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剧视阈下的杜甫“三大礼赋”
1
作者 王淑君 杨宝春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57,共7页
天宝九载(750),杜甫预献“三大礼赋”,包括《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这些作品以浪漫的文学想象描述了唐玄宗祭祀老子、祖先和天地神的活动,实际是唐代祭祀仪式的文学呈现。在“三大礼”祭祀中,鬼神信仰、仪轨... 天宝九载(750),杜甫预献“三大礼赋”,包括《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这些作品以浪漫的文学想象描述了唐玄宗祭祀老子、祖先和天地神的活动,实际是唐代祭祀仪式的文学呈现。在“三大礼”祭祀中,鬼神信仰、仪轨流程、礼乐教化等元素共同作用于整个祭典过程,明显展现出后世戏剧的种种特质。“三大礼”祭祀的目的在于祈福于天和宣扬正统,其表演以庄严的动作流程感召观看者,相当于一场官方仪式剧,展现出古代礼乐文化的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三大礼赋 典礼赋 祭祀 礼乐文化 仪式剧
下载PDF
从山西仪式剧的演出形态看中国戏剧的特点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竹三 《文化遗产》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以往学术界认为,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娱乐人群、高台教化、写意性、综合性和以行当演人物等特点。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历代于城乡戏台上表演的观赏性戏剧(杂剧、传奇、地方戏等)和在民间底层祭祀民俗活动中演出的原生态戏剧(赛戏、傩... 以往学术界认为,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娱乐人群、高台教化、写意性、综合性和以行当演人物等特点。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历代于城乡戏台上表演的观赏性戏剧(杂剧、传奇、地方戏等)和在民间底层祭祀民俗活动中演出的原生态戏剧(赛戏、傩戏、目连戏等)。上述所概括的传统戏曲特点,只能适用于观赏性戏剧,而不能涵盖祭祀性戏剧。本文以山西仪式剧为案例,从演出生态环境、演出目的、演出场所、如何饰扮剧中人物和所综合的艺术手段等方面,来说明仪式剧演出主要供神灵享用,在娱神之余亦可娱人;演出场所除在固定的神庙戏台外,还可作流动性演出;装扮剧中人物不必通过行当,而由村民直接饰扮,并多为世袭制;融合的艺术手段较少,综合性不强。因此对全面的中国戏剧特点需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剧 演出形态 特点
下载PDF
藏族仪式剧《打牛魔王》考略——兼与今枝由郎先生商榷 被引量:2
3
作者 康保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143,共8页
《打牛魔王》(藏语音译:"送老工夹布")是清代乾隆以来混杂在整套西藏节日习俗中的一个环节,具有浓厚的角色扮演因素,属于活态传承的仪式剧。该仪式剧表演的时间、地点、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因此引起一些学者对相关... 《打牛魔王》(藏语音译:"送老工夹布")是清代乾隆以来混杂在整套西藏节日习俗中的一个环节,具有浓厚的角色扮演因素,属于活态传承的仪式剧。该仪式剧表演的时间、地点、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因此引起一些学者对相关记载的质疑,认为将"打牛魔王"与"送老工夹布"相混淆是不准确的。本文用文献材料证明该仪式剧的完整存在及活态传承特点,并试图以藏戏的形式还原其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牛魔王 老工夹布 藏戏 角色扮演 仪式剧
下载PDF
毛南族肥套仪式剧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 被引量:4
4
作者 欧造杰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2-65,69,共5页
肥套是我国毛南族影响最深远的民俗习惯,它以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展现了毛南族人祈求人丁兴旺、财源广进、平安幸福等思想,表达了丰富的民俗礼仪和文化内容。本文从艺术学的视角来分析毛南族肥套仪式剧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对其进行... 肥套是我国毛南族影响最深远的民俗习惯,它以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展现了毛南族人祈求人丁兴旺、财源广进、平安幸福等思想,表达了丰富的民俗礼仪和文化内容。本文从艺术学的视角来分析毛南族肥套仪式剧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对其进行保护的措施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南族 肥套 仪式剧 文化内涵 保护
下载PDF
赛戏仪式剧《斩旱魃》的雩祭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6-47,共2页
