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血小板定期捐献者HLA-Ⅰ类抗原表位多态性分析
1
作者 张钰 何成涛 +6 位作者 蔡杰 吕蕾 张璐 何晓露 杜海林 傅强 张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血小板定期捐献者HLA-Ⅰ类抗原表位的分布特点,并建立血小板定期捐献者HLA表位资料库。方法采用Sanger法对南京地区649例血小板定期捐献者血液样本进行HLA高分辨率分型,利用HLA Eplet Registry网站分析HLA高分辨率分型...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血小板定期捐献者HLA-Ⅰ类抗原表位的分布特点,并建立血小板定期捐献者HLA表位资料库。方法采用Sanger法对南京地区649例血小板定期捐献者血液样本进行HLA高分辨率分型,利用HLA Eplet Registry网站分析HLA高分辨率分型结果对应的HLA抗原表位多态性,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HLA单体型频率和HLA抗原表位频率。结果在649例血小板定期捐献者中,共检出38个HLA-A等位基因,对应36个HLA-A表位,频率较高的有79GT、144K和138MI;检出73个HLA-B等位基因,对应35个HLA-B表位,频率较高的有131S、69TNT和80N;共检出64种HLA-Ⅰ类抗原表位,频率较高的有79GT、131S和144K。结论南京地区血小板定期捐献者HLA抗原表位分布具有本地区独特的多态性特点。基于HLA抗原表位分布特点建立的表位匹配策略,可以扩大可供选择的供者范围,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 表位 多态性
下载PDF
深圳地区汉族人类血小板抗原1-6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红岩 李桢 +1 位作者 邓志辉 吴国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为人类学研究及临床输血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对深圳地区222名汉族随机献血者HPA1-6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对其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并与HPA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 研究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为人类学研究及临床输血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对深圳地区222名汉族随机献血者HPA1-6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对其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并与HPA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6个HPA系统中,HPA-3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最高,HPA-3a/3a、HPA-3a/3b、HPA-3b/3b的频率分别为0.265 8,0.518 0,0.216 2;其余5个HPA系统均以a/a纯合子为主,a基因的频率范围为0.997 7~0.955 0,且均未发现b/b纯合子。1b、4b的基因频率很低,分别为0.009 O和0.002 3。结论 深圳汉族人群HPA1-6系统的基因频率与中国台湾人及中国香港人均很相似(P>0.05)。HPA-1、HPA-5与美国黑人、白人及荷兰人差异显著(P<0.05);HPA-2、HPA-3与日本人、韩国人、美国黑人、白人差异显著(P<0.05);HPA-4与日本人差异显著(P<0.05)。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要警惕HPA-2,3,5,6系统同种抗体导致的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 基因频率 基因多态性 SSP
下载PDF
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孟钵 张益红 +3 位作者 朱米兰 赵进生 孙启俊 戴宇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基因多态性 汉族
下载PDF
广西地区壮族 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兰 梁秀云 曾江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0期2644-2645,2647,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7bw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广西地区100例壮族和100例瑶族健康个体进行HPA 1~17bw系统基因分型,比较壮族和瑶族的HPA基因频率。结...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7bw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广西地区100例壮族和100例瑶族健康个体进行HPA 1~17bw系统基因分型,比较壮族和瑶族的HPA基因频率。结果等位基因a是广西地区壮族、瑶族健康个体主要的HPA1~17bw基因型别。在H-W平衡检验中,瑶族健康人群HPA1~17bw基因多态性中除HPA1、2、6外,其他均符合H-W群体遗传平衡法则(P>0.05);壮族健康个体中,所有HPA各系统符合H-W群体遗传平衡法则(P>0.05)。瑶族和壮族HPA系统抗原不配合率分析中,HPA3和HPA15不配合率最高,皆超过30%。比较两个民族的基因频率,发现瑶族的HPA-3和HPA-15的基因多态性明显低于壮族(χ2=12.242,P=0.002;χ2=6.209,P=0.045)。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和瑶族HPA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特别是HPA-3和HPA-15系统杂合度最高,抗原分布不配合比例相对高,在临床配合性血小板输注中必须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瑶族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南昌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人群中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孙瑜 李国良 +4 位作者 肖莉 熊丽红 余薇 吴红 熊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00-703,共4页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血小板抗体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建军 李志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6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为快速寻找更合适的血小板输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137名上海地区汉族健康成年人进行HPA-1~16系统基因分型。结果HPA-1~6和HPA-15的基因频率分别...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6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为快速寻找更合适的血小板输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137名上海地区汉族健康成年人进行HPA-1~16系统基因分型。结果HPA-1~6和HPA-15的基因频率分别为HPA-1a0.9854,HPA-1b0.0146,HPA-2a0.9453,HPA-2b0.0547,HPA-3a0.5511,HPA-3b0.4489,HPA-4a0.9964,HPA-4b0.0036,HPA-5a0.9891,HPA-5b0.0109,HPA-6a0.9781,HPA-6b0.0219,HPA-15a0.5292,HPA-15b0.4708;其余HPA系统只检测到a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均为1.0000。经χ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结论HPA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和地域性差异。HPA-1~6和HPA-15系统基因频率分布具有多态性,其中HPA-3和HPA-15系统杂合度最高,抗原分布不配合比例相对高,在临床配合性血小板输注中必须加以重视。HPA-3基因多态性分布更具有上海地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系统 基因分型 基因频率PCR-SSP
