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羊膜上皮细胞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1
作者 张春林 程庆丰 +3 位作者 张莹宵 杜志鹏 胡金波 唐紫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3-752,共10页
目的: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的特征是多细胞功能障碍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既往研究表明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可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管内... 目的: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的特征是多细胞功能障碍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既往研究表明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可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但hAECs对NETs是否有影响仍不得而知。本研究旨在阐明hAECs对NETs的影响。方法:体内: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在背部建立创面,用hAECs混悬液或PBS(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对创面进行干预后观察第5和第10天的愈合率,同时检测创面组织NETs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体外:提取人中性粒细胞,并用佛波醇(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刺激,建立体外NETs模型。分别用24、48 h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 for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CM-hAECs)干预中性粒细胞,观察其对NETs生成的作用。结果:在第5和第10天,hAECs细胞混悬液干预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PBS干预的创面[(32.61±2.48)%vs.(20.80±2.70)%,P=0.028;(86.35±0.92)%vs.(61.52±3.70)%,P<0.001],且最佳浓度为5×10^(5)个/mL。hAECs细胞混悬液干预组创面组织中NETs相关蛋白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Cit-H_(3))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的表达在第5天和第10天降低。体外研究表明,hAECs的条件培养基可抑制NETs的生成。结论:hAECs可能通过抑制NETs的生成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人羊膜上皮细胞 创面愈合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原文传递
不同体积分数氧气预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建宏 张霓霓 +6 位作者 黄桂林 龙元铸 崔田宁 骆勤亮 郎家婵 代敏 张立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318-2324,共7页
背景:近年来,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应用最为广泛,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低氧预处理可以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因而,低氧预处理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 背景:近年来,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应用最为广泛,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低氧预处理可以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因而,低氧预处理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目的:探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预处理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抗凋亡能力、旁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获得原代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将第3代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不同体积分数氧气进行预处理48 h,随机分为1%,3%,5%,10%低氧预处理组和常氧对照组体积分数21%氧气,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CCK-8检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基因和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体积分数氧气预处理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差异,低氧预处理能提高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抗凋亡和旁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且体积分数1%氧气预处理效果优于体积分数3%,5%,10%,21%氧气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 预处理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子宫瘢痕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王静 路成吉 +3 位作者 臧建新 衣志爽 彭家晟 张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7,共7页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移植对大鼠子宫瘢痕模型子宫内膜的改善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子宫瘢痕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移植组,每组各18只,另取1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移植...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移植对大鼠子宫瘢痕模型子宫内膜的改善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子宫瘢痕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移植组,每组各18只,另取1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移植组大鼠于子宫瘢痕处注射hAECs,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仅给予等量PBS。4周后,各组取8只大鼠子宫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和纤维化情况,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量;细胞角蛋白和整合素β3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评估子宫内膜生长和容受性;RT-q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MP-8、VEGF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MMP-8、VEGFA蛋白表达水平;8周后,取各组剩余10只大鼠进行妊娠能力测定。结果 模型组及移植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角蛋白和整合素β3 IOD值、MMP-8、VEGF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妊娠率和子宫胚胎数低于假手术组(P<0.05);移植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角蛋白和整合素β3 IOD值、MMP-8、VEGF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妊娠率和子宫胚胎数高于模型组(P<0.05),另外,hAECs移植可改善子宫瘢痕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形态,减轻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结论 hAECs移植可改善子宫内膜损伤,减少瘢痕形成,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增强模型大鼠的妊娠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MMP-8和VEGF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子宫瘢痕 子宫内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改善血管衰老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赵炜 刘金明 +2 位作者 杨磊婷 沈铭 张静露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94-499,共6页