从整个仪式来看,赛戏是群体性祭祀行为,是将祭祀仪式作人物形象的图解。但它确又是戏,有人物角色、舞蹈动作和故事情节搬演等方面的戏剧审美因素,因而人们将它认为是敬神为主兼以娱人的祭祀仪式剧。赛戏活动一般是每个台口演出4天,包括... 从整个仪式来看,赛戏是群体性祭祀行为,是将祭祀仪式作人物形象的图解。但它确又是戏,有人物角色、舞蹈动作和故事情节搬演等方面的戏剧审美因素,因而人们将它认为是敬神为主兼以娱人的祭祀仪式剧。赛戏活动一般是每个台口演出4天,包括报赛、迎喜神、刮街、斩旱魃、说夜书等固定程序。《斩旱魃》是赛戏独具特色的仪式剧,它的内容强烈地体现了原始的雩祭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戏 仪式剧 报赛 斩旱魃 雩祭
下载PDF
从傩舞、巫舞的形式看中国仪式剧的雏形 被引量:2
6
作者 蒋中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4-78,共5页
戏曲,作为中国戏剧,其最大特点就是载歌载舞地讲述故事,如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所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种以歌舞来敷衍故事的戏剧演出方式是中国戏曲与欧洲话剧的根本区别。中国戏曲的这种歌舞传统追根溯源是由先... 戏曲,作为中国戏剧,其最大特点就是载歌载舞地讲述故事,如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所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种以歌舞来敷衍故事的戏剧演出方式是中国戏曲与欧洲话剧的根本区别。中国戏曲的这种歌舞传统追根溯源是由先秦时代“诗、乐、舞”一体化的艺术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剧 《九歌》 巫舞 傩舞 歌舞表演 舞蹈 原始社会 图腾崇拜 王国维 巫觋
下载PDF
中国民间仪式与仪式剧 被引量:3
7
作者 柏岳 《民间文化论坛》 2013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古代中国,人的一生都和仪式紧密相连,而仪式具有装扮、歌唱、音乐、说白和一系列的程式性动作等戏剧元素,从表现的意义上说,仪式就是一场"表演"。"五礼"仪式,就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表演"形态;一个... 在古代中国,人的一生都和仪式紧密相连,而仪式具有装扮、歌唱、音乐、说白和一系列的程式性动作等戏剧元素,从表现的意义上说,仪式就是一场"表演"。"五礼"仪式,就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表演"形态;一个地方的祭祀,则是席裹全民的演出活动;仪式戏剧,对于戏曲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间 仪式 仪式剧
下载PDF
试论藏族仪式剧《米拉日巴劝化记》的流传及其对安多藏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娅丽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通过对藏族仪式剧《米拉日巴劝化记》在甘肃、青海的流传与演变的分析 ,探讨其表演形式对安多藏戏的影响 ,旨在进一步研究安多藏戏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仪式剧 藏戏 米拉日巴 公保多吉 安多藏区
下载PDF
吃忌猪——中国古代仪式剧的典范
9
作者 张子伟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祭祀仪式 吃忌猪 中国 古代仪式剧 民间文化
下载PDF
莆仙傀儡戏与仪式剧《北斗戏》演出
10
作者 杨榕 《福建艺术》 2022年第9期26-30,共5页
莆仙傀儡戏,是八闽最古老的傀儡剧种之一,早在宋代就已盛行,其历史地位十分突出,是尚未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傀儡艺术遗珠。莆仙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也称“木身”或“木师”,流行于莆田、仙游及邻县莆仙方言区,清末民初... 莆仙傀儡戏,是八闽最古老的傀儡剧种之一,早在宋代就已盛行,其历史地位十分突出,是尚未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傀儡艺术遗珠。莆仙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也称“木身”或“木师”,流行于莆田、仙游及邻县莆仙方言区,清末民初随着莆田移民而传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笔者曾数次赴莆作深入的田野调查,采访一些有历史承传关系的傀儡班,并到演出实地进行考察。本文以实际调查所得,结合古今有关文献,简述其历史源流、班社情况与艺术形态,并介绍仪式剧《北斗戏》的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戏 仪式剧 莆仙方言 清末民初 莆田 东南亚
下载PDF
论生态美学野下的彝族原始仪式剧:《撮泰吉》——兼论其仪式中的史前音乐孑遗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光华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9,共8页
"撮泰吉"是反映彝族先民史前生产、生活的原始仪式剧,风格原始、稚拙、夸张、怪诞。本文从生态美学、艺术史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理论出发,对其深刻的生态美学内涵(生态觉醒、生态超越、生态审美体验)以及仪式中的某些史前音... "撮泰吉"是反映彝族先民史前生产、生活的原始仪式剧,风格原始、稚拙、夸张、怪诞。本文从生态美学、艺术史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理论出发,对其深刻的生态美学内涵(生态觉醒、生态超越、生态审美体验)以及仪式中的某些史前音乐孑遗展开探讨,认为这种原始仪式剧的魅力完全蕴聚于生态化的神奇世界之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彝族先民与生态和谐共融的美丽画卷。而其中的某些史前音乐孑遗又为人类远古音乐研究提供了现实例证和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撮泰吉 仪式剧 史前音乐 生态美学