下载PDF
贵阳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1~5,15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张亚华 徐时方 +4 位作者 洪欢山 郑婧 徐淑静 尹红 范良敏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血小板抗原1~5,15(HPA-1~5,15)基因多态性与贵阳市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5例(DPN组),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例(非DPN组),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人类血小板抗原1~5,15(HPA-1~5,15)基因多态性与贵阳市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5例(DPN组),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例(非DPN组),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采用酚/氯仿方法提取DNA,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进行基因组分型。结果 DPN组、非DPN组的HPA-1aa、2aa、3aa型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PN组与非DP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DPN组、非DPN组的HPA-1a、2a、3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PN组与非DP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HPA-4、5、15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DPN组与非DPN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HPA-1~5,15基因多态性与贵阳市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献血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向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5期192-193,198,共3页
目的:探讨献血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2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献血者进行HPA-1-5系统基因分型,分别计算献血人群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析其基因的多态性分布... 目的:探讨献血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2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献血者进行HPA-1-5系统基因分型,分别计算献血人群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析其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特点。结果该研究中献血人群HPA-1a、2a、3a、4a、5a基因频率分别为:0.942、0.741、0.926、0.945、0.773,HPA-1b、2b、3b、4b、5b基因频率分别为:0.058、0.286、0.084、0.045、0.227,各系统均呈多态性分布, ab杂合子依次为64和30例,-2bb4例;HPA-3和-15高度杂合,aa基因型依次为112和80例,很多献血人群属于bb基因型。结论该地区献血人群HPA-1-5系统基因均呈多态性分布,以HPA-3、-2和-5的a与b基因杂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人群 血小板抗原 1-5系统 基因多态性分布
下载PDF
贵州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尹红 杨晋渝 +2 位作者 杨芳 曾小菁 钟娜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0-602,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地区汉族人群HPA-1~5、15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为本地区HPA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和HPA基因分型库的建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本地区700例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献血员进行HPA-1~5、15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 目的研究贵州地区汉族人群HPA-1~5、15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为本地区HPA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和HPA基因分型库的建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本地区700例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献血员进行HPA-1~5、15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型及基因频率,总结出多态性分布特点,并与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不同人种进行比较,阐明本地区特点。结果各系统均呈多态性分布。HPA-1和-4接近aa基因型单线分布;HPA-2和-5少量杂合,ab杂合子依次为64和30例,4例-2bb;HPA-3和-15高度杂合,aa基因型依次为242和210例,ab型依次为347和350例,且有较多的bb基因型,依次为111和140例。与其他地区和不同国家人群人种的比较均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并随地域和人种的差别而增加。结论贵州地区汉族人群HPA-1~5、15系统基因均呈多态性分布,以HPA-15、-3、-2和-5的a与b基因杂合率较高,对于临床HPA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区 汉族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多态性 PCR-SSP
原文传递
贵阳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6/10/15/21和HLA-A/B基因多态性研究
10
