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1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饲料饲育家蚕5龄期的饲料效率研究
1
作者 王安皆 周丽霞 +1 位作者 华丽峰 宋洪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探明人工饲料饲育家蚕5龄期饲料效率与全龄桑叶育间的差异,为家蚕人工饲料的改进和饲育技术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CK),研究家蚕5龄期不同饲育方式[1~5龄饲料育(5龄饲料育)、1~4龄饲料育5龄桑叶育(5... 【目的】探明人工饲料饲育家蚕5龄期饲料效率与全龄桑叶育间的差异,为家蚕人工饲料的改进和饲育技术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CK),研究家蚕5龄期不同饲育方式[1~5龄饲料育(5龄饲料育)、1~4龄饲料育5龄桑叶育(5龄桑叶育)]饲料效率间的差异。【结果】5龄饲料育家蚕第3天、第4天、第5天蚕体质量增量高于CK,第2天、第3天、第4天、第6天消化量低于CK,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体质转化率高于CK。5龄饲料育和5龄桑叶育的全茧转化效率、全茧生产效率、茧层转化效率和茧层生产效率均低于CK,5龄饲料育较CK分别低0.53百分点、0.10百分点、0.25百分点和0.08百分点,5龄桑叶育较CK分别低0.38百分点、0.14百分点、0.14百分点和0.06百分点;与5龄桑叶育相比,5龄饲料育除全茧生产效率高0.04百分点外,全茧转化效率、茧层转化效率、茧层生产效率分别低0.15百分点、0.11百分点和0.02百分点。【结论】全龄人工饲料育家蚕5龄期饲料效率低于全龄桑叶育,人工饲料饲育家蚕在饲料效率方面与全龄桑叶育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饲料效率 体质转化率 茧质成绩
下载PDF
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2
作者 刘敏 李继娅 +4 位作者 范永慧 廖鹏飞 杨海 李国灿 董占鹏 《中国蚕业》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 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5份家蚕育种素材中,24 h疏毛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18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5份;人工饲料育2眠蚕体质量多数低于桑叶育,但是其中有5份高于桑叶育,明8C高出桑叶育43.08%;3龄蚕存活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6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13份,在60.10%~80.00%之间的有6份;24 h疏毛率在80.00%以上且与3龄蚕存活率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有11份,对该11份家蚕育种素材的24 h疏毛率和3龄蚕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34,呈显著相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24 h疏毛率高和3龄蚕存活率高的家蚕育种素材,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BmNPV 育种素材 人工饲料 疏毛率 3龄蚕存活率
下载PDF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概况
3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3 位作者 陈松 杨丽莎 范永慧 朱水芬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1-5,25,共6页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蚕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关键,对节约耕地、稳定蚕茧产量、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简述了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展...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蚕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关键,对节约耕地、稳定蚕茧产量、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简述了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展望随着蚕业科技创新的加快与跨学科深入研究,将推动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革命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适应性家蚕品种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4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9 位作者 陈松 邹邦兴 刘敏 江亚 唐辉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琼艳 李继娅 朱水芬 《四川蚕业》 2024年第1期24-26,29,共4页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品种 9211·9215×川58·川62 云南
下载PDF
不同剂型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培旭 何恒果 +8 位作者 雷敏 陆秋成 陈河竹 肖科军 彭应力 蔡鹏 房超 李跃建 蒲德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明确不同剂型的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制作方法提供参考,采用两种剂型(干湿分离和微胶囊)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进行饲喂,测定取食频次、取食量、交配频次、产卵频率和产卵量。研究结果表明:... 为明确不同剂型的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制作方法提供参考,采用两种剂型(干湿分离和微胶囊)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进行饲喂,测定取食频次、取食量、交配频次、产卵频率和产卵量。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对干湿分离饲料的平均取食频次(0.72头/min)显著低于对微胶囊饲料的取食频次(1.58头/min),但干湿分离饲料组七星瓢虫成虫的平均取食量(0.04 g/对)显著高于微胶囊饲料组(0.02 g/对);干湿分离饲料组和微胶囊饲料组的平均交配频次无显著性差异;干湿分离饲料组的平均产卵频率、产卵量分别为19.00%、23.40粒/头,显著高于微胶囊饲料组的1.00%、2.40粒/头。总体来看,七星瓢虫成虫对两种剂型的人工饲料均能取食,干湿分离饲料更优于微胶囊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七星瓢虫 干湿分离 微胶囊 剂型
