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5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擎旗手的背影 记福建舞美前辈和人艺舞美队
1
作者 唐皖闽 《福建艺术》 2023年第8期10-15,共6页
一.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办公楼里楼道两侧挂着剧照。那些黑白老剧照记录了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七十年的艺术历程与舞台风貌,仿佛重现了舞美前辈们的身影,他们是享誉福建舞美界的“三子一江”潘子光、陈子南、刘子崇、江立方和福建人艺舞美队... 一.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办公楼里楼道两侧挂着剧照。那些黑白老剧照记录了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七十年的艺术历程与舞台风貌,仿佛重现了舞美前辈们的身影,他们是享誉福建舞美界的“三子一江”潘子光、陈子南、刘子崇、江立方和福建人艺舞美队。潘子光、陈子南和江立方是福建戏剧界引领舞美前进的擎旗手,他们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几代福建舞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剧院 艺术历程 舞美 陈子 潘子 艺术成就 人艺 剧照
下载PDF
试分析北京人艺小剧场戏剧表演风格——以话剧《长椅》为例
2
作者 周文迅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6期12-14,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小剧场戏剧在中国扎根并迅速发展,引发了国内戏剧界的研究与探讨。小剧场戏剧是在小剧场空间里上演的一种实验或非实验的特定戏剧形式。如今,北京人艺的小剧场戏剧已经走到了第四十一个年头,呈现出欣欣向荣、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小剧场戏剧在中国扎根并迅速发展,引发了国内戏剧界的研究与探讨。小剧场戏剧是在小剧场空间里上演的一种实验或非实验的特定戏剧形式。如今,北京人艺的小剧场戏剧已经走到了第四十一个年头,呈现出欣欣向荣、枝繁叶茂的发展态势。话剧《长椅》的成功创作离不开生活化的表演方式、现代化的舞美效果、本土化的剧本解读,也离不开北京人艺一直坚持以焦菊隐为开创者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 小剧场戏剧 实验戏剧 北京人艺 话剧《长椅》
下载PDF
论北京人艺话剧《杜甫》的艺术魅力
3
作者 傅靖涵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1期10-12,共3页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杜甫》在精神内涵上包含着中华传统美学中的文人悲剧性,又突出了杜甫个人经历中的独有之苦;在舞台空间的处理上具有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特点,既具有古朴典雅的审美意趣又具有大开大合的现代美感;演员塑造的人物...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杜甫》在精神内涵上包含着中华传统美学中的文人悲剧性,又突出了杜甫个人经历中的独有之苦;在舞台空间的处理上具有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特点,既具有古朴典雅的审美意趣又具有大开大合的现代美感;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情感饱满,由此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杜甫》 北京人艺 艺术魅力
下载PDF
论北京人艺对老舍戏剧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7,共5页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把文学和剧场“打通”了来研究)考察了北京人艺对老舍戏剧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作家剧本的选择、分享经验、对剧本的建议和修改等方面,并通过精彩的演出促进了老舍独特的戏剧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 北京人艺 老舍戏剧 影响
下载PDF
老舍戏剧对北京人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本文从文学和剧场之间的关系入手,从作家提供的戏剧底本的规定性和被阐释性角度研究北京人艺的演剧特征,具体论述了老舍戏剧对焦菊隐导演风格与艺术生涯的影响,以及对北京人艺演员艺术成长道路的影响。这种来自文学对舞台的影响是戏剧... 本文从文学和剧场之间的关系入手,从作家提供的戏剧底本的规定性和被阐释性角度研究北京人艺的演剧特征,具体论述了老舍戏剧对焦菊隐导演风格与艺术生涯的影响,以及对北京人艺演员艺术成长道路的影响。这种来自文学对舞台的影响是戏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给予格外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戏剧 北京人艺 焦菊隐 表演风格
下载PDF
论曹禺戏剧对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8,共5页
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曹禺、老舍、郭沫若等文学大师的培育和促成。其中,曹禺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成就对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曹禺戏剧对人艺舞台演出的完美整体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曹禺、老舍、郭沫若等文学大师的培育和促成。其中,曹禺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成就对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曹禺戏剧对人艺舞台演出的完美整体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建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戏剧 北京人艺 演剧风格 影响
下载PDF
创新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戏剧——以米勒与北京人艺合作的《推销员之死》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兆明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64-70,共7页
在中国舞台演出西方现代戏剧是一个从领会、吸收到创新的过程。以往对北京人艺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的评论偏重于剧作家米勒与译者兼主演英若诚之间的合作。要揭示京剧等中国艺术是如何融入《推销员之死》的,我们必须梳理米勒与北京... 在中国舞台演出西方现代戏剧是一个从领会、吸收到创新的过程。以往对北京人艺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的评论偏重于剧作家米勒与译者兼主演英若诚之间的合作。要揭示京剧等中国艺术是如何融入《推销员之死》的,我们必须梳理米勒与北京人艺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配角演员的合作。是这一被忽视的合作促成了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创新戏剧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并影响了百老汇1985年和2012年版的《推销员之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勒 《推销员之死》 北京人艺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下载PDF