作者 王军 侯仕芳 +4 位作者 王娇 雷雨 余娜杰 赵霞 朱思刚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研究贵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10/15/21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基因分布及多态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对287名贵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PA-1~6/10/15/21和HLA-A、B基因分型,列举aa\ab\b... 目的研究贵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10/15/21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基因分布及多态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对287名贵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PA-1~6/10/15/21和HLA-A、B基因分型,列举aa\ab\bb基因及HLA-A、B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计算aa\ab\bb基因及HLA-A、B等位基因型频率。结果287名血小板捐献者HPA-1~6/10/15/21系统中,HPA-4和HPA-10的基因型均为aa型,不具有多态性;HPA-1,2,5,6和21主要以aa型为主;仅在HPA-3和HPA-15中检出bb型;杂合度最高的是HPA-15,HPA3杂合度居次;HLA-A位点检出14个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的3个是A*02(0.36)、A*11(0.33)和A*24(0.162;HLA-B位点检出23个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的4个是B*46(0.19)、B*15(0.149、B*40(0.14)和B*13(0.13)。结论贵阳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HPA-1~6/10/15/21和HLA-A、B基因存在多态性,需建立该地HPA/HLA基因分型血小板供者库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人类血小板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 HPA/HLA基因 多态性 基因频率
下载PDF
药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11
作者 邱欣 王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癫痫患儿服用抗癫痫药物后所致皮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相关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诊断为癫痫并服用芳香族抗癫痫药物的38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癫痫患儿服用抗癫痫药物后所致皮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相关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诊断为癫痫并服用芳香族抗癫痫药物的38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用药12周内是否出现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将患儿分为皮疹组(21例)和耐受组(3779例未发生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采用靶向测序技术对患儿HLA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较皮疹组、耐受组和一般人群间的HLA基因型结果。结果皮疹组和耐受组HLA-A*31∶01和HLA-C*04∶01基因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75,95%CI=1.47~30.99,P<0.01;OR=5.44,95%CI=5.44~25.52,P<0.05)。结论HLA-A*31∶01和HLA-C*04∶01基因可能是芳香族抗癫痫药物诱发皮疹的风险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药疹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人类血小板抗原-5系统多态性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闭塞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12
作者 周庆申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1期93-93,共1页
背景血小板膜糖蛋白,如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b、HPA-2b、-5T/C序列和C807T的多态性被认为是血管病的危险因子。血管闭塞是镰刀细胞性贫血(SCA)的常见病症,导致如中风、急性胸腔综合征、无血管股骨头坏死及阴茎持续勃起症等并发症。... 背景血小板膜糖蛋白,如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b、HPA-2b、-5T/C序列和C807T的多态性被认为是血管病的危险因子。血管闭塞是镰刀细胞性贫血(SCA)的常见病症,导致如中风、急性胸腔综合征、无血管股骨头坏死及阴茎持续勃起症等并发症。血管闭塞涉及复杂的相互作用,活化的血小板也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血小板多态性是否与SCA中闭塞性血管并发痒(OVC)的发生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 血小板抗原 危险因子 多态性 血管并发症 镰状细胞贫血 血管闭塞 人类 序列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5’上游调控区多态性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载量的关系
13
作者 潘凌子 周世航 +1 位作者 夏悦昕 邵林楠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5’上游调控区(URR)多态性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12月在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的19...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5’上游调控区(URR)多态性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12月在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和病毒核酸,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LA-G 5’-URR,然后使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患者HLA-G 5’-URR的16个多态性位点,采用定量PCR方法测定患者血清HCV病毒载量,分析HLA-G基因5’-URR基因多态性与HCV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195例慢性HCV感染者HLA-G基因5’-URR的16个多态性位点中,-762C>T、-725C>G>T、-716T>G、-689A>G、-666G>T、-633G>A、insG540、-509C>G、-486A>C、-443G>A、-400G>A、-398A>G、-201G>A和-56C>T 14个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HCV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77C>G、-369C>A 2个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HCV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477C>G位点CG基因型的HCV病毒载量高于GG基因型(P<0.05),-369C>A位点AC基因型的病毒载量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HLA-G基因5’-URR-477C>G位点CG基因型的HCV病毒载量高于GG基因型,-369C>A位点AC基因型的HCV病毒载量高于AA基因型,可能与HLA-G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5’上游调控区 基因多态性 丙型肝炎 病毒载量