下载PDF
基于ITS 2对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6
作者 邹邦兴 卿圣环 +4 位作者 张宇靖 蒋亚明 张友洪 肖文福 周安莲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探明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微生物,为制定防止家蚕人工饲料霉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饲料霉变区域随机取样,对其ITS2区域进行序列扩增检测,通过OTU聚类、物种注释和Alpha多样性分析其在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组成... 【目的】探明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微生物,为制定防止家蚕人工饲料霉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饲料霉变区域随机取样,对其ITS2区域进行序列扩增检测,通过OTU聚类、物种注释和Alpha多样性分析其在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组成。【结果】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致病微生物主要生物学分类为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99.98%~100%)、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99.80%~99.97%)、散囊菌目(Eurotiomycetes,99.80%~99.97%)、毛刷囊菌科(Trichocomaceae,99.80%~99.97%)、石座菌属(Petromyces,99.80%~99.96%)、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99.75%~99.91%)。【结论】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菌主要为真菌界的黄曲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霉变 微生物 ITS2区域
下载PDF
不同煮制方法和树种韧皮部的人工饲料对长林小蠹的影响
7
作者 石鹏 周俊华 +5 位作者 许建娇 张瀚文 杨青山 解丹 迟德富 宇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8,129,共4页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为新入侵到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由于在开展长林小蠹应急处置技术等方面研究时需要大量生理标准一致的供试虫源,因此需进行长林小蠹的人工饲养研究。以过往树皮小蠹的人工饲料配方为基础,研究不...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为新入侵到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由于在开展长林小蠹应急处置技术等方面研究时需要大量生理标准一致的供试虫源,因此需进行长林小蠹的人工饲养研究。以过往树皮小蠹的人工饲料配方为基础,研究不同煮制方法和添加不同树种韧皮部的人工饲料对长林小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煮制方法制备的人工饲料饲喂对长林小蠹蛹质量及成虫质量有显著影响,对幼虫历期、蛹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羽化率、总存活率无显著影响。添加黑松(Pinus thunbergii)、赤松(Pinus densiflor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韧皮部的人工饲料对长林小蠹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在3种煮制方法中,以加热煮制法为最佳。添加3种松树中任何一种韧皮部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喂长林小蠹幼虫,其均能完成其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林小蠹 人工饲料 煮制方法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红彩瑞猎蝽微胶囊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
8
作者 郭义 肖俊健 +2 位作者 夏长剑 李敦松 邓海滨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4,共6页
为开展红彩瑞猎蝽的人工规模化繁育,研制了一种以自然猎物血淋巴为主,烟草汁液为辅的微胶囊人工饲料,并对其性状和饲养效果进行了评价,以面包虫饲养的猎蝽作对照。结果表明,人工饲料微胶囊成品率73.17%,含水率92.35%,综合感官评定86.8... 为开展红彩瑞猎蝽的人工规模化繁育,研制了一种以自然猎物血淋巴为主,烟草汁液为辅的微胶囊人工饲料,并对其性状和饲养效果进行了评价,以面包虫饲养的猎蝽作对照。结果表明,人工饲料微胶囊成品率73.17%,含水率92.35%,综合感官评定86.8分。取食微胶囊的红彩瑞猎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若虫的存活率、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随龄期的增长与对照差异的显著性逐渐减小;处理组成虫获得率16.7%,对照68.9%;成虫产卵前期显著长于对照,但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猎物斜纹夜蛾幼虫密度为8头/皿时,微胶囊饲养的红彩瑞猎蝽的捕食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在较低猎物密度时无显著差异。此种人工饲料能基本满足红彩瑞猎蝽的生长发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面包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彩瑞猎蝽 微胶囊人工饲料 发育历期 繁殖力
