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式呼吸操对腰麻剖宫产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及胎儿的影响
1
作者 蔡军 秦晗 颜建娥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探讨3-2-3腹式呼吸操对腰麻后剖宫产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及胎儿的影响。方法将131例剖宫产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腹式深呼吸组(深呼吸组)43例和3-2-3腹式呼吸操组(3-2-3组)44例。腰麻后平卧,对照组无干预... 目的探讨3-2-3腹式呼吸操对腰麻后剖宫产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及胎儿的影响。方法将131例剖宫产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腹式深呼吸组(深呼吸组)43例和3-2-3腹式呼吸操组(3-2-3组)44例。腰麻后平卧,对照组无干预;深呼吸组行深呼吸鼓腹;3-2-3组按吸气计数1、2、3腹部鼓至最高,屏气计数1、2,再呼气计数1、2、3至腹部降至最低方式呼吸。记录3组麻醉前(T_(0))、麻醉后仰卧5 min(T_(1))、手术前即刻(T_(2))、胎儿娩出前(T_(3))、胎儿娩出后(T_(4))的心率(HR)和T_(0)、T_(1)时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比较3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升压药使用率、SHS发生率、呼吸坚持时长及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采集脐动脉血并检测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pH值、乳酸(Lac)、碱剩余(BE)等指标。结果(1)对照组T_(1)—T_(4)时、深呼吸组T_(1)和T_(3)时HR较T_(0)时变化明显(P<0.05),3-2-3组T_(1)—T_(4)时HR较对照组波动减小(P<0.05);T_(1)时对照组、深呼吸组的SBP和MAP较T_(0)时下降(P<0.05),而3-2-3组MAP无明显改变(P>0.05)。(2)与对照组比较,3-2-3组不良反应和SHS发生率、升压药使用率下降,新生儿Apgar评分增高;3-2-3组呼吸坚持时长较深呼吸组和对照组延长(P<0.05)。(3)与对照组相比,3-2-3组脐动脉血IL-1、IL-6、TNF-α、Cor、NE、pH值、Lac、BE均明显改善(P<0.05);与深呼吸组相比,3-2-3组IL-6、TNF-α、pH值、Lac、BE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3-2-3腹式呼吸操指导腰麻后剖宫产产妇可降低SHS发生率,抑制胎儿应激反应和酸中毒,优于腹式深呼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腰麻 3-2-3腹式呼吸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伟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8期227-229,共3页
观察对接受腰麻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对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3月~2023年03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全部产妇在术中均接受腰麻,双色小球法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对... 观察对接受腰麻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对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3月~2023年03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全部产妇在术中均接受腰麻,双色小球法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较参照组更好,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腰麻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使其在术中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避免其生命体征出现过大的波动,保证手术的有序进行,并提高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能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腰麻 集束化护理 预防效果 生命体征 满意度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体位干预防治孕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的效果
3
作者 陈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41-0044,共4页
分析剖宫产中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产妇,接受术中体位干预的效果。方法 精选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中,进入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50例孕妇,随机分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与参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分析剖宫产中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产妇,接受术中体位干预的效果。方法 精选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中,进入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50例孕妇,随机分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与参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HS孕妇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用术中体位干预的方式,可以改善孕妇的血压情况,稳定孕妇的生命体征,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出现,控制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维护母婴的安全,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干预效果 剖宫产手术 术中体位干预 孕妇
原文传递
早期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中防治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应用
4
作者 陈燕华 潘红连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235-238,共4页
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术中防治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产妇分为两组,每组60例。DZ组实施常规护理,GC组实施早期护理。比较不... 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术中防治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产妇分为两组,每组60例。DZ组实施常规护理,GC组实施早期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DZ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GC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DZ组心率、呼吸频率高于GC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DZ组高于GC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NSNS评分高于DZ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在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利于产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稳定,可进一步提升新生儿健康情况与产妇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体位干预
下载PDF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的预见性体位护理效果及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5
作者 黄娟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34-0137,共4页
