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1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笔谈)
1
作者 史保东 秦冠英 +4 位作者 于兆锋 刘绪 刘青松 郭彦懿 陈汉知 《世界教育信息》 2025年第3期3-17,共15页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党和国家根据当前国内外发展大局,在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科学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本刊编辑部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就其中的若干重要环节和议题,组织代表...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党和国家根据当前国内外发展大局,在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科学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本刊编辑部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就其中的若干重要环节和议题,组织代表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在区域战略布局方面,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既需要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为“头雁”,也需要发展若干区域性人才集聚中心,形成整体性雁阵格局。具有区位、产业和高水平大学布局等优势的东北地区,应从精准引才、精确用才、精心育才和精诚留才四个角度,加快推进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在吸引人才方面,近年高校海外人才引进已从“顶尖个别”“杰出少数”拓展和丰富到“优秀多数”模式,未来高校人才引进应不断强化相关科学研究,推进人才生态建设,并有效处理海外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发展的关系。在大学集群方面,推进大学集群高质量发展,应构筑聚才高地,打造区域人才“高尖峰”;释放政策效应,实现区域发展“高效力”;创新校地合作,实现区域优势“高融合”。在实践探索方面,作为肩负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命的南方科技大学,在人才“引育用评服”方面进行了诸多开拓创新;作为具有鲜明特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构建多元化、特色化人才评价体系,深耕国际人才小环境,开展国际联合攻关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高校的经验为相关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中心 海外人才引进 区域人才高地 人才发展
下载PDF
|盘龙区|探索创新 破解人才工作“三问”
2
作者 李璐 《云岭先锋》 2025年第1期42-42,共1页
引进什么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怎样用好人才是人才工作亟须破解的“三个问题”。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围绕“三大功能定位”,在人才引进、服务、使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工作方法路径,努力推动人才资源嵌入发展大局。
关键词 探索创新 留住人才 盘龙区 创新人才 人才引进 用好人才 方法路径 人才资源
下载PDF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逻辑基础、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刘晓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2,共6页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召唤。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必须面对理念滞后、模式固化、资源不足...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召唤。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必须面对理念滞后、模式固化、资源不足、评价缺失等现实挑战,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动力,加强顶层设计,凝聚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动合力;遵循技术创新逻辑,创新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配套教育资源,助力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扩优提质;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打造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成长平台,为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茁壮成长培厚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素质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严光文 朱占元 阮学勇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2期156-159,共4页
加强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完善教学基础保障、做强农科专业特色、搭建优质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着手,进一步筑牢新农科发展思想根基、构建卓越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高度匹配专业优势集群,构建多方协同的产教融... 加强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完善教学基础保障、做强农科专业特色、搭建优质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着手,进一步筑牢新农科发展思想根基、构建卓越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高度匹配专业优势集群,构建多方协同的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一大批优秀新农科人才,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人才 新农科 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积极践行“双碳”教育,助力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管理学院为例
5
作者 孙梅梅 刘勤燕 《环境教育》 2025年第3期52-54,共3页
在“双碳”目标下,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师资队伍、评价体系“五位一体”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双碳”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简称。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共... 在“双碳”目标下,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师资队伍、评价体系“五位一体”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双碳”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简称。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行动方案支持、指导各行各业低碳转型,转型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必然离不开绿色低碳人才。高校作为科学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为实现“双碳”目标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科技支撑、思想支撑和文化支撑的资源库。因此,研究“双碳”目标下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人才 商科 文化支撑 资源库 创新创业人才 绿色低碳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 碳中和
下载PDF
江苏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路径探索
6
