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校园人文景观的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以广东省职教城为例
1
作者 张芬 《广东教育(职教)》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环境育人作为一种隐性的育人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11年,为了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广东省政府同意规划省职教城,至今已有16所学校进驻,未来将拥有22所高校。广东省职教城是广东职业教育的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技...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环境育人作为一种隐性的育人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11年,为了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广东省政府同意规划省职教城,至今已有16所学校进驻,未来将拥有22所高校。广东省职教城是广东职业教育的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1],环境育人作为一种隐性的育人方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为此,研究广东省职教城校园人文景观的现状、构建模式和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全方位育人 粤港澳大湾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育人方式 环境育人 人文景观 职教城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新乡市旅游地人文景观分析
2
作者 杨帆 《沈阳文旅》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地人文景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风景园林学科对于文旅融合与景观环境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对于新乡这座旅游胜地来说,其景观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同样值得深入探讨。新乡,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地人文景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风景园林学科对于文旅融合与景观环境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对于新乡这座旅游胜地来说,其景观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同样值得深入探讨。新乡,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游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新乡的旅游景观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深入挖掘新乡市历史文化底蕴,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之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观 文旅融合 游客需求 人文景观资源 历史文化底蕴 风景园林学科 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
下载PDF
校园人文景观:中兴广场
3
作者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兴广场位于湖北经济学院中兴路终点、图书馆门前。“中兴”寓意三所学校合并后万众一 心、奋发有为,创造了“经院现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激励后来者不忘初心、继续 前行。
关键词 学校合并 湖北经济学院 不忘初心 万众一 中兴路 图书馆 校园人文景观 奋发有为
下载PDF
校园人文景观:镜月塘
4
作者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镜月塘位于湖北经济学院汀兰苑内。此塘一泓清水,波光粼粼,入夜明月倒悬于如镜的水面上,与孔桥在水中的倒影相得益彰,由此得名。
关键词 湖北经济学院 一泓清水 校园人文景观 相得益彰
下载PDF
历史人文视域下兰州地区人文景观研究
5
作者 刘斌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兰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不仅因其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还因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彰显出独特的魅力。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探讨兰州地区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及其文化价值,指出当前保护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 兰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不仅因其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还因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彰显出独特的魅力。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探讨兰州地区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及其文化价值,指出当前保护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文 兰州地区 人文景观
下载PDF
移动短视频视角下甘肃地域性人文景观形态探析
6
作者 陈永馨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75-181,共7页
移动短视频是当前人们了解景观信息最普遍的传播媒介。研究移动短视频中甘肃省地域性人文景观形态,目的是在于更好地在新的社会语境中传承和发展甘肃省的地域、历史人文景观。方法是通过对抖音、快手和西瓜视频中甘肃丝路西段的地域性... 移动短视频是当前人们了解景观信息最普遍的传播媒介。研究移动短视频中甘肃省地域性人文景观形态,目的是在于更好地在新的社会语境中传承和发展甘肃省的地域、历史人文景观。方法是通过对抖音、快手和西瓜视频中甘肃丝路西段的地域性人文景观的形态进行云调研,发掘和分析移动短视频中甘肃省地域性人文景观的三种主要形态,即信息媒介景观形态、表征性景观形态和格式塔景观形态。推导出的结论是:这三种景观形式,推动了甘肃省地域性人文景观线上与线下的双向发展,提升了甘肃省地域性人文景观的知名度,为甘肃人文景观的发展提供了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短视频 地域性人文景观 形态 信息媒介 表征
下载PDF
基于鸭绿江流域文化再造丹东朝鲜族风情街区人文景观
7
作者 关洪丹 《文存阅刊》 2023年第9期0166-0168,共3页
本文探讨挖掘鸭绿江流域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以丹东本地朝鲜族文化为主,再造丹东朝鲜族风情街区人文景观,完善我国最大边境城市丹东的“多元共生,融和一体”的特色文化形象。
关键词 朝鲜族风情街区 人文景观设计 多元共生 景观节点
原文传递
基于古诗词文本挖掘的唐宋三峡人文景观特征及审美认知研究
8
作者 王雪纯 毛华松 吴映华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1-2011,共11页
