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对人肿瘤细胞系和动物移植瘤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玲 董伟华 孔天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研究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 (APBMV)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 6 0和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及对小鼠肝癌H2 2 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体外应用MTT法、生长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 ,观察APBMV对HL 6 0、SMMC 772 1及H2 2 瘤细胞的作用 ... 目的 :研究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 (APBMV)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 6 0和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及对小鼠肝癌H2 2 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体外应用MTT法、生长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 ,观察APBMV对HL 6 0、SMMC 772 1及H2 2 瘤细胞的作用 ;体内实验采用小鼠H2 2 实体瘤模型 ,检测肿瘤生长抑制率 (IR)、白细胞计数(WBC)和脾脏指数 (SI) ,观察APBMV对H2 2 带瘤小鼠的影响。结果 :APBMV对HL 6 0和SMMC 772 1细胞均具较强的毒性作用 ,其IC50 值分别为 10 .74 μg ml和 11.33μg ml;APBMV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的生长 ,剂量效应关系明显 ,HL 6 0和SMMC 772 1细胞 2 4h、4 8h和 96h的IC50 值分别为 19.4 1μg ml、9.90 μg ml、11.4 1μg ml和l5 .87μg ml、13.0 5μg ml、8.70 μg ml;APBMV浓度 >8μg ml时 ,可明显抑制SMMC 772 1细胞的集落形成 (P <0 .0 1) ,IC50 为 10 .83μg ml。H2 2 细胞经APBMV处理后 ,代谢MTT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 (P >0 .0 5 )。APBMV能显著抑制H2 2 带瘤小鼠的肿瘤生长 ,IR最高达 4 0 .30 % (P <0 .0 1) ,小鼠WBC和SI无明显变化或略高于对照组 ,而 5 Fu组小鼠WBC和SI均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APBMV是东亚钳蝎蝎毒中有效低毒的抗肿瘤成分 ,对HL 6 0、SM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毒 抗癌多肽 人肿瘤细胞系 动物移植瘤 APBMV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在人肿瘤细胞系K562、A549、SGC7901和SGC7901/VCR的表达
2
作者 曹兴玥 靳艳 +2 位作者 路军秀 王国栋 高福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在常见人肿瘤细胞的表达。方法:培养K562、A549、SCK;7901和SGC7901/VCR细胞,RT-PCR检测ABCClmRNA的表达;SABC法检测MRPl蛋白的表达。结果:4种细胞均有ABCClmRNA的表达,SCK27901/VCR细胞的A...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在常见人肿瘤细胞的表达。方法:培养K562、A549、SCK;7901和SGC7901/VCR细胞,RT-PCR检测ABCClmRNA的表达;SABC法检测MRPl蛋白的表达。结果:4种细胞均有ABCClmRNA的表达,SCK27901/VCR细胞的ABCClmRNA水平显著高于SCX27901细胞;SGC7901/VCR细胞MRPl表达显著高于SGC7901。结论:ABCC1/MRP1可能参与SGC7901细胞获得性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人肿瘤细胞系
下载PDF
人增殖抑制基因(HSG)对肿瘤细胞系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萍 毋丽娜 +4 位作者 蒋春笋 李志新 张颖妹 陈光慧 邱晓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将人增殖抑制基因 (hHSG)用电子穿孔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到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系中,观察hHSG基因对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细胞系的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系中hHSG的表达水平... 目的:将人增殖抑制基因 (hHSG)用电子穿孔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到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系中,观察hHSG基因对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细胞系的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系中hHSG的表达水平,然后选择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较低的肺腺癌 (A549 )和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较高的宫颈癌(HeLaS3)细胞系,用电穿孔方法转染含有hHSG的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hHSG) 24h后,加入放线菌酮(CHX),采用细胞计数、MTT法观察hHSG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CHX的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hHSG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系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pEGFP hHSG转染到两种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细胞系后,这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都明显受到抑制,同时外源性的hHSG也增强了这些肿瘤细胞系对CHX的敏感性。结论:外源性hHSG可不依赖其内源性表达水平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CHX并用可增强肿瘤细胞对CHX的敏感性,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敏感性 抑制基因 人肿瘤细胞系 免疫组化方法 真核表达载体 增殖抑制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 组织来源 内源性 CHX 体外培养 基因方式 放线菌酮 细胞计数 MTT法 不同程度 生长增殖 协同作用 外源性 水平 转染 G基因 HHS
