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4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世熵化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1
作者 杨茂玉 关健英 《宁夏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人类世是人类对时代的精神状况、自身的生活样貌与星球的生态环境作出的病理学诊断,病因矛头直指黑暗的“资本世”罗盘,而吊诡的“技术世”则作为催化剂的中介存在进一步加剧病症的生发节奏。从认识论的视角看,人类世问题背景下应当承... 人类世是人类对时代的精神状况、自身的生活样貌与星球的生态环境作出的病理学诊断,病因矛头直指黑暗的“资本世”罗盘,而吊诡的“技术世”则作为催化剂的中介存在进一步加剧病症的生发节奏。从认识论的视角看,人类世问题背景下应当承认有差别人类与不同步人类世;从实践论的视角分析,人类世叙事话语暗藏在资本主义经济规训中,人类进行自我奴役成为功绩主体;从本体论的视角出发,技术结构性内嵌于人与自然,自然的人已经成为“人—技术—自然”的存在方式,从而与世界一起不受掌控。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的叙事逻辑,以“天下为公”的理念锚定命运共同体进行新契约的签订,以“人民本位”的立场形塑超越资本至上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臻至共鸣”的理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类世背景下的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德国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教授访谈
2
作者 王天健 李政涛 《现代大学教育》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人类世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两项教育理念——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人类世这一概念主要指人类活动遍及全球、几乎无地区不受人类影响的世界现状,相较于同类概念,人类世概念包含人类在当前世代总体行... 人类世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两项教育理念——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人类世这一概念主要指人类活动遍及全球、几乎无地区不受人类影响的世界现状,相较于同类概念,人类世概念包含人类在当前世代总体行动造成的诸多影响,是一种用以描述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综合观念。由人类世概念引发的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与批判,催生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两大理念。全球公民教育重点关注教育活动中的全球公民意识,旨在通过对全人类共同体意识与共同责任的唤醒应对全球性风险;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年轻一代面向未来的思维与行动能力,提升受教育者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素养,以及反思批判能力、承担责任和团结合作能力等。两种教育理念互为补充,成为人类世背景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应对全球性风险的复合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全球公民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克里斯托夫·武尔夫 文化遗产 全球性风险 人类共同体 教育人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逻辑和认识路径——以人类历史的确定性为视角
3
作者 邢广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2-56,共15页
经典作家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将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期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指出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的“人类历史”就是“历史”和“世界历史”统合。以经典作家... 经典作家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将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期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指出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的“人类历史”就是“历史”和“世界历史”统合。以经典作家关于“人类历史”的论断为出发点,论证了人类历史一个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的确定性。这表现为,人类历史呈现出已经完成的、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已被“硬化”的所有一切。人类历史是人类既往全部活动的总和,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原本之态。人类历史的确定性给人类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尺度和规范。人类历史具有完整的时空结构。“西方中心论”“拉长”西方历史和挤占历史“空间”,这是对人类历史时空架构的有意识的扭曲和系统性的人为构造。中国世界史研究者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回答人类面对的迫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历史 人类历史的确定性 世界历史 “西方中心论”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建构历程及理论价值
4
作者 于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站在世界全局视角提出的顶层设计,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性问题的中国答卷。中国对共同体的认识和发展根植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深刻反映了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是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站在世界全局视角提出的顶层设计,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性问题的中国答卷。中国对共同体的认识和发展根植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深刻反映了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是对中国历年发展成果的经验总结,呈现出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当代运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的理论特质,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逻辑延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世界性,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凝聚人类文明新共识、形塑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共同价值
原文传递
“人类世”视域下的《阿凡达2》与多物种民族志想象
5
作者 李彬 杜文钦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自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来,人类工业化的现代文明进程给地球环境造成了无尽的灾难。当今地球已经进入一个由人类主导的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重新审视。生态环境问题是卡梅隆的《阿凡达》两部曲中的重要言说对象... 自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来,人类工业化的现代文明进程给地球环境造成了无尽的灾难。当今地球已经进入一个由人类主导的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重新审视。生态环境问题是卡梅隆的《阿凡达》两部曲中的重要言说对象,虽然潘多拉魔盒里的灾祸已在“人类世”被不幸释放,但《阿凡达》作为重要的影像人类学载体,以多物种民族志想像的关怀作为集合,关注“主体间性”的影像书写对人类与非人类二元边界的超越作用,所有的物种共同型塑着同一个生活的异域星球,展现了多物种共同体作为主导力量的救世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2》 人类 人类学想象 多物种民族志
下载PDF
全人类意识:当代国际传播的新观念
6
