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成年新礼”的“间隔年”:过渡仪式、认同重构与主体实践
1
作者 李建军 王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茫与机遇、兴奋与惆怅并存的状态下,个人层面上极具张力的重大决定与社会层面充满道德意义的新仪式促成了新的自我认同的形成。“间隔年”及青年“认同重构”已不再属于“边缘仪式”的亚文化范畴,而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标志着新的自我认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年” “成年新礼” 过渡仪式 自我认同 主体实践
下载PDF
符号隐喻建构下的音声叙事——客家“埔寨火龙”仪式音声的隐喻性与文化认同
2
作者 罗钢芹 董晓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埔寨火龙”是中原舞龙习俗与客家本土文化互动、交融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客家地域特色的舞龙文化,其仪式中的各类“非语言性”和“语言性”音声符号,背后隐喻了客家社会的族群历史、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结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埔寨... “埔寨火龙”是中原舞龙习俗与客家本土文化互动、交融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客家地域特色的舞龙文化,其仪式中的各类“非语言性”和“语言性”音声符号,背后隐喻了客家社会的族群历史、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结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埔寨火龙”仪式音声是客家人的一种“族性符号”,它隐喻了客家人的“中原文化情结”和“中原汉民身份”。但从音声符号的文本建构来看,“埔寨火龙”又是一种多重文化认同建构下的文化再造,其仪式音声的符号隐喻,折射了客家社会对族群、区域、国家的三重文化认同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埔寨火龙” 客家 仪式音声 符号隐喻 “族性符号”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民族志动画中的跨越“在场”与记忆“再现”——基于湘西苗族仙娘仪式影像的实践反思
3
作者 李刚 潘静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9,共11页
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凝聚群体、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核,其中族群仪式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行为深嵌于特定的社会情景场域,对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构筑起到关键作用,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民族志动画通过一套特别的视觉媒介符号体... 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凝聚群体、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核,其中族群仪式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行为深嵌于特定的社会情景场域,对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构筑起到关键作用,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民族志动画通过一套特别的视觉媒介符号体系进行知识生产与意义呈现,在表达回忆、经历等抽象经验方面可跨越“在场”时空屏障,为新时代的影视人类学提供新的范式实验和新的模态可能。基于湘西苗族仙娘仪式影像实践,通过与文化持有者开展互为主体性合作和反身性对话,可生成饱含原住民真切情感的民族志动画影像文本,在影像志的“抒写”中实现仪式记忆的“再现”与族群文化记忆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动画 仪式影像 文化记忆 影视人类学 多模态
下载PDF
孝道传承与危机分担: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中的民俗教育
4
作者 冯智明 庞雅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丧葬仪式体现了民众最传统的社会法则与文化逻辑,具有重要的民俗教育功能。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通过文本演述、“送灵安魂”、上祭守孝、集体互助、空间净化等环节,创造出一个民俗教育的濡化空间,对个体进行浸润与教育。一方面重视传... 丧葬仪式体现了民众最传统的社会法则与文化逻辑,具有重要的民俗教育功能。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通过文本演述、“送灵安魂”、上祭守孝、集体互助、空间净化等环节,创造出一个民俗教育的濡化空间,对个体进行浸润与教育。一方面重视传承孝道观念,进行悲伤纾解与情感疗愈;另一方面重建社会秩序,包括强化三界空间认知与象征秩序,以及经由集体分担死亡危机恢复社区公共秩序。对丧葬中多维民俗教育方式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究中华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如何在民众生活中融合共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民众乐观豁达面对死亡的生命智慧对于当今社会的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走廊 瑶族丧葬仪式 孝道传承 民俗教育 文化逻辑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数字阅读的情感认同与效能提升研究
5
作者 陈冀宏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互动、分享是数字阅读的必要元素,其仪式化过程呈现出时空分散、媒介多元、符号丰富的显著特点。论文通过对“剧本体验”等社交阅读新实践的分析,提出数字阅读互动仪式链的情境营造、仪式形成、情感认同三步骤构建模型,并从营造阅读情境... 互动、分享是数字阅读的必要元素,其仪式化过程呈现出时空分散、媒介多元、符号丰富的显著特点。论文通过对“剧本体验”等社交阅读新实践的分析,提出数字阅读互动仪式链的情境营造、仪式形成、情感认同三步骤构建模型,并从营造阅读情境,建构互动仪式;强化情感共享,推进集体兴奋;激发情感能量,创造价值符号三方面实现数字阅读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读 互动仪式 情感 效能 深阅读
下载PDF
