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宝诒伏气温病学说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的防治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家豪 冷子妍 花海兵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该病潜伏期特征与柳宝诒伏气温病一致。柳宝诒指出,伏气温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肾气不足,肾气强弱决定伏邪阶段的长短,鼓邪外达需“肾气未至大虚”或“阳气内动”两个条件。该文认为,可运用柳宝诒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该病潜伏期特征与柳宝诒伏气温病一致。柳宝诒指出,伏气温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肾气不足,肾气强弱决定伏邪阶段的长短,鼓邪外达需“肾气未至大虚”或“阳气内动”两个条件。该文认为,可运用柳宝诒治疗伏气温病“助阴托邪”的诊疗思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期间采用适当用药、助阴托邪,传统功法、鼓动阳气,心理干预、疏肝升阳3种方法,以缩短病毒潜伏期,提高隔离期间的阳性检出率,从而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社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毒感染 伏气温病 柳宝诒
下载PDF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诊疗思路
2
作者 董泰然 邸莎 陈亚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7期768-771,共4页
伏气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具有邪气伏藏,因时而发的特点,与中医学伏气温病发病特点相似。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饮酒、暴饮暴食、胆胰自身病变是其主要病因... 伏气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具有邪气伏藏,因时而发的特点,与中医学伏气温病发病特点相似。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饮酒、暴饮暴食、胆胰自身病变是其主要病因,饮食不节引动伏火,伏火内发,湿热瘀阻,腑气不通,并随发病部位不一、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发为本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以定震源、清里热、辨虚实、透伏邪、护津液为主要辨治原则。从伏气温病角度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伏气温病 辨治规律
下载PDF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疗思路
3
作者 何志晨 徐浩田 +2 位作者 李睿 杨天舒 张永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疗原则,并报道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HNL的病机以正虚邪伏为主,表现为在正虚基础上,外感邪气伏于膜原,阳郁化热,外发少阳三焦,内生痰瘀浊毒为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重在祛邪,针对伏邪、郁热和病理产物内生三个病机环节,制定疏利透达、祛邪清热和清理夹邪、解毒散结的治疗原则;扶正重在顾护气阴和愈后调养,预防余邪复遗。所举医案为应用伏气温病理论治疗HNL一例,证属湿热毒蕴、痰瘀互结,先后方选升降散合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治疗,随证加减,效果显著。[结论]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HNL的诊治思路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可为诊治HNL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菊池 伏气温病 少阳三焦 膜原 祛邪扶正
下载PDF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辨治病毒性肺炎相关神经系统后遗症
4
作者 姚雪玲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3期0004-0006,共3页
探讨基于伏气温病理论辩治病毒性肺炎对相关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伏气温治疗。不同模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 探讨基于伏气温病理论辩治病毒性肺炎对相关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伏气温治疗。不同模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症状评分,脑炎、脑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表现症状评分高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伏气温病理论辩治病毒性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相关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毒肺炎 神经系统
下载PDF
柳宝诒辨治伏气温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焦媛 万小娟 +2 位作者 张若诗 刘舒悦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1,55,共4页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寒毒藏于肌肤”“鼎立三纲”等观点,引《黄帝内经》说明伏邪不伏别经而必伏少阴的合理性。辨证上柳宝诒以张仲景六经辨证为纲,兼参卫气营血,募原三焦等辨证方式。治疗上柳宝诒总以祛邪养阴为要,并根据肾气之亏虚分为三类:肾气始虚,泄热透邪;肾气虚甚,养阴托邪;肾阳虚馁,温托寒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温热逢源 惜余医案 六经辨证 柳宝诒
下载PDF
从“伏气温病”论治慢性炎症疾病的急性发作 被引量:17
6
作者 仝小林 刘文科 姬航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0-291,共2页
"伏气温病"是一种特殊的温病,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对一类外感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一些内伤杂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以伏气温病理论为指导辨治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急性发作,临床往往收效甚佳。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慢性炎症性疾 急性发作
下载PDF
伏气温病学说源流初探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钦河 彭胜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1-134,共4页
本文对伏气温病学说的源流作了初步的探讨,论述了这一学说从产生、发展到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理论体系的历史概貌,认为伏气温病学说萌芽于先秦时代,在西晋时期创立,隋唐宋元得以发展,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关键词 伏气温病学说 源流 发展
下载PDF
从伏气温病辨治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探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辰 韦子卓 +1 位作者 方吕贵 饶向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种抗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胞浆颗粒中抗原的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是-种与ANCA相关的血管炎症,ANCA对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对该病的发生、病程发展都起到关键作用[1].目前临床上按受累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种抗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胞浆颗粒中抗原的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是-种与ANCA相关的血管炎症,ANCA对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对该病的发生、病程发展都起到关键作用[1].目前临床上按受累血管大小及是否存在肉芽肿形成分为显微型多动脉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 伏气温病 中医疗法
