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从肯尼思·伯克到格尔兹 被引量:2
1
作者 叶舒宪 孙梦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0-175,共6页
19世纪后期诞生的人类学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向,即从"人的科学"转变为文化阐释学。追溯阐释人类学派对这场转向的驱动之功,离不开其代表人物格尔兹所受到的文学和修辞学研究方法的影响。美国的文学批评家肯... 19世纪后期诞生的人类学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向,即从"人的科学"转变为文化阐释学。追溯阐释人类学派对这场转向的驱动之功,离不开其代表人物格尔兹所受到的文学和修辞学研究方法的影响。美国的文学批评家肯尼思·伯克给格尔兹创立文化阐释学带来的重要学术启示:从戏剧主义、视角主义、隐喻过程和文化文本的构成这三个方面,剖析人类学的文学转向(或"人文转向")之理论根基,从而揭示文学批评给人类学方法大变革带来的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的文学转向 阐释人类学 肯尼思·伯克 格尔兹
下载PDF
《写文化》与当代民族志写作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金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6-180,共5页
《写文化》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对民族志修辞性的关注,这体现了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通过梳理当代民族志的新近进展,可以发现当代民族志存在着多种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写文化》之后,"多点民族志"... 《写文化》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对民族志修辞性的关注,这体现了当代人类学的"文学转向"。通过梳理当代民族志的新近进展,可以发现当代民族志存在着多种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写文化》之后,"多点民族志"、女性主义民族志、数字民族志等民族志分支蓬勃发展。"多点民族志"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人或事物的文化变迁。以《女性写文化》为代表,当代人类学界全面反思性别本质主义,并建构女性主义民族志的经典谱系。超媒体、数字视频、社交网站、博客等新媒体则为数字时代的"写文化"提供了新的民族志形式与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文化》 人类学的文学转向 多点民族志 女性主义民族志 数字民族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