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脉络、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杨绘荣 张静 刘佳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政治仪式的国家认同建构功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为解决现代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分析结果显示,学者们对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主题关注度持续升温,但大部分作者仍处于独... 政治仪式的国家认同建构功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为解决现代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分析结果显示,学者们对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主题关注度持续升温,但大部分作者仍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图谱的分析发现,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和迅猛发展三个阶段,热点主题包括政治仪式的功能、政治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逻辑与路径等。从可视化分析结果来看,未来研究需要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并向多学科领域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仪式 国家认同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从媒介触达到情感认同: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妇联政务短视频的传播互动机制
7
作者 刘旸 任琨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观照妇联政务短视频,研究发现各级妇联有效发挥了互动仪式链视频触达、行为触发和情绪触动的传播机制,在短视频平台上营造了一种虚拟在场的高度团结的群体组织。通过设定明确的参与边界、关注性别有关热点议题等方...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观照妇联政务短视频,研究发现各级妇联有效发挥了互动仪式链视频触达、行为触发和情绪触动的传播机制,在短视频平台上营造了一种虚拟在场的高度团结的群体组织。通过设定明确的参与边界、关注性别有关热点议题等方式,强化了群体内部的情感联结,起到了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作用。此外,妇联政务短视频号建立了政府与基层妇女群众之间的崭新的沟通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妇联组织的媒介形象,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促进了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号 短视频 互动仪式 妇联
下载PDF
超越历史—社会情境决定论:基于仪式传播思想起源的考察
8
作者 刘建明 于风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4,共13页
根据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关于知识起源的理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由社会生存环境决定的,知识本身的发展逻辑和个人的创造性作用不大。在运用曼海姆的理论观点检视仪式传播思想的起源时,的确不难发现历史—社会情境的决定性作用;但这种解... 根据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关于知识起源的理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由社会生存环境决定的,知识本身的发展逻辑和个人的创造性作用不大。在运用曼海姆的理论观点检视仪式传播思想的起源时,的确不难发现历史—社会情境的决定性作用;但这种解释是不充分的,仪式传播思想既有的研究基础和内在发展逻辑,以及研究者的独创性也发挥重要作用。问题的根源在于,在阐释社会与知识的关系时,知识社会学过于强调社会单方面对知识的决定性,知识完全是被动的,而忽视了知识对社会的能动性。仪式传播思想起源的历史—社会情境决定论忽视了仪式传播思想对社会的渗透和建构,只有超越历史—社会情境决定论,才能理解仪式传播思想的确切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传播 思想起源 曼海姆 知识社会学 历史—社会情境决定论
下载PDF
传统文化类节目《一馔千年》的仪式化传播策略研究
9
作者 马晓丽 罗小东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创新型传统文化类节目逐渐成为激发民族情感、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类节目《一馔千年》以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珍馐美馔为文化载体,通过探索古籍复原历史美馔向受众传达中国传统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创新型传统文化类节目逐渐成为激发民族情感、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类节目《一馔千年》以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珍馐美馔为文化载体,通过探索古籍复原历史美馔向受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为泛娱乐化思潮日益盛行的今天带来了一股文化清流。文章结合传播仪式观理论,从仪式空间、仪式程式和仪式互动三个方面解构节目《一馔千年》的仪式化传播策略,从而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类节目在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文化认同方面的功能与价值,以期对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一馔千年》 传播仪式 仪式化传播
下载PDF
作为社交货币的《狂飙》:影视剧出圈的互动仪式链研究
10
作者 杨晓 周芮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2期53-55,共3页
在寻求认同感与表达欲的数字互联时代,高热度的影视剧成为重要的社交货币,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为个体搭建起使用社交货币的虚拟场景,为个体间互动仪式链的形成提供条件准备。在对影视剧《狂飙》受众群体的互动仪式链形成与产生效果的研... 在寻求认同感与表达欲的数字互联时代,高热度的影视剧成为重要的社交货币,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为个体搭建起使用社交货币的虚拟场景,为个体间互动仪式链的形成提供条件准备。在对影视剧《狂飙》受众群体的互动仪式链形成与产生效果的研究中发现:互动仪式中产生的身份符号与情感能量能够投入新的互动仪式中,将过去与现在的情境相连,对影视剧的出圈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 社交货币 情感能量 群体身份符号 《狂飙》
下载PDF
品牌仪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11
