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汉族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17多态性分布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帮强 徐元宏 +1 位作者 陈影 周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17多态性分布特点,为临床进行血小板相容性输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50例健康安徽汉族献血者,分别采集2 ml全血提取DNA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方法进行HPA... 目的研究安徽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17多态性分布特点,为临床进行血小板相容性输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50例健康安徽汉族献血者,分别采集2 ml全血提取DNA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方法进行HPA1-17基因分型。结果安徽汉族人HPA-1 a、2 a、3 a、4 a、5 a、6 a、15 a基因频率分别为0.996 6、0.880 0、0.626 7、0.996 6、0.970 0、0.953 3、0.483 3;HPA-1 b、2 b、3 b、4 b、5 b、6 b、15 b基因频率分别为0.003 4、0.120 0、0.373 3、0.003 4、0.030 0、0.046 7、0.516 7;HP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a、16 a、17 a基因频率为1.000 0;HPA-7 b、8 b、9 b、10 b、11b、12 b、13 b、14 b、16 b、17 b未在本次调查中检出。结论安徽汉族人群HPA1-17多态性分布显示出自身特点,HPA-2、HPA-3、HPA-15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基因分型 多态性
下载PDF
苏州地区献血者血小板HPA基因分型与CD36表型的研究
2
作者 王仪含 何红红 +3 位作者 金一鸣 段宝生 王玉珏 汤龙海 《交通医学》 2023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苏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HPA基因分型及其CD36抗原表型,为建立本地区血小板资料库及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法对56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抗凝全血标本进行HPA-1~6,10,15,21基因分型检测... 目的:进一步研究苏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HPA基因分型及其CD36抗原表型,为建立本地区血小板资料库及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法对56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抗凝全血标本进行HPA-1~6,10,15,21基因分型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小板CD36抗原表达,借助流式细胞术对CD36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和表型分型。结果:564份标本中HPA-3、15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最高,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HPA-3a 0.594、3b 0.406、15a 0.5275、15b 0.4725。苏州地区HPA-1a基因频率与英国白人、美国黑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南京、广州、黑龙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2基因频率与广州、美国黑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3和HPA-15基因频率与广州、黑龙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5基因频率与南京、广州、黑龙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英国白人、美国黑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6阴性标本12例(2.13%),其中1例为Ⅰ型CD36缺失,11例为II型CD36缺失。结论:苏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HPA基因型分布具有高度多态性,并存在种族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CD36抗原 血小板无效输注
下载PDF
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蕊 林文前 +6 位作者 刘裔军 刘万里 陈文力 翁雪姿 陈琦 张明娟 柯妙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行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450例次血小板输注化疗患者,通过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或判断出血症状是否改善,将其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行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450例次血小板输注化疗患者,通过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或判断出血症状是否改善,将其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并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有无发热、化疗次数、化疗药种类数量、是否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血小板输注次数、血小板抗体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50例次血小板输注患者,有效率74.9%(337/450),无效率25.1%(113/450)。比较2组性别、KPS评分、是否发热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效组中年龄、化疗次数、化疗药种类数量、应用rhTPO、输注次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阳性等与有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2岁、化疗次数>6次、化疗药种类数量>2类、HLA抗体阳性是影响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既与化疗疗程、化疗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有关,也涉及免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原文传递