原文传递
分别与交流——戏曲与祭祀仪式剧异同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麻国钧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有两大类演出艺术形态——戏曲与祭祀仪式剧。二者不同而相类,分别而交流,却始终未能走向一致,融合而为一。戏曲不能全面覆盖祭祀仪式剧,而祭祀仪式剧更不能取代戏曲。二者在演出形态上迥然不同,也在展演空间上存在很...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有两大类演出艺术形态——戏曲与祭祀仪式剧。二者不同而相类,分别而交流,却始终未能走向一致,融合而为一。戏曲不能全面覆盖祭祀仪式剧,而祭祀仪式剧更不能取代戏曲。二者在演出形态上迥然不同,也在展演空间上存在很大区别。祭祀仪式剧自古迄今未能脱离祭祀坛场而独立为艺术商品,从整体而言,它始终以神灵供品的属性活跃在村落,展演在各种各样的祭祀空间中;而戏曲至迟在勾栏出现之后,已经完成其作为艺术商品的蜕变。更加重要的是,祭祀仪式剧虽然历史悠久,却始终没有形成脚色行当体制,而戏曲却早已用脚色行当这个具有中介性质的体制去塑造人物,敷衍故事,戏曲与祭祀仪式剧的根本区别恰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祭祀仪式剧 演出空间 行当体制
原文传递
藏族仪式剧与宗教祭祀仪式之关系——安多地区藏族“米拉羌姆”仪式戏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娅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4,共5页
本文解析安多地区藏族祭祀仪式中"米拉羌姆"的戏剧叙事,从人类学仪式理论揭示藏族仪式戏剧发生的神秘意蕴,梳理祭祀仪式早期传承线索和仪式剧历史演化脉络,探寻藏族仪式剧同宗教信仰及其祭祀仪式传统的内在关联,从而对戏剧、... 本文解析安多地区藏族祭祀仪式中"米拉羌姆"的戏剧叙事,从人类学仪式理论揭示藏族仪式戏剧发生的神秘意蕴,梳理祭祀仪式早期传承线索和仪式剧历史演化脉络,探寻藏族仪式剧同宗教信仰及其祭祀仪式传统的内在关联,从而对戏剧、舞蹈、仪式等的表述价值和地位进行重新认识与反思,并将这些不同的表述提高到族群记忆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剧 “米拉羌姆” 族群记忆
原文传递
中韩仪式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国强 《当代韩国》 2010年第4期96-106,共11页
本文以中国的"还坛神"和韩国的"东海岸别神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韩两国仪式剧进行比较,寻求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演出形态来看,中韩仪式剧主要集中在仪式的娱神酬神阶段演出,其基本形态是祭夹戏;但中国仪式剧较... 本文以中国的"还坛神"和韩国的"东海岸别神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韩两国仪式剧进行比较,寻求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演出形态来看,中韩仪式剧主要集中在仪式的娱神酬神阶段演出,其基本形态是祭夹戏;但中国仪式剧较多的是以戏代祭,韩国仪式剧一般是先祭后戏。从艺术品格来看,二者具有拙朴、风趣、即兴的艺术品格,均包含了一些游戏的特质。但中国仪式剧较多的具备戏曲萌芽的特征,韩国仪式剧较多的具备原始演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两国 仪式剧 演出形态 艺术品格 韩国 中国 特殊性 普遍性
原文传递
论英国中世纪教堂仪式剧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晓霞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00,共6页
英国教堂仪式剧产生的过程是极其漫长和复杂的,它体现了中世纪基督教对戏剧艺术的复杂态度。早期基督教吸收了具有戏剧色彩的异教祭祀节日,进而使得基督教崇拜活动具有戏剧的成分,一些附加在复活节弥撒仪式之中的"附加段",作... 英国教堂仪式剧产生的过程是极其漫长和复杂的,它体现了中世纪基督教对戏剧艺术的复杂态度。早期基督教吸收了具有戏剧色彩的异教祭祀节日,进而使得基督教崇拜活动具有戏剧的成分,一些附加在复活节弥撒仪式之中的"附加段",作为"准戏剧"成为中世纪戏剧的雏形。在复活节和圣诞节"附加段"的基础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对话内容和人物的增加,以及对其中扮演的指令性要求,"附加段"从准戏剧最终成为了戏剧——教堂仪式剧。教堂仪式剧主要服务于教会的崇拜活动,因此它的发展极为有限,但它们提供了将圣经故事进行戏剧表演的范例,成为中世纪各种宗教剧孕育的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堂仪式剧 附加段 弥撒仪式
原文传递
论英国中世纪教堂仪式剧的萌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晓霞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117,共6页
