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实提高人文性医疗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道全 赵雄秀 木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837-838,共2页
关键词 人文医疗服务 技术性医疗服务 质量
下载PDF
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医疗人文服务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慧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67,共1页
所谓医疗人文服务就是在医疗活动中强调病人的地位,肯定病人的价值,维护病人的尊严和幸福,满足病人的需要和利益的行为。
关键词 医疗人文服务
下载PDF
以医学人文精神为根本铸造优质服务品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芳 王佳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8期128-128,F0003,F0004,共3页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它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要靠医学技术来保障,靠基层医疗工作来实施。目前在我国,医疗卫生已从基础的福利型发展到现时初步形成的市场产业型,随之...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它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要靠医学技术来保障,靠基层医疗工作来实施。目前在我国,医疗卫生已从基础的福利型发展到现时初步形成的市场产业型,随之也产生了医学伦理、医疗服务、药品质量、医疗收费等一系列社会和医患关系等新问题,医学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出现不协调不和谐。作为医务工作者、医院管理者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医学人文精神,以“仁心仁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良性的医院经济运营机制,使群众感受到医学科学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 医疗人文服务 服务品牌
下载PDF
某三级公立医院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解静 康丽 仇永贵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正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给卫生健康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可行措施。某三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正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给卫生健康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可行措施。某三级公立医院从优化门诊就诊环境、打造专病门诊、推行线上与线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信息系统“适老化”改造、线下护理门诊与“互联网+护理”模式并进、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等方面着手,进行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医疗服务,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了就医便利性,促进了医疗公平的实现,为医疗机构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 人文医疗服务 就医体验
下载PDF
舒适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育芬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691-692,共2页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中200作为纳入研究范...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中200作为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实验组100例患者接受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干预,常规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常规组和实验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本研究之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在本研究之中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之中行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干预,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人文关怀 常规护理 重症监护室 效果在临床之中随着人文关怀理念的深化应用 医疗服务+
下载PDF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6
作者 钟柳英 罗利 +3 位作者 陈云 周颖芳 苏春宏 盘琳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医疗志愿服务—人文教育—见习"模式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2014级五年制120名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80名按传统教育法培养医患沟通能力者为对照组,40名按... 目的:探讨"医疗志愿服务—人文教育—见习"模式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2014级五年制120名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80名按传统教育法培养医患沟通能力者为对照组,40名按"医疗志愿服务—人文教育—见习"模式培养为实验组。采用自我评价法和标准患者测试法评价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结果:实验组医学生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自评)"的平均得分为128.19分(86-150分),和传统教育法培养的医学生的各项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通过标准患者测试法实验组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有较大提高。结论:"医疗志愿服务—人文教育—见习"模式培养适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志愿服务人文教育—见习 医学生 医患沟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