下载PDF
四川省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特点及建议
9
作者 羊海岚 谭演 +2 位作者 冷庆 周星宇 席伟 《蚕桑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总结了小蚕人工饲料饲育的技术优势和注意事项,分析了四川省推广人工饲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生产实用化建议,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蚕 人工饲料 技术特点
下载PDF
两对家蚕品种人工饲料适应性试验初报
10
作者 谢进军 郑诗璜 +2 位作者 吴小虎 秦友华 龚毕宝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为探索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进行了菁松×皓月、兴安秦源2对家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小蚕人工饲料育、全龄桑叶育3种饲育形式生产试验,分析不同饲育形式下人工饲料对体质、全茧量、茧层率的影响。试验证明:人工饲料对蚕儿... 为探索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进行了菁松×皓月、兴安秦源2对家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小蚕人工饲料育、全龄桑叶育3种饲育形式生产试验,分析不同饲育形式下人工饲料对体质、全茧量、茧层率的影响。试验证明:人工饲料对蚕儿体质无显著影响;桑叶育全茧量、茧层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菁松×皓月 兴安秦源 人工饲料 适应性
下载PDF
宁南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示范进展报告
11
作者 李开莉 吴素萍 +4 位作者 彭海 杜波 邹邦兴 林桂琼 刘雪 《四川蚕业》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近年来,影响蚕桑生产不确定因素增加,其中农药中毒等生产安全事件频发,导致蚕农经济效益受损,养蚕积极性降低。此外,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建设致原有5万(0.33万hm^(2))亩优质桑园被淹,宁南县蚕桑生产规模大幅下滑,产业发展遭受一定冲击。蚕... 近年来,影响蚕桑生产不确定因素增加,其中农药中毒等生产安全事件频发,导致蚕农经济效益受损,养蚕积极性降低。此外,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建设致原有5万(0.33万hm^(2))亩优质桑园被淹,宁南县蚕桑生产规模大幅下滑,产业发展遭受一定冲击。蚕桑产业作为宁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航产业,不仅为全县财政税收提供保障,而且在助农增收和企业增效方面成效明显。面对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如何在困境中巩固产业基础、维护农户利益?宁南县提出“蚕桑二次革命”,通过政府与企业携手,以创新为源动力,推动蚕桑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省力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蚕桑生产 财政税收 助农增收 蚕桑产业 农药中毒 白鹤滩水电站 人工饲料
下载PDF
4个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12
作者 李超 唐浩 +4 位作者 杨水艳 黄传书 郜亮 傅图强 李硕 《蚕学通讯》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家蚕人工饲料育可实现工厂化养蚕,研究家蚕的摄食性遗传机制及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分别采用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饲养A姬、872、菁松、苏春4个家蚕品种,调查5龄蚕体质量和5龄起蚕的摄食性。... 家蚕人工饲料育可实现工厂化养蚕,研究家蚕的摄食性遗传机制及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分别采用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饲养A姬、872、菁松、苏春4个家蚕品种,调查5龄蚕体质量和5龄起蚕的摄食性。结果显示:872和苏春采用2种饲养方式的5龄蚕体质量差异显著,而A姬和菁松的差异不显著;在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组,A姬、872、菁松3个品种的5龄起蚕80%以上能选择人工饲料饷食,苏春则仅有20%选择人工饲料饷食,在全龄桑叶育试验组,872、菁松、苏春3个品种的5龄起蚕均选择桑叶饷食,A姬则仅有70%选择桑叶饷食。进一步以体质量差异显著、人工饲料摄食性最差的苏春和体质量差异不显著、人工饲料摄食性好的A姬的5龄第3天幼虫下颚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对2个品种的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GOBP 1、GOBP 2和嗅觉受体基因OR 56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苏春下颚中GOBP 1、GOBP 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A姬(P<0.01、P<0.001),而A姬下颚中OR 56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苏春(P<0.05)。以上结果再次证实了家蚕的人工饲料摄食性与品种有关系,并且食性差异家蚕品种的嗅觉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不同,此可以作为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的基础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人工饲料 5龄蚕体质量 5龄摄食性 嗅觉相关基因
下载PDF
