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婴儿脓癣五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牧秋 庄凯文 +3 位作者 冉昕 周宜可 Sushmita Pradhan 冉玉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36-241,共6页
本文报道5例经由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成功的婴儿脓癣并复习相关文献。5例患儿,年龄2~12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皮红斑、鳞屑、脓肿、脱发,诊断依据为皮肤镜下病发特点及取病发行钙荧光白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检确认真菌孢子和(或)菌丝累及毛干、... 本文报道5例经由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成功的婴儿脓癣并复习相关文献。5例患儿,年龄2~12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皮红斑、鳞屑、脓肿、脱发,诊断依据为皮肤镜下病发特点及取病发行钙荧光白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检确认真菌孢子和(或)菌丝累及毛干、头皮。5例经伊曲康唑口服液5 mg/kg·d治疗后均痊愈,疗程3~12周。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可逆性轻度短暂腹泻,未停药逐渐缓解。通过文献检索到7例伊曲康唑治疗婴儿头癣的报道,对病例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婴儿头癣方便、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头癣 脓癣 皮肤镜 钙荧光白染色荧光显微镜检 伊曲康唑口服液
下载PDF
伊曲康唑口服液与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云 何爱丽 +4 位作者 王剑利 王芳侠 张王刚 曹星梅 陈银霞 《西部医学》 2013年第7期987-989,共3页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口服液与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84例随机分为伊曲康唑口服液组及氟康唑组各42例,观察两组对预防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相关死亡率及副作用。结果...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口服液与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84例随机分为伊曲康唑口服液组及氟康唑组各42例,观察两组对预防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相关死亡率及副作用。结果 84例中可评估患者75例,39例接受氟康唑预防,10例发生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6例;36例接受伊曲康唑口服液患者,3例发生真菌感染,均为表浅真菌感染,总感染率分别为25.6%和8.3%,伊曲康唑口服液组总真菌感染率和侵袭性真菌感染率显著低于氟康唑组;因真菌感染发生死亡患者在伊曲康唑口服液组及氟康唑组分别为1例和5例,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抗真菌药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可预防和显著减少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率,且安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口服液 急性白血病 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1例伊曲康唑口服液致药物性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慧 姚孟冬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伊曲康唑口服液 药物 剥脱性皮炎 护理
下载PDF
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仕兵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9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真菌感染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其中预防用药组患者预防性地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 目的观察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9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真菌感染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其中预防用药组患者预防性地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41例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痰涂片查到酵母样菌,但痰培养阴性,感染率为2.4%;而对照组38例中,9例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3.7%,明显高于预防用药组(P<0.01)。结论伊曲康唑口服液能有效预防血液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伊曲康唑口服液 血液肿瘤
下载PDF
应用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联合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马晓苗 王战芳 冀烜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4期31-31,共1页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伊曲康唑口服液联合应用在粒缺患者合并感染中的临床研究。方法:粒细胞缺乏患者,一旦出现发热(T>38.5℃),即应用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伊曲康唑口服液,并与单独应用亚胺培南或亚胺培南联合去甲...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伊曲康唑口服液联合应用在粒缺患者合并感染中的临床研究。方法:粒细胞缺乏患者,一旦出现发热(T>38.5℃),即应用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伊曲康唑口服液,并与单独应用亚胺培南或亚胺培南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照。结果:3药联合应用患者,均未发生致命性感染,更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均顺利度过粒细胞缺乏期;而单独应用亚胺培南或亚胺培南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发生肺部真菌感染30.6%,消化道致命性感染20.4%,治疗相关性死亡13.1%。结论:3药联合应用,抗菌谱广,早期能起到预防真菌感染的作用,使患者顺利度过粒细胞缺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去甲万古霉素 伊曲康唑口服液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伊曲康唑口服液治愈婴儿血管瘤1例:皮肤镜监测血管瘤消退情况 被引量:10
6
作者 冉玉平 徐小茜 +7 位作者 冉昕 庄凯文 陈爽 穆潺 冯孝伟 孙凯奕 唐教清 杨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7,49,共4页
患儿女,3个月,出生后第10天右腹部发现4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体积逐渐增加至6mm×4mm×1.6mm(彩超测定皮损体积),色鲜红,皮肤镜下可见线团块分布的血管网。予以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湿敷(2次/d,每次1小时,每次约0.5m L),3个... 患儿女,3个月,出生后第10天右腹部发现4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体积逐渐增加至6mm×4mm×1.6mm(彩超测定皮损体积),色鲜红,皮肤镜下可见线团块分布的血管网。予以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湿敷(2次/d,每次1小时,每次约0.5m L),3个多月后瘤体仍扩大融合并隆起,皮肤镜下血管网簇集成团,边缘可见向外延伸的血管分支,提示仍有扩大趋势。更改治疗为伊曲康唑口服液内服[5mg/(kg·d)],治疗期间皮损颜色逐渐变暗,表面出现裂隙凹陷和皱纹,使之分成小叶状,皮肤镜下血管网变模糊,血管数量逐渐减少。治疗68天后(口服总量约2300 mg)临床及皮肤镜可观察到血管瘤有明显消退迹象遂停药随访。4月后血管瘤基本消退,残留少许纤维脂肪组织印迹。服药期间患儿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不适。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服药方法简单方便,患儿及家属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满意。皮肤镜在原位精准观察治疗过程血管瘤变化情况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伊曲康唑口服液 噻吗洛尔 皮肤镜