下载PDF
脑红蛋白在人肿瘤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鹏 秦豪杰 +5 位作者 刘渊 刘晓菲 朱海标 陈夏梦 张林 官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gb)在多种人肿瘤细胞系/株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胶质母细胞瘤(U87、U118)、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MKN-45)、结肠癌细胞(HCT...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gb)在多种人肿瘤细胞系/株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胶质母细胞瘤(U87、U118)、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MKN-45)、结肠癌细胞(HCT-116)、肺癌细胞(A549)和宫颈癌细胞(Hela)等细胞系/株中脑红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红蛋白mRNA和蛋白在以上检测的细胞系/株都有阳性表达.结论:脑红蛋白在多种人肿瘤细胞系均有表达,基于脑红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脑红蛋白可能对肿瘤细胞的氧利用及能量代谢等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人肿瘤细胞系 逆转录PCR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贤东 谢佐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类固醇激素对端粒酶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作用前后KS,SGC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乙烯雌酚显著增强KS、SGC端粒酶的活性,而丙酸睾丸酮,氩化可的松对KS,SGC端粒酶的... 目的 探讨类固醇激素对端粒酶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作用前后KS,SGC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乙烯雌酚显著增强KS、SGC端粒酶的活性,而丙酸睾丸酮,氩化可的松对KS,SGC端粒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乙烯雌酚DS和SGC端粒酶的激活和表达,其机制可能与端粒酶蛋白亚基的磷酸化及脱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活性 类固醇激素 人肿瘤细胞系
下载PDF
mtDNA4977bp缺失预测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荣庆林 赵欣然 +4 位作者 王芹 李进 刘强 曹永珍 张耀文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mtDNA4977bp缺失检测分析法用于预测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巢式PCR法检测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的mtDNA4977bp缺失率。结果经照射后检测到辐射可诱发mtDNA4977bp缺失,He... 目的探讨mtDNA4977bp缺失检测分析法用于预测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巢式PCR法检测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的mtDNA4977bp缺失率。结果经照射后检测到辐射可诱发mtDNA4977bp缺失,HepG2细胞和PC-3细胞的mtDNA4977bp缺失率具有剂量依赖性,HepG2细胞在各剂量点的缺失率显著高于PC-3细胞(P(0.05),提示HepG2细胞的辐射敏感性高于PC-3细胞。结论简便快捷的检测mtDNA4977bp缺失有可能成为预测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细胞系 mtDNA4977bp 巢式PCR 辐射敏感性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在体外对肿瘤细胞bcl-2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刘芬 林贤东 《海峡药学》 2001年第2期88-89,118,共3页
探讨类固醇激素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机制及 bcl- 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采用 PCR- ELISA方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作用前后 KS、SGC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免疫组化 S- P方法检测 bcl- 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说明乙烯雌酚显著增强 KS、SGC端粒酶的活... 探讨类固醇激素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机制及 bcl- 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采用 PCR- ELISA方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作用前后 KS、SGC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免疫组化 S- P方法检测 bcl- 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说明乙烯雌酚显著增强 KS、SGC端粒酶的活性 ,丙酸睾丸酮和乙烯雌酚不同程度增强bcl- 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梅 活性 原致癌基因 c-bcl-2 类固醇激素 人肿瘤细胞系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与恶性肿瘤侵袭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司徒锐 王惠华 +3 位作者 区惟芳 廖剑辉 郑佩娥 王锦环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10期33-33,共1页