目的明确低氧预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hAMSC⁃exos)是否在改善血管衰老中发挥作用。方法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 目的明确低氧预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hAMSC⁃exos)是否在改善血管衰老中发挥作用。方法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亚急性衰老,收集低氧预处理hAMSC⁃exos作用于D⁃gal诱导衰老的HUVEC,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活性染色,P53、P16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测定HUVEC的衰老水平变化,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成管实验来检测HUVEC的成血管功能变化。结果D⁃gal诱导能够成功构建HUVEC亚急性衰老模型;SA⁃β⁃Gal检测及P53、P16和γH2AX蛋白表达检测显示低氧预处理hAMSC⁃exos可更好地逆转D⁃gal诱导HUVEC导致的SA⁃β⁃Gal、P53、P16和γH2AX上调;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成管实验结果显示,低氧预处理hAMSC⁃exos可改善D⁃gal诱导的HUVEC的成血管功能下调。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低氧预处理hAMSC⁃exos能改善HUVEC的衰老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 外泌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衰老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王康 智晓东 +2 位作者 张玉强 张文景 王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是否能把hAECs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hAECs,采用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鉴定;运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系统将hAE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21 d,诱导其分化...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是否能把hAECs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hAECs,采用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鉴定;运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系统将hAE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21 d,诱导其分化;通过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甲苯胺蓝检测诱导后hAECs形态改变、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多糖的表达;Western-bolt和RT-qPCR检测分化细胞COL1、COL2、AGGRECAN和SOX9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hAECs和软骨细胞的形态相似,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诱导后hAECs中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多糖呈阳性表达;Western-bolt和RT-qPCR检测分化细胞中COL1、COL2、AGGRECAN和SOX9高表达。结论hAECs在与软骨细胞共培养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向软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软骨细胞 分化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对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
6
作者 王康 智晓东 +2 位作者 张玉强 张文景 王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4期432-436,I0002,共6页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对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酶解法消化分离hAECs,使用改良Hulth法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将已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健康大鼠)。实验组:注射...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对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酶解法消化分离hAECs,使用改良Hulth法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将已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健康大鼠)。实验组:注射100μlDMEM-F12(含1×10^(6)个hAECs细胞);阴性对照组:注射100μl的DMEM-F12;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治疗1个月后取膝关节软骨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Ⅱ型胶原蛋白(COL2)、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表达;采用Masson染色、番红固绿染色、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γ-干扰素(γ-IFN)、IL-6及IL-7含量;采用Western-bolt检测JAK2、p-JAK2、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阴性对照组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潮线模糊,软骨排列紊乱,软骨表面磨损严重;而实验组出现了明显的软骨增生,染色几乎完整着染,表层光整。阴性对照组血清及滑膜中TNF-α、IL-1β、γ-IFN、IL-6和IL-7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 <0.05),实验组血清及滑膜中TNF-α、IL-1β、γ-IFN、IL-6和IL-7含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 <0.05)。阴性对照组COL2、TIMP表达强度弱于空白对照组,MMP表达强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p-JAK2、p-STAT3、COL2、TIMP表达强度高于阴性对照组,而MMP表达弱于阴性对照组(均P <0.05)。结论 hAECs可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来调控炎症因子、COL2、TIMP和MMP的分泌,从而促进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骨性关节炎 修复
下载PDF
人羊膜移植对兔肢体骨折疗效的X射线动态观察研究
7
作者 王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077-0080,共4页
研究人羊膜移植对兔四肢骨折治疗的效果,通过X线动态观察愈合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80只家兔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以相同方式和环境进行饲养,实验组40只,以人羊膜物质进行干预,将人羊膜贴敷家兔胫骨骨折处,对断端和四周间隙进行处理,不... 研究人羊膜移植对兔四肢骨折治疗的效果,通过X线动态观察愈合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80只家兔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以相同方式和环境进行饲养,实验组40只,以人羊膜物质进行干预,将人羊膜贴敷家兔胫骨骨折处,对断端和四周间隙进行处理,不得存在气泡;其余40只家兔作为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物质,间断缝合处理创伤皮肤。术后,使用便携式X光机动态观察两组家兔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毛发规则、皮肤具有弹性,X线显示为正常皮肤组织像,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实验研究与X线动态观察, 认为人羊膜移植无明显排斥现象,且无菌无毒、无刺激性,对兔肢体骨折愈合疗效满意,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避免感染,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 家兔 肢体骨折 疗效
