长阶段三倍体榆出率的差别。结果表明:(1)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都可成功诱导出大黄鱼二倍体。冷休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20℃培育水温下授精后3min,在3~4℃海水中处理8~10min;静水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同样培育水温下授精后3min,在静水压450kg/cm^2下处理3min。三倍体诱导率受处理时刻、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或压力)3因素的影响。(2)综合三倍体诱导率、处理后受精卵原肠期存活率和仔鱼孵化率,静水压法诱导效果要明显优于冷休克法。(3)采用冷休克法进行大黄鱼三倍体大批量诱导,早期胚胎、初孵仔鱼和4月龄幼鱼三倍体检出率分别为34.03%、29.54%和14.81%。表明随生长发育诱导组三倍体检出率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 大黄鱼 人工诱导 冷休克 静水压
下载PDF
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人工诱导 被引量:23
8
作者 许建和 尤锋 +3 位作者 吴雄飞 蒋宏雷 徐永立 张培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42,共6页
采用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精子遗传物质进行完全灭活,灭活后精子与卵子受精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受精卵,再通过冷休克对单倍体受精卵进行倍性恢复,成功诱导出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实验结果表明:(1)在紫... 采用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精子遗传物质进行完全灭活,灭活后精子与卵子受精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受精卵,再通过冷休克对单倍体受精卵进行倍性恢复,成功诱导出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实验结果表明:(1)在紫外照射过程中照射剂量与大黄鱼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其成活率和孵化率呈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应,紫外照射时间超过2 min(剂量>2 400 ergs/mm2),可使大黄鱼精子遗传物质完全灭活。大黄鱼雌核发育诱导中精子遗传灭活的最适紫外照射时间为2.5 min(剂量为3 000 ergs/mm2);(2)冷休克法可成功抑制大黄鱼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诱导效果受处理时刻、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三因素的影响。综合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率、处理后受精卵早期胚胎存活率和仔鱼孵化率等因素,较适合的染色体加倍条件为23℃培育水温下授精后2 min,在3-4℃海水中处理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ga) 雌核发育 人工诱导 紫外照射 冷休克
下载PDF
人工诱导克氏原螯虾同步产卵试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舒新亚 龚珞军 +7 位作者 陶忠虎 潘耕 杜健鹰 李金忠 普家勇 张从义 石义元 魏德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7,共3页
2005年在水泥池采用“控制光照、控制水温、控制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的方法人工诱导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同步批量产卵。经诱导的虾在36 d的时间里共有1006尾雌虾产卵,平均抱卵率达81.0%,而未采用人工诱导的雌虾平... 2005年在水泥池采用“控制光照、控制水温、控制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的方法人工诱导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同步批量产卵。经诱导的虾在36 d的时间里共有1006尾雌虾产卵,平均抱卵率达81.0%,而未采用人工诱导的雌虾平均抱卵率只有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人工诱导 产卵试验 控制水位 抱卵率 水泥池 雌虾
下载PDF
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人工诱导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尤锋 许建和 +5 位作者 倪静 孙威 朱香萍 徐冬冬 徐永立 张培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4-880,共7页
采用紫外线照射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子遗传物质进行完全灭活,灭活精子与牙鲆卵子授精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受精卵,再通过冷休克或静水压法对其进行倍性恢复,成功诱导出同质雌核发育牙鲆。牙鲆精子遗传灭活的最适紫外照射剂量... 采用紫外线照射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子遗传物质进行完全灭活,灭活精子与牙鲆卵子授精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受精卵,再通过冷休克或静水压法对其进行倍性恢复,成功诱导出同质雌核发育牙鲆。牙鲆精子遗传灭活的最适紫外照射剂量为3.6×10^(-3)J/mm^2(照射时间为180s);(15±0.2)℃水温下冷休克法诱导的最适条件为受精后85min,0~2℃水温处理45min;静水压法的最适诱导参数为受精后85min,600kg/cm^2压力处理6min,诱导效率静水压法明显高于冷休克法。两种方法诱导组胚胎发育较对照组在原肠期前都有明显滞后现象,开口前同质雌核发育仔鱼比异质雌核发育仔鱼存活率低,但二者全长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为牙鲆纯系建立及其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 人工诱导 UV 冷休克和静水压