作者 温韬 王子威 《对外经贸》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品牌仪式是激发消费者联想和情感的关键,是品牌联结消费者的重要纽带,也是品牌管理研究领域的新兴视角之一。学术界就品牌仪式已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增强品牌仪式理论研究进展和管理实践成效,对品牌仪式的概念... 品牌仪式是激发消费者联想和情感的关键,是品牌联结消费者的重要纽带,也是品牌管理研究领域的新兴视角之一。学术界就品牌仪式已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增强品牌仪式理论研究进展和管理实践成效,对品牌仪式的概念、品牌仪式与相似概念的差异、品牌仪式的形成路径以及后效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指出了三个方向:明确品牌仪式概念,开发更有效的测量工具;探究品牌仪式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机制;开展品牌仪式线上线下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仪式 品牌管理 消费者行为 信息传播
下载PDF
互动仪式:青少年戏剧治疗小组的服务机制探析
12
作者 良警宇 罗秋宇 《社会建设》 2024年第1期117-134,共18页
戏剧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尝试以更灵活、创新、隐喻的手段,缓解或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基于“问题青少年”戏剧治疗小组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行动实践,本研究以互动仪式理论为视角,探讨其治疗过程的... 戏剧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尝试以更灵活、创新、隐喻的手段,缓解或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基于“问题青少年”戏剧治疗小组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行动实践,本研究以互动仪式理论为视角,探讨其治疗过程的实现机制。社会工作戏剧治疗的核心是以文本、空间和技术作为共同关注的行动焦点,将自省、改变和希望作为情感能量的来源,并通过戏剧治疗过程中共享的情感状态的交互强化,使青少年获得正向的自我认知,缓解家庭关系,从而促进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解决。实现这一过程的机制涉及信任构建、防御消解、焦点制造、情感递进等关键环节。为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情感能量此消彼长及权力支配等问题,需要注意以正向符号延长情感状态,以优势视角化解青少年的抵触心理,在互动仪式过程中寻找和解决问题而非进行道德评判,以及通过强调内观自我价值来消解权力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治疗 互动仪式 青少年 服务机制
下载PDF
寻找上古诗歌发展的依据——《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序
13
作者 赵逵夫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6-7,共2页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一书从历史文化等理论方面对先秦文学尤其是诗歌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礼俗仪式探索、考察上古诗歌的发展,可以看到更早的诗歌存在、演进的情形,亦可了解从春秋前期至战国之末我国诗歌发展中缺环一段的大体状况。
关键词 上古诗歌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 发展依据
下载PDF
榃僧村接龙祈福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14
作者 刘建民 阳鑫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4,23,共7页
传统民族村落是社群仪式活动的重要场所,社群仪式活动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也是该民族继承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横州市榃僧村接龙祈福仪式过程深入考察,发现继承并发展传统民族村落仪式在维... 传统民族村落是社群仪式活动的重要场所,社群仪式活动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也是该民族继承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横州市榃僧村接龙祈福仪式过程深入考察,发现继承并发展传统民族村落仪式在维系当地历史记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村落共同体意识以及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落 榃僧村 仪式
下载PDF
渝东南彭水道场仪式音乐形态特征探析
15
作者 刘志燕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5-170,共6页
渝东南彭水道场是在当地农村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丧葬仪式,仪程进行中始终伴随着唱腔及打击乐器的演奏。仪式音乐作为仪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厘清仪式中音乐的具体面貌及特征对于全面认识仪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渝东南彭水梅子垭乡道... 渝东南彭水道场是在当地农村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丧葬仪式,仪程进行中始终伴随着唱腔及打击乐器的演奏。仪式音乐作为仪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厘清仪式中音乐的具体面貌及特征对于全面认识仪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渝东南彭水梅子垭乡道场掌坛师冯秀平、左青松等道师的访谈及实录的七天道场视频资料,整理记录了86首唱腔曲谱,及打击乐的9种主要板式,概括出了仪式用乐的类型化、程式性特征,以及唱腔旋律以重复、变奏为主的发展手法,初步呈现了道场音乐的基本面貌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彭水县 道场丧葬仪式音乐 音乐发展手法
下载PDF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粉丝攻击行为的群体实践探究
16
作者 王琪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78-180,共3页