研究观察预见性体位护理效果,患者均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并分析上述护理方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影响。方法 2022.01(开始)/2023.05(结束),采集时间,类型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年龄范围17-44岁,60例,藤县第二人... 研究观察预见性体位护理效果,患者均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并分析上述护理方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影响。方法 2022.01(开始)/2023.05(结束),采集时间,类型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年龄范围17-44岁,60例,藤县第二人民医院,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差别划分组别,CG组—30例纳入—常规护理,TW组—30例纳入—常规+预见性体位护理,观察效果、SHS发生率。结果 CG组、TW组,进行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对比,均无差异(P>0.05);麻醉25min后进行收缩压对比(t值7.259)、舒张压对比(t值21.552),TW组均>CG组;进行麻醉25min心率对比(t值19.052)、呼吸频率对比(t值12.393),TW组均<CG组(P<0.05);进行收缩压差值(△)值(t值8.639)、舒张压△值(t值15.542)、心率△值(t值14.173)、呼吸频率△值(t值23.326)对比,TW组均<CG组(P<0.05)。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t值6.411),TW组>CG组(P<0.05)。进行SHS发生率对比(x2值5.19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x2值6.405),TW组均<CG组(P<0.05)。进行产妇满意评分对比(t值5.819 )、家属满意评分对比(t值6.745),TW组均>CG组(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护理方法选择中,可选择预见性体位护理,预防不良事件、SHS发生,降低麻醉等操作对产妇造成的应激,改善新生儿状态,促进护理满意评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预见性体位护理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预防托架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翔燕 孟凡民 +2 位作者 张加强 杜献惠 齐艳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产妇易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腰麻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常选用的麻醉方法,而腰麻后随着腹肌松弛,子宫失去支撑作用可诱发或加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上预防腰麻下产妇仰... 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产妇易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腰麻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常选用的麻醉方法,而腰麻后随着腹肌松弛,子宫失去支撑作用可诱发或加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上预防腰麻下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方法有改变产妇体位、预先扩容等,本研究就自制托架(专利号为ZL200720092454.1)预防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产妇体位 剖宫产术 血流动力学 预防 托架 椎管内麻醉 剖宫产手术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娜 马挺 +1 位作者 田肇隆 王克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剖宫产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将其分成Ⅰ组〔对照组,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和Ⅱ组(低血压组,收缩压<100mmHg)...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剖宫产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将其分成Ⅰ组〔对照组,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和Ⅱ组(低血压组,收缩压<100mmHg),分别测定母亲动脉血气、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值,并评定新生儿1minApgar评分。结果取胎儿时2组产妇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脐静脉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1minApa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新生儿不利,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脐血血气分析
下载PDF
手术体位垫防治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何花 陶爱琴 +1 位作者 叶丽 张宇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1期2884-2886,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体位垫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12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依据手术顺序随机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左侧卧位L2~3联合麻醉成功后,对照组... 目的观察手术体位垫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12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依据手术顺序随机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左侧卧位L2~3联合麻醉成功后,对照组在产妇腰骶臀部放置自制体位垫(沙袋)使其下腹部左倾15°~20°,观察组将奥克兰(OKL)斜行手术体位垫放置于腰骶臀部使其下腹部左倾15°~20°。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T0)、侧卧位麻醉操作前(T1)、放置体位垫后1min(T2)、3min(T3)、5min(T4)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SHS发生率、麻黄碱用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舒适度。结果 T0、T1时两组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HS发生率、麻黄碱用量、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体位垫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SHS效果优,患者感觉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手术体位垫
下载PDF
不同体位肱动脉峰流速差值对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瞿敏 于莉莉 +3 位作者 李婧 张秀青 刘天琳 常玉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产妇不同体位肱动脉峰流速的变化,探讨其预测腰麻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SHS)的有效性。方法拟在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ASAⅠ或Ⅱ级,根据腰麻后是否发生SHS(上肢SBP下降30 mm H...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产妇不同体位肱动脉峰流速的变化,探讨其预测腰麻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SHS)的有效性。方法拟在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ASAⅠ或Ⅱ级,根据腰麻后是否发生SHS(上肢SBP下降30 mm Hg或下降至80 mm Hg以下)分为SHS组和非SHS组。记录麻醉前仰卧位与左侧卧位的HR、SBP、DBP,同时超声测量肱动脉峰流速。并计算变换体位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值(Δ),对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腰麻后发生SHS的预测作用。结果纳入196例产妇,有89例(45.4%)腰麻后发生了SHS。SHS组ΔSBP、ΔDBP、肱动脉峰流速最小值差值(ΔVpmin)、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差值(ΔΔVp)明显高于非SHS组(P<0.05),ΔSBP、ΔDBP、ΔVpmin、ΔΔV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95%CI 0.575~0.846)、0.573(95%CI 0.419~0.727)、0.948(95%CI0.895~0.987)、0.864(95%CI 0.770~0.958),诊断界值分别为17.5 mm Hg、7.6 mm Hg、17.8 cm/s、13.1%。结论产妇不同体位下超声测量肱动脉峰流速差值可有效预测腰麻后SHS的发生,其中ΔVpmin≥17.8 cm/s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体位 肱动脉峰流速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忠义 张同军 +2 位作者 靳红绪 王福朝 刘志永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0期151-153,共3页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由于妊娠晚期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升高,手术中发生SHS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严重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SHS...