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荣格自性化理论视角的人格双性化现象阐释 |
李曙光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09 |
6
|
|
2
|
荣格原型理论对儿童人格双性化研究的启示 |
李曙光
郑艳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8 |
2
|
|
3
|
人格双性化现象的心理学阐释——荣格理论视角 |
李曙光
郑艳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4
|
荣格人格双性化理论的当代解读 |
刘天羽
李炳煌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0 |
2
|
|
5
|
中庸思想对理解人格双性化现象的启示 |
李曙光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6
|
独生子的人格双性化 |
陈建强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1
|
|
7
|
妇女自身解放的心理学途径——男女人格双性化刍论 |
王云霞
张海钟
|
《河西学院学报》
|
1995 |
0 |
|
8
|
青少年的“双性化”人格与养成:应然·实然·本然 |
公长伟
|
《枣庄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幼儿性别教育的启示 |
赖文秀
张穗红
|
《基础教育研究》
|
2024 |
0 |
|
10
|
双性化人格理论视域下体育塑造青少年“阳刚之气”的路径探究 |
邓鑫
郭子萌
|
《青少年体育》
|
2023 |
0 |
|
11
|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
李方强
郑寒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12
|
双性化人格理论与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 |
赵永乐
刘保平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3
|
基于家庭视角的儿童双性化人格教育研究 |
张艳
徐东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4
|
|
14
|
性别角色新视角:双性化人格——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
周友焕
盛建军
张标
李春兰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4
|
|
15
|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教育觉知能力和行为水平——秉持和超越双性化人格理论 |
王峥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6
|
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 |
王学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4 |
50
|
|
17
|
当代儿童青少年双性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研究 |
李曙光
郑艳
|
《科技资讯》
|
2006 |
4
|
|
18
|
双性化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马莹
王红瑞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
27
|
|
19
|
双性化人格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陈运普
徐小莉
|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0
|
论双性化人格在儿童早期的培养 |
经素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