作者 黄卫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江苏一直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为进一步实施高质量的科教人才强省战略,应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科教人才工作向现代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为此,...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江苏一直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为进一步实施高质量的科教人才强省战略,应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科教人才工作向现代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为此,需要重点关注人才工作的要害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对潜在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利用省内的科教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科技教育的繁荣和人才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人才 人才引进 人才培养 人才发展
下载PDF
高层次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国际实践研究
7
作者 张翼燕 《中国科技人才》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高层次人才是未来产业的关键赋能因素。美、英、德、法、澳、韩等国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进行了布局,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以未来人才为目标设立新型教育机构、瞄准企业需求培养高层次产业博士、以“竞赛制”鼓励青年人创业、为初创失败... 高层次人才是未来产业的关键赋能因素。美、英、德、法、澳、韩等国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进行了布局,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以未来人才为目标设立新型教育机构、瞄准企业需求培养高层次产业博士、以“竞赛制”鼓励青年人创业、为初创失败者提供再创业支持、改革签证制度吸引高潜力创新创业人才。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应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意人才创业阶段及引进人才签证环节提供支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高层次人才 人才培养 人才引进
下载PDF
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人才活力
8
作者 唐新 《四川党的建设》 2025年第3期95-95,共1页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四川部分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推出了"产业村长""产业第一书记"等"新职位",通过创新人才引入机制、构建多元保障体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相互...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四川部分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推出了"产业村长""产业第一书记"等"新职位",通过创新人才引入机制、构建多元保障体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为破解乡村产业发展人才瓶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提供了可借鉴的"四川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振兴 人才瓶颈 人才活力 创新人才 乡村产业 第一书记
下载PDF
三国人才生成论
9
作者 付开镜 《社会科学动态》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三国人才可划分为首领型、谋士型、武将型、能吏型、文化型、隐逸型等类型。东汉教育的发达是三国人才兴盛的文化基础;汉朝察举和征辟的用人制度是三国人才兴盛的政治基础;东汉中后期人才品评之风的盛行,是发现人才的社会基础;汉末社会... 三国人才可划分为首领型、谋士型、武将型、能吏型、文化型、隐逸型等类型。东汉教育的发达是三国人才兴盛的文化基础;汉朝察举和征辟的用人制度是三国人才兴盛的政治基础;东汉中后期人才品评之风的盛行,是发现人才的社会基础;汉末社会的动荡是三国人才需求与才能展现的时代基础。三国多数人才展现其才能的主要方式是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政治活动中展现其才智和武力;少数文化型人才还可通过传播文化来展现其才能;隐逸型人才在政治领域并未展现其才能,但其高尚的人格受到世人的追捧,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三国人才的生成与能力展现表现出九大特征:一是人才众多,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二是人才多具自生性;三是强烈的功名追求是促进人才生成的重要内在动力;四是以智见长的人才在成才过程中多重视读书;五是人才才能的展现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六是人才起用和擢升的方式灵活多样;七是盛产家族性人才;八是人才政治行为和政治选择的内在动力主要源于他们的价值观念;九是人才因政治原因被杀的现象甚为突出。人才智力和武力的均衡对抗成为三国鼎立的人力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人才 人才类型 人才生成
下载PDF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0
作者 张世晓 《学习月刊》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新变化。新的金融建设规划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金融强国建...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新变化。新的金融建设规划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人才培养 我国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实体经济 金融强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的要求
下载PDF
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11
作者 刘鹏宇 吕岩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81-184,共4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应从5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应从5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二是构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四是完善人才评价、人才投入、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机制,五是更新城乡居民观念。通过5个方面的系统化改革,着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效果,为乡村振兴提供雄厚的人才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实用人才 人才强国 人才振兴 人才兴农
下载PDF
雄安人才发展集团 引才汇智 构筑创新之城
12
作者 郝林静 《共产党员(河北)》 2025年第4期14-15,共2页
雄安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人才发展集团”)成立于2018年7月,由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和国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雄安人才发展集团秉持“创新引领、服务雄安”的价值导向,向各类机构提供就业服务、人才引... 雄安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人才发展集团”)成立于2018年7月,由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和国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雄安人才发展集团秉持“创新引领、服务雄安”的价值导向,向各类机构提供就业服务、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全链条、全方位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努力打造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一流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助力雄安新区高起点、高标准做好选才、纳才、用才、储才工作,逐步构建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人才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服务 雄安 高端人才 产教融合 人才培育 人才引进 人才特区 规范化
下载PDF
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13