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由于妊娠晚期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升高,手术中发生SHS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严重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SHS发生的病理基础、原因、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分析了剖宫产术中SHS的易发因素,提出了剖宫产术中防治SHS的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中SH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病因 防范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聚禧 农光 +1 位作者 黄伟芝 黄光梅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466-1467,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剖宫产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平面高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30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将腰麻平面>T6的95例设为A组,T6≤平面<T8的124例为B组,平面≤T8的71例为C组。观察记录各组低血压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目的观察急诊剖宫产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平面高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30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将腰麻平面>T6的95例设为A组,T6≤平面<T8的124例为B组,平面≤T8的71例为C组。观察记录各组低血压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麻醉效果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等。结果 C组低血压和SHS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3组麻醉优良率、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时镇痛、肌松理想,SHS发生率低,对母婴安全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充气式托架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边步荣 高彦东 +2 位作者 郭宇峰 高静 高素琴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6期57-58,63,共3页
目的:观察充气式托架用于预防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正常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6... 目的:观察充气式托架用于预防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正常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将自制充气式托架放置于产妇右臀部,根据要求通过加压气囊向支撑气囊充气,使其下腹部左倾15°~20°,对照组在麻醉成功后采取正常的平卧位。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在麻醉前(T0)、麻醉后1 min(T1)、3min(T2)、5 min(T3)、10 min(T4)等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两组SHS发生的例数,麻黄碱平均用量和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MAP在T1~T3时明显低于T0时(P〈0.05),且B组MAP明显低于A组(P〈0.05),T0和T4时两组MAP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在T1-T3时明显快于T0时和A组(P〈0.05)。A组发生SHS 5例(8.3%)明显少于B组28例(40.7%)(P〈0.05);A组麻黄碱平均用量(4.5±2.1)mg明显少于B组(16.7±6.6)mg(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A组(9.5±0.5)分明显高于B组(7.6±0.7)分(P〈0.05)。结论:充气式托架用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效果明显,可以维持相对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提高了麻醉质量和舒适度,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体位 APGAR评分
下载PDF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预测产妇脊椎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姚世发 牛建梅 徐韬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产前应用超声测量不同体位时产妇的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e index,IVC-CI),探究其在预测脊椎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S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剖宫产手术前,分别在产妇左侧... 目的:产前应用超声测量不同体位时产妇的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e index,IVC-CI),探究其在预测脊椎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S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剖宫产手术前,分别在产妇左侧卧位及平卧位时,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呼气末最大直径(inferior vena cava maximal diameter during quiet expiration,IVCe)、下腔静脉吸气末最小直径(inferior vena cava minimal diameter during quiet inspiration,IVCi),并计算不同体位时IVC-CI及平卧位与左侧卧位的IVC-CI差值(ΔIVC-CI)。依据脊椎麻醉后SHS的发生情况,将102例行剖宫产的单胎产妇分为SHS组和非SHS组,比较2组间各超声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在102例产妇中,54例在脊椎麻醉后发生SHS。SHS组和非SHS组产妇在平卧位时的IVCe、IVCi均比自身左侧卧位时明显降低(P<0.01),2组产妇在平卧位时的IVC-CI均比自身左侧卧位时明显增高(P<0.01)。SHS组与非SHS组比较,左侧卧位时的IVCe、IVCi、IVC-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SHS组平卧位时的IVCe、IVCi较非SHS组均明显降低(P<0.01),SHS组平卧位时的IVC-CI较非SHS组均明显增高(P<0.01);SHS组ΔIVC-CI较非SHS组明显增高(P<0.01)。平卧位时的IVC-CI、ΔIVC-CI预测产妇脊椎麻醉后SHS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1、0.927,当平卧位IVC-CI取41.43%、ΔIVC-CI取14.09%作为预测产妇脊椎麻醉后发生SHS的临界值时,其预测灵敏度分别为88.9%、87.0%,特异度分别为98.8%、87.5%。结论:产前采用超声测量产妇平卧位时的IVC-CI及ΔIVC-CI,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其脊椎麻醉后SHS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脊椎麻醉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原文传递
无痛分娩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长久 陈丽 +1 位作者 张志 魏仲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2期2314-2316,共3页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tiveSyndrome SHS),也称主腔静脉压迫综合征(Aorto-caval Compression Sydrome)或Mengert氏休克综合征,是由于妊娠末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血压下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tiveSyndrome SHS),也称主腔静脉压迫综合征(Aorto-caval Compression Sydrome)或Mengert氏休克综合征,是由于妊娠末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头晕,恶心,出汗,甚至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1],为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新生儿的窒息及死亡[2],处理不当可以导致孕产妇心力衰竭[3],甚至呼吸心跳骤停[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临床观察 无痛分娩 静脉压迫综合征 一过性意识障碍 静脉回流受阻 呼吸心跳骤停 休克综合征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雪 杨艳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预防和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发生。