目的:在当下的饭圈中,粉丝的攻击行为日常且频繁,维护偶像成为所有粉丝公认的仪式性准则。流量居于榜首的偶像粉丝群体之间往往呈现出水火不容的态势,粉丝群体创造了盛大的仪式,并共同维持仪式的持续和发展。文章从参与形式、行为符号... 目的:在当下的饭圈中,粉丝的攻击行为日常且频繁,维护偶像成为所有粉丝公认的仪式性准则。流量居于榜首的偶像粉丝群体之间往往呈现出水火不容的态势,粉丝群体创造了盛大的仪式,并共同维持仪式的持续和发展。文章从参与形式、行为符号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阐述整个仪式的形成与维系,深入了解粉丝的内在需求,为改善粉丝的攻击行为提出建议。方法:选取当下热门的偶像粉丝群体,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和深度交流,旨在深入分析粉丝攻击行为仪式性的产生机制。结果:从传播的仪式观角度看待攻击行为,会发现其行为本身可以被看作一种仪式符号,粉丝的攻击行为成为进入该圈层的“投名状”,以此确认自身“以偶像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建构与稳定,构建并维护仪式信仰。结论:攻击行为是进入群体内部的“初级门票”,更是评价粉丝价值的重要指标。攻击行为的仪式化来自粉丝将攻击行为作为区分不同粉丝群体的首要标志。另外,有资本力量让流量成为主宰饭圈文化和粉丝经济的法则,为偶像战斗成为饭圈潜规则的外部诱因。因此,改善饭圈环境需要社会、平台、粉丝群体三方共同努力,破除畸形的“流量至上”主义,创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仪式 饭圈文化 仪式信仰 粉丝攻击行为
下载PDF
河北农村婚礼仪式及仪式用乐研究——以宁晋县W村为例
17
作者 商璇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婚礼是个体生命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个体社会角色与责任的转变,其仪式流程彰显当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人文风貌。仪式流程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受现代的流行趋势以及审美趋向的影响被不断建构。... 婚礼是个体生命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个体社会角色与责任的转变,其仪式流程彰显当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人文风貌。仪式流程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受现代的流行趋势以及审美趋向的影响被不断建构。本文以宁晋县W村为例,分析当下河北农村婚礼的生成背景、仪式流程以及仪式用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婚礼仪式 仪式用乐
下载PDF
记忆·情怀·认同:音乐综艺《声生不息》的仪式建构
18
作者 李宇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6期106-108,共3页
音乐类综艺节目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声生不息》作为近期备受瞩目的音乐综艺节目,自首播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本文以《声生不息》为例,基于“媒介仪式”的理论视角,通过对其节目内... 音乐类综艺节目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声生不息》作为近期备受瞩目的音乐综艺节目,自首播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本文以《声生不息》为例,基于“媒介仪式”的理论视角,通过对其节目内容、环节设置、视听符号以及受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仪式建构。研究发现,《声生不息》通过传播仪式建构,以时代金曲为媒介,承担起了强化观众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时代认同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仪式 媒介仪式 声生不息
下载PDF
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19
作者 贾璐璐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现状以及作用发挥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文章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为指导,发掘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运作逻辑之间的耦合... 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现状以及作用发挥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文章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为指导,发掘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运作逻辑之间的耦合之处,归纳出当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路径,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与功能重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 互动仪式 乡村公共文化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电商直播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炜 伍琪 田萌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2,共12页
[目的/意义]实时互动是电商直播超越传统电子商务的重要优势,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验证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直播平台、主播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参考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在微观情境下以互动仪式链为基础,构建电商直播情境下的互动... [目的/意义]实时互动是电商直播超越传统电子商务的重要优势,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验证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直播平台、主播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参考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在微观情境下以互动仪式链为基础,构建电商直播情境下的互动仪式链,探讨互动仪式链效果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并将主播、平台、用户纳入模型,完善互动仪式影响机制。[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发现,主播的吸引力正向影响群体团结,粉丝数负向影响群体团结和群体符号;平台的互动环境显著影响群体符号和情感能量,便利性显著影响互动仪式链效果;用户的兴趣度显著影响群体符号和情感能量,用户的获得感显著影响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产生的群体符号、情感能量正向影响参与行为,群体团结对参与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直播 互动仪式 用户 参与行为 抖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