下载PDF
苹果果实日灼人工诱导技术及阈值温度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建光 刘玉芳 +1 位作者 孙建设 施瑞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6-448,共3页
使用自制的日灼诱导设备 ,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天对活体果实进行田间日灼诱导 ,通过改变诱导室内的气温来控制和调节果面温度 ,从而确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果实发生日灼的阈值温度。试验证明 :自制的诱导设备运行平稳 ,诱导期间可保持果温基本... 使用自制的日灼诱导设备 ,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天对活体果实进行田间日灼诱导 ,通过改变诱导室内的气温来控制和调节果面温度 ,从而确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果实发生日灼的阈值温度。试验证明 :自制的诱导设备运行平稳 ,诱导期间可保持果温基本稳定 ,大多数情况下 ,处理期间果面平均温度与实际设定温度的差异小于 0 12℃ ,温度变化幅度一般小于± 0 5℃。本试验所测定的 9个苹果品种日灼阈值温度为( 4 5 9± 0 5 )℃~ ( 4 8 5± 0 5 )℃。光照对日灼发生有重要影响 ,即使在同样的阈值温度下 ,有光的处理果实发生日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实 日灼 人工诱导技术 阈值温度 果面温度 品种 诱导设备
下载PDF
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西瓜种子形态结构变异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路绪强 朱红菊 +2 位作者 赵胜杰 何楠 刘文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6-1085,共10页
四倍体西瓜作为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母本,其性状对三倍体西瓜组合选配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四倍体西瓜种子性状对三倍体西瓜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采种量起关键作用。为研究四倍体西瓜种子的性状变异,以41组秋水仙素诱导的T6同源四倍体... 四倍体西瓜作为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母本,其性状对三倍体西瓜组合选配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四倍体西瓜种子性状对三倍体西瓜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采种量起关键作用。为研究四倍体西瓜种子的性状变异,以41组秋水仙素诱导的T6同源四倍体西瓜为试验材料,以其诱导前的同源二倍体为对照,比较加倍后四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单瓜种子数、百粒重和形态结构变异。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后,四倍体种子发芽率、单瓜种子数均低于其同源二倍体,但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喙宽、种皮厚度和百粒重均大于其二倍体。四倍体西瓜的单瓜种子数与其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数极显著相关,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的百粒重与其本身的长度和宽度极显著相关,四倍体西瓜种子种皮厚度与多个性状都显著相关,但四倍体种子的发芽率除与其种子的喙宽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都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比较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与其原始二倍体西瓜种子的差异,为诱导四倍体的选择及多倍体西瓜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诱导 二倍体 同源四倍体 西瓜 种子
下载PDF
人工诱导点带石斑鱼性逆转的组织学证据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邹记兴 陶友宝 +2 位作者 向文洲 林坚士 胡超群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1-86,共6页
对外源混合激素药条肌体埋植法诱导点带石斑鱼提早性逆转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3~5龄的雌鱼能在50~70天内转变为功能性雄鱼,年龄较小的雌鱼性转时间相对长些。(2)性转雄鱼精巢组织的雄性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 对外源混合激素药条肌体埋植法诱导点带石斑鱼提早性逆转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3~5龄的雌鱼能在50~70天内转变为功能性雄鱼,年龄较小的雌鱼性转时间相对长些。(2)性转雄鱼精巢组织的雄性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精子头部呈球型直径约1.5~2.5μm.尾长12.4~44.5μm,与天然雄鱼相似。(3)人工诱导性转雄鱼可取代天然雄鱼进行人工繁殖。(4)点带石斑鱼的性逆转机制为性类固醇依赖型。外源雄性激素通过抑制“雌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成为石斑鱼性逆转的启动因子,诱发卵巢退化和精巢的发育,直至精子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性逆转 组织学 人工诱导 机制 性类固醇依赖型 药条肌体埋植法 性腺 精子活率
