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的伦理意蕴及道德自觉性——朱子论“人禽之辨”的新视角
1
作者 王闻文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朱子在“人禽之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严格遵守先秦儒者以仁义道德区分二者的路数,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展开讨论。在理气的视域下,朱子又提出“推”这一概念。认为人因气清且正,所以能“推”;禽兽因气浊且偏则不能“推”,即以“能... 朱子在“人禽之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严格遵守先秦儒者以仁义道德区分二者的路数,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展开讨论。在理气的视域下,朱子又提出“推”这一概念。认为人因气清且正,所以能“推”;禽兽因气浊且偏则不能“推”,即以“能不能推”作为人和禽兽不同的关键,并以此确立人的主体性。更为重要的是,朱子言“推”不但具有“扩充”义,而且更具反思和觉解的涵义,即认为人是循着天理而为,能够将己之物事推将到他者的场域;另一方面,还表示人对事物及己之实践具有反思性,此是道德创造性之活动。而禽兽的活动则只是按照生理本能的顺性活动,并不能知晓其何以如此。这是朱子在人禽之辨问题的创新和贡献。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朱子的哲学体系,乃至宋明理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人禽之辨 “推” 伦理意蕴 反思 道德自觉性
下载PDF
孟荀“人禽之辨”之异——兼论孟荀崇舜、尊禹之别
2
作者 宋立林 杨清扬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人禽之辨自孔子起便已经成为先秦儒家的重要课题,而孟子、荀子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孟子以德性的内在于人,对人进行标识,对人与禽兽进行区分;荀子则认为人能通过礼义之“分”在三个层面的实践最终实现“义”,完成人与禽兽的区分。... 人禽之辨自孔子起便已经成为先秦儒家的重要课题,而孟子、荀子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孟子以德性的内在于人,对人进行标识,对人与禽兽进行区分;荀子则认为人能通过礼义之“分”在三个层面的实践最终实现“义”,完成人与禽兽的区分。而由此异切入,亦可明晰二者何以在推重圣王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侧重,二者崇舜、尊禹之异,实反映二者人性论之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人禽之辨 圣王
下载PDF
人何以不同于禽兽——先秦“人禽之辨”思想探析
3
作者 王闻文 《学理论》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者主要从“德性”有无来区分人和禽兽的不同;而墨子则注重从“力”的视角来划分二者。虽然其判断的标准不同,但最终目的却是一样的,...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者主要从“德性”有无来区分人和禽兽的不同;而墨子则注重从“力”的视角来划分二者。虽然其判断的标准不同,但最终目的却是一样的,即要说明人不同于禽兽且贵于禽兽,从而高扬人的主体性。此外,他们对人禽划分所设定的标准都存在一定不足。尽管如此,先秦时期的学者们对人禽之辨的讨论对后来的儒者还是有诸多启迪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之辨 先秦 不足
下载PDF
论朱子“人禽之辨”的内涵及其逻辑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闻文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42-54,共13页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其所关注的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在先秦汉唐时期,儒者主要是从德性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朱子在这一问题上,不同于他们的做法,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来讨论。首先,他以理气为基点,分别从“...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其所关注的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在先秦汉唐时期,儒者主要是从德性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朱子在这一问题上,不同于他们的做法,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来讨论。首先,他以理气为基点,分别从“理同气异“”气同理异“”气异理异”等维度讨论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指出人与禽兽的同异所在;接着,又在理气的基础上,阐明了人性与物性的区别,旨在说明,人虽具有物性,但更为人性;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他又从人的反思和觉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推”的思想,以“能不能推”作为人和动物不同的关键,并以此确立人的主体性,这是朱子对人禽之辨问题的创新和贡献。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朱子的哲学体系乃至宋明理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人禽之辨 觉解 人性 物性
原文传递
