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崔轶 张丁冉 +1 位作者 胡艳艳 辛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93-295,307,共4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内毒素水平...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内毒素水平、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粪便球杆比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CRP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粪便球杆比异常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能够减轻肝功能损伤,降低内毒素及CRP水平,降低粪便球杆比异常率,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微生态制剂 内毒素水平 肝功能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预测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2
作者 王永 辛艳超 王衍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事件进行风险预测分析,并进行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缺血事件分为发生组(n=22)... 目的: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事件进行风险预测分析,并进行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缺血事件分为发生组(n=22)和未发生组(n=5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对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以其独立影响因素进行联合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发生组高血压、吸烟史占比及动脉瘤大小大于对照组,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吸烟史及动脉瘤大小均为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CYP2C19基因检测为围手术期发生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44(95%CI:0.757~0.93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0%和79.30%。结论:高血压、吸烟史、动脉瘤大小及CYP2C19基因检测均可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缺血事件的发生概率,且本研究列线图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后续可结合相关影响因素提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缺血事件 列线图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肺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燕临 林莉雯 +2 位作者 黄娇芬 钟菊芳 林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84-88,共5页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肺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89例肺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95例)及对照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肺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89例肺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95例)及对照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症状管理、康复锻炼、情绪管理、资源利用、日常生活评分均升高,观察组症状管理、康复锻炼、情绪管理、资源利用、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肺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介入治疗 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高压 肺栓塞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晓明 王波 +1 位作者 崔晓剑 舒锦尔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CCTA检查。记录CCTA形态学参数闭塞段近端形态、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线样强化、闭塞段内血管钙化情况、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侧支血管情况、血管开口病变,并分析以上参数与PCI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300例CTO患者病变共325处,PCI治疗成功227处(69.85%),PCI治疗失败98处(30.15%);失败组闭塞段近端钝形、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明显低于成功组(P<0.05),两组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OR=1.975,95%CI:1.306~2.988)、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OR=3.831,95%CI:1.332~11.017)、闭塞段内线样强化(OR=1.702,95%CI:1.007~2.879)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CTA评价冠状动脉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形态学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微格教学法在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小红 杨珊 +2 位作者 颜琼 李小兵 夏青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微格教学法在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见习的40名护理实习生纳入对照组,另选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见习的40...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微格教学法在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见习的40名护理实习生纳入对照组,另选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见习的40名护理实习生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微格教学法教学。观察两组护理实习生理论与实践成绩、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后,除仪容仪表成绩外,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4项理论成绩以及4项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文版(CTDI-CV)各项评分、学习主动性量表(AL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调查中,除带教素质外,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环境、实习管理、教学内容、实习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微格教学法教学优势显著,能够有效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促进护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提高学习主动性,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较高,在肝癌介入治疗的教学和培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该教学法的不断普及,可为医学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育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微格教学法 肝癌介入治疗 护理带教 思维能力 学习主动性
下载PDF
三尖瓣关闭不全及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研究进展
6
作者 蒙延海 李泽蒙 +1 位作者 王水云 张燕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三尖瓣关闭不全(TR)是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临床问题,与显著的病死率相关。患者往往在病程后期出现严重的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全身症状,几乎没有很好的治疗选择。近来年对以前治疗选择有限的TR患者使用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的研究越来... 三尖瓣关闭不全(TR)是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临床问题,与显著的病死率相关。患者往往在病程后期出现严重的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全身症状,几乎没有很好的治疗选择。近来年对以前治疗选择有限的TR患者使用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关三尖瓣解剖、TR的病因和分类、三尖瓣介入治疗的围术期管理等需要进一步认识,本文综述了TR介入治疗的重要背景、解剖学考虑、介入治疗围术期处理等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自制分支型支架全腔内介入治疗胸腹主动脉瘤1例
7
作者 张华 蒋福东 +1 位作者 刘新波 李有金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胸腹主动脉瘤(TAAA)是指胸腹主动脉扩张达正常直径1.5倍以上并且累及胸主动脉、肋间动脉、腹主动脉及内脏诸分支动脉的动脉瘤,发生率为(5.9~10.4)/10万人[1]。因TAAA病变范围累及各内脏动脉,传统外科手术难度较大,高危患者不能耐受。宁... 胸腹主动脉瘤(TAAA)是指胸腹主动脉扩张达正常直径1.5倍以上并且累及胸主动脉、肋间动脉、腹主动脉及内脏诸分支动脉的动脉瘤,发生率为(5.9~10.4)/10万人[1]。因TAAA病变范围累及各内脏动脉,传统外科手术难度较大,高危患者不能耐受。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采用了自制分支型支架全腔内治疗的方法治疗了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型支架 胸腹主动脉瘤 全腔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基于PBL与PCMC联合教学在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张洋 赵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探讨问题式学习(PBL)与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PCMC)联合教学在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带教中的应有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神经内科实习生数据,共计60例,依据带教形式进行随机划分,并针对带教取得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 探讨问题式学习(PBL)与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PCMC)联合教学在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带教中的应有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神经内科实习生数据,共计60例,依据带教形式进行随机划分,并针对带教取得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考核与综合能力评分均处于更高水平,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0.00%,以上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PCMC教学在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带教中具有确切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实习生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同时获得了实习生较高的认可,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PBL PCMC 介入治疗带教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出院计划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姚丽 姜婷 《甘肃医药》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出院计划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收住的180例老年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出院计划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收住的180例老年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士主导的出院计划服务。