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丽坤教授从“伏毒-络病”角度分期辨治紫杉醇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1
作者 孙启蒙 李晓丽 刘丽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5-460,共6页
周围神经病变是紫杉醇药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其症状缠绵难愈且容易复发。结合其临床表现,刘丽坤教授从中医学的“伏毒-络病”角度进行论治,认为药毒损络致络脉失和是核心病机,毒、瘀、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因素。治疗上根据络病... 周围神经病变是紫杉醇药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其症状缠绵难愈且容易复发。结合其临床表现,刘丽坤教授从中医学的“伏毒-络病”角度进行论治,认为药毒损络致络脉失和是核心病机,毒、瘀、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因素。治疗上根据络病传变规律和不同阶段的伏毒病机特点分期辨治:急性发作期通达气络,调和营卫;慢性难愈期通阳化瘀,益气解毒;渐进肌痿期填益骨络,扶阳托毒,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紫杉醇 伏毒 络病 通调营卫 化瘀解 扶阳托 刘丽坤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伏毒”辨治白血病经验
2
作者 江珊 孙萌 +2 位作者 陈潇颖 李天赐 叶放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62-65,共4页
介绍周仲瑛教授运用“伏毒”理论辨治白血病的经验。认为正虚为白血病发病的前提,毒伏营血、戕伤骨髓为白血病的基本病机,余毒不清、正虚毒恋为白血病复发的关键;治疗始终不离“伏毒”病机,将透毒、解毒、托毒法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 介绍周仲瑛教授运用“伏毒”理论辨治白血病的经验。认为正虚为白血病发病的前提,毒伏营血、戕伤骨髓为白血病的基本病机,余毒不清、正虚毒恋为白血病复发的关键;治疗始终不离“伏毒”病机,将透毒、解毒、托毒法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伏毒 周仲瑛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从“伏毒”学说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辨治及藤类药的应用
3
作者 余凤玲 孙新宇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27-531,共5页
伏毒学说是中医学阐述疾病发病的重要基础理论。伏毒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因及致病因素,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属本虚标实之病症,多认为是消渴病日久迁延不愈,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 伏毒学说是中医学阐述疾病发病的重要基础理论。伏毒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因及致病因素,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属本虚标实之病症,多认为是消渴病日久迁延不愈,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入,伏藏于体内而发病。正气虚弱是毒邪反复承袭的基础,外感和内生之毒,遇诱引触,成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发病的夙根。故从伏毒的致病特点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探讨伏毒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拓宽中医药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伏毒 致病特点 病因病机 藤类药物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根据“伏毒”理论从扶正祛毒论治肺结节病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颖 马君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通过追溯“伏毒”理论的源起、研究进展,认为“伏毒”理论与肺结节病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病因上,肺结节病发病可因外感,亦可因内伤;病机上为正虚毒伏;病势上表现出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特点。在... 通过追溯“伏毒”理论的源起、研究进展,认为“伏毒”理论与肺结节病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病因上,肺结节病发病可因外感,亦可因内伤;病机上为正虚毒伏;病势上表现出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以“益气扶正,祛毒化浊”为原则治疗肺结节病,展现了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病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 肺结节病 化浊
下载PDF
基于miRNA介导的ERAD-ERSIA稳态失衡探讨肺癌恶病质正虚伏毒病机
5
作者 王理槐 孙银辉 +3 位作者 陈晟 刘正艺 胡宇翔 刘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018-2023,共6页
肺癌恶病质(lung cancer cachexia,LCC)是肺癌中晚期的常见并发症。现代医学营养支持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CC,总体疗效欠佳。恶病质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继发于肺癌的LCC又有其特有的病机特点。正虚伏毒是LCC的重要病机,探索并丰富该... 肺癌恶病质(lung cancer cachexia,LCC)是肺癌中晚期的常见并发症。现代医学营养支持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CC,总体疗效欠佳。恶病质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继发于肺癌的LCC又有其特有的病机特点。正虚伏毒是LCC的重要病机,探索并丰富该病机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骨骼肌萎缩是LCC的重要特征之一,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息息相关。适度的ERS时,内质网应激相关性降解(ER-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被激活,能有效恢复肌细胞内环境稳态,维持其存活;持续或高强度ERS时,内质网应激性凋亡(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duced apoptosis,ERSIA)被激活,引起肌细胞凋亡,导致骨骼肌萎缩。miRNA是调控ERAD-ERSIA稳态的上游潜在靶点,从miRNA介导的ERAD-ERSIA稳态失衡探讨LCC正虚伏毒的病机,可为中医药改善LCC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病质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应激相关性降解 骨骼肌萎缩 正虚伏毒