三峡作为长江标志性风景带与文化带,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立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选址地段。研究三峡人文景观特征,有利于彰显三峡作为中华代表性符号的特性,促进其标志性文化资源的识别保护与价值诠释。唐宋时期是三峡相关诗词数量激增、... 三峡作为长江标志性风景带与文化带,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立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选址地段。研究三峡人文景观特征,有利于彰显三峡作为中华代表性符号的特性,促进其标志性文化资源的识别保护与价值诠释。唐宋时期是三峡相关诗词数量激增、代表性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关键时期。文章梳理440首唐宋三峡诗词中的景观地理信息,利用文本挖掘技术,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法,实现三峡人文景观空间分布可视化和审美认知分析。结果表明:1)唐宋时期三峡人文景观在景物类型上主要由城镇景观、遗址胜迹、寺观宗祠和名人故居组成;2)在空间特征上呈沿江线性串珠式分布,并围绕奉节、巫山形成核心景观集群;3)在语义网络上形成了峡江大观、白帝古都、西陵胜景、巫山云雨等6类景观主题。文章对各主题的审美思想进行剖析,从而提出以诗词引导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三峡段空间布局和诗意场景营造的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唐宋 古诗词 文本挖掘 人文景观 审美认知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下载PDF
文旅融创下寿县古城人文景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梅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96-98,共3页
文旅融合直接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是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城市形象等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古城魅力根源于文化的活态传承,并营造出既符合时代审美需求又符合古城人文发展相对应的文化载体和要素,以文塑城,文旅融创激发古... 文旅融合直接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是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城市形象等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古城魅力根源于文化的活态传承,并营造出既符合时代审美需求又符合古城人文发展相对应的文化载体和要素,以文塑城,文旅融创激发古城内生动力。文章以寿县古城人文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旅融合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人文景观,传承古城遗韵、展现楚文化,彰显寿县古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寿县古城 人文景观 古城遗韵
下载PDF
景观叙事理论下红色人文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
10
作者 李爽 成乔明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2期36-40,共5页
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红色人文景观,主要具有纪念、教育与休憩多种特定功能,是具有多种特性的城市综合体。文章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总结出红色人文景观设计的原则:历史文脉传承性原则、景观叙事完整性原则、历史真相复原性原则、生... 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红色人文景观,主要具有纪念、教育与休憩多种特定功能,是具有多种特性的城市综合体。文章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总结出红色人文景观设计的原则:历史文脉传承性原则、景观叙事完整性原则、历史真相复原性原则、生态资源保护性原则。同时,基于景观叙事理论,从红色人文景观空间路线叙事法、红色人文景观节点景观叙事法、红色人文景观辅助景观叙事法三个方面对红色人文景观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叙事 红色人文景观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研究——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宇新 王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9期200-203,共4页
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教育注入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文章以场所精神的构建为视角,提出... 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教育注入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文章以场所精神的构建为视角,提出基于提升校园人文关怀、增强校园场所记忆、多元空间布局等设计策略,并以大连工业大学南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实践设计策略的适用性,为大学校园打造具有人文气质的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景观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景观设计 大连工业大学
下载PDF
在地性文化视域下的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12
作者 傅昊 刘昂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通过实践项目制教学的方式,将在地性文化理念运用到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中,探索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策略,能够为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体现地域文化提供新的思考。该文作者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实践制作出5组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作品,通过问卷收... 通过实践项目制教学的方式,将在地性文化理念运用到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中,探索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策略,能够为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体现地域文化提供新的思考。该文作者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实践制作出5组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作品,通过问卷收集数据,分析文化感知评价指标的数据。结果显示,在校师生通过设计作品能够明显感受到在地性文化氛围和在地性文化对自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性文化 校园人文景观 景观品质
下载PDF
校园人文景观:积思河
13
作者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积思河为湖北经济学院校内沿图书馆水系。取自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过程。积思河的主体围绕着藏书万卷的图书馆,里面聚集着浩瀚的经典,寓意学子... 积思河为湖北经济学院校内沿图书馆水系。取自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过程。积思河的主体围绕着藏书万卷的图书馆,里面聚集着浩瀚的经典,寓意学子勤学苦读、早日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学》 湖北经济学院 不积跬步 图书馆 积少成多 早日成才 校园人文景观 藏书
下载PDF
校园人文景观:碧荷塘
14
作者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碧荷塘位于湖北经济学院桔苑北。此塘碧波荡漾,荷叶茂盛。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穷的碧绿,娇美的荷花,为校园增添了诗情画意,也寓意师生洁身自好。
关键词 映日荷花别样红 湖北经济学院 接天莲叶无穷碧 校园人文景观 荷塘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情画意
下载PDF
《漂海录》所载明代大运河常州府段人文景观及驿递系统
15
作者 薛欣欣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1期20-22,58,共4页