应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及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状况及服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11.32±12.77)分、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1±1.14)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出院计划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PCI术后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计划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士主导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萍 成真勃 +2 位作者 于侍唯 陈婷 陈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急诊PCI后行Ⅰ期心脏康复的184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急诊PCI后行Ⅰ期心脏康复的184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康复方案参与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康复方案参与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PCI后康复方案参与度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184例急诊PCI后行Ⅰ期心脏康复的老年AMI患者,心脏康复方案参与度最低19.00%,最高100.00%,平均73.55%。不同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数量、文化程度、吸烟史、心功能分级、月收入、焦虑或抑郁情况、营养状况、PCI后康复运动危险等级、病变血管支数及支架置入枚数老年AMI患者PCI后康复方案参与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854,95%CI 1.366~5.963)、合并慢性疾病数量(OR=3.261,95%CI 1.329~8.002)、文化程度(OR=5.571,95%CI 2.125~14.605)、吸烟史(OR=3.287,95%CI 1.574~6.864)、心功能分级(OR=3.209,95%CI 1.594~6.460)、月收入(OR=1.149,95%CI 1.594~6.460)、焦虑或抑郁(OR=2.775,95%CI 1.059~1.247)、营养状况(OR=2.649,95%CI 1.204~6.396)、PCI后康复运动危险等级(OR=3.036,95%CI 1.523~4.607)、病变血管支数(OR=4.532,95%CI 1.779~11.545)、支架置入枚数(OR=1.994,95%CI 1.108~3.588)为老年AMI患者PCI后康复方案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AMI患者PCI后的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度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康复方案实施期间临床应当密切关注高危群体,以便于及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方案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郑木苹 陈珠妹 +1 位作者 柯美兰 王国娜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三明市第二医院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因ASO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三明市第二医院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因ASO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手术应对方式、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消极应对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更低(P<0.0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的积极应对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SO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变手术应对方式,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人文关怀护理 围术期护理 不良情绪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王巧 葛红玥 +2 位作者 符精 王肖云 杨鹏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214例冠心病PCI术后患...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214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冠心病自我效能问卷及冠心病知识与认知问卷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为(73.30±12.87)分。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214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疾病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行为不佳型(9.4%),情绪认知良好-自我管理行为良好型(49.5%),生活管理不佳-自我管理行为中等型(25.7%),疾病管理不佳-自我管理行为中等型(15.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冠心病确诊时间、冠心病疾病知识和认知、冠心病自我效能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早期识别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对于自我管理行为中等型的患者需识别生活管理和疾病管理情况。针对不同类别特征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潜在剖面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SPCS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张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探讨在介入治疗中,为罹患肝癌的患者提供ESPCS护理的效果。方法 肝癌晚期患者筛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划分组别,组间均接受介入治疗,其中对照组(51例)执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51例)采纳ESPCS护理,比对组间护... 探讨在介入治疗中,为罹患肝癌的患者提供ESPCS护理的效果。方法 肝癌晚期患者筛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划分组别,组间均接受介入治疗,其中对照组(51例)执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51例)采纳ESPCS护理,比对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肝功能指标干预前组间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均较低,于对照组数据比对P<0.05。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对,观察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生活功能指标、生存质量测定数据显著要高,与对照组比对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介入治疗中,为罹患肝癌的患者提供ESPCS护理有显著效果,可提升护理质量,促使患者生存质量获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CS护理 肝癌 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辅助应用循证护理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14
作者 刘艳 杨梦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探讨和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辅助应用循证护理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本院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为参考组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提供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与并发症。结果 与参考组相比... 探讨和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辅助应用循证护理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本院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为参考组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提供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与并发症。结果 与参考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SAS、SDS明显更低;NIHSS评分更低,MMSE和BI评分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术后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 为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提供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同时也能够降低并发症风险,帮助患者恢复更好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循证医学的前瞻性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张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前瞻性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24年6-12月心内科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剔除失访患者后对照组患者共计36例,研究组共计40例,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前瞻性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24年6-12月心内科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剔除失访患者后对照组患者共计36例,研究组共计40例,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首次下床时间与出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首次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前瞻性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从多个维度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护理 循证医学 心内科介入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在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李秀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探讨分析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在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例瘢痕妊娠产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以一般方法治疗,B组接受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并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 探讨分析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在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例瘢痕妊娠产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以一般方法治疗,B组接受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并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表现。