作者 胡钰 袁小珊 《青年记者》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全人类意识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自身存在独特性及彼此联系紧密性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通过宗教、经济、政治等渠道不断传播,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不断拓展其内涵,强化了人们的整体意识、和平观念以及人文关怀,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多样性... 全人类意识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自身存在独特性及彼此联系紧密性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通过宗教、经济、政治等渠道不断传播,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不断拓展其内涵,强化了人们的整体意识、和平观念以及人文关怀,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发展协同性奠定了观念基础。全人类意识的国际传播对于塑造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缓和不同族群的冲突、分裂与仇恨,促进全球主义思想,推动人类合作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全人类意识体现了对全人类解放和自由的共同追求,以全人类意识来推动国际传播,不仅会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带来鲜活的时代特征,也会为国际传播带来更加宽广的积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意识 国际传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共同人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全人类共同价值
7
作者 王立胜 《现代哲学》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和机遇并存。全球各国在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中迫切需要谋求发展的价值共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核...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和机遇并存。全球各国在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中迫切需要谋求发展的价值共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核心,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同时,提倡社会秩序和生态秩序的公平正义,并且始终以人的解放为价值导向,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深刻阐明了全球发展的交往共识和价值共识之所在。综合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本质上区别于西方“普世价值”学说,不仅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方案,还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角度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极具现代世界历史意义的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人类共同价值 世界历史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巨灾风险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
作者 崔鹏 《中国减灾》 2024年第1期12-13,共2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多发频发,在全球范围屡屡造成大规模毁灭性灾难。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的孕育、发生和演变十分复杂,灾害风险防范难度极大,这对国际社会灾害防范和应对提出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极...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多发频发,在全球范围屡屡造成大规模毁灭性灾难。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的孕育、发生和演变十分复杂,灾害风险防范难度极大,这对国际社会灾害防范和应对提出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极端事件和跨境跨流域巨型灾害,是事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减灾合作,深化灾害风险认知,提高灾害风险防范的科技支撑和社会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风险 灾害风险 灾害防范 毁灭性灾难 人类社会生存 极端事件 多灾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下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9
作者 刘利品 《新西部》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人工智能尚不具备人类的思维方式、主体意识、能动实践。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具备真正的主体性,仅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工具,作为客体,将随着人类实践达到人类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而实现客体与人类主体之间... 人工智能尚不具备人类的思维方式、主体意识、能动实践。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具备真正的主体性,仅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工具,作为客体,将随着人类实践达到人类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而实现客体与人类主体之间“否定性”的统一,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实践 人类智能 思维方式差异 哲学视域 人类主体 主体性 主体意识
下载PDF
人类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科学
10
作者 刘丛强 李思亮 +5 位作者 刘学炎 王宝利 郎赟超 丁虎 郝丽萍 张琼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55-466,共12页
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类已成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关键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给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带... 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类已成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关键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给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威胁。本文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了人类世全球变化特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地球系统各圈层演化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特别关注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和消费模式改变等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生态和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应对人类世全球变化需要系统理解人类活动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多要素和多尺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生态和环境效应,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针对人类世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在文末提出了人类世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优先领域和方向,并强调解决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高度影响下人类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各种复杂科学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从社区发展、社会发展到人类发展--一个发展人类学的视角