原文传递
下调NF-κB信号通路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上皮化
8
作者 刘拟舟 毛艳华 +9 位作者 张文文 张应凤 王佳 李长江 陈秋宏 吴莎莎 王婷婷 黄玺玥 谢乐乐 孙聪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12-1721,共10页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上皮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和培养hAMSCs,将hAMSCs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n=3),采用RT-qPCR检测上皮化标志物(CK-7、CK-19、E-cad...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上皮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和培养hAMSCs,将hAMSCs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n=3),采用RT-qPCR检测上皮化标志物(CK-7、CK-19、E-cadherin)、间质标志物(Vimentin)、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IκBα、p65)和NF-κB信号通路靶基因cyclin 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CK-7、E-cadherin、Vimentin、IκBα、p65和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为确认NF-κB信号通路在hAMSCs上皮化中的作用,将hAMSCs分为诱导组、抑制剂组、Ad-GFP组(空白腺病毒)、Ad-IκBα组(腺病毒过表达IκBα)、LV-GFP组(空白慢病毒)、LV-RELA-RNAi组(慢病毒沉默p65)(n=3)。RT-qPCR检测CK-7、CK-19、E-cadherin、Vimentin、IκBα和p65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CK-7、E-cadherin、Vimentin和IκBα、p65、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中CK-7、CK-19、E-cadherin的mRNA表达升高(P<0.01),CK-7、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Vimentin的mRNA表达降低(P<0.01),蛋白表达降低(P<0.05),IκBα、p65、cyclin D1的mRNA表达降低(P<0.001),IκBα、p65、p-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Ad-IκBα组、LV-RELA-RNAi组中CK-7、CK19、E-cadherin的mRNA表达较诱导组明显升高(P<0.01),CK-7、E-cadherin蛋白表达较诱导组升高(P<0.05),Vimentin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NF-κB信号通路参与hAMSCs上皮化的调控,下调NF-κB信号通路能有效促进hAMSCs上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信号通路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宫腔粘连 上皮化
原文传递
Hippo-YAP信号通路对人羊膜上皮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张文景 智晓东 +1 位作者 张玉强 王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788-3794,共7页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作为新型种子细胞,在骨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与成骨细胞共培养环境下人羊膜上皮细胞成骨分化的潜在调节机制。方法:使用酶消化法提取人羊膜上皮细胞,实时细胞分析系统xCELLigence RTCA S16检测原代细...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作为新型种子细胞,在骨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与成骨细胞共培养环境下人羊膜上皮细胞成骨分化的潜在调节机制。方法:使用酶消化法提取人羊膜上皮细胞,实时细胞分析系统xCELLigence RTCA S16检测原代细胞增殖情况,使用transwell将人羊膜上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并加入siRNA-YAP1干预,通过检测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成骨相关蛋白评估成骨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原代人羊膜上皮细胞在12 h内可完成贴壁,并在24-48 h进入指数增长期;(2)共培养过程中,人羊膜上皮细胞表现出成骨分化趋势,Hippo信号通路中YAP1蛋白表达增高;(3)在共培养过程中加入siRNA-YAP1后,Hippo信号通路中YAP1蛋白表达降低,同时人羊膜上皮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损伤 人羊膜上皮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共培养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对心肌梗死微循环重建的影响
10
作者 张强 李长春 +3 位作者 刘敏 尹熙惠 洪兰 方成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072-4076,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1]。由于血管中斑块、白细胞、胆固醇和脂肪的不稳定积聚,使血液停滞或不能正常流向心脏的某个部位,造成该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发生损伤、坏死。由于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1]。由于血管中斑块、白细胞、胆固醇和脂肪的不稳定积聚,使血液停滞或不能正常流向心脏的某个部位,造成该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发生损伤、坏死。由于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坏死后不可再生,坏死部分心肌功能逐渐减弱,因此,挽救濒死心肌以缩小梗死面积成为AMI治疗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再灌注治疗依然是目前AMI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恢复冠脉血流,使缺氧、缺血的心肌细胞得以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心肌梗死 微循环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长春 刘敏 +3 位作者 张强 尹熙惠 洪兰 方成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343-4345,共3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近年来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IRI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两部分。如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梗死、器官移植、肢体损伤、创伤性休克、脑卒中等都可能引起组织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近年来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IRI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两部分。如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梗死、器官移植、肢体损伤、创伤性休克、脑卒中等都可能引起组织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重度IRI引起的细胞损伤可导致细胞凋亡、自噬和坏死〔1~3〕;中度IRI可能通过自噬引起细胞功能障碍,如果损伤严重,可通过凋亡或坏死途径诱导细胞死亡〔4〕;轻度IRI可能激活细胞生存程序,以控制活性氧(ROS)的产生和细胞损伤〔5〕。因此,IRI程度取决于整个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6〕。在缺血性疾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发现,缺血和低氧可引起组织细胞坏死和凋亡,并伴有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ROS的释放,这些信号启动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导致炎症增强和进一步细胞损伤和破坏〔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治疗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的应用前景