人工饲料和桑叶对家蚕机体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永生 朱水芬 +6 位作者 陈松 陈云明 江亚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琼艳 杨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为明确人工饲料和桑叶饲育对蚕体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自五龄起蚕开始用人工饲料和桑叶分组饲养家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家蚕中肠组织和血淋巴中碱性磷酸酶(ALP)、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家蚕... 为明确人工饲料和桑叶饲育对蚕体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自五龄起蚕开始用人工饲料和桑叶分组饲养家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家蚕中肠组织和血淋巴中碱性磷酸酶(ALP)、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家蚕的血淋巴ALP活性无显著变化,而桑叶组血淋巴ALP活性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在60 h和72 h,桑叶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桑叶组和人工饲料组血淋巴CarE活性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其中人工饲料组CarE活性略高于桑叶组,但差异不显著。在12 h和24 h,桑叶组血淋巴AchE活性略低于人工饲料组;在36 h,桑叶组血淋巴AchE活性开始升高,并且在48、60、72 h持续高于人工饲料组,AchE活性分别是人工饲料组的1.52、1.64、1.71倍。桑叶组家蚕中肠ALP活性在36 h开始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高,在72 h,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酶活性为人工饲料组的2.13倍。人工饲料组中肠CarE活性在24 h开始显著高于桑叶组,在60 h达到最高值,为桑叶组的2.61倍;在72 h,CarE活性有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桑叶组。桑叶组家蚕中肠AchE活性在12 h开始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在24~48 h桑叶组AchE活性继续增强;在60、72 h,AchE活性极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分别为人工饲料组的2.68、2.84倍。综合分析可知,喂食人工饲料家蚕血淋巴和中肠ALP和A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桑叶组,而中肠CarE活性显著高于桑叶组,提示人工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蚕的代谢生理,降低蚕体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桑叶 家蚕 代谢酶活性 不同组织
下载PDF
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及提高摄食性的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10 位作者 陈云明 陈松 崔琛 刘敏 江亚 唐辉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琼艳 李继娅 朱水芬 《中国蚕业》 2023年第4期62-68,共7页
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家蚕摄食性的研究成果,围绕家蚕摄食性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系统综述了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包括胚胎期人工蚕卵处理、滞育性、交配方式、性别、饥饿程度、发育阶段及人工饲料的理化性质、饲育环境和饲育技... 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家蚕摄食性的研究成果,围绕家蚕摄食性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系统综述了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包括胚胎期人工蚕卵处理、滞育性、交配方式、性别、饥饿程度、发育阶段及人工饲料的理化性质、饲育环境和饲育技术等。提出了通过调整优化选育手段,推进人工饲料配方技术与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重视并落实开展家蚕人工饲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的各项技术,加速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领域的攻关,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同步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配套饲养技术及饲育环境等的研究,并系统推进,相互促进,积极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摄食性 机制 分子机理 途径 基因 蛋白
下载PDF
宜宾地区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的小蚕共育效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冬兵 王洪江 +3 位作者 方杰 邹邦兴 曾泽彬 王一 《四川蚕业》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2021~2022年在宜宾市珙县、高县开展多批次1~2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结果显示:饲料共育至3龄起蚕,张种利润为6.31元,比桑叶共育高2.84元,效益提高了81.73%。主要原因一是能有效降低共育户采桑、喂蚕的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用工时间... 2021~2022年在宜宾市珙县、高县开展多批次1~2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结果显示:饲料共育至3龄起蚕,张种利润为6.31元,比桑叶共育高2.84元,效益提高了81.73%。主要原因一是能有效降低共育户采桑、喂蚕的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用工时间,大大节省用工成本;二是提高了养蚕安全性。适于在宜宾农村开展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宾 小蚕共育 人工饲料 桑叶育