张家口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者HPA分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文静 徐云鹏 +4 位作者 李菲 李萍 康少平 李立宏 王奕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238,共6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血小板捐献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5,15系统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血小板捐献者静脉血并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并与国内外其... 目的:分析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血小板捐献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5,15系统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血小板捐献者静脉血并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是否存在差异及是否表现地区特异性。结果:HPA-1、HPA-2、HPA-4系统中基因表达均为纯合子aa,未出现表达纯合子bb的存在者,其中HPA-1和HPA-4系统各发现杂合子ab表达1例(1%),HPA-2系统发现杂合子ab表达14例(14%);HPA-5系统基因表达主要为纯合子aa(98%),极少数表达纯合子bb(2%);HPA-3和HPA-15系统基因表达杂合程度较高,HPA-3系统基因表达aa、ab、bb表达比例分别为46%、40%、14%,HPA-15系统基因表达aa、ab、bb表达比例分别为21%、64%、15%。结论:张家口地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5,15系统基因频率具有本地区特点;HPA-3和HPA-15系统基因表达杂合程度较高,引发同种免疫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基因型 基因频率
原文传递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彬瑞 郭天虹 黄远帅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81-85,共5页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母亲产生的抗体破坏胎儿血小板导致其血小板减少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在胎儿和新生儿重症血小板减少症中,该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虽然发生率不高,但由于其主要发生在第一胎,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危害及影响都较大...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母亲产生的抗体破坏胎儿血小板导致其血小板减少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在胎儿和新生儿重症血小板减少症中,该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虽然发生率不高,但由于其主要发生在第一胎,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危害及影响都较大。其中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脑神经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发生新生儿死亡。本文就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抗体
下载PDF
浙江地区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HPA-1~6,15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建平 赵毓宏 +2 位作者 邓永乐 程超 谢珏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5期739-74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浙江地区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分布特点,建立浙江地区HPA基因资料库,为快速寻找基因配合型血小板输注,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345例浙江地... 目的:研究分析浙江地区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分布特点,建立浙江地区HPA基因资料库,为快速寻找基因配合型血小板输注,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345例浙江地区血小板捐献者进行基因分型,比较浙江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HPA-1~6,15系统基因型差异。结果:HPA-1~6,15的基因频率分别为HPA-1a99.57%,HPA-1b0.43%,HPA-2a94.93%,HPA-2b5.07%,HPA-3a47.54%,HPA-3b52.46%,HPA-4a99.86%,HPA-4b0.14%,HPA-5a99.57%,HPA-5b0.43%,HPA-6a99.71%,HPA-6b0.29%,HPA-15a56.23%,HPA-15b43.77%。经H-W分析,HPA-3,15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与其他地区相比,HPA-2和HPA-5与个别地区有差异。而HPA-3基因频率与多个地区有明显差异,其中b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基因频率。结论:浙江地区HPA-1~6,15系统基因分布具有多态性,其中杂合度最高的是HPA-3和HPA-15,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这2种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容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需加以重视。其次杂合度较高的是HPA-2,不同的是HPA-3的b基因频率高于a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基因分型 基因频率
原文传递