12
作者 许发亚 何琪 +2 位作者 李细艳 涂皎 肖雁冰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63-967,共5页
人羊膜间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对供体无创伤、低免疫原性、无明显致瘤性、多种分化潜能的特点,其通过趋化作用到达目标组织,同时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功能。女性卵巢功能减退会导致排卵异常... 人羊膜间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对供体无创伤、低免疫原性、无明显致瘤性、多种分化潜能的特点,其通过趋化作用到达目标组织,同时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功能。女性卵巢功能减退会导致排卵异常、生殖激素分泌不足等,而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自身修复不良,从而造成生殖系统病变。目前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法并不能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多项研究表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女性生殖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特性,探讨其在女性生殖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生殖 组织修复 卵巢早衰 宫腔粘连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联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功能不全的效用及机制
13
作者 祝叶 张青云 +2 位作者 莫晓莉 张林 何连利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1-206,213,共7页
目的:评估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联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D-MSCs)移植治疗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疗效优势。方法:共使用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单纯hAD-MSCs治疗(hAD-MSCs)组和hAD-MSCs联合Rg1治疗(h... 目的:评估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联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D-MSCs)移植治疗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疗效优势。方法:共使用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单纯hAD-MSCs治疗(hAD-MSCs)组和hAD-MSCs联合Rg1治疗(hAD-MSCs+Rg1)组,每组10只,其中5只用于采集卵巢和血液等组织样本,另5只进行卵母细胞诱导和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测定相关实验。模型组构建放疗辐射诱导的POI大鼠模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卵巢存在较大程度的卵泡耗竭和器质性病变,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窦卵泡和排卵前卵泡均减少,卵巢指数下降,血清FSH升高,E2降低,卵巢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加,ROS水平上升,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势降低,ATP生成量减少(P<0.05)。与单纯hAD-MSCs组相比,hAD-MSCs+Rg1联合组POI大鼠卵巢组织卵泡耗竭和器质性病变明显缓解,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窦卵泡和排卵前卵泡明显增加,卵巢指数回升显著,血清FSH降低,E2回升,卵巢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ROS水平明显降低,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势回升,ATP生成量回升显著(P<0.05)。结论:Rg1通过增强hAD-MSCs移植改善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并缓解POI大鼠模型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放疗 卵巢功能不全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曾鹏辉 尹文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82-984,共3页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具有来源丰富、分离简单的优点。hAMSC在组织修复中具有支持造血、再生、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等作用。本文对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各个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 分化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人羊膜负载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SD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霍双枝 施萍 庞希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4,I0005-I0009,共9页
目的观察人羊膜(HAM)负载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SD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HAM的上皮细胞,将hAMSCs接种于HAM上培养,然后贴覆于大鼠创面,观察创面大体变化,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并... 目的观察人羊膜(HAM)负载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SD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HAM的上皮细胞,将hAMSCs接种于HAM上培养,然后贴覆于大鼠创面,观察创面大体变化,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并与单纯羊膜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AM负载hAMSCs组大鼠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8.3±0.9)d,明显快于对照组的(26.4±0.7)d(P<0.01)和单纯羊膜组的(21.5±1.2)d(P<0.05);术后11 d和14 d,HAM负载hAMSCs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1.5±7.2)%和(94.3±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3.2)%和(74.3±4.3)%及单纯羊膜组的(68.5±4.5)%和(86.8±4.8)%(P均<0.01)。皮肤切片HE染色结果证实,HAM负载hAMSCs组大鼠的伤口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单纯羊膜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14 d,HAM负载hAMSCs组大鼠皮肤CK19阳性表皮干细胞数为48.2±3.2,明显高于单纯羊膜组的37.7±3.1(P<0.05)和对照组的29.6±2.4(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颗粒表达数为64.5±4.5,也明显高于单纯羊膜组的52.6±3.8(P<0.05)和对照组的40.7±3.1(P<0.01)。结论 HAM负载hAMSCs可能是通过促进表皮干细胞和毛细血管再生,促进皮肤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创伤修复 角蛋白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羊膜外植式鼓膜成形术
16