下载PDF
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思考
16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10 位作者 陈云明 陈松 江亚 崔琛 刘敏 唐辉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继娅 李琼艳 朱水芬 《中国蚕业》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围绕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与发展态势总结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状况,并叙述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从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特色与优势、人工饲料共育... 围绕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与发展态势总结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状况,并叙述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从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特色与优势、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在云南省适度规模化示范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是云南省商品化小蚕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提出了加强政府的规划与扶持、因地制宜打造典型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制定相应标准规范等建议措施,以期推动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新技术新模式在云南省的推广应用,推进云南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商品化小蚕 典型示范 科技创新 科技服务 标准规范
下载PDF
宜宾市农村家蚕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试验报告
17
作者 李冬兵 王洪江 +5 位作者 吴佩霜 兰凤杰 贾晓虎 邹邦兴 方杰 王一 《中国蚕业》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人工饲料养蚕与传统桑叶养蚕不是竞争和替代关系,二者都是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的手段,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共存。为优化人工饲料养蚕模式、加快人工饲料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宜宾市农村家庭式饲养中,开展了春蚕产量和秋蚕抗性试验,研... 人工饲料养蚕与传统桑叶养蚕不是竞争和替代关系,二者都是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的手段,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共存。为优化人工饲料养蚕模式、加快人工饲料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宜宾市农村家庭式饲养中,开展了春蚕产量和秋蚕抗性试验,研究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育家蚕龄期经过较桑叶育延长1~2 d,增加的时间主要在于共育阶段的2龄眠期和农户饲养阶段的3龄期;饲料育期间眠蚕体质量显著低于桑叶育,在3龄转桑叶育至5龄48 h后,蚕体质量无显著差异;饲料育的鲜茧产量及茧质指标与桑叶育的相当,死笼率较桑叶育显著降低;饲料育的干茧丝质成绩与桑叶育相当,在洁净方面有优势,可缫高品位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饲料 桑叶育 共育
下载PDF
硬质塑料蚕网在家蚕人工饲料育中的应用
18
作者 范永慧 李继娅 +1 位作者 王永生 刘敏 《蚕桑茶叶通讯》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针对家蚕人工饲料易发霉变质问题,结合人工饲料育生产实践,总结了硬质塑料蚕网在家蚕人工饲料育中的应用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成绩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养蚕用具 硬质塑料蚕网 饲育技术
下载PDF
“茗山×碧水”小蚕人工饲料饲育试验
19
作者 曹宁宁 朱江 +5 位作者 袁桂阳 程洋 苏茂科 文廷勇 唐斌 王思军 《四川蚕业》 2023年第3期26-27,共2页
以“优食一号”为对照种,以“茗山×碧水”为试验种,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对两个品种的饲育成绩、茧丝质成绩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茗山×碧水”对饲料有较好的适应性,除个别成绩略低于对照外,综合... 以“优食一号”为对照种,以“茗山×碧水”为试验种,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对两个品种的饲育成绩、茧丝质成绩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茗山×碧水”对饲料有较好的适应性,除个别成绩略低于对照外,综合成绩与对照相当,茧丝质优良,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茗山×碧水 优食一号 小蚕人工饲料 适应性
下载PDF
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茗山×碧水”在会东县桑叶饲育调查
20
作者 袁桂阳 苏茂科 +3 位作者 艾军 曹宁宁 王忆 唐斌 《四川蚕业》 2023年第2期27-29,共3页
在凉山州会东县采用常规桑叶育方式饲育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茗山×碧水”,春季饲养成绩单产比“菁松×皓月”略低,比全县平均成绩高,丝质成绩相当;秋季饲育成绩和丝质成绩均显著好于对照种“781×7532”和全县平均成绩。
关键词 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 桑叶饲养 “茗山×碧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