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寻求护理实证,针对预防SHS的发生,制定最佳护理方案。结果干预组产妇术中SH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预防和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发生。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寻求护理实证,针对预防SHS的发生,制定最佳护理方案。结果干预组产妇术中SH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SHS的产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症状迅速缓解,顺利完成手术,母婴均平安。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剖宫产SHS手术患者中,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SH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东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的作用 ,预防或杜绝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择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病人 5 82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的平卧位 ,干预组在手术的不同时段放置不同的体位。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临床...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的作用 ,预防或杜绝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择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病人 5 82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的平卧位 ,干预组在手术的不同时段放置不同的体位。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结果对照组发生低血压、胸闷、气促、心慌、脉快弱、面色苍白 ,冷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干预体位可以预防或杜绝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剖宫产术中护理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体位干预对产科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卫东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36-638,共3页
目的研究体位干预对产科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探寻预防剖宫产术中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3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3组各78... 目的研究体位干预对产科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探寻预防剖宫产术中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3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3组各78例,3组产妇采用不同的体位,观察A组产妇采用左倾斜体位,观察B组产妇采用左倾斜体位并将子宫推向左侧。对照组产妇采用平卧位。对比观察三组产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结果①观察B组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最低为26.92%,分别低于观察A组的41.03%和对照组的60.36%,三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B组平均收缩压为(125.2±10.4)mmHg,平均舒张压为(76.5±8.7)mmHg,均高于观察A组[(116.8±12.3)mmHg,(73.4±6.7)mmHg]和对照组[(90.4±9.8.4)mmHg,(60.7±6.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各临床表现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血氧饱和度为(95.2±2.0)%,高与观察A组的(92.6±1.1)%和对照组的(89.4±1.8)%,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产妇采用左侧倾斜卧位同时将子宫向左推离,能有效地降低腰硬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麻 腰硬联合麻醉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体位
下载PDF
小剂量腰麻液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德印 王美健 宿世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5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腰麻液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52例择期剖宫产的初产妇,按照腰麻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6人。监测并记录相关指标,比较不同组间的... 目的探究小剂量腰麻液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52例择期剖宫产的初产妇,按照腰麻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6人。监测并记录相关指标,比较不同组间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情况,新生儿评分情况以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腰麻液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配合左侧卧位有助于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斜坡形垫架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芳 农喜敏 +3 位作者 刘姿 刘俭 周辉 黄琦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6期3249-3251,共3页
[目的]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应用斜坡形垫架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斜坡形垫架组(A组)、沙袋组(B组)、手术床左倾斜组(C组),每组150例,麻醉后3组进行相应体位干预,使产... [目的]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应用斜坡形垫架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斜坡形垫架组(A组)、沙袋组(B组)、手术床左倾斜组(C组),每组150例,麻醉后3组进行相应体位干预,使产妇腹臀向左倾斜15~30°。分别观察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2 min、5 min、10 min、胎儿取出前各时间节点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3组发生SHS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及体位摆放使用时间。[结果]3组产妇麻醉后5 min、10 min血压、SHS发生率、体位摆放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应用斜坡形垫架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能有效预防SH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斜坡形垫架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急诊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辉 莫美陆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总结急诊剖宫产麻醉后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急诊剖宫产护理水平。[方法]将200例急诊剖宫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 [目的]总结急诊剖宫产麻醉后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急诊剖宫产护理水平。[方法]将200例急诊剖宫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情况及麻醉前后5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人数显著降低,干预组麻醉后血压、心率有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而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通过系统、及时、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缓解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