新时期北京人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82,共9页
新时期以来的30年是北京人艺在艺术探索、学派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变化的三十年,也是中国话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转型最为明显的30年。本文在对各个时期研究格局及其形成原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北京人... 新时期以来的30年是北京人艺在艺术探索、学派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变化的三十年,也是中国话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转型最为明显的30年。本文在对各个时期研究格局及其形成原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北京人艺研究的得失以及在问题与方法上给予中国话剧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艺 新时期 话剧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空间的诗学--北京人艺《雷雨》舞台呈现的图像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邸小松 王英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5,共7页
在《雷雨》借助舞台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不断经典化的过程中,北京人艺赋予了这部作品积极、丰富的意义可能性。从文本和图像之间相互转译的"缝隙"以及图像空间叙事中,挖掘我们直接注视不到的深层含义,成为新的阐释策略。正是在... 在《雷雨》借助舞台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不断经典化的过程中,北京人艺赋予了这部作品积极、丰富的意义可能性。从文本和图像之间相互转译的"缝隙"以及图像空间叙事中,挖掘我们直接注视不到的深层含义,成为新的阐释策略。正是在文本与图像以及图像自我结构的多重结构关系的张力中,《雷雨》日渐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舞台话剧 北京人艺 空间图像
下载PDF
五四时期现代戏剧教育--从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到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双燕 《艺术探索》 2020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首创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科班"和文明戏"师徒"的现代戏剧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戏剧史上首次提出"话剧"的概念,向社会公演不少包含进步思想、经过专业排练的剧目,建立了正规的现代剧场...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首创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科班"和文明戏"师徒"的现代戏剧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戏剧史上首次提出"话剧"的概念,向社会公演不少包含进步思想、经过专业排练的剧目,建立了正规的现代剧场,树起中国职业话剧现代化、专业性的艺术旗帜。继人艺剧专之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继续探索现代话剧教育的办学方针、教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确立了以新文化运动精神为灵魂的戏剧观念和教育观念。二者在通才与专才的培养及学制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探索,至今仍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现代戏剧教育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
下载PDF
论素描教学中个人艺术语言的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君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95-97,共3页
通过对当代学院素描教学体系与训练方式的研究与探讨,从绘画者个人艺术成长的角度出发,重点引申出绘画者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如何培养个人对素描绘画语言的认知方式,从而使绘画者在自身绘画情感与客观素描知识的相互结合中能够"建构&q... 通过对当代学院素描教学体系与训练方式的研究与探讨,从绘画者个人艺术成长的角度出发,重点引申出绘画者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如何培养个人对素描绘画语言的认知方式,从而使绘画者在自身绘画情感与客观素描知识的相互结合中能够"建构"具有个人独特感知的绘画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 人艺术语言 建构
下载PDF
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梦原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3期8-10,共3页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中国话剧团体、国家级话剧院。北京人艺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开始讨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话题。1992年8月,为纪...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中国话剧团体、国家级话剧院。北京人艺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开始讨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话题。1992年8月,为纪念建院40周年,北京人艺在京举办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艺术基础,开辟了话剧民族化的道路,并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北京人艺从1952年走到今天的成就,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文笔者将从编剧、导演、精神、小剧场等方面来分析,阐述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人艺精神 编剧 导演 演员 风格 观众
下载PDF
论北京人艺的演剧学派“心象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德成 《戏剧丛刊》 2010年第3期16-17,共2页
在我国,严格来讲,目前还是没有形成一个类似斯氏体系那样的完整、严谨的演剧体系。但是,我国话剧界比较认同的.公认为比较科学、正确、适合我国表演专业国情的创作方法.当属以焦菊隐先生为代表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所创立的“心象说”。
关键词 北京人艺 演剧 心象 学派 创作方法 表演专业 焦菊隐 体系
下载PDF
答客难·话说人艺六十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道明 《国家人文历史》 2012年第9期20-22,共3页
