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分布情况及其基因频率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洁 敬媛媛 +2 位作者 李冬妹 王东梅 贾延军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方法选取2020年1...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86例因PTR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包括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C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其血清中HLA抗体和HPA抗体,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患者进行HPA-1~6、9及l5系统的基因分型。结果86例患者中有33例的血清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4%,其中24例(27.9%)只表达HLA抗体,6例(7.0%)只表达HPA抗体,3例(3.5%)共同表达HLA抗体和HPA抗体。不同疾病之间血小板抗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基因分型结果显示,HPA-3和HPA-15具有较高的多态性,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61.5%,b为38.5%;HPA-15中a的基因频率为54.2%,b为45.8%。结论HLA和(或)HPA抗体的产生是导致PTR的重要因素,其中HLA抗体占主要地位,这些患者的HPA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HPA分布特征一致,确定PTR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及HPA基因分布特征将为血小板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多态性
原文传递
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分布特征及其对交叉配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敬媛媛 王洁 +3 位作者 刘娜 王东梅 李冬妹 贾延军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性及其对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免疫性PTR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的患者910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血清中的HLA抗体和HPA抗体,计算交叉配型患者的配血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血相合供者百分率以确定其找到相合供者的难易程度。结果 910例PTR患者中,HLA/HPA抗体的总体发生率为34.4%。女性(48.5%比22.2%)、生育史(52.0%比35.6%)和年龄偏大[(51.5±18.5)岁比(44.4±21.5)岁]是抗体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疾病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 <0.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抗体发生率最低(15.2%),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抗体发生率最高(51.9%)。在抗体阳性患者中,单一HLA抗体、单一HPA抗体和HLA+HPA抗体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6.9%和16.0%。HPA抗体中最多的是针对糖蛋白GPⅡb/Ⅲa的抗体,占41.7%,其次为抗Ⅱb/Ⅲa+Ⅰa/Ⅱa的抗体(24.3%),有11.7%和7.8%的患者产生了针对Ⅰa/Ⅱa和Ⅰb/Ⅸ的抗体。单一HLA抗体阳性、HLA+HPA抗体阳性患者的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明显低于单一HPA抗体阳性患者。HLA抗体的强度与交叉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呈负相关,抗体水平越高,找到相合供者的难度越大。结论 女性、有生育史和年龄偏大将增加抗体发生的危险性。HLA抗体是导致免疫学PTR的主要因素,HLA抗体对交叉配血的影响高于HPA抗体,HLA抗体的强度对交叉配血也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 血小板交叉配型
原文传递
孕妇血清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热娜古丽·吾买尔 李玉娇 +1 位作者 居敏 宋小川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6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类血小板抗原-1a(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规律产检并最终分娩的314例孕妇,于孕20周检测血清HPA-1a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M)水平。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NT,将孕妇分为NT...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类血小板抗原-1a(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规律产检并最终分娩的314例孕妇,于孕20周检测血清HPA-1a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M)水平。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NT,将孕妇分为NT组和非N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HPA-1a抗体、PA-IgM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NT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孕妇HPA-1a抗体、PA-IgM预测NT的诊断效能。结果314例新生儿共发生60例NT,发生率为19.11%,其中轻度42例、重度18例。NT组母体免疫性疾病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比例、剖宫产及早产率均高于非NT组(P均<0.05)。NT组孕妇血清HPA-1a抗体、PA-IgM水平高于非NT组,PLT水平低于非NT组(P均<0.05);重度NT孕妇HPA-1a抗体、PA-IgM水平高于轻度NT孕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母体患有免疫系统疾病(OR=4.323)、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OR=7.419)、HPA-1a抗体高表达(OR=1.150)是发生N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PA-1a抗体预测NT的AUC(AUC=0.993,95%为CI 0.978~1.000)高于PA-IgM(AUC=0.701,95%为CI 0.522~0.879),HPA-1a抗体最佳截点值为211 AU/L,此时其预测NT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8.61%,高于PA-IgM的79.17%和74.44%。结论孕妇血清HPA-1a抗体水平升高是发生N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风险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1a抗体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孕期 预测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