作者 戴德 《中国乡村医药》 2003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人羊膜外植式鼓膜成形术 耳鼻咽喉科 人羊膜 制备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人羊膜负载猪角朊细胞重建表皮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闫国和 粟永萍 +4 位作者 艾国平 林远 程天民 可金星 黄文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 采用细胞组织工程技术 ,将人羊膜 (Humanamnioticmembrane ,HAM)负载培养猪角朊细胞构建皮肤表皮替代物 ,并观察猪角朊细胞在HAM上生长增殖的形态特点。方法 将贵州小香猪的角朊细胞原代培养 ,传代扩增后 ,接种于HAM基质面 ,逐... 目的 采用细胞组织工程技术 ,将人羊膜 (Humanamnioticmembrane ,HAM)负载培养猪角朊细胞构建皮肤表皮替代物 ,并观察猪角朊细胞在HAM上生长增殖的形态特点。方法 将贵州小香猪的角朊细胞原代培养 ,传代扩增后 ,接种于HAM基质面 ,逐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角朊细胞的生长增殖变化情况 ,并于培养 3~ 15d进行光镜、电镜观察 ,检测角朊细胞在HAM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接种后 3 0min内就明显见到角朊细胞在HAM上贴附 ,2 4h内大部分贴附生长 ,3d形成单层完全覆盖HAM。结论 HAM是角朊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良好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人羊膜 角朊细胞 创伤 皮肤损伤 组织工程 表皮替代物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特性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路 方宁 +4 位作者 陈代雄 刘祖林 万卫红 刘金伟 章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评价人羊膜上皮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对象: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评价人羊膜上皮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对象: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机械法将羊膜从胎盘组织上剥离,D-Hank’s液冲洗后剪成碎片,加入含有0.2g/L乙二胺四乙酸的0.5g/L胰蛋白酶溶液,离心、消化、过滤,收集滤液,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重复消化2次。合并3次消化所得的细胞悬液,离心后将细胞沉淀悬浮于L-DMEM培养基中,按1.25×108L-1密度接种,常规培养3d后更换培养基,待细胞达80%~90%融合后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消化,终止后离心弃上清,细胞沉淀用培养基重新悬浮,按1×107L-1密度传代。③实验评估:用流式细胞仪鉴定人羊膜上皮细胞表型;使用10μmol/L5-氮杂胞苷和1mmol/L抗坏血酸磷酸盐诱导第2代人羊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诱导后细胞中特异蛋白结蛋白和α-辅肌动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GATA-4和心肌特异性收缩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结果:①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人羊膜上皮细胞几乎不表达CD44,不表达波形蛋白,表达角蛋白19。②人羊膜上皮细胞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的表达:人羊膜上皮细胞经诱导分化后,表达肌系细胞标志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③人羊膜上皮细胞Nkx2.5、GATA-4和α-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人羊膜上皮细胞经诱导分化后,表达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 mRNA和GATA-4 mRNA,心肌特异的可收缩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mRNA未见表达。结论: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特性,可能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的候选供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心肌样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抑制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2
19
作者 洪佳琼 高雅 +3 位作者 宋洁 卓伟彬 孙海涛 平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8-864,共7页
目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M SC)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 目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M SC)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绘制、细胞周期检测、细胞表型鉴定、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等方法对h AMSC和h BMM S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与比较。建立M S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比较两种不同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采用ELISA法比较两种MS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h AMSC与h BMMSC细胞形态相似,h AMSC可传至15代以上,h BMMSC传至第6-7代则开始老化、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两种细胞G2/M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表型鉴定为:h AM SC和h BMM SC细胞表面均表达CD105、CD90和CD73,均不表达CD34、CD45、CD11b、CD19和HLA-DR,h AM SC表达Oct-3/4,而h BMM SC不表达;两者均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h AM SC和h BMM SC均对PHA刺激的PBM N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h AM SC和h BMM SC细胞比例的增高,抑制能力增强,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结果提示,h AM SC+PBM C+PHA共培养组上清中IFN-γ水平较h BMM SC+PHA+PBM C组低(P>0.05),两者分别与PBM C+PHA组上清比较,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 AM SC比h BMM SC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干细胞特性,二者均有免疫抑制功能,h AMSC与h BMMSC在体外均能抑制PHA刺激的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并减少其IFN-γ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羊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译文 马小燕 +2 位作者 丁盛娣 谢爱兰 朱雪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羊水量过少的机制。方法选取无并发症的8例羊水过少和8名羊水量正常的足月产妇的hAEC...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羊水量过少的机制。方法选取无并发症的8例羊水过少和8名羊水量正常的足月产妇的hAECs进行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同浓度(0.000、0.001、0.010、0.020、0.060、0.100mg/mL)、不同作用时间(0、6、12、24、48h)作用前后,两组hAECs中AQ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羊水过少组hAECs中AQP3的表达较羊水正常组下调(P<0.05)。(2)复方丹参注射液浓度为0.010mg/mL时,两组hAECs中AQP3的表达均达到峰值,与其他浓度作用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10mg/mL浓度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用12h,两组hAECs中AQP3的表达均达到峰值,与其他作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10mg/mL浓度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用12h后,两组hAECs中AQP3的表达均上调,但羊水过少组中AQP3的表达上调较羊水正常组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调节hAECs中AQP3的表达,羊水过少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hAECs中AQP3表达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3 羊水过少 人羊膜上皮细胞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