英国教堂仪式剧产生的过程是极其漫长和复杂的,它体现了中世纪基督教对戏剧艺术的复杂态度。早期基督教吸收了具有戏剧色彩的异教祭祀节日,进而使得基督教崇拜活动具有戏剧的成分,一些附加在复活节弥撒仪式之中的"附加段",作... 英国教堂仪式剧产生的过程是极其漫长和复杂的,它体现了中世纪基督教对戏剧艺术的复杂态度。早期基督教吸收了具有戏剧色彩的异教祭祀节日,进而使得基督教崇拜活动具有戏剧的成分,一些附加在复活节弥撒仪式之中的"附加段",作为"准戏剧"成为中世纪戏剧的雏形。在复活节和圣诞节"附加段"的基础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对话内容和人物的增加,以及对其中扮演的指令性要求,"附加段"从准戏剧最终成为了戏剧——教堂仪式剧。教堂仪式剧主要服务于教会的崇拜活动,因此它的发展极为有限,但它们提供了将圣经故事进行戏剧表演的范例,成为中世纪各种宗教剧孕育的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堂仪式剧 附加段 弥撒仪式
原文传递
乌撒祭祀仪式剧“撮泰吉”与威宁彝人的族群记忆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含鑫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5年第1期273-279,共7页
贵州威宁彝族的祭祀仪式剧"撮泰吉",是在傩歌、傩舞和神话、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与驱邪逐疫的祭坛祀神宗教祭祀仪式相伴随的。在"撮泰吉"极其浓郁的彝族民族文化因素的傩戏艺术形态背后,承载着隐秘的威宁彝... 贵州威宁彝族的祭祀仪式剧"撮泰吉",是在傩歌、傩舞和神话、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与驱邪逐疫的祭坛祀神宗教祭祀仪式相伴随的。在"撮泰吉"极其浓郁的彝族民族文化因素的傩戏艺术形态背后,承载着隐秘的威宁彝人族群迁徙的记忆。"撮泰吉"以古老的身姿存在,在威宁彝人族群记忆、民族文化认同及情感凝聚中一直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仪式剧 撮泰吉 威宁彝族 族群记忆
原文传递
《九歌》:雏形仪式剧中的角色扮演
18
作者 刘振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九歌》,《楚辞》篇名,战国时楚人屈原根据楚国南部流传的民间祭祀乐歌整理、加工所作。《九歌》共十一篇,分别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 《九歌》,《楚辞》篇名,战国时楚人屈原根据楚国南部流传的民间祭祀乐歌整理、加工所作。《九歌》共十一篇,分别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不仅是中国文学史、诗歌史上的经典名篇,也是唯一反映上古时期巫觋祭祀歌舞仪式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呈现给我们的是典雅、浪漫的气质,是巫歌中的精品,是艺术化的巫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仪式剧 角色扮演 民间祭祀 《少司命》 《大司命》 《湘夫人》 《云中君》
原文传递
内坛法事外台戏——永康道教仪式剧“省感戏”探微
19
作者 魏敏 《艺术教育》 2014年第4期116-119,共4页
被学术界称为亚傩戏的省感戏,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宗教戏剧,或更为确切地说,它是一种道教仪式剧,该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永康及毗邻的磐安、缙云、义乌、武义、东阳、金华等地。省感戏是旧时永康一带政治、经济、宗教、婚姻、民俗等多元文... 被学术界称为亚傩戏的省感戏,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宗教戏剧,或更为确切地说,它是一种道教仪式剧,该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永康及毗邻的磐安、缙云、义乌、武义、东阳、金华等地。省感戏是旧时永康一带政治、经济、宗教、婚姻、民俗等多元文化的结合体,戏中能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省感戏熔仪式、戏剧于一炉,集道士、演员于一身,合剧本、科仪本于一体的艺术特色,以及所演戏文多以劝人"弃恶从善、去邪归正"为宗旨的思想内核,在我国的戏曲百花园中一枝独秀,鲜艳夺目。文章试图通过田野考察与对相关文献史料的梳理,以例证和揭示其自身特点的关联性、合理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感戏 道教 仪式剧 探微
原文传递
论仪式剧与世俗剧杂糅的阳戏
20
作者 朱恒夫 《戏曲研究》 2019年第3期134-151,共18页
阳戏,是一种散布于中国西南诸省的傩戏种类。今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市的乡村还有演出活动。有些地方多一些,如贵州有黔北的湄潭、桐梓、正安、道真、沿河等,黔中的福泉、息烽、开阳等,黔南和黔东南的罗甸、天柱、... 阳戏,是一种散布于中国西南诸省的傩戏种类。今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市的乡村还有演出活动。有些地方多一些,如贵州有黔北的湄潭、桐梓、正安、道真、沿河等,黔中的福泉、息烽、开阳等,黔南和黔东南的罗甸、天柱、黎平、锦屏、黄平等。湘西的阳戏也比较繁盛,分为南路阳戏和北路阳戏,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麻阳、怀化、芷江、黔阳、会同、新晃、溆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潭 阳戏 仪式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