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斯特林悖论、精神生活水平与农民幸福感提升研究--基于CG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纪志耿 李丹琪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2,20,共13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人民幸福感的增强并不仅仅与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还与精神生活水平存在密切联系。伊斯特林悖论虽然揭示了更多的财富不一定会带来更大幸福的事实,但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不够全面,明显忽略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人民幸福感的增强并不仅仅与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还与精神生活水平存在密切联系。伊斯特林悖论虽然揭示了更多的财富不一定会带来更大幸福的事实,但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不够全面,明显忽略了情感状态、精神追求、信仰、个人价值观等精神生活方面的因素。通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精神生活水平出发,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GSS)的原始数据,构建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评价体系,可以发现精神生活水平与农民的幸福感呈显著正向相关,且在不同收入组、地区、性别、年龄的农民幸福感的组合样态下存在较大差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多措并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多管齐下缩小农民收入水平差距,多方协作加强地区、年龄和性别差异研究,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特林悖论 农民 精神生活水平 幸福感
下载PDF
国民幸福感、伊斯特林悖论与农村成人教育
2
作者 吕国光 吴艳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3,共9页
使用历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9万多个样本数据,评估我国农村居民近20年来主观幸福感的变动过程与趋势,讨论教育、收入等变量的长期影响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伊斯特林悖论在农村居民中普遍存在。排除同伴效应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人口比... 使用历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9万多个样本数据,评估我国农村居民近20年来主观幸福感的变动过程与趋势,讨论教育、收入等变量的长期影响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伊斯特林悖论在农村居民中普遍存在。排除同伴效应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人口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人口更幸福。“中年危机”在农村地区平均发生在45岁左右。教育水平越高,中年危机的发生机率越低。为此,建议以国民幸福总值取代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驱动模式和绩效评估指标。同时,通过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乡村中年人的幸福感认知,建成以终身学习理念指引的学习型新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和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 国民幸福总值 伊斯特林悖论 乡村成人教育 中年危机
下载PDF
民工荒:是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 被引量:37
3
作者 翟振武 杨凡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13,共9页
本文从人口波动的独特视角对"民工荒"现象作出了全新的解读。我国人口的波动使劳动年龄人口自身的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动: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逐渐老化,年轻劳动力比例不断下降,而企业则坚持只使用劳动力最年轻时期的浪费型用工模... 本文从人口波动的独特视角对"民工荒"现象作出了全新的解读。我国人口的波动使劳动年龄人口自身的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动: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逐渐老化,年轻劳动力比例不断下降,而企业则坚持只使用劳动力最年轻时期的浪费型用工模式,导致年轻劳动力供需失衡;另一方面,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迅速减少,破坏了企业每年劳动力更替的补给通道。高等教育的初次职业分流作用使本就日益减少的年轻劳动力中体力劳动者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所以"民工荒"问题并不主要是刘易斯拐点所描述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减少的城乡间流动问题,而是由于人口波动和高等教育扩招造成年轻的体力劳动者规模整体减少的问题,是伊斯特林所描述的人口长波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伊斯特林长波
下载PDF
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伊斯特林悖论:基于CGS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巫强 周波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8,共18页
利用CGSS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在考察了四种相对收入度量指标的特点之后,本文首选相对收入指标,并发现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均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绝对收入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相... 利用CGSS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在考察了四种相对收入度量指标的特点之后,本文首选相对收入指标,并发现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均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绝对收入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相对收入无显著影响;对于高收入者而言,相对收入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绝对收入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低收入者绝对收入的增加能改善其对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自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满意度,而高收入者则不能如此,但高收入者能通过相对收入的提高来改善其对自身居住社区的满意度。因此,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时,对于低收入者,我们需要提高其绝对收入水平;对于高收入者,我们在调节其收入时需要关注其相对收入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相对收入 幸福感 伊斯特林悖论
下载PDF