论孟子的“人禽之辨”、“圣我之辨”与人格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红珍 郭德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孟子首开先秦儒家重视"人禽之辨"的先河,他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人禽之辨"突出强调人类的伦理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并且使人"最为天下贵也";进而在"圣我之辨"中,主张"圣... 孟子首开先秦儒家重视"人禽之辨"的先河,他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人禽之辨"突出强调人类的伦理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并且使人"最为天下贵也";进而在"圣我之辨"中,主张"圣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重新诠释了关于人类的最高的人格价值标准。千百年来,"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念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实现道德升华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禽之辨 圣我之辨 伦理道德 人格价值
下载PDF
先秦儒家人禽之辨的道德哲学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1,共5页
人禽之辨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哲学命题。孔子首先从人伦的角度指出了人和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人禽之辨的意义,并通过它一方面建立了人的道德意识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确立了人的道德实践的... 人禽之辨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哲学命题。孔子首先从人伦的角度指出了人和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人禽之辨的意义,并通过它一方面建立了人的道德意识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确立了人的道德实践的主体性。荀子则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在于人的社会组织性,当然他也是由此来论述人的道德建构的可能性。与儒家不同,道家从根本上取消人禽之辨,而墨家则认为,人禽的差异在于人能进行后天的努力。可见,人禽之辨在儒家的道德哲学中更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人禽之辨 道德哲学 类观念
下载PDF
新“人禽之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泽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9,共5页
"人禽之辨"是儒家的重要话题。儒家讨论这个问题,旨在强调人有道德,禽兽没有。以我多年来坚持的三分法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思考,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不是人必须讲道德,否则便与禽兽无异,而是人如果不讲道德,连禽兽都不如。
关键词 人禽之辨 伦理心境 生长倾向
下载PDF
人禽之辨、人机之辨以及后人类文明的挑战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向晨 《船山学刊》 2019年第2期5-10,共6页
传统的"人禽之辨"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来面对未来的"人机之辨"。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超越这种直观的"人机之别",会出现更多的智能存在样态;"智能网络"就会突破传统的"人机之别"... 传统的"人禽之辨"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来面对未来的"人机之辨"。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超越这种直观的"人机之别",会出现更多的智能存在样态;"智能网络"就会突破传统的"人机之别"而整体性地笼罩人类的生活,这将使"人机之辨"失去意义;更具挑战性的是基于"基因编辑"和"人机嵌合"的技术对人类自身的改造,这更是对人类既有的文明的根本性颠覆,从而发展出某种"后人类文明"。但是,人类的未来并不是今天技术直线发展的产物,中国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知止"智慧,懂得人类的发展须"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是应对未来文明挑战的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之辨 人机之辨 智慧网络 人机嵌合 后人类文明 "知止"的智慧
下载PDF
进化论伦理学视野下的孟子人禽之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觅泉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动物界在亲属之间、非亲属之间乃至不同的物种之间都存在利他行为,进化论理论家通过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主义理论,从进化的角度对这些利他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利他行为相关的一些情感和认知能力并非人类特有。事亲从兄之孝悌,甚至恻隐... 动物界在亲属之间、非亲属之间乃至不同的物种之间都存在利他行为,进化论理论家通过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主义理论,从进化的角度对这些利他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利他行为相关的一些情感和认知能力并非人类特有。事亲从兄之孝悌,甚至恻隐羞恶等"四端"都不足以真正展现人禽之别。人"心"以"理义"为鹄的与准绳,能够出于道德义务去实践那些实质性的仁义,这才是真正"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禽之辨 仁义 孝悌 恻隐 进化
下载PDF