序幕【灯光暗,幕闭。【首都剧场门前台阶,观众排队入场。【童道明在台阶上踱步,张望。【来客上,与童道明握手寒暄。客:童老师您好,我是《文史参考》杂志的编辑。童:您好。客:今年是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占用您点时间,咱们聊聊人艺吧。... 序幕【灯光暗,幕闭。【首都剧场门前台阶,观众排队入场。【童道明在台阶上踱步,张望。【来客上,与童道明握手寒暄。客:童老师您好,我是《文史参考》杂志的编辑。童:您好。客:今年是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占用您点时间,咱们聊聊人艺吧。童:行啊。人艺这座戏剧殿堂,可说的事情实在太多……【两人并肩踱下,边走边谈,语声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艺 茶馆 焦菊隐 小剧场戏剧 老舍 曹禺 戏剧艺术 艺术家 首都 话剧民族化
下载PDF
乡音·乡愁·乡魂的本土艺术——评陕西人艺的话剧《白鹿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秀玲 《影剧新作》 201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自2014年开办两年以来,本人有幸先后观摩了北京人艺的话剧《白鹿原》和陕西人艺的话剧《白鹿原》。这两个演出版本,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如果说"北版"的《白鹿原》还带有"模仿"当地方言的性质... 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自2014年开办两年以来,本人有幸先后观摩了北京人艺的话剧《白鹿原》和陕西人艺的话剧《白鹿原》。这两个演出版本,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如果说"北版"的《白鹿原》还带有"模仿"当地方言的性质,那么"陕版"的《白鹿原》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原生态,朴实中见精华。大幕开启,便将观剧者的神思带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渭河平原上。陕版《白鹿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渭河平原 北京人艺 戏剧节 本土艺术 当地方言 白嘉 子霖 白鹿原 大幕
原文传递
论焦菊隐对北京人艺演剧民族化的贡献
16
作者 陈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8,共6页
在北京人艺演剧民族化的过程中,作为总导演的焦菊隐功不可没。他高度重视剧院与作家的通力合作,力求把北京人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剧院。其中,郭沫若的三个戏剧为北京人艺探索演剧民族化提供了合适的范本,为民族化路向的确立和完善... 在北京人艺演剧民族化的过程中,作为总导演的焦菊隐功不可没。他高度重视剧院与作家的通力合作,力求把北京人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剧院。其中,郭沫若的三个戏剧为北京人艺探索演剧民族化提供了合适的范本,为民族化路向的确立和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菊隐 北京人艺 演剧民族化 郭沫若戏剧
下载PDF
论后焦菊隐时代的北京人艺
17
作者 李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88-91,共4页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走过了60年的旅程。60年来,她不但成为了中国话剧艺术的最高艺术殿堂,形成了自己的演剧学派,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在主旋律、商业化重重包围的情况下,创作了一批实现了时代精神和普世价...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走过了60年的旅程。60年来,她不但成为了中国话剧艺术的最高艺术殿堂,形成了自己的演剧学派,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在主旋律、商业化重重包围的情况下,创作了一批实现了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的内在统一的代表剧目,超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民族化概念的藩篱,深化了人们对现实主义的导演理念的理解。与此同时,北京人艺的表演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形""神"兼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艺 演剧学派 现实主义 表演风格
下载PDF
一个被“经典化”的研究“文本”——新时期30年北京人艺研究述评
18
作者 徐健 《艺术广角》 2009年第6期16-21,共6页
本文主要考察1978年以来北京人艺研究的演进轨迹和阶段特征。新时期以来的30年,是北京人艺在艺术探索、学派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变化的30年,也是中国话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转型最为明显的30年。本文将新时... 本文主要考察1978年以来北京人艺研究的演进轨迹和阶段特征。新时期以来的30年,是北京人艺在艺术探索、学派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变化的30年,也是中国话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转型最为明显的30年。本文将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1978-1989年的起步期;1990-1999年的深化期;2000-2008年的徘徊期。在对各个时期研究格局及其形成原因、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北京人艺研究的得失以及给中国话剧研究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艺 新时期 话剧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论曹禺作为北京人艺院长的功绩
19
作者 陈军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2期87-92,共6页
1982年,曹禺在为院庆三十周年出版的画册写下的《序言》中说:"在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一半的生命与这个剧院紧紧连在一起。"①确实,终其一生,曹禺把自己大半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北京人艺。
关键词 北京人艺 曹禺 焦菊隐 艺术家 演员 话剧艺术 院长 艺术探索 回忆说 戏剧文学
下载PDF
焦菊隐与北京人艺的“话剧变法”
20
作者 梁秉堃 《中国文艺评论》 2015年第3期64-66,共3页
北京人民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的原总导演、副院长、著名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是剧院的创建者,也是'话剧变法'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离开我们已经有近40个春夏秋冬。为此,谈论这个话题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和深远... 北京人民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的原总导演、副院长、著名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是剧院的创建者,也是'话剧变法'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离开我们已经有近40个春夏秋冬。为此,谈论这个话题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和深远了。如果再不能把这个命题探讨得清楚一些,并继续为之奋斗下去,那就无法向老人家作出交代,而深深地愧对于他了。那么,何为'话剧变法'呢?其来源和目的又是何在呢?我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剧院 戏曲 剧种 文化机构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北京人艺 焦菊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