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用工荒问题成因的检验与再评 被引量:4
5
作者 苏毅清 王志刚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6,共8页
文章对用工荒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运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用工荒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检验与再评。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的用工荒问题并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用工荒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口波动使我国处于了伊斯特林... 文章对用工荒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运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用工荒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检验与再评。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的用工荒问题并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用工荒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口波动使我国处于了伊斯特林人口波谷所致,并集中表现为年轻劳动力规模的萎缩。人口波动导致的用工荒现象警示我们,如果依旧过于依赖劳动力的投入来换取经济增长,那么人口波动引起的劳动力波动,会使我国经济也受到类似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良经济波动的影响。文章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伊斯特林人口波谷 人口波动 劳动力 用工荒
下载PDF
伊斯特林的供给和需求理论会不会“水土不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风 张荣 《西北人口》 2003年第3期52-54,共3页
我国的生育率下降是经过多年的艰苦细致的计生工作取得的,家庭经济与生育的关系有时难免“变形”,运用伊斯特林的供给和需求理论研究我国生育问题时应持慎重态度。
关键词 伊斯特 供给和需求理论 局限性 人口经济学 中国 计划生育工作
下载PDF
伊斯特林悖论与幸福感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中一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4,共5页
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之间不协调的现象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经济学难以摆脱用经济手段来破解"伊斯特林悖论"的模式。社会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在"伊斯特林悖论"提出之前就已经开始,特别是社... 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之间不协调的现象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经济学难以摆脱用经济手段来破解"伊斯特林悖论"的模式。社会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在"伊斯特林悖论"提出之前就已经开始,特别是社会幸福感概念的提出,对幸福感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幸福感的社会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的幸福感随着时间推移、条件改观、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社会学将幸福感视为一个社会的产物,侧重于从社会层面研究幸福感的生产机制。社会学视角使幸福感研究从"以经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向,为化解"伊斯特林悖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特林悖论 社会幸福感 经济学 社会学
下载PDF
“伊斯特林悖论”新解——对教育的经济价值之博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冰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6,共5页
"伊斯特林悖论"认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增加,这一论断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在于造福于人,包括生产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生产性价值就在于把投资直接用于培养学生将来的生产能力和谋生能力上;消费... "伊斯特林悖论"认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增加,这一论断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在于造福于人,包括生产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生产性价值就在于把投资直接用于培养学生将来的生产能力和谋生能力上;消费性价值则是指投资教育所获得的非货币性回报,两者是博弈关系,都可以使人得到满足。"伊斯特林悖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只考虑了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消费在其中的作用,只有把二者同等重视起来,才能真正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特林悖论 教育 教育的经济价值 博弈
下载PDF
教育的消费性价值——研究“伊斯特林悖论”的新思路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5-48,共4页
自伊斯特林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增加即"伊斯特林悖论"之后,经济学界产生了极大反响。教育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收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某种程度上正是教育的生产性价值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教育的消费性价值也... 自伊斯特林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增加即"伊斯特林悖论"之后,经济学界产生了极大反响。教育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收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某种程度上正是教育的生产性价值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教育的消费性价值也是教育经济价值的重要方面,它是指受教育者因接受教育而获得的非货币性收益,体现在消费技能、消费行为、健康和情感等多个方面,这种非货币性收益和教育生产性价值——收入一样都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伊斯特林悖论"之所以存在正是教育没有充分发挥消费性价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的消费性价值 伊斯特林悖论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与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情结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丽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4-86,共3页