儒家的“人禽之辨”对机器人有效吗?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根友 《船山学刊》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儒家的"人禽之辨",是中国传统儒家为人类文明确立的一个底线标准,其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可以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其中所蕴含的肯定人文与人道的基本哲学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机器人——机器的... 儒家的"人禽之辨",是中国传统儒家为人类文明确立的一个底线标准,其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可以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其中所蕴含的肯定人文与人道的基本哲学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机器人——机器的人化与人的机器化,将会越来越与我们"自然人"构成一种密不可分的新"人机"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儒家"人禽之辨"的古老伦理戒律对于广义的机器人而言,是否有效?我们将如何才能守住人类的文明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禽之辨 机器人 伦理 文明底线
下载PDF
“人禽之辨”与“人机之辨”:基础与目的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平 《船山学刊》 2019年第2期11-14,共4页
"人禽之辨"的基础是人与天下万物为一体的基本理念,而将人从自然世界一切物类当中区别出来的基本目的,则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立法而享有人道生存的庄严与崇高。"人机之辨"的基础与"人禽之辨"并不相同,但... "人禽之辨"的基础是人与天下万物为一体的基本理念,而将人从自然世界一切物类当中区别出来的基本目的,则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立法而享有人道生存的庄严与崇高。"人机之辨"的基础与"人禽之辨"并不相同,但在目的上应当趋同。"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不能侵害甚至消解人本身的生存目的。如果"机器人"作为一种未来的"新生命形态"而出现于人的现实生存空间,则"机器人"应能被教化并遵循人类的基本生存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之辨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下载PDF
清代思想中的“人禽之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番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偏僻的话题。不同的思想家对于人禽之辨有着不同的见解。早期思想家偏重于从文化道德意义上来区分人禽,而清代思想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化,扩展到了知识主义意义上的区分,深化了对人的全面认识。
关键词 人禽之辨 道德主义 知识主义
下载PDF
论“人禽之辨”在孟子思想中的轴心地位
13
作者 丁增云 陈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历来注家认为,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内容代表了孟子的核心思想。"人禽之辨"是串联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思想内容的轴心线索,并从"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心性"思想、"人禽之辨"... 历来注家认为,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内容代表了孟子的核心思想。"人禽之辨"是串联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思想内容的轴心线索,并从"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心性"思想、"人禽之辨"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圣人观"三方面来展开论述,以确证此具有思想价值上之意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之辨 孟子思想 轴心地位
下载PDF
论王船山的人禽之辨何以可能——以两世界与三进路为中心
14
作者 李秀娟 陈力祥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2-18,共7页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历代哲学家所青睐。船山接续了历代哲学家关于人禽之辨的基本理路,并以两个世界和三重进路为视角,对人禽差异予以分辨。总体而言,船山关于人禽之辨存在着两个世界视域下的区分,即形而上本体...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历代哲学家所青睐。船山接续了历代哲学家关于人禽之辨的基本理路,并以两个世界和三重进路为视角,对人禽差异予以分辨。总体而言,船山关于人禽之辨存在着两个世界视域下的区分,即形而上本体世界与生活世界两个层面的差分;船山人禽之辨亦可以根据三重逻辑进路进行分辨,具体彰显为:从形而上层面予以审视人禽之辨,“别”在气之层级上,“别”在人因气而成的时位上;从心性论的角度而言,人禽之“别”在道德情感上;就生活世界而言,人禽之“别”在形色冠衣、章服之美、形气之正、形色之正上。船山人禽之辨以两个世界与三重进路为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禽之“别”的可区分性,并为人伦道德的提升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人禽之辨 王夫之 两世界 三进路
下载PDF
孟子与康德,“人禽之辨”
15
作者 郭坦 《文化发展论丛》 2015年第1期156-170,共15页
本文以孟子和康德的思想为背景,以“人禽之辨”为视角 对二者的人性论进行分析对比,探寻中西思维的异同及其对当下的 借鉴意义.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四端之心;人与人的区别 在于品格的塑造,并提出了养心寡欲等方法;人的根本性是... 本文以孟子和康德的思想为背景,以“人禽之辨”为视角 对二者的人性论进行分析对比,探寻中西思维的异同及其对当下的 借鉴意义.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四端之心;人与人的区别 在于品格的塑造,并提出了养心寡欲等方法;人的根本性是对至善 的追求.康德将人性分为三个层面动物性禀赋、人性禀赋、人格 性禀赋;以善恶相对角度,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实现善对恶的胜 利,实现人格性禀赋.总之,孟、康二人都坚信人的根本性为善, 人有去恶向善的能力,并为世界发展的美好留下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康德 人禽之辨