下载PDF
山东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艳 朱海峰 +5 位作者 乔文本 张毅 宋永红 聂向民 朱传福 翟培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6-2070,共5页
目的:探讨山东汉族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1-17、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多态性分布。方法:对山东地区962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血小板自愿捐献者采用PCR-SSP方法进行HPA1-17系统的基因分型... 目的:探讨山东汉族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1-17、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多态性分布。方法:对山东地区962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血小板自愿捐献者采用PCR-SSP方法进行HPA1-17系统的基因分型,采用PCR-SSOP技术对HLA-A、B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基因频率,HPA1-17及HLA基因型组合用Arelequin 3.5进行分析。结果:HPA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1a:0.9918,1b:0.0082,2a:0.9419,2b:0.0592,3a:0.5841,3b:0.4174,4a:0.9969,4b:0.0031,5a:0.9892,5b:0.0108,6a:0.9835,6b:0.0175,7-14a:1,7-14b:0,15a:0.5488,15b:0.4512,16a:1,16b:0,17a,17b:0;频率最高的HPA基因组合型为:HPA-(1,2,4,5,6,7-14,16,17)aa-3ab15ab(0.2048);HLA-A、B位点中频率最高的基因分别为A*2(0.3094)、B*13(0.1513),频率最高的HLA基因组合型为:HLA-A*02~B*13(0.1397)。结论:山东汉族人群HPA和HLA分布具有明显多态性,与其他人群相比显示出地域和种族性差异,应建立本地区的血小板捐献者HPA和HLA分型资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原文传递
献血者血小板1-16抗原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及已知HPA型供者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39
15
作者 孙国栋 段现民 +5 位作者 张彦平 尹志柱 牛小利 李艳凤 牛海江 赵有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89-895,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基因多态性,根据分布频率来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以及抗体产生的机会,确定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并建立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库和供者库。采用SSPPCR方法对邯...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基因多态性,根据分布频率来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以及抗体产生的机会,确定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并建立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库和供者库。采用SSPPCR方法对邯郸地区148名随机献血者进行HPA116抗原32个等位基因的检测分析,并与不同人群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每个样本均检测到HPA1a、2a、4a14a、16a基因;HPA4a、7a14a、16a呈现单态性,未检测出相应的等位基因HPAb;对于HPA1、2、5、6主要以a/a纯合子为多,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595、0.8108、0.9865、0.9797,没有b/b纯合子出现。在HPA116中,具有最高杂合度的是HPA15,基因型HPA15a/15a、HPA15a/15b、HPA15b/15b频率分别是0.2230、0.5270、0.2500;HPA3在其次,基因型HPA3a/3a、HPA3a/3b、HPA3b/3b频率分别是0.3851、0.5135、0.1014。经χ2检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邯郸地区随机献血者HPA15系统基因频率与石家庄地区相似(P>0.05);与我国台湾人群进行HPA113、HPA15的比较,HPA1、2、6具有明显的不同(P<0.05),其它相似(P>0.05);与韩国人群进行HPA18的比较,除HPA3具有明显不同外(P<0.05),其余均相似(P>0.05);与美国黑人进行HPA15的比较,HPA1、2、5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与英国人进行HPA111的比较,HPA1、5具有明显的不同(P<0.05)。结论:北方地区中国人群HPA2、3、5、15系统具有多态性,且HPA抗原分布不配合比率较高,这必然造成免疫暴露的机会增加,提示在临床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同时,在此次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库和血小板已知型供者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供者库
下载PDF
贵州地区常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1-5、1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红 曾小菁 +2 位作者 杨芳 钟娜娜 周永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HPA-1-5、1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本地区随机人群512例脑梗死病例和530例对照进行HPA-1-5、15系统基因分型,通过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基因和基因型比较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HPA-1-5、1...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HPA-1-5、1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本地区随机人群512例脑梗死病例和530例对照进行HPA-1-5、15系统基因分型,通过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基因和基因型比较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HPA-1-5、1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1 HPA抗原系统多态性的比较:HPA-2差异显著(基因型χ2=58.031 P<0.001、基因χ2=54.899 P<0.001);HPA-1、3、4、5和15系统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2 HPA-2基因型分层比较:ab、bb和ab+bb均差异显著(χ2=46.775 P<0.001、χ2=9.482 1 P=0.002和χ2=52.084 P<0.001)。3 HPA-2回归分析:以HPA-2aa为参照值1,并进行调整后ab、bb和ab+bb的OR值分别为4.797(95%CI 2.950-7.799)、1 859 232 562.995(95%CI 0-∞)和5.115(95%CI 3.155-8.291)。结论 HPA-2抗原系统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本地脑梗死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HPA-2b基因可能是其易感基因,HPA-2ab可能是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区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PCR-SSP
