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筑牢民生之本 增进人民福祉——2024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就业
1
作者 浩宇 《中国就业》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春回大地,芳草又菁。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2024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以上。相比2023年“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目标,两字之差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态度... 春回大地,芳草又菁。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2024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以上。相比2023年“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目标,两字之差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态度,表明了我国稳增长保民生的坚定决心,以及加大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政策力度。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今年2月,人民网开展2024年全国“两会”调查,广纳民情民意,“就业”入选10大热词。面对群众关切,“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为“民生首问”提出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就业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 民情民意 如约而至 目标设置 人民福祉 就业优先
原文传递
提升城市品质 增进人民福祉
2
作者 田永英 《建设科技》 2023年第2期1-1,共1页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和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和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新征程上,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品质 春节团拜会 城市规划 人民福祉 生活空间 城镇化发展 新征程
下载PDF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3
作者 查颖冬 《唯实》 2023年第2期29-32,共4页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独成章,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独成章,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 美好生活 可及性 均衡性
下载PDF
城市地区公园体系与人民福祉——“公园城市”的思考 被引量:24
4
作者 袁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44,共6页
"公园城市"的理念可以从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史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撷取若干城市地区案例,从其发展历史中明晰"公园"的意义,探讨历史上规划与治理体系在推进公园建设、促进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以此... "公园城市"的理念可以从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史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撷取若干城市地区案例,从其发展历史中明晰"公园"的意义,探讨历史上规划与治理体系在推进公园建设、促进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国情定位当代"公园城市"理论的核心价值与要义。"公园城市"将"公园"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城市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核心工具,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其价值核心在于倡导"公共"与"公平",其运用应当以保护和重建地区生态为出发点,致力于缓解中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为广大人民谋福祉。对于"公园城市"的理解不能局限于狭义的"城市公园",必须从地区的角度理解,其发展要和多层次的空间规划体系结合,规划中要从强调"绿地系统"发展到强调"公园体系",要运用"公园城市"理念推进规划与治理体系的革新,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福祉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地区 公园体系 人民福祉 城市史 规划
下载PDF
利维坦、国家主权和人民福祉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国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60,共11页
霍布斯试图解决近代基本政治制度设计问题,涉及公权力的合法来源与维持、私有权利和利益的合法保护与维持及两者的合理协调等问题,他构想的主权者形象"利维坦"存在一个令人不安的困境:只有超越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主权者才能保... 霍布斯试图解决近代基本政治制度设计问题,涉及公权力的合法来源与维持、私有权利和利益的合法保护与维持及两者的合理协调等问题,他构想的主权者形象"利维坦"存在一个令人不安的困境:只有超越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主权者才能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自由和私有财产,主权者是必要的,是合法地垄断和使用暴力的惟一主体,但是每个人都向往自由,不愿意受到强力的约束,主权者既是必要的又是不讨人喜爱的。利维坦假设的主要动机在于避免内战,君主的绝对权力成为保护人民权益的手段。个体的生命、和平与安全,离不开强权的庇佑。利维坦假设导致西方政治思想史从强者政治学转向弱者政治学,从君主美德转向制度正义。只有信任才能进行合作,只有契约才能保证合作。作为人际信任和合作的制度保障,国家和政府的强制力是必要的。基于契约和正义的制度美德,其内核仍然是国家主权,它是人民福祉的源泉和维护人权的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利维坦》 国家主权 制度美德 人民福祉
下载PDF
打通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文化强国目标下“人民福祉”的生命美学求解 被引量:2
6
作者 范藻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5-31,共7页
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着"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豪迈情感,我们的国家目标有着"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的美好未来,这一切都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 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着"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豪迈情感,我们的国家目标有着"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的美好未来,这一切都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人民福祉"当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为此,就应该引入生命美学理论,即在劳动方面摆脱"异化"的处境,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在艺术领域远离"低俗"的放纵,在审美活动中愉悦自我;在道德世界抵挡"功利"的诱惑,在人格追求中完善自我;在信仰层面提防"迷信"的侵袭,在心灵寄托中升华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文化强国 人民福祉 生命美学
下载PDF
坚持共享发展 增进人民福祉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文炯 《学习月刊》 2015年第23期12-13,共2页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共建共享"、"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精准"等关键词,体现出理念、制度和措施等方面的创新,这对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及相关制度政策都会产...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共建共享"、"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精准"等关键词,体现出理念、制度和措施等方面的创新,这对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及相关制度政策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一、共建共享:更积极的理念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民生福祉。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确保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福祉 社会保障制度 生活水平 人民群众 卫生资源配置 专项救助 贫困救助 收入型 筹资机制 保障项目
下载PDF
“四个全面”的核心追求是增加人民福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八十二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桓 《前线》 2015年第4期9-12,共4页
“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它是大思路、大手笔、大智慧,此时提出,非同寻常。深刻理解其提出的背景、意义与核心追求,才能自觉落实、贯彻到位。
关键词 人民福祉 当代中国共产党 核心追求 民族复兴 顶层设计 从严治党 战略路线 全面深化改革 战略抉择 思想建设
下载PDF
促进公平正义 增进人民福祉
9
作者 严翅君 《群众》 2014年第3期14-15,共2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鲜明地表明,公平正义、民生幸福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刻理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鲜明地表明,公平正义、民生幸福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刻理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必要性,充分认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核心内容和保障措施,才能真正把握好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福祉 社会公平 全面深化改革 民生幸福 人民群众 价值取向 政治利益 权利公平 利益协调 贫富差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22
10