朝鲜成宗时代的文臣崔溥(1454—1504),在成宗十九年(明弘治元年,1488)乘船归家奔父丧之际,遭遇风浪而漂流至中国台州府海岸。此后崔溥一行在各地官员的护送下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抵达北京,朝见皇帝并作短暂的休整之后,最终经辽东陆路返回... 朝鲜成宗时代的文臣崔溥(1454—1504),在成宗十九年(明弘治元年,1488)乘船归家奔父丧之际,遭遇风浪而漂流至中国台州府海岸。此后崔溥一行在各地官员的护送下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抵达北京,朝见皇帝并作短暂的休整之后,最终经辽东陆路返回朝鲜。归国之后的崔溥应成宗之命,将在中国的见闻用中文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来,即为《漂海录》。因为乘船以行且迫于时间的约束无暇登岸观览,故而与其他同类的运河文献相比,《漂海录》更关注于举目所及的人文景观,尤其对大运河沿线城镇的驿递设施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具体就崔溥等人在常州府的游踪而言,所提及的古迹名胜不在少数,对各类驿递设施的列举亦颇为详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明代中期常州府的驿递体系和河运概貌,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府 明代中期 驿递 人文景观 大运河 文臣 《漂海录》 崔溥
下载PDF
校园人文景观:求索桥
16
作者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求索桥位于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后方。出自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桥是学生从生活区经图书馆到教学区之间的一座桥,形若彩虹,桥顶为波浪形透明顶棚,钢架支撑着整个桥体。该桥连接图书馆和教学区,寓意广大学子奋... 求索桥位于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后方。出自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桥是学生从生活区经图书馆到教学区之间的一座桥,形若彩虹,桥顶为波浪形透明顶棚,钢架支撑着整个桥体。该桥连接图书馆和教学区,寓意广大学子奋发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区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湖北经济学院 波浪形 图书馆 校园人文景观 生活区
下载PDF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的活化与保护研究
17
作者 范可以 章波 《工业设计》 2023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城乡能级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传统村落人文景观建设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发挥人文景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新...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城乡能级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传统村落人文景观建设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发挥人文景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新型村落生态新体系,以实现城乡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文章对人文景观进行概述,并对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传统村落人文景观的活化与保护策略。结论表明,需注重对古村落的整体保护与系统传承、兼顾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发展、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古村落文化的交互融合,以及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形成村落人文景观“活化、利用、适度、和谐”的新局面,以利用推动保护,为传统村落人文景观的全面活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人文景观 活化保护 对策
下载PDF
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的森林康养基地中医人文景观构建
18
作者 宋玉林 李浩 陈婉颖 《广东园林》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以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为例,研究基于中医文化的岭南森林康养基地人文景观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场地范围的整体马头形象为灵感,以中医的经络、五行、穴位、处方等为构建要素,通过仿生设计、符号提炼、主题阐述、象征隐喻等构建手段,结合中... 以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为例,研究基于中医文化的岭南森林康养基地人文景观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场地范围的整体马头形象为灵感,以中医的经络、五行、穴位、处方等为构建要素,通过仿生设计、符号提炼、主题阐述、象征隐喻等构建手段,结合中药植物景观的融合构架,推进森林康养基地的道路、景点、养生场的构建,精准挖掘中医经典文化和岭南园林文化内涵,为设计精巧、施工精致、效果精美奠定基础,解决经典文化挖掘与景区景点融合发展等问题,传承和发展中医经典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人文景观 森林康养基地
下载PDF
南京古城文化与人文景观特色
19
作者 龚良 杨冬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69-72,共4页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十代王朝在此建都。作为旅游城市,南京有众多的人文景观资源,古迹文物的类型十分齐全,其资源总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占居前列。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旅游业的知名度与发达程度不惟比不上北京...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十代王朝在此建都。作为旅游城市,南京有众多的人文景观资源,古迹文物的类型十分齐全,其资源总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占居前列。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旅游业的知名度与发达程度不惟比不上北京、西安、杭州,与苏州、洛阳、承德等城市相比也稍逊一筹,能滞留旅游者三天以上十分困难,这同古城人文景观缺少明显的总体特色有着极大的关系。创造南京的人文景观特色是一个复杂的大课题,本文仅对此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景观 古城文化 城市特色 南京 人文景观特色 文化主题 《马丘比丘宪章》 市井文化 民国建筑 夫子庙
下载PDF
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一人文景观 被引量:28
20
作者 侯甬坚 周杰 王燕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通过使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北魏时期(AD386-534)历史文献记录进行断代考证研究,参用研究精度较高的第四纪地质实验分析资料,围绕鄂尔多斯高原景观问题按地理要素展开探讨,取得的结果是本时段内库布齐沙漠沙深,面积... 通过使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北魏时期(AD386-534)历史文献记录进行断代考证研究,参用研究精度较高的第四纪地质实验分析资料,围绕鄂尔多斯高原景观问题按地理要素展开探讨,取得的结果是本时段内库布齐沙漠沙深,面积广大,毛乌素沙地已有风成沙丘,植被不丰,干燥气候条件下多个季节仍有雨雪冷湿天气,高原上呈现沙草并存的荒漠-荒漠草原景观,居住其上的人民在套上黄河支流发育地段务农,牧民和载畜量由北向南增多,东南缘边最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大夏国 统万城 鄂尔多斯高原 荒漠草原景观 地理要素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