原文传递
伊曲康唑注射液和口服液对ICU深部真菌感染的序贯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磊 蔡文训 +2 位作者 张卫星 张赤 陈映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5-647,共3页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注射液与口服液的序贯疗法对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方法伊曲康唑注射液200mg,每12小时1次,连用2d,继200mg,1次/d,连用5d;再改用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2次/d,连用14d。治疗深部真菌感染18例,确诊2例,拟诊11例,经验治...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注射液与口服液的序贯疗法对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方法伊曲康唑注射液200mg,每12小时1次,连用2d,继200mg,1次/d,连用5d;再改用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2次/d,连用14d。治疗深部真菌感染18例,确诊2例,拟诊11例,经验治疗5例。结果确诊和拟诊的13例患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76.2%,真菌清除率84.6%。总副作用发生率27.8%,但均轻度,不影响治疗。结论伊曲康唑静脉与口服的序贯疗法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有效安全,可作为第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注射液 伊曲康唑口服液 真菌感染 序贯治疗
下载PDF
伊曲康唑预防血液肿瘤患者粒细胞减少期并发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琦 胡钧培 叶为德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究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并发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2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真菌感染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其中预防用药组患者预防性地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而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并发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2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真菌感染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其中预防用药组患者预防性地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而对照组患者未接受任何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31例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患者中,仅2例发生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率仅为6.5%,而对照组31例中,8例并发真菌感染,包括3例深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率为25.8%,明显高于预防用药组(P<0.01),而且2组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预防性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能有效降低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真菌感染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伊曲康唑口服液 血液肿瘤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伊曲康唑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永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对伊曲康唑口服液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并发真菌预防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 目的:对伊曲康唑口服液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并发真菌预防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预防性地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对照组则不使用任何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真菌感染比对照组少,且两组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病原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能使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并发真菌感染率得到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口服液 真菌 血液肿瘤 化疗 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发真菌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国民 钟宜干 +1 位作者 徐娟 蔡亚云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IFI)31例并分为两组,A组17例,予伊曲康唑注射液静脉注射2 d后改口服液续贯治疗,B组14例,予伊...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IFI)31例并分为两组,A组17例,予伊曲康唑注射液静脉注射2 d后改口服液续贯治疗,B组14例,予伊曲康唑注射液静脉注射14 d后改口服液续贯治疗。结果A组与B组IFI患者有效率分别为64.7%和64.3%。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者应用改良伊曲康唑方案治疗有效,节约了医疗费用,其抗感染疗效与免疫力恢复速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口服液 医疗费用
原文传递
儿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30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活麟 陈谐捷 +1 位作者 张坚生 李永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儿的资料。结果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儿的资料。结果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为主,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mm3,特征型皮疹具有诊断意义,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伊曲康唑口服液疗效较好。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成为广州地区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皮疹,基本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儿,可通过血、骨髓培养及皮肤活检确诊,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安全、有效、可及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AIDS 马尔尼菲青霉病 伊曲康唑口服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