下载PDF
基于“正虚伏毒”理论探讨肺结节“炎-癌转化”与中医药防治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陆鑫熠 罗斌 +2 位作者 阙祖俊 蒋雷 田建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通过梳理肺结节发生机制,探讨肺结节“炎-癌转化”与中医药防治策略。“正虚伏毒”是肺结节发生“炎-癌转化”的关键,扶助正气、驱邪于外是预防肺癌发生的重要途径。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正虚伏毒 炎-癌转化 中医药防治
原文传递
从“伏毒”论治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吉 祝然然 +3 位作者 王子晨 刘娜 辛颖倩 阴永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通过对“伏毒”理论溯源,认为“伏毒”与糖尿病肾病存在密切关系,并探讨两者相关性。病因方面,内、外之毒与内、外病因致病相对应;病机方面,“伏毒”正气亏虚,毒邪内伏的特点与糖尿病肾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相符;证候特点方面... 本文通过对“伏毒”理论溯源,认为“伏毒”与糖尿病肾病存在密切关系,并探讨两者相关性。病因方面,内、外之毒与内、外病因致病相对应;病机方面,“伏毒”正气亏虚,毒邪内伏的特点与糖尿病肾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相符;证候特点方面,“伏毒”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病性特点,与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病情严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证候特点相吻合。本文基于“伏毒”理论,提出了扶正祛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其中“扶正”包括补肾、健脾,“祛毒”包括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养阴清热,治疗多攻补兼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伏毒”理论 扶正
下载PDF
从伏毒损伤卫气营血探讨中风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书山 王嘉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70-275,共6页
中风在古代是四大难症之一,现如今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且后遗症很难治愈,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困难。古代医家认为内虚风袭是中风病病机核心,现代中医大家王永炎院士进一步创新中风病机,提出了“毒邪致风论”,但尚不能解释... 中风在古代是四大难症之一,现如今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且后遗症很难治愈,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困难。古代医家认为内虚风袭是中风病病机核心,现代中医大家王永炎院士进一步创新中风病机,提出了“毒邪致风论”,但尚不能解释中风前驱期如类中风期病机,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学说是对毒邪致风病机的新补充,填补了中风前驱期病机空白。同时,笔者结合中风临床发现,卫气营血的顺逆传变契合中风病机与分期变化。本文通过从正虚伏毒、毒侵肺卫、毒壅气分、毒燔气营、毒盛破血等不同层次阐述中风前驱期及进展期的病理演变,并引入了未病先防、宣利解毒、凉营清热、解毒活血等相关治法,中风后期病理演变则以正虚毒滞,余毒流窜,损伤气血为主,治疗大法不离补虚培元,解毒除滞,同时注意补虚需忌壅,祛邪需护阴,重视气血理论在脑神化生、肢体灵巧方面的关键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一系列创新中风诊疗新思路,以期为同道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伏毒 卫气营血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周亚滨从“正虚伏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经验
9
作者 刘庆南 曹珣 +4 位作者 周亚滨 池阔 符佳美 王欣波 朴勇洙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周亚滨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与“伏毒”有诸多相似之处。在病因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发病可因外感,亦可因内伤;病机上为正虚毒伏;在病势上,表现出潜伏、缠绵、暗耗、善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周亚滨提... 周亚滨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与“伏毒”有诸多相似之处。在病因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发病可因外感,亦可因内伤;病机上为正虚毒伏;在病势上,表现出潜伏、缠绵、暗耗、善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周亚滨提出以“祛邪解毒,益气扶正”为原则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效果较好,体现了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后遗症 疫病 正虚伏毒 周亚滨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正虚伏毒”理论探讨金复康有效组分调控NK细胞功能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转移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盼 田建辉 +2 位作者 陆鑫熠 罗斌 阙祖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57-964,共8页
目的:基于“正虚伏毒”理论,探讨金复康中有效的“扶正”和“蠲毒”组分黄芪甲苷Ⅳ联合重楼皂苷Ⅶ抑制Lewis肺癌细胞转移的免疫学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Lewis细胞建立肺癌转移动物模型,将小鼠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目的:基于“正虚伏毒”理论,探讨金复康中有效的“扶正”和“蠲毒”组分黄芪甲苷Ⅳ联合重楼皂苷Ⅶ抑制Lewis肺癌细胞转移的免疫学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Lewis细胞建立肺癌转移动物模型,将小鼠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治疗组采用金复康有效组分黄芪甲苷Ⅳ(25 mg/kg)联合重楼皂苷Ⅶ(2.5 mg/kg)进行干预,4周后观察小鼠肺和肝转移情况,H-E染色观察肺和肝转移灶病理组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脾组织中NK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FN-γ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转移灶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转移灶组织中NK细胞的浸润和IFN-γ分泌水平。