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确证”——彩陶消亡的一种可能解读
1
作者 付火水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5期36-37,共2页
彩陶的消亡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目前的研究并不充分。"人的确证"这一理论视角,应是彩陶消亡的一种可能解读,这一理论对现代陶艺创作仍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彩陶 消亡 人的确证
下载PDF
论审美的发生——兼答李志宏先生 被引量:3
2
作者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3,共6页
任何一个体系严密的美学理论都必须解释审美的发生,而任何一个体系严密的审美发生学都必须能够回答三个问题:审美的发生为什么可能、为什么必然和它怎样发生。正是劳动,使人有了意识,有了情感,有了超越性,从而使审美有了可能;正是劳动... 任何一个体系严密的美学理论都必须解释审美的发生,而任何一个体系严密的审美发生学都必须能够回答三个问题:审美的发生为什么可能、为什么必然和它怎样发生。正是劳动,使人有了意识,有了情感,有了超越性,从而使审美有了可能;正是劳动中产生的确证感,以及通过确证感实现的人的确证,使审美成为必然;正是确证感向同情感和形式感的发展以及劳动的异化,使审美完成了从非审美和前审美到纯粹审美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发生学 新实践美学 美学方法论 人的确证
下载PDF
艺术:情感与形式 被引量:1
3
作者 易中天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07年第1期270-280,共11页
艺术学,做为一门严密的学科,首先应该给艺术的本质定义做出一个较为精准的解答,从而形成自己的“第一原理”,进而逻辑地推演出一切艺术现象和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那么,艺术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艺术的本质概念,即:1.艺术... 艺术学,做为一门严密的学科,首先应该给艺术的本质定义做出一个较为精准的解答,从而形成自己的“第一原理”,进而逻辑地推演出一切艺术现象和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那么,艺术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艺术的本质概念,即:1.艺术是人的确证;2.艺术是情感的表达;3.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人的确证 情感 形式
原文传递
人性的多棱镜——简评电影《香水》 被引量:1
4
作者 桂俊荣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2-52,共1页
本文从分析了电影《香水》所呈现出的人性的多面性。主人公的行为因为其善的初衷而变得无法作简单的界定。人对自身存在的确证在另一个方面深层次地揭示了人性。而爱的需求在本能压抑下的扭曲更让人深思。
关键词 《香水》 人性 爱欲 人的确证
下载PDF
从“两种尺度”理论到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
作者 赵宁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第5期55-56,共2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两种尺度"理论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类特性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种的尺度"是指以动物自己作为主体的尺度,内在的尺度是人的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内在的尺度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两种尺度"理论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类特性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种的尺度"是指以动物自己作为主体的尺度,内在的尺度是人的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内在的尺度与人的自由的活动相对应,都体现了人的自我确证;人的种的尺度与人的自觉的活动相对应,都体现了人的相互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种尺度” 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人的确证
下载PDF
寻找毕昇
6
作者 雨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7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活字印刷术 英山县 毕昇 梦溪笔谈 金寨县 家谱 墓碑 黄梅县 人的确证 文物工作者
下载PDF
再论墨子宋国人说之不确
7
作者 段自成 谢照明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6-78,82,共4页
关键词 《墨子》 司马迁 宋国 《长笛赋》 《四库全书》 大夫 方言特点 梁孝王 政治主张 人的确证
下载PDF
易中天的美学历程和美学三书
8
作者 郭勇健 《厦大中文学报》 2021年第1期81-104,共24页
易中天先生是"多向度的人",不过他首先是美学家,而且是中国当代美学界颇有影响的"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美学讲稿》是易先生的美学三书,代表其美学历程的三个阶段,... 易中天先生是"多向度的人",不过他首先是美学家,而且是中国当代美学界颇有影响的"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美学讲稿》是易先生的美学三书,代表其美学历程的三个阶段,即中国美学史阶段、美学原理阶段、美学教育阶段。易先生的美学研究注重方法。在美学史研究中他贯彻"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用"以古解古"辅助"以今解古",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视域融合"隐然相通;在美学原理研究中他独创了"人类学的还原"法,还原介于实证和思辨之间,将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质论合二为一;在美学教育中他强调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分离,并创造性地给出了艺术的三重界定,体现了美学思维的系统方法。易先生的主要美学贡献是提出"人的确证"说,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系统,也是当代中国值得重视的一个理论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中天 美学 新实践美学 人类学的还原 人的确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