11
作者 张小军 萧泳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4年第1期51-64,154,共15页
通过对战后发展理论的简单梳理,列出发展的基本问题。并从战后的发展实践,介绍了社区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三个阶段,体现出从早期战后恢复和现代化愿景下的经济发展到追求全面的社会发展,再到全球问题下的人类发展,表明发展问题已... 通过对战后发展理论的简单梳理,列出发展的基本问题。并从战后的发展实践,介绍了社区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三个阶段,体现出从早期战后恢复和现代化愿景下的经济发展到追求全面的社会发展,再到全球问题下的人类发展,表明发展问题已经深入影响和困扰着整个人类世界。这三个发展阶段也伴随着发展人类学的形成与演变:从早期应用人类学和行动人类学参与发展实践,到人类学对发展主义的批评以及发展人类学的形成,再到走在发展理论的前沿,人类学已经深度参与到人类发展的行动实践和理论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发展 社会发展 人类发展 发展人类 发展问题
下载PDF
全人类共同价值对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超越
12
作者 李尚宸 张志丹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由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推动着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全球性扩张,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潜在危机,即主体性原则背后的工具理性畸变、个人主义导致人类生... 由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推动着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全球性扩张,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潜在危机,即主体性原则背后的工具理性畸变、个人主义导致人类生存共同体分离以及现代公共生活伦理规范缺失。基于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来确证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悖论,由此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全人类共同价值对西方现代意识形态超越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引领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总体生存与发展的平等性追求以及全球治理新秩序的构筑,深刻彰显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自觉及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共同价值 现代意识形态 资本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历史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邂逅
13
作者 项阳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历史人类学将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两个学科互融,从历史学角度开拓了未涉领域,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弥补了学科视角局限,体现出上下相通的立体思维。艺术人类学将多种门类艺术整合,整体显现出对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汲取,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 历史人类学将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两个学科互融,从历史学角度开拓了未涉领域,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弥补了学科视角局限,体现出上下相通的立体思维。艺术人类学将多种门类艺术整合,整体显现出对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汲取,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应关注历时与共时这对新论域,以弥补既有研究理念的缺失。以历史人类学“华南学派”学术实践为参照,可以认识到将历史人类学作为学科方法论运用于中国实践的特殊意义,以此把握立体的研究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 艺术人类 立体思维 方法论 华南学派 有效性
下载PDF
湖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对人类世研究的重要意义
14
作者 王荣 张科 +2 位作者 刘建宝 董旭辉 羊向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3-338,共6页
人类世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地质时期,以描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目前已被广泛讨论。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作为与人类社会最密切的地球单元之一,受到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能为理解人类世做出贡献。本文从湖泊流... 人类世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地质时期,以描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目前已被广泛讨论。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作为与人类社会最密切的地球单元之一,受到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能为理解人类世做出贡献。本文从湖泊流域生态系统和人类世本身特征为切入点,讨论了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对人类世研究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湖泊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清晰的内部作用关系、完备的理论支持和时空数据支撑,能够为人类世地球各圈层交互作用提供研究框架。湖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的稳态转换与地球环境进入新的地质时期具有诸多相似之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界定人类世开始时间、总体特征以及演变过程和机制。本文指出人类世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研究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古湖沼 人类活动 多圈层 地球圈层 地球环境
下载PDF
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东的实践
15
作者 李伟建 唐志超 +1 位作者 吴磊 刘胜湘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4年第1期3-33,157,共32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既需要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考察全球的变化发展,更需要用全新眼光和思维看待和思考同样发生着重大变化的中东,进而抓住中国中东外交的新机遇。在重大变化方面,美国以战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并将中东作为开展...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既需要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考察全球的变化发展,更需要用全新眼光和思维看待和思考同样发生着重大变化的中东,进而抓住中国中东外交的新机遇。在重大变化方面,美国以战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并将中东作为开展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区域。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目标是阻止中国“填补权力真空”,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限制于低端层次。中国不认可美方关于战略竞争的定义,继续稳步推进既定中东政策,同时积极回应来自美方的围堵打压,维护自身利益。在外交新机遇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加强能源合作,遵循“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准确把握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承担着大国责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度参与中东安全事务治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中东安全治理观逐渐成熟,中东安全治理进入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东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类经济体制文明新形态