免疫磁珠法分选健康小鼠脾内的NK细胞,然后与黄芪甲苷Ⅳ(5μmol/L)、重楼皂苷Ⅶ(0.5μmol/L)及两药联合干预后的Lewis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NK细胞的脱颗粒水平,LDH法检测NK细胞对Lewis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黄芪甲苷Ⅳ联合重楼皂苷Ⅶ干预后的小鼠肺转移和肝转移灶的数目明显减少(均P<0.05),且转移负荷也显著降低(均P<0.05);转移灶中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转移灶组织中NK细胞的浸润水平显著增加,且IFN-γ从NK细胞的胞内释放至胞外。此外,模型小鼠脾组织中的NK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外周血中的NK细胞水平却显著升高(P<0.05),小鼠血清中IFN-γ的水平显著减少而TNF-α的水平却显著升高(均P<0.05)。体外研究发现,黄芪甲苷Ⅳ和重楼皂苷Ⅶ单药或联合干预后,NK细胞的脱颗粒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并未提高NK细胞对Lewis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结论:金复康中的有效组分黄芪甲苷Ⅳ联合重楼皂苷Ⅶ可通过促进NK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内和增强IFN-γ分泌以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肺转移和肝转移,研究结果为“正虚伏毒”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ewis细胞 金复康 正虚伏毒 转移 NK细胞 重楼皂苷Ⅶ 黄芪甲苷Ⅳ
原文传递
基于“伏毒”理论探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
11
作者 刘益诚 赵舒曼 齐文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肿瘤免疫治疗可有效抑制免疫逃逸、延长生存期,但其所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已成为新的临床挑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为典型的不良反应,具有病程隐匿、病情危重等临床特点,与中医“伏毒”相似。据此,本文基于“伏毒”理论,探... 肿瘤免疫治疗可有效抑制免疫逃逸、延长生存期,但其所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已成为新的临床挑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为典型的不良反应,具有病程隐匿、病情危重等临床特点,与中医“伏毒”相似。据此,本文基于“伏毒”理论,探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认为肿瘤患者正气亏虚、脏腑失调,“伏毒”藏匿积累,外加药毒侵袭,损伤气阴、阻滞气机、耗伤肾精,以致脾肾亏虚而发生糖尿病,并提出补行兼施、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健脾益肾等治法,以期为中医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及其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糖尿病 伏毒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基于“玄府-伏毒-肝络”理论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2
作者 杨琦 陈晓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42-443,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又称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肝脏代谢应激性损伤疾病,以肝细胞脂肪过量蓄积、代谢平衡失调为主要特征[1]。NAFLD病机复杂,发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故长久以来人们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玄府 络脉 伏毒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 开玄通络
下载PDF
基于伏毒理论再识糖尿病肾病
13
作者 何敏慧 陈正涛 +2 位作者 唐诗韵 高泓 谢春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中医的“肾消”“淋浊”“水气病”“关格”等范畴。在深入理解伏毒的概念及其特点后,我们发现从伏毒角度能够很好地认识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中医的“肾消”“淋浊”“水气病”“关格”等范畴。在深入理解伏毒的概念及其特点后,我们发现从伏毒角度能够很好地认识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伏毒内藏”,这里“伏毒”指的是“湿浊、痰毒、瘀毒、热毒”等,而虚尤其脾肾亏虚乃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根本。因此,“扶正解毒”是本病的总体治则,“扶正”以脾肾为本;“解毒”应分清“伏毒”之特性,用化痰祛湿、祛瘀通络、清热解毒养阴等治法。从伏毒理论入手或许是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伏毒 病因病机 证候特点 治疗
下载PDF
基于正虚伏毒理论治疗肺癌七项阳性肺结节经验
14
作者 苏梦歌 徐力 《山西中医》 2023年第11期69-70,共2页
本虚标实是肺结节的中医基本病机。徐力教授首创“三段六辨”新模式。以“正虚伏毒”理论为结节之机,“肺结节干预六辨论”为辨证之纲,“截断疗法”为阻截癌变之法,将中西医结合诊治思想贯穿于辨病与辨证整个过程。临证时,病证结合,六... 本虚标实是肺结节的中医基本病机。徐力教授首创“三段六辨”新模式。以“正虚伏毒”理论为结节之机,“肺结节干预六辨论”为辨证之纲,“截断疗法”为阻截癌变之法,将中西医结合诊治思想贯穿于辨病与辨证整个过程。临证时,病证结合,六辨先行,强调扶正固本、平调阴阳贯彻治疗始终,治以理气解郁、化痰行瘀,抗癌解毒、截断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七项自身抗体 截断疗法 正虚伏毒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吴云虎基于伏毒理论辨治中风后遗症经验
15
作者 朱昱成 吴云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4-6,共3页
吴云虎主任认为中风后遗症发病的关键在于正气亏虚,痰、瘀、湿等毒邪伏藏机体,闭阻络脉,互结成窠。伏毒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其性暗耗渐进、缠绵难愈。辨治从“伏毒”学说入手,着眼于中风后遗症“正气虚损,毒伏络脉”的根本病机,... 吴云虎主任认为中风后遗症发病的关键在于正气亏虚,痰、瘀、湿等毒邪伏藏机体,闭阻络脉,互结成窠。伏毒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其性暗耗渐进、缠绵难愈。辨治从“伏毒”学说入手,着眼于中风后遗症“正气虚损,毒伏络脉”的根本病机,审因论治,从而确立中风后遗症扶正祛邪,调体防复的治疗原则,临证治疗常健脾益气,辅以散瘀、祛痰、化湿之法荡涤伏毒,为中医辨治中风后遗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伏毒学说 名医经验 吴云虎
下载PDF
探讨“伏毒-细胞自噬-骨免疫”学说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影响