作者 陆银峰 《四川劳动保障》 202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对于现代医疗行业而言,医疗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建设对医院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需求日益增加,医院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愈发凸显,如何在医疗人事管理中实现人才梯队有效建设,成为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 对于现代医疗行业而言,医疗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建设对医院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需求日益增加,医院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愈发凸显,如何在医疗人事管理中实现人才梯队有效建设,成为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梯队建设涉及人才引进、培养、晋升机制,更需结合医院综合发展战略,实现人才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梯队建设 晋升机制 医疗行业 医疗需求 人才培养 人才引进 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管理
下载PDF
成长型企业该如何优化人才结构配置
14
作者 何丽娜 《中国商界》 2025年第5期250-251,共2页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众多成长型企业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然而,成长型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这其中人才结构配置的问题尤为关键。当前,...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众多成长型企业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然而,成长型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这其中人才结构配置的问题尤为关键。当前,在人才需求快速变化、人才吸引与留存困难、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下,部分成长型企业的人才结构配置不够理想,这对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型企业 人才结构配置 市场经济 经营模式 业务领域 人才需求 人才吸引 内部人才培养
下载PDF
福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路径探究
15
作者 杨小燕 《四川劳动保障》 2025年第4期56-57,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儿童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福利机构作为“一老一小”弱势群体照料的重要载体,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我国福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如人才短缺、人才培养难度大、人才流失等情况,影响了...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儿童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福利机构作为“一老一小”弱势群体照料的重要载体,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我国福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如人才短缺、人才培养难度大、人才流失等情况,影响了福利机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机构 儿童福利事业 人才流失 路径探究 人才短缺 人才培养 弱势群体 人才队伍
下载PDF
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罗军 高宝荣 《新西部》 2025年第1期224-227,共4页
人才队伍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全面总结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举措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不足以及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问题,从打造领军人才、汇聚学科力量、培育青... 人才队伍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全面总结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举措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不足以及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问题,从打造领军人才、汇聚学科力量、培育青年学术骨干、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陕西省高校社科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高校 领军人才 对策建议 社科人才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瓶颈制约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
下载PDF
公立医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17
作者 魏佳特 叶蔚怡 +2 位作者 黄樱硕 王波 兰茜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3,共4页
目的:系统科学评价公立医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效果,以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收集北京市某公立医院2020-2023年结项的4批“种子计划”人才项目入选者(157名)和同批次进入项目终选环节但未入选者(... 目的:系统科学评价公立医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效果,以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收集北京市某公立医院2020-2023年结项的4批“种子计划”人才项目入选者(157名)和同批次进入项目终选环节但未入选者(以下简称“未入选者”,131名)共288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专业类别和3年项目期间人才学术业绩表现,进行特征描述性分析、业绩组间比较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项目入选者在“种子计划”项目期间获得其他项目总数显著高于未入选者(β=0.251,P<0.001),且入选者获批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的概率显著高于未入选者(省部级项目:OR=10.418,95%CI:2.349~46.213,P=0.002;国家级项目:OR=3.268,95%CI:1.716~6.227,P<0.001);入选者在项目期间发表原创性文章篇数显著高于未入选者(β=0.121,P=0.032),但影响因子未见显著差异(β=0.139,P=0.093)。结论:“种子计划”以人才项目的形式加强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撑,有助于提升公立医院青年人才科技创新水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人才 青年人才 科技人才 公立医院
下载PDF
地区应急人才培养模式与全产业链服务探究
18
作者 陈景序 刘雅雯 +3 位作者 赵永文 曹钊 刘业娇 李曙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2,共7页
为应对地区产业发展对应急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探索“政产学研用”融合育人方法在应急人才本硕博一体贯通式培养模式的应用。针对西部应急产业人才需求层次、核心能力评估与知识体系构建模糊等问题,通过FP-Growth算法对课程及对应能力... 为应对地区产业发展对应急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探索“政产学研用”融合育人方法在应急人才本硕博一体贯通式培养模式的应用。针对西部应急产业人才需求层次、核心能力评估与知识体系构建模糊等问题,通过FP-Growth算法对课程及对应能力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划分,实现核心能力评估;以安全工程能力作对比明确能力培养侧重点,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以政-校-企合作形式开设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本科“3+1/1”产业特色班、硕博层次“订单式”人才创新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协同育人方式,形成地区应急人才全产业链服务的理念。结果表明:从4层次人才需求出发划分的核心能力与课程体系间的关联程度较高;从专业侧重点和应用背景角度明确安全、应急学科培养的方向,解决人才出口同质化与能力侧重问题;所提出的地区应急人才全产业链服务的理念将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应急管理现代产业的区域闭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技术与管理 应急人才 全产业链 人才培养 关联性分析 人才需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