16
作者 张乾元 严楚弘 严世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体制的适当调整,是人类文明对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体制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一关键问题的最新回应。作为人类经济体制文明的崭新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体制的适当调整,是人类文明对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体制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一关键问题的最新回应。作为人类经济体制文明的崭新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保障社会生产的稳定性、引导资本的有序发展、化解社会两极分化的矛盾等方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时代呼唤下,我们必须坚持持续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方向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统一,坚持建设开放包容的市场经济体系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统一,才能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人类经济体制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经济体制文明 政府作用
下载PDF
凉山州某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雪莲 毛会芳 +5 位作者 杨仙 周树星 阿苏木且 吴治阳 曹汴川 段鸿飞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肺结核(HIV/PTB)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3年1—8月就诊于四川省凉山州某县的HIV/PTB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肺结核(HIV/PTB)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3年1—8月就诊于四川省凉山州某县的HIV/PTB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HIV/PTB患者60例,其中男52例(86.7%),女8例(13.3%),年龄16~81岁,平均(42.0±11.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39例(65.0%)、腹痛腹泻26例(43.3%)、胸痛胸闷18例(30.0%)、头痛头晕14例(23.3%)等;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斑片实变影(38例,63.3%),其次为纤维钙化灶(21例,35.0%)和胸腔积液(10例,16.7%)。35例(58.3%)进行了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测,4例(6.7%)进行了痰结核菌培养,7例(11.7%)进行了痰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7.1%、75.0%和100.0%。60例患者中53例(88.3%)接受了抗结核药物治疗,55例(91.7%)接受了抗病毒药物治疗;3例(5.0%)患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患者合并丙肝者患PTB的风险是不合并丙肝者的3.44倍,血清白蛋白≤30 g/L者患PTB的风险是血清白蛋白>30 g/L者的15.79倍,病毒载量>500拷贝/ml者患PTB的风险是病毒载量≤500拷贝/ml者的3.61倍。结论凉山州某县HIV/PTB患者以男性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影像学表现以斑片实变影为主,多累及3个以上肺野,病原学送检率低;合并丙肝、血清白蛋白≤30 g/L以及病毒载量>500拷贝/ml是HIV/PTB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镜像·伦理·后人类主义:《流浪地球2》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研究
18
作者 汪春晓 焦仕刚 《视听》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流浪地球2》热映期间,以不俗的口碑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末世危机下,数字人与人类有着共存之争,由此引发后人类主义的伦理存在危机。在电影中,后人类主义拓展了故事的叙事元素,延伸了故事的叙事空间,形成了后人类主义叙事美学。同时,电... 《流浪地球2》热映期间,以不俗的口碑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末世危机下,数字人与人类有着共存之争,由此引发后人类主义的伦理存在危机。在电影中,后人类主义拓展了故事的叙事元素,延伸了故事的叙事空间,形成了后人类主义叙事美学。同时,电影中所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实现了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国家情怀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越,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的深刻内涵。如果说科幻电影元年由《流浪地球1》开始,那么《流浪地球2》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又一高峰,开辟了中国电影工业生产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人类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流浪地球2》
下载PDF
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的刑法全面性保护
19
作者 储陈城 刘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回应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管理的规范发展要求,《刑法修正案(十一)》专门增设第三百三十四条之一,但却仍不足以全面保障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究其原因,一是未规定单位犯罪,二是未全面规制非法提供和买卖人类遗传...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回应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管理的规范发展要求,《刑法修正案(十一)》专门增设第三百三十四条之一,但却仍不足以全面保障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究其原因,一是未规定单位犯罪,二是未全面规制非法提供和买卖人类遗传资源的行为,三是未同等保护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下,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前置法规制体系日趋完善。刑法全面保护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的关键,在于填补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走私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罪的规范漏洞,合理解释关联罪名则是当下最优解。具体而言,把人类遗传资源信息解释为公民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并将侵犯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的行为解释为出售、提供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从而借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全面评价自然人或者单位实施的非法采集、非法提供、买卖人类遗传资源材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人类遗传资源安全 刑法解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