16
作者 李平顺 田杰祥 +2 位作者 周孟茹 魏勇 王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8-1512,1549,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骨内稳态的失衡密切相关。骨内稳态依赖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之间的精确动态平衡,并涉及一系列复杂且高度调节的步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是免疫细胞、骨细胞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骨内稳态的失衡密切相关。骨内稳态依赖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之间的精确动态平衡,并涉及一系列复杂且高度调节的步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是免疫细胞、骨细胞分化与活化的必需过程,自噬失调可导致骨免疫紊乱,直接或间接引起OB/OC比例失调,导致骨稳态失衡。本综述以“伏毒”理论为切入点,以“伏毒-细胞自噬-骨免疫”学说为基础,探讨自噬、骨免疫学与OP的关系,为OP的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 细胞自噬 骨免疫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基于“伏毒”理论探讨连理汤在干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李莉 刘加新 费侃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0期89-91,100,共4页
目的观察连理汤干预脾虚湿毒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术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 目的观察连理汤干预脾虚湿毒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术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中药连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术后1年复查肠镜,比较两组息肉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息肉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根据伏毒致病的特点,连理汤加减能有效降低结直肠息肉术后患者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连理汤 伏毒学说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下载PDF
宋绍亮教授从伏毒辨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18
作者 张雪 李慧 +3 位作者 毕小萌 李宁 姜萍 考希良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12期2215-2217,2241,共4页
宋绍亮教授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上经验独到,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毒邪内伏,脏腑积热,伏毒是发病的关键。其临证擅于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辨病方清解伏毒。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伏毒 清解伏毒 名医经验 宋绍亮
下载PDF
金复康“扶助正气、清透伏毒”预防肺癌转移的细胞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阙祖俊 罗斌 +7 位作者 周之毅 王青 金郁 赵小东 李和根 施奇惠 田建辉 刘嘉湘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8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金复康冻干粉(JFK)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伏毒"——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清除作用,并验证金复康干预CTC预防转移的假说。方法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富集并培养CTC细胞系,然后以金复康干预CTC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 目的观察金复康冻干粉(JFK)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伏毒"——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清除作用,并验证金复康干预CTC预防转移的假说。方法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富集并培养CTC细胞系,然后以金复康干预CTC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并检测克隆形成,以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周期。结果金复康能够显著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CTC细胞增殖(P<0.05);金复康可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CTC细胞克隆形成(P<0.05);金复康能够有效诱导CTC细胞发生凋亡(P<0.01);高浓度组的金复康能够显著将CTC细胞增殖阻滞在S期(P<0.05)。结论金复康对NSCLC患者体内CTC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干预CTC可能是JFK防治NSCLC复发与转移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复康口服液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伏毒
原文传递
“正虚伏毒”肺癌研究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1
20
作者 阙祖俊 罗斌 +3 位作者 董昌盛 姜怡 朱丽华 田建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11-16,共6页
总结、分析近年来有关肺癌CTCs建系、类器官模型以及肺癌预防模型、肺癌原位模型、肺癌转移模型等体内外研究体系的现状,认为现有的肺癌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等不能模拟肺癌实际的发病病理过程,因此难以实现对干预因素的客观评价,更难以... 总结、分析近年来有关肺癌CTCs建系、类器官模型以及肺癌预防模型、肺癌原位模型、肺癌转移模型等体内外研究体系的现状,认为现有的肺癌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等不能模拟肺癌实际的发病病理过程,因此难以实现对干预因素的客观评价,更难以体现中医整体观及重视肿瘤生长环境的优势。基于"正虚伏毒"的学术观点,认为应通过建立和优化现有体内外研究平台,以尽量模拟肺癌发病的实际病理过程,体现肿瘤发病的系统性特点,进而优化肺癌的临床前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正虚伏毒 循环肿瘤细胞 疾病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