下载PDF
人工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洁明 柳凌 +1 位作者 郭峰 张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3-601,共9页
从人工诱导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性腺成熟的角度,采用对亲鳗群体外形和解剖观察,以及性腺组织切片的方法,对日本鳗鲡从下海鳗到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诱导的日本鳗鲡精巢发育仍可分为5个时... 从人工诱导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性腺成熟的角度,采用对亲鳗群体外形和解剖观察,以及性腺组织切片的方法,对日本鳗鲡从下海鳗到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诱导的日本鳗鲡精巢发育仍可分为5个时相,即精原细胞前增殖期(Ⅰ);精原细胞后增殖期(Ⅱ),精母细胞生长期(Ⅲ),精子出现期(Ⅳ)和精子成熟期(Ⅴ)。除日本鳗鲡下海鳗的精巢有73.3%的个体处在第Ⅰ时相外,其整个精巢的发育过程和细胞学特征与以前的研究无太大差异。在下海鳗群体中未观察到第Ⅰ时相的卵巢。因此,人工诱导日本鳗鲡的卵巢发育只有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期(Ⅱ);脂肪泡出现期(Ⅲ);卵黄充满期(Ⅳ)和卵母细胞最后成熟期(Ⅴ)。本研究除对人工诱导下日本鳗鲡性腺发育各时相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外,还探讨了人工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的时间、下海鳗群体的组成、以及脂肪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等问题,为以后的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人工诱导 性腺发育
下载PDF
人工诱导花鳗鲡的精巢发育成熟及其精子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雯伊 黄海 +5 位作者 尹绍武 齐鑫 张勇 刘晓春 陈国华 林浩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9,共7页
用肌肉注射HCG的处理方式(剂量为500U/kg体重,每周注射1次,注射时间为6周)诱导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成熟率达80.0%。对人工催熟花鳗鲡精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花鳗鲡精子头部长径为(3.81±0.69)μm,短径为(... 用肌肉注射HCG的处理方式(剂量为500U/kg体重,每周注射1次,注射时间为6周)诱导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成熟率达80.0%。对人工催熟花鳗鲡精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花鳗鲡精子头部长径为(3.81±0.69)μm,短径为(1.24±0.15)μm;尾部长度为(24.83±3.05)μm;精液pH为7.3~7.5,精子密度每毫升1.02×10^10尾。精子的适宜盐度为15~20,其中盐度为15时,精子激活比率最高,快速运动时间以及精子的寿命最长。精子的pH适宜范围为6.0~8.0,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精子的活力与寿命。另外,4种金属离子(Mg^2+、Ca^2+、Na^+和K^+)对花鳗鲡精子活力与寿命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金属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精子的活力、缩短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而MgCl2、CaCl2、KCl、NaCl溶液浓度为0.4~0.6g/mL时,精子活力最好,最高激活比率为3级(41.0%~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鳗鲡 人工诱导 精巢 精子活力
下载PDF
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卓伟 余茂德 鲁成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利用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 ,即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二倍体桑 (2n =2X =2 8)与经秋水仙素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桑 (2n =4X =5 6 )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根据对供试材料DNA多态性及遗... 利用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 ,即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二倍体桑 (2n =2X =2 8)与经秋水仙素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桑 (2n =4X =5 6 )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根据对供试材料DNA多态性及遗传距离分析 ,认为经秋水仙素诱变得到的同源 4X与 2X相比在DNA分子遗传结构上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在种内变异水平上 ,2X与同源 4X桑间的遗传差异小于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二倍体 人工诱导 同源四倍体 遗传差异 AFLP分析
下载PDF