美国演员、导演兼电影制片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见证了好莱坞英雄电影的成长史。他原本只是以俊朗、坚毅的外表成为当时英雄电影炙手可热的演员,而从《迷雾追魂》后,伊斯特伍德正式以导演身份开始塑造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文章通... 美国演员、导演兼电影制片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见证了好莱坞英雄电影的成长史。他原本只是以俊朗、坚毅的外表成为当时英雄电影炙手可热的演员,而从《迷雾追魂》后,伊斯特伍德正式以导演身份开始塑造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文章通过对伊斯特伍德电影作品的解读,从三方面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情结,即:从西部荒野到现代都市——英雄背景设置的变迁;从神秘男性到女性的加入——英雄形象的流变;从英雄到"反英雄"——对英雄意义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好莱坞电影 英雄情结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卫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58,共3页
女性电影从女性的立场与视角出发,反映女性生活与思想,但又并不仅仅局限于由女导演执导的影片,其关键在于是否表达了女性话题和女性意识。在伊斯特伍德的艺术生涯中,也有一部分将女性作为影片主要表现对象,反映出女性在特定时代中需要... 女性电影从女性的立场与视角出发,反映女性生活与思想,但又并不仅仅局限于由女导演执导的影片,其关键在于是否表达了女性话题和女性意识。在伊斯特伍德的艺术生涯中,也有一部分将女性作为影片主要表现对象,反映出女性在特定时代中需要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于当代美国女性电影的研究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范本意义。本文从伊斯特伍德审美思想的渊源、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以及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情怀三方面对这些电影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特伍德 女性电影 审美特征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影片中的孤独者形象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79-81,共3页
对于伊斯特伍德,人们往往注意到其电影的英雄主义书写,却忽略了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孤独者形象。这些孤独者不仅意味着一个个新奇曲折的故事,也意味着现实社会存在着诸多荒诞与不合理之处。伊斯特伍德对人的孤独、绝望,以及对追求真实... 对于伊斯特伍德,人们往往注意到其电影的英雄主义书写,却忽略了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孤独者形象。这些孤独者不仅意味着一个个新奇曲折的故事,也意味着现实社会存在着诸多荒诞与不合理之处。伊斯特伍德对人的孤独、绝望,以及对追求真实自我和生存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领悟,他将这种领悟寄寓在片中人物身上。文章从暴力世界的独行者、另类内心世界的叛逆者、扭曲社会下的畸零者、世事洞察者四方面,分析其电影中的孤独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演员 导演 孤独者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电影的暴力美学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尉艳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3-75,共3页
数十年来,随着美中日韩等电影人的不断探索,暴力美学的审美内涵和具体形式都得到了丰富,并从一种视听奇观,发展为一种美学主题乃至流行文化现象。而美国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从影的60余年中,也让暴力成为其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 数十年来,随着美中日韩等电影人的不断探索,暴力美学的审美内涵和具体形式都得到了丰富,并从一种视听奇观,发展为一种美学主题乃至流行文化现象。而美国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从影的60余年中,也让暴力成为其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伊斯特伍德电影的暴力美学,是整个美国电影暴力美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但他又演化、诠释了属于自己的暴力美学,为人们研究暴力美学电影的各类形式与意义提供了可贵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伊斯特伍德 暴力美学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电影叙事的悲剧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永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0,共3页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执导《廊桥遗梦》一鸣惊人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导演之路。不难发现,在此之后他的电影几乎全部带有一定的悲剧性。凸显人生的缺憾,主人公命运的跌宕,乃至一种从西部片中传承下来的英雄老迈、壮志难酬的崇高美学...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执导《廊桥遗梦》一鸣惊人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导演之路。不难发现,在此之后他的电影几乎全部带有一定的悲剧性。凸显人生的缺憾,主人公命运的跌宕,乃至一种从西部片中传承下来的英雄老迈、壮志难酬的崇高美学,使得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深刻性。可以说,伊斯特伍德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悲剧观。如果忽视了其电影叙事的悲剧性,那么对伊斯特伍德电影的认识无疑是不完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电影叙事 悲剧性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电影的女性主义视角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9-190,共2页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无论是作为演员抑或导演,其作品一向以"硬汉"或"牛仔"风范著称,男性的个人英雄主义乃至以男性为中心的暴力是伊斯特伍德电影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内容。但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中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无论是作为演员抑或导演,其作品一向以"硬汉"或"牛仔"风范著称,男性的个人英雄主义乃至以男性为中心的暴力是伊斯特伍德电影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内容。但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中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女性意识。他的电影正视女性在社会上的被动地位,流露出对女性遭遇的同情,对男权社会秩序的批判和对女性自我觉醒、改造命运的肯定,拥有着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解读的价值,这是不可否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电影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伊斯特万·沃里兹设计作品风格研究
