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仪控制新总线
1
作者 李祎 胡羿云 凌宁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10期36-37,共2页
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技术简化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仪复杂的传统工业计算机控制接口为通用计算机控制接口,用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IICBus)技术模块化成像仪的内部控制部件,增强成像仪使用的简易性和升级功能。
关键词 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 通用串行总线 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
下载PDF
基于成像方法LED有效辐亮度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勇军 牟同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96-1500,共5页
从有效辐亮度出发,采用模拟人眼成像的电荷耦合元件成像仪和光谱仪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发光二极管有效辐亮度测量系统.参照光生物安全标准中的测试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亮度计在进行光生物安全测试时的不足,采用传统的亮度计和本文... 从有效辐亮度出发,采用模拟人眼成像的电荷耦合元件成像仪和光谱仪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发光二极管有效辐亮度测量系统.参照光生物安全标准中的测试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亮度计在进行光生物安全测试时的不足,采用传统的亮度计和本文设计的模拟人眼成像的亮度计结合光谱仪系统测试两种典型发光二极管.测试时先进行模拟人眼成像,再结合光谱仪对有效辐亮度进行测量,最后两种亮度计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传统亮度计测量白光发光二极管有效辐亮度值为81.8W/m2·sr,平均强度为23.3cd,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平均强度仅为2.42cd,蓝光发光二极管有效辐亮度值为262W/m2·sr;而采用成像仪和光谱仪结合的系统测得的白光发光二极管有效辐亮度为137.0W/m2·sr.显然,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有效辐亮度比蓝光发光二极管的有效辐亮度值小,采用传统的亮度计用于光生物安全测试会低估被测发光二极管的光生物危害性,采用新设计系统则会更加精确地测出发光二极管的有效辐亮度值,满足发光二极管的辐射安全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光生物安全 有效辐亮度 模拟人眼成像亮度计 视场
下载PDF
3D显示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妍秀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52-54,57,共4页
介绍了常见的3D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各种3D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对3D显示技术目前的普及状况和应用领域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 人眼成像 偏光式3D 主动快门式3D 多层显示3D
下载PDF
学生实验用可变焦水透镜的设计及制作 被引量:5
4
作者 曹蕴瑞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4年第9期55-56,58,共3页
利用低成本、低损耗的简单材料,设计、制作可变焦的水透镜;使用该教具能够直观形象地演示晶状体凸度的连续调节,加深对人眼成像原理以及近视、远视的理解,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水透镜 可变焦 模拟人眼成像
下载PDF
浅谈棉花颜色级的感官检验和仪器化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恺力 李丹 黄玉龙 《中国纤检》 2019年第5期82-83,共2页
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中规定颜色级检验分感官检验和纤维快速测试仪检验。文章从人眼成像和仪器化检验(HVI检验)的原理着手,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影响因素和优缺点,表明二者具有互补性。
关键词 颜色级 仪器化检验 感官检验 人眼成像 HV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