下载PDF
孟子“人禽之辨”思想片论
16
作者 唐锦锋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9-22,共4页
孟子是先秦时期第一个关注"人禽之辨"的思想家,"人禽之辨"思想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性,突出了人对于动物的优越性,丰富和发展了有关人的定义,但这种唯道德论的主张导致了普遍伪善的发生,阻碍了人的全面而自由... 孟子是先秦时期第一个关注"人禽之辨"的思想家,"人禽之辨"思想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性,突出了人对于动物的优越性,丰富和发展了有关人的定义,但这种唯道德论的主张导致了普遍伪善的发生,阻碍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与动物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只是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上的不同,这种不同只是量的差异,而不是质的不同。如果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人禽之辨",我们不仅能认识到"人禽之异",还能认识到"人禽之同",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动物,我们都将会有一个全面和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孟子 人禽之辨 人的本质
下载PDF
天主教灵魂观与明清儒士:从“人禽之别”到“人禽之辨”
17
作者 王定安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2年第4期95-97,共3页
明末清初有相当一批儒士对灵魂说的人论感兴趣,大多是按照孟子的"人禽之辨"来"格义"天主教的"人禽之别"。天主教"灵魂说"在晚明尤其是清初中叶对儒士们产生了影响,尽管十分隐秘而深远,其中却... 明末清初有相当一批儒士对灵魂说的人论感兴趣,大多是按照孟子的"人禽之辨"来"格义"天主教的"人禽之别"。天主教"灵魂说"在晚明尤其是清初中叶对儒士们产生了影响,尽管十分隐秘而深远,其中却有一条可辨的线索:儒士们在天主教"人论"激发下对孟子的"心性说"加以重省和丰富,将传统以道德伦理为主要取向的话题增加了知识论的维度,对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原则作了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之辨 灵魂 魂魄
下载PDF
先秦儒家的“人禽之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科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5,共7页
“人禽之辨”是先秦儒家为传统礼乐文明存续作合法性辩护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集中体现了儒家在“人的价值发现”问题上的思想成果。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理性即“辨”是人禽之别的内在根据;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发现了人类具有超... “人禽之辨”是先秦儒家为传统礼乐文明存续作合法性辩护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集中体现了儒家在“人的价值发现”问题上的思想成果。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理性即“辨”是人禽之别的内在根据;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发现了人类具有超出动物“类性之仁”局限性的独特价值,确立了一种由“辨”而“合”的人禽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禽之辨 晏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下载PDF
朱子“道心人心说”新探——与孟子“人禽之辨”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钮则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自二程以来,道心人心即成为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往学界对于朱子道心人心说的研究并未注意到其与孟子视域下的"人禽之辨"问题具有紧密关联:道心人心"杂于方寸之间"的关系与孟子所言人禽间的"几希"... 自二程以来,道心人心即成为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往学界对于朱子道心人心说的研究并未注意到其与孟子视域下的"人禽之辨"问题具有紧密关联:道心人心"杂于方寸之间"的关系与孟子所言人禽间的"几希"差别具有极强的相似性;道心人心实质上可对应于孟子所言"大体""小体";道心人心说与人禽之辨都可以导向道德选择以及成圣工夫的问题。明晰朱子"道心人心说"与孟子"人禽之辨"的关联性,可以为我们研究道心人心问题提供更为多元的思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道心 人心 孟子 人禽之辨
下载PDF
人之發現與類之自覺:晚周諸子“人禽之辨”勘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智福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19-34,共16页
晚周諸子之學表現出強烈的人之發現和類之自覺的特色,諸子皆從人與禽獸之區别把握人、人性和人類,即所謂'人禽之辨'。學界向來推重儒家特别是孟子的'人禽之辨',其餘諸子的'人禽之辨'則相對被忽略。事實上,諸子... 晚周諸子之學表現出強烈的人之發現和類之自覺的特色,諸子皆從人與禽獸之區别把握人、人性和人類,即所謂'人禽之辨'。學界向來推重儒家特别是孟子的'人禽之辨',其餘諸子的'人禽之辨'則相對被忽略。事實上,諸子百家幾乎都參與了'人禽之辨'的哲學思考,在這種'人禽之辨'的哲學檢討中,人性在哲學的意義上實現了自覺,人類在哲學的意義上被發現。人禽本異,斯道不絶,諸子百家的'人禽之辨'最終矗立起人性的莊嚴和人類的尊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諸子 人禽之辨 人性 人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