16
作者 申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47-750,共4页
来自匈牙利的设计师伊斯特万.沃里兹如今已是设计界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在理论界对其作品风格的系统研究还属凤毛麟角。他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古典韵味,巧妙运用视觉语言和版画刻印技巧所营造出的视幻空间,都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设... 来自匈牙利的设计师伊斯特万.沃里兹如今已是设计界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在理论界对其作品风格的系统研究还属凤毛麟角。他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古典韵味,巧妙运用视觉语言和版画刻印技巧所营造出的视幻空间,都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设计大师。伊斯特万·沃里兹的设计艺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特万·沃里兹 古典 悖论图形 矛盾空间 超现实主义 刻印技巧
下载PDF
匈牙利圣特伊斯特万大学风景园林教学体系引介
17
作者 戴代新 侯昭薇 李华威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2期89-94,共6页
匈牙利圣特伊斯特万大学景观与城市规划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具有悠久的教学历史,为匈牙利和欧洲的园艺和开放空间设计、城市环境建设、区域发展规划和自然遗产保护等方向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通过对学院发展历史、院系构成、课程体系、教... 匈牙利圣特伊斯特万大学景观与城市规划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具有悠久的教学历史,为匈牙利和欧洲的园艺和开放空间设计、城市环境建设、区域发展规划和自然遗产保护等方向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通过对学院发展历史、院系构成、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其务实、创新和注重实践等教学特点和优势。根据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和行业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对中国的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育 教学体系 匈牙利圣特伊斯特万大学
下载PDF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电影主题研究
18
作者 李志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72-73,共2页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它展现给观众的不只是绚丽的光影和精彩的特技,更是在讲述历史,传播文化,剖析人性。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始终贯穿其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他的影片抛却了民族、主义、制度等偏见而关注人本身,他关注人的内...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它展现给观众的不只是绚丽的光影和精彩的特技,更是在讲述历史,传播文化,剖析人性。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始终贯穿其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他的影片抛却了民族、主义、制度等偏见而关注人本身,他关注人的内心,无论恐惧懦弱抑或勇敢善良,都植根于他对人性的思考,这种真实促使影片中包含着对历史和人类的自省。文章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为对象,探讨其中关于英雄、女性和反战的电影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英雄主题 女性主题 反战主题
下载PDF
贫穷国家的增长之路——评威廉·伊斯特利《经济增长的迷雾》
19
作者 张元钊 《学术评论》 2020年第2期74-80,共7页
自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增长历来就是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有些国家却不能?贫穷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针对这些问题,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除了运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外,经济学家... 自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增长历来就是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有些国家却不能?贫穷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针对这些问题,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除了运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外,经济学家也将制度、法律、地理甚至是文化变量考虑在内,推动了经济增长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减少贫困发生率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教授在他的《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中译版:姜世明,经济增长的迷雾)专门研究了贫困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问题,他认为“正确的激励”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特 经济学家 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外援助 《经济增长的迷雾》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作品的生态批评视域
20
作者 赵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0-81,共2页
生态批评并不意味着仅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追问,它更重要的一层内容是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乃至文化问题的审视,这才是生态批评的深度与广度所在。而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最大的特征便是,他擅长让观众通过一个个微妙的"小生态"来认识一... 生态批评并不意味着仅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追问,它更重要的一层内容是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乃至文化问题的审视,这才是生态批评的深度与广度所在。而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最大的特征便是,他擅长让观众通过一个个微妙的"小生态"来认识一个冷酷的大世界,让人们进一步意识到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具有同构的关系。文章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危机三方面,以生态批评视域观照伊斯特伍德的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电影 生态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