人工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及相关激素和组织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浩然 齐鑫 +5 位作者 周雯伊 尹绍武 黄海 张勇 刘晓春 陈国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9-998,共10页
采用多次肌肉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A2)和鲤脑垂体匀浆(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的方法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在任意挑选的15尾实验组鱼中,5尾卵巢发育完全成熟,平均性腺系数(gona... 采用多次肌肉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A2)和鲤脑垂体匀浆(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的方法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在任意挑选的15尾实验组鱼中,5尾卵巢发育完全成熟,平均性腺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为(20.9±5.04)%(最大达到27.3%);5尾卵巢发育至成熟期,平均GSI为(7.2±2.86)%;5尾卵巢发育至卵黄生成期,平均GSI为(2.32±1.5)%;而对照组的性腺停留在未发育的Ⅱ期[GSI为(1.18±0.39)%],这表明注射的激素能诱导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直到完全成熟。检测卵巢发育过程中脑垂体GtH的mRNA水平,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肝脏和消化道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脑垂体中GtHα、LHβ和FSHβ的mRNA水平随着卵巢的发育而逐渐增加,在卵巢发育成熟后下降,其中GtHα和LHβ的含量在卵巢发育成熟时虽比发育时期略有下降,但仍然呈现高表达量,而FSHβ在卵巢发育成熟时的表达量极低,几乎检测不到。血清雌二醇的含量在卵巢开始发育和卵黄生成期时的含量较高,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而下降;睾酮的含量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有所增加,在卵巢发育成熟时明显升高。肝糖原过碘酸希夫反应染色(periodic acid shiff,PAS)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肝细胞中糖原颗粒逐渐减少,脂肪含量有所增加,肝糖原参与卵巢生成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代谢活动。胃壁和肠壁的组织学显示,随着卵巢发育成熟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鳗鲡 人工诱导 卵巢 促性腺激素 类固醇激素 肝脏 消化道
下载PDF
人工诱导草鱼和鲫鱼雌核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罗琛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本文报导了用紫外线照射的鲤鱼精子诱导草鱼卵子雌核发育的实验结果。当用冷休克方法来实现染色体二倍化时,由于草鱼的半浮性卵对4℃以下的低温极为敏感而易被破坏,故以4~8℃低温处理20~30分钟为宜。按此条件处理,雌核发育二倍体草鱼... 本文报导了用紫外线照射的鲤鱼精子诱导草鱼卵子雌核发育的实验结果。当用冷休克方法来实现染色体二倍化时,由于草鱼的半浮性卵对4℃以下的低温极为敏感而易被破坏,故以4~8℃低温处理20~30分钟为宜。按此条件处理,雌核发育二倍体草鱼成活率可超过实验总卵数的4%.在雌核发育二倍体成年草鱼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发现了精子带入的染色体片段。检查已达性成熟年龄的雌核发育的红鲫鱼,发现有较高比例的雄性鱼存在。雌核发育的雌、雄鲫鱼都是可育的。其近交子代的性比接近1∶1。这一结果说明雌核发育的雄性鲫鱼在生理上和遗传上都是真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雌核发育 人工诱导 草鱼 鲫鱼
下载PDF
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及人工转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同明 吴清江 叶玉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人工诱导 泥鳅 雌核发育 人工转性 RAPD 冷休克
下载PDF
中国对虾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Ⅰ──四步诱导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蔡难儿 林峰 +1 位作者 柯亚夫 陈本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5-41,共7页
1990~1993年于青岛采用研究鱼类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相类似的方法 ──紫外线照射精子、受精、温度或细胞松胞素B处理卵子方法,对中国对虾进行 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实验结果,有三批材料获得较好的效果:二批培育到蚤状幼 体... 1990~1993年于青岛采用研究鱼类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相类似的方法 ──紫外线照射精子、受精、温度或细胞松胞素B处理卵子方法,对中国对虾进行 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实验结果,有三批材料获得较好的效果:二批培育到蚤状幼 体,另一批培育到3~3.5cm幼虾。经受精细胞学观察,被照射的精子经受精,其核 有的不能原核化,有的虽能原核化,且能向中央迁移,但都不能与卵原核结合。实验 表明,这三批育出的个体是雌核发育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人工诱导 雌核发育 四步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