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β-HCG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热、腹痛、臀部疼痛)也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在瘢痕妊娠产妇中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的康复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 瘢痕妊娠 康复水平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桥接治疗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张铁山 王冬梅 +1 位作者 邢汝月 陈骏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 观察桥接治疗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EVT)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EVT... 目的 观察桥接治疗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EVT)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EVT组(52例)和联合组(53例),EVT组直接实施EVT治疗,联合组采用桥接治疗辅助EV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8.68%(47/53),高于EVT组[73.08%(38/52)](P<0.05);联合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分别为(50.23±10.31) mL/(100g·min)、(4.49±1.31) mL/100g,均高于EVT组[(45.25±10.44) mL/(100g·min)、(3.62±0.79) mL/100g],低灌注强度比值(HIR)为(0.36±0.11),低于EVT组(0.76±0.25)(P<0.05);联合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分别为(8.61±1.46) ng/mL、(10.32±2.24) pg/mL,均低于EVT组[(10.66±2.39) ng/mL、(12.77±3.31) pg/mL](P<0.05);联合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44±0.45)分,低于EVT组[(4.25±1.72)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为(86.23±10.25)分,高于EVT组[(81.18±10.27)分](P<0.05);联合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5.66%(3/53),低于EVT组[23.08%(12/52)](P<0.05)。结论 桥接治疗辅助EVT治疗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再通率,对促进患者脑血流动力、神经功能恢复并降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介入治疗 桥接治疗 血管再通率 预后情况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及血清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曹利波 韩利平 +1 位作者 杨昊煜 贾东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反应及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n=93)、小剂量组(n...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反应及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n=93)、小剂量组(n=93),常规剂量组予以常规剂量替格瑞洛治疗(90 mg/次),小剂量组予以小剂量替格瑞洛治疗(45 mg/次)。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冠状动脉血流相关指标[舒张期血流峰值(DPV)、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CTVI)、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收缩期血流峰值(SPV)]、血小板功能[花生四稀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MAR)、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MAR)]、病情相关指标{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脂蛋白a[Lp(a)]、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钙卫蛋白A4(S100A4)}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结果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LVEF明显高于小剂量组[(57.32±1.24)%,比(54.79±1.09)%,P<0.05],LVESD、LVEDD明显低于小剂量组[(32.29±1.39)mm比(36.83±1.58)mm、(50.13±2.35)mm比(54.36±2.54)mm,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的DPV、CTVI、CFVR、SPV明显高于小剂量组[(34.18±2.16)cm/s比(30.56±1.82)cm/s、(23.05±1.45)比(19.74±1.39)、(3.49±0.32)比(3.02±0.30)、(16.81±1.06)cm/s比(14.76±1.00)cm/s,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的AA-MAR、MPAR、ADP-MAR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血清sICAM-1、Lp(a)、sVCAM-1、S100A4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387.25±16.58)μg/L比(425.63±21.36)μg/L、(196.25±14.94)mg/L比(224.76±17.66)mg/L、(247.07±10.15)μg/L比(258.64±12.32)μg/L、(38.98±5.25)ρg/ml比(47.42±6.72)ρg/ml,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13.48%比4.49%,P<0.05)。结论心肌梗死PCI术后予以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可改善心功能、血小板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缓解病情进展,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小剂量替格瑞洛也可达到与常规剂量相近的作用效果,并未明显增加MACE发生率,且出血风险较低,临床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心功能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出血事件
下载PDF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19
作者 王磊 贺吟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做PCI的AMI患者160例...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做PCI的AMI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26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将134例未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GPTL4、PAPP-A对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 病例组患者多支病变、置入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支架直径、血清胱抑素C、D-二聚体、高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APP-A浓度高于对照组,血清ANGPTL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APP-A、ANGPTL4是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PP-A+ANGPTL4联合预测敏感度高于ANGPTL4预测和PAPP-A预测(P均<0.05)。结论 血清ANGPTL4、PAPP-A与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明显相关,联合检测能够提高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miR-145-5p、miR-27b 3p浓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黄禄勇 于力 唐明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145-5p、miR-27b-3p浓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并发心力衰竭...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145-5p、miR-27b-3p浓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并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于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176例(均行PCI治疗)作为观察对象,观察STEMI患者PCI治疗后HF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外周血miR-145-5p、miR-27b-3p浓度。Pearson法、Spearman法分析血清miR-145-5p、miR-27b-3p及二者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STEMI患者发生HF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miR-145-5p、miR-27b-3p对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HF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病变支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的血清miR-145-5p、miR-27b-3p浓度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miR-145-5p、miR-27b-3p浓度与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miR-145-5p浓度与miR-27b-3p浓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145-5p、miR-27b-3p浓度与Hcy、hs-CRP浓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支病变、Hcy、hs-CRP、miR-145-5p、miR-27b-3p为影响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HF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45-5p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H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6,血清miR-27b-3p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HF的AUC为0.883,二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发生HF的AUC为0.962,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miR-145-5p、miR-27b-3p浓度升高与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HF相关,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HF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小核糖核酸-145-5p 微小核糖核酸-27b-3p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