肿瘤的恶性行为就是肿瘤本身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由于这两个特性,给肿瘤病人带来了极大威胁,根据临床统计75%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转移。长期以来人们企图探索弄清其侵袭、转移的原因,以便阻止肿瘤的侵袭、转移。近年来,国外有人注意到... 肿瘤的恶性行为就是肿瘤本身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由于这两个特性,给肿瘤病人带来了极大威胁,根据临床统计75%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转移。长期以来人们企图探索弄清其侵袭、转移的原因,以便阻止肿瘤的侵袭、转移。近年来,国外有人注意到了一些动物实验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可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有关。我组于1984年开始用于人类肿瘤方面的研究,着手收集国内外的人肿瘤细胞系近35株(其中4株是自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肿瘤侵袭 人肿瘤细胞系 肿瘤 LAMININ 恶性行为 细胞表面 临床统计 细胞 化学结构
下载PDF
膀胱肿瘤
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2期130-130,共1页
0206232 膀胱癌妇女膀胱切除术后的去掉插管的直肠乙状结肠性新生膀胱/Mearini E//J Surg Oncol.-2000,74(1).-49~52 医科图0206233 p53在膀胱和口腔肿瘤中表达的形式。p53操纵已建立的人肿瘤细胞系行为的影响的体外试验/Nouri A M//Eu... 0206232 膀胱癌妇女膀胱切除术后的去掉插管的直肠乙状结肠性新生膀胱/Mearini E//J Surg Oncol.-2000,74(1).-49~52 医科图0206233 p53在膀胱和口腔肿瘤中表达的形式。p53操纵已建立的人肿瘤细胞系行为的影响的体外试验/Nouri A M//Eur J Cancer.-2000,3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细胞系 口腔肿瘤 医科 乙状结肠 膀胱肿瘤 体外试验 移行细胞 膀胱切除术 直肠 新生
下载PDF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0242346 有主见的(55)Fe对父本污染的隔代影响/Hoyes K P//Radiat Res.-2001,156(5 Pt 1).-488~494 医科图0242347 RNA损害和肿瘤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人和两栖动物核糖酸酶的影响/Newton D L//Radiat Res.-2001,155(1 Pt2).-171~174
关键词 医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两栖动物 旁观者效应 肿瘤生成 癌症 细胞生长 人肿瘤细胞系 肿瘤病理学 核糖酸
下载PD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实际上是人膀胱癌细胞系T24
11
作者 陈苏宁 Roderick A.MacLeod +2 位作者 Wilhelm G.Dirks Hans G.Drexler 薛永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296-1296,共1页
细胞系间的交叉污染是全世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多项研究显示18%~36%的人肿瘤细胞系为假细胞系或身份不正确。以往假细胞系的鉴别主要依赖于细胞遗传学技术,由于缺乏准确详细的核型描述,且多数细胞系的核型极为... 细胞系间的交叉污染是全世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多项研究显示18%~36%的人肿瘤细胞系为假细胞系或身份不正确。以往假细胞系的鉴别主要依赖于细胞遗传学技术,由于缺乏准确详细的核型描述,且多数细胞系的核型极为复杂,因此识别假细胞系较为困难。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技术的出现使得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已成为鉴定假细胞系最为可靠和迅速的方法,得益于这一技术,近年来大量假细胞系得以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系 脐静脉内皮细胞系 ECV304 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T24 细胞遗传学技术 人肿瘤细胞系 医学研究
原文传递
重组人白介素6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简介
12
作者 王嘉玺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4年第1期2-2,共1页
1 临床前试验 抗肿瘤作用 Mulé等人在荷多种已确立的转移性肿瘤的小鼠模型中试验了重组人IL-6作为抗瘤剂的活性,结果表明:①IL-6经依赖CD4^+和CDS^+T细胞的机理,介导小鼠体内肺转移瘤的退化;②在IL-6治疗的荷瘤小鼠的脾细胞内诱导... 1 临床前试验 抗肿瘤作用 Mulé等人在荷多种已确立的转移性肿瘤的小鼠模型中试验了重组人IL-6作为抗瘤剂的活性,结果表明:①IL-6经依赖CD4^+和CDS^+T细胞的机理,介导小鼠体内肺转移瘤的退化;②在IL-6治疗的荷瘤小鼠的脾细胞内诱导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③慢释放型IL-6与瘤细胞混合产生浸润肿瘤的淋巴细胞(T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 试验简介 重组人白介素 肿瘤特异性 肺转移瘤 细胞 人肿瘤细胞系 药物动力学 皮下给药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基础理论
13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
关键词 细胞毒试验 切缘残留癌 肿瘤 人肿瘤细胞系 亲和酶标法 刺五加多糖 细胞 单克隆抗体 微管蛋白 抗原表达
下载PDF
微载体人胃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全义 孙富强 +1 位作者 毕研贞 洪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5-896,共2页
目前将人肿瘤细胞系接种到免疫缺陷被小鼠体内构建的CDX(cell—line—derived xenograft)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前抗癌药物药效的检测,但CDX模型存在许多缺点,如可用于造模的肿瘤细胞系数量有限、移植成功率低、裸鼠饲养条件高等... 目前将人肿瘤细胞系接种到免疫缺陷被小鼠体内构建的CDX(cell—line—derived xenograft)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前抗癌药物药效的检测,但CDX模型存在许多缺点,如可用于造模的肿瘤细胞系数量有限、移植成功率低、裸鼠饲养条件高等,并且该模型不能模拟免疫反应对肿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病理特征 人胃癌 微载体 人肿瘤细胞系 体内构建 免疫缺陷 抗癌药物
原文传递
木桔对小鼠移植性艾氏腹水瘤增长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Jagetia G C 戴垚(摘) 张敏(校)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艾氏腹水瘤 抑制作用 木桔 小鼠 移植性 体内抗肿瘤活性 人肿瘤细胞系 细胞毒活性 叶提取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