PCR直接测序法检测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7bw基因型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申卫东 廖燕 +3 位作者 何保仁 李丽兰 赵桐茂 吴国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建立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基因系统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并对序列进行分析。方法:PCR扩增HPA-1~-17bw基因片段,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 目的:建立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基因系统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并对序列进行分析。方法:PCR扩增HPA-1~-17bw基因片段,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直接测序法(SBT)对HPA已知型的血小板供者常见和罕见的HPA-1bb、HPA-2bb和HPA-6bb纯合子等供者的分型结果是一致的。结论:成功建立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7bw基因系统的PCR直接测序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鉴定HPA多态性,并能进一步应用于血小板免疫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HPA基因分型 测序分型
原文传递
多重PCR—SSP技术应用于HPA-1-17bw基因分型研究和广西壮族人群HPA多态性的分布 被引量:8
8
作者 申卫东 李丽兰 +2 位作者 廖燕 赵桐茂 吴国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建立应用于HPA-1—17bw基因分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西壮族人群HPA名态性分布进行调查。方法设计多种HPA序列特异性引物的组合,在1个PCR反应体系中用时扩增多个HPA基因,根据扩增片断的有无和... 目的建立应用于HPA-1—17bw基因分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西壮族人群HPA名态性分布进行调查。方法设计多种HPA序列特异性引物的组合,在1个PCR反应体系中用时扩增多个HPA基因,根据扩增片断的有无和大小,指定相应的HPA基因型,并以17例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提供的HPA对比DNA配组标本,以及100例已知HPA型的血小板供者的DNA标本作验证。使用验证后的技术对2659例无血缘关系的广西牡成人群展开HPA-1—17bw的基因分型和抗原多态性研究。结果建立了由16种PCR引物混合物,其中有6种多重PCR多重PER引物混合液组成的PCR—SSP反应体系,可用于HPA-1~17bw等位基因的检测。以HPA参比DNA配组标本,以及已知HPA型的供者的DNA标本的检测作验证,HPA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在2659名广西壮族人群中各HP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HPA—1α和-16为0.9915和0.0085,HPA.2a和.26为0.9569和0.0431,HPA-3α和-3b为0.5122和0.4878,HPA-5α和-56为0.9850和0.0150。HPA.6a和-66为0.9851和0.0149,HPA-15α和-15b为0.5256和0.4744;HPA-4、HPA-7-14bw、HPA-16—17bw只有a/a的纯合子;HPA-2—3、HPA,6船以及HPA.15均存在a/a和b/b纯合子基因型个体。结论多重PCR-SSP技术应用于HPA基因分型减少了PCR扩增反应数量,节省了人力、物力,HPA分型系统性强,可用于大量标本的HPA-1—17bw基因分型等研究和筛查工作;应用该方法研究证明广西壮族人群HPA多态性分布具有民族特征,有助于对壮族人群血小板免疫学特点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HPA基因分型 多重PCR-SSP 壮族 广西
原文传递
HPA-1-28w基因分型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广西瑶族、汉族人群HPA-1-28w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丽兰 卢芳 +1 位作者 申卫东 吴国光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目的建立HPA-1-28w基因分型检测技术体系并用以研究广西瑶族和汉族人群的血小板抗原(HPA)-1-28w基因多态性。方法通过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和优化PCR反应条件,摸索HPA-1-28w基因分型检测技术体系,其组成包括前期已建立的HPA-1-17w多重PCR-... 目的建立HPA-1-28w基因分型检测技术体系并用以研究广西瑶族和汉族人群的血小板抗原(HPA)-1-28w基因多态性。方法通过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和优化PCR反应条件,摸索HPA-1-28w基因分型检测技术体系,其组成包括前期已建立的HPA-1-17w多重PCR-SSP技术和新研发的HPA-18-28w PCR-SSP方法 2部分组成。使用10例已预先测序确定HPA-18-28w基因型和20例已预先使用商品试剂盒检测HPA-18-21w基因型的本研究广西瑶族标本,对新研发的HPA-18-28w PCR-SSP方法做验证。应用所建立的HPA-1-28w基因检测技术对广西地区无血缘关系的1424名健康瑶族人和908名健康汉族人做HPA-1-28w基因分型和多态性分析。结果所建立的HPA-1-28w基因分型技术系统,不仅对HPA-18-28w基因的分型结果与对验证用标本的测序分型结果完全一致,而且对HPA-18-21w基因的分型检测结果与商品试剂盒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广西瑶族人群的HPA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HPA-1a 0.998 2、1b 0.001 8,2a 0.874 6、2b 0.125 4,3a 0.661 5、3b 0.338 5,5a 0.996 8、5b 0.003 2,6a 0.9786、6bw 0.021 4,15a 0.407 7、15b 0.592 3;汉族人群HPA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HPA-1a 0.998 3、1b 0.001 7,2a0.957 6、2b 0.042 4,3a 0.532 5、3b 0.467 5,4a 0.999 4、4b 0.000 6,5a 0.984 0、5b 0.016 0,6a 0.989 0、6bw 0.011 0,15a 0.534 1、15b 0.465 9;广西瑶族和汉族人群的HPA-7-14w、HPA-16-28w基因均以aa纯合子形式存在。在本组广西瑶族人群中发现2例罕见的HPA-6bb纯合子基因型个体,而在汉族人群中发现了1例中国人群中罕见的HPA-4ab基因型个体。结论建立了完善的HPA-1-28w PCR-SSP基因分型检测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广西瑶族和汉族人群的HPA-1-28w基因筛查和分型研究;广西瑶族、汉族人群HPA基因频率分布在HPA-2,-3,-5,-15系统和HPA-6w等均不同(P<0.05),藉此有助于了解广西瑶族和汉族人群HPA的免疫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HPA基因 基因分型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频率 瑶族 汉族 广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