原文传递
浙江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16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21
17
作者 林岳兴 朱玲玲 徐建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16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120份浙江无血缘关系汉族样本作HPA-1—16等位基因分型。结果HPA-1b、-2b、-3b、-6bw、-15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0125、0.0542、0.3833、0.0125、0.4833,未检出HPA-4... 目的了解浙江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16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120份浙江无血缘关系汉族样本作HPA-1—16等位基因分型。结果HPA-1b、-2b、-3b、-6bw、-15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0125、0.0542、0.3833、0.0125、0.4833,未检出HPA-4b、-5b、-7bw、-8bw、-9bw、-10bw、-11bw、-12bw、-13bw、-14bw、-16bw等位基因。浙江汉族人群HPA-3、15抗原系统血小板随机输注错配概率分别为0.36、0.37。结论浙江汉族人群HPA多态性分布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比较没有差异,HPA-3和15系统多态性较丰富,因此在随机血小板输注或胎母之间比较容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原 基因分型 基因频率 多态性
下载PDF
长沙地区固定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抗原1~5、15系统基因多态性及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双 王赤林 +1 位作者 谢毓斌 徐朝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100名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抗原(HPA)1~5、15系统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P法对样本进行HPA1~5、15系统的基因分型。结果HPA1~5、15系统基因在长沙地区血小板固定供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α:0.9900,1b...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100名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抗原(HPA)1~5、15系统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P法对样本进行HPA1~5、15系统的基因分型。结果HPA1~5、15系统基因在长沙地区血小板固定供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α:0.9900,1b:0.0100;2α:0.9600,2b:0.0400;3α:0.5050,3b:0.4950;4α:1.0000,4b:0.0000:5α:0.9900,5b=0.0100;15α:0.4750,15b:0.5250.结论HPA-3.15系统量具有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血小板 基因分型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肇庆地区普通人群血小板基因HPA1~6和15基因多态性及CD36抗原缺失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凌 叶刚强 +4 位作者 李流娇 梁月雄 陈尚良 黄鹏程 曾月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对肇庆地区普通人群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多态性和CD36抗原缺失调查,评估其对临床上血小板输注疗效以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度。方法通过采用PCR-SSP方法对肇庆地区100例体检和血小板捐献者样本进行HPA1~6、15系统分型... 目的对肇庆地区普通人群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多态性和CD36抗原缺失调查,评估其对临床上血小板输注疗效以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度。方法通过采用PCR-SSP方法对肇庆地区100例体检和血小板捐献者样本进行HPA1~6、15系统分型,同时检测CD36抗原缺失相关的10种基因突变,并统计其频率。结果 95例标本CD36基因无异常,5例(5%)标本检测出可致CD36抗原缺失的基因突变,3例为329delGC,1例为C268T,1例同时出现329 delGC和C268T。初步得出肇庆地区普通人群CD36抗原缺失率(5%);HPA3、15基因多态性较普遍,杂合程度高,其中3a、3b、15Gova、15Gov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5、0.55、0.47和0.52。结论肇庆地区的HPA3、15基因频率多态性较普遍,CD36抗原缺失率和突变点与广州地区较一致,是本地区在临床输血实践中是较为重要的血小板抗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CD36 基因频率 多态性
下载PDF
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6、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范佳鑫 吐尔洪.克维尔 +4 位作者 左宏莉 乔艳辉 陆书云 郭新红 哈力达.亚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20-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15(Gov)系统多态性,分析HPA基因在柯尔克孜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105例无血缘关系的新疆柯尔克孜族血样进行HPA基因分型。结果新疆柯尔克... 目的探讨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15(Gov)系统多态性,分析HPA基因在柯尔克孜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105例无血缘关系的新疆柯尔克孜族血样进行HPA基因分型。结果新疆柯尔克孜族HPA-1a、2a、3a、4a、5a、6a、15a基因频率分别是0.900 0、0.923 80、.576 2、1、0.952 4、10、.566 7;HPA-1b、2b、3b、4b、5b、6b、15b基因频率分别是0.100 00、.076 2、0.423 8、0、0.047 6、00、.433 3,新疆柯尔克孜族HPA基因频率与新疆汉族相比,HPA-1a、1b、2a、2b、15a、15b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疆维吾尔族相比,HPA-15a、15b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中HPA-1、2、3、5、15系统均具有多态性,其中HPA-3,15系统具有高度多态性,这使免疫暴露的机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血小板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