作者 方世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4,共7页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宗旨意识、使命意识,高扬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了习近平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qu...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宗旨意识、使命意识,高扬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了习近平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重要观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一崇高历史使命的强烈政治意识、民本意识、安全意识、民族意识、世界意识、未来意识,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价值意蕴。充分彰显了生态价值与人的价值紧密结合和相互生成的价值意蕴、发展价值与安全价值紧密结合和相互生成的价值意蕴、经济价值与政治价值紧密结合和相互生成的价值意蕴、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紧密结合和相互生成的价值意蕴、民族价值与全球价值紧密结合和相互生成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民福祉 民族未来 价值
下载PDF
习近平增进人民福祉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有武 《晋中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7-1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唱响全球。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牢记为民宗旨,关注民生问题,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从严治党,推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福祉。
关键词 习近平 增进人民福祉 思想 探析
下载PDF
共谋全球人民福祉 彰显百年大党担当——国际社会看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
12
作者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39,共4页
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的主旨讲话。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共... 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的主旨讲话。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共聚"云端",共同探讨"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这一主题。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次峰会,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主旨讲话、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峰会发表的《共同倡议》反响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福祉 中共中央总书记 政党合作 领导人峰会 共谋 习近平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新疆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建设探析
13
作者 史芳媛 邓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2年第11期11-1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民生建设放到了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坚持紧贴民生推动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充分满足。共创美好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离不开民生建设的巩固和完善,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民生建设放到了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坚持紧贴民生推动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充分满足。共创美好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离不开民生建设的巩固和完善,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新疆将继续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指导地位,进一步抓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推动民生建设,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同各族人民一道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人民福祉 民生建设
下载PDF
以高质量发展实绩诠释对党忠诚增进人民福祉
14
作者 刘文新 《当代贵州》 2021年第11期50-50,共1页
在春节来临的喜庆时刻、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的重大时刻、“十四五”开局的关键时刻、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向各族人民和伟大祖国致以美好新春祝福。
关键词 人民福祉 脱贫攻坚 对党忠诚 关键时刻 建党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守牢民生底线 增进人民福祉
15
作者 管云 《当代贵州》 2020年第28期35-35,共1页
减负稳岗扩就业第一时间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矢志不渝,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温暖人心……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密集出台、扎实落地,一件件贴合民意的实事精心谋划、全面铺开,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以来,贵州城镇新增就业5... 减负稳岗扩就业第一时间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矢志不渝,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温暖人心……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密集出台、扎实落地,一件件贴合民意的实事精心谋划、全面铺开,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以来,贵州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4.3万人,新增劳动人口的生活保障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 人民福祉 外出务工人员 民生 精心谋划
下载PDF
复苏河湖生命 保障人民福祉
16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10期1-1,共1页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水利部确定“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良好...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水利部确定“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关系人类生存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当此之际,让我们更加爱惜水资源,珍惜地下水,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人类生存发展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生态环境 人民福祉 河湖 永续利用
原文传递
推进改革创新 增进人民福祉——四联股份合作公司创新发展惠民生
17
《新经济》 2018年第6期91-93,共3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棋局下,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文化等改善民生领域的改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瞄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棋局下,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文化等改善民生领域的改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瞄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公司 社区党委 公司净利润 物业租赁 国资委 人民福祉
下载PDF
坚持共享发展 力增人民福祉
18
作者 辛迪 《南方国土资源》 2016年第6期1-1,共1页
治天下者,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不仅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明确了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人民福祉 平均地权 共同富裕 国土资源 公则 必先 本固邦宁 农村土地征收 人民群众 收入分配
下载PDF
南江县:十年砥砺奋进增进人民福祉
19
作者 苏映海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第10期56-56,共1页
近十年来,巴中市南江县人社局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理念,以敢拼敢试敢闯的韧劲求突破求创新。十年砥砺奋进、乘风破浪,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始终把牢人社部门首... 近十年来,巴中市南江县人社局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理念,以敢拼敢试敢闯的韧劲求突破求创新。十年砥砺奋进、乘风破浪,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始终把牢人社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根本属性,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构筑民心工程,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营造浓厚的人社文化氛围。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就要有为”的用人导向,努力营造“重实干、敢担当、求实效”的浓厚氛围,提升整体活力和工作质效。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人民福祉 民生为本 用人导向 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建工作 整体活力 民心工程
下载PDF
维护国家安全 保障人民福祉
20
作者 新华 《人大建设》 2020年第6期7-7,共1页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会议认为,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q...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会议认为,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分裂国家、暴力恐怖活动等各类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干预香港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特别行政区 国家主权 人民福祉 暴力恐怖活动 执行机制 维护国家安全 香港事务 港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