下载PDF
白血病从伏气温病论治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振波 丘和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93-395,共3页
白血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已得到国内学者的公认。关于白血病属于伏气温病已有报道,据此治疗白血病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从伏气温病的角度,探讨白血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用药,以期以伏气学说指导白血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关键词 白血 中医药疗法 伏气温病论治
下载PDF
伏气温病理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锐龙 徐伟 李晓昊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6期372-372,共1页
本文应用伏气温病理论,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在阴精亏虚、先天不足、内伏蕴热的基础上复感温邪而发病,因而临证中以气血两燔和湿热内阻论治,疗效满意。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药疗法 伏气温病
下载PDF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辨治放射性肺炎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兴隆 刘爱琴 +4 位作者 祝捷 杨宇 孙薏 吴昭萍 由凤鸣 《四川中医》 2014年第6期40-41,共2页
放射性肺炎是各种胸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的常见病,其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等多个环节均与"伏气温病"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本文从病因病机、邪伏机制与治则治法角度探讨了运用"伏气"学说指导放射性肺炎的... 放射性肺炎是各种胸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的常见病,其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等多个环节均与"伏气温病"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本文从病因病机、邪伏机制与治则治法角度探讨了运用"伏气"学说指导放射性肺炎的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伏气温病
原文传递
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伏气温病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承志 邱明义 张道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5,共2页
关键词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伏气温病
下载PDF
从伏气温病论治狼疮性肾炎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红姣 彭剑虹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从伏气温病探讨狼疮性肾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用药。认为伏气温病学说可以解释狼疮性肾炎的发病规律、伏邪的性质、邪伏的部位、疾病的传变以及狼疮性肾炎预后等,从而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中医辨证论治 伏气温病
下载PDF
钟嘉熙教授应用伏气温病理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介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叶 石建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3,共2页
钟嘉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 钟嘉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钟教授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温热病、病毒感染、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脑病等,首倡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伏气温病 钟嘉熙
下载PDF
论伏气温病与干燥综合征之契合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锐龙 李华锋 谭永振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11期6-8,共3页
从伏气温病的理论渊源、发病机理和临床特征、特点,对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探讨二者的契合性,希望从中医学理论上较好地解释干燥综合征,对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康复保健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伏气温病 干燥综合征(SS) 契合性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从伏气温病角度论治慢性盆腔炎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菊 杨宇 +1 位作者 王宝家 曹栀 《国医论坛》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以下腹隐痛,带下量多,缠绵日久为特征,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病变特征与伏气温病的理论有极其契合的地方,故试从伏气温病的角度对其进行论治,现探讨如下。1伏气温病概述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以下腹隐痛,带下量多,缠绵日久为特征,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病变特征与伏气温病的理论有极其契合的地方,故试从伏气温病的角度对其进行论治,现探讨如下。1伏气温病概述1.1伏气温病的概念根据发病类型,温病被分为伏气温病和新感温病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慢性盆腔炎 学术探讨
原文传递
柳宝诒《温热逢源》伏气温病学说述要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正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6-767,共2页
伏气温病是外感中常见病,见证繁杂,多重险之候。其邪无不伏于少阴,或乘经气之虚,或夹新感之邪,随经而发。辨证先辨六经,伤寒温病皆同;再分兼夹:新感引动伏邪,伏温而兼内伤。治法清透泄热,养阴补托为两大法。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温热逢源 柳宝诒
下载PDF
钟嘉熙教授运用伏气温病理论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经验介绍 被引量:5
18
作者 段红妍 钟嘉熙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3期161-162,共2页
钟嘉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 钟嘉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综合征 伏气温病 中药疗法 钟嘉熙
原文传递
论叶天士关于伏气温病的认识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恩宇 蔡荔 曲苗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3期7-8,共2页
通过对叶天士所存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叶氏关于伏气温病中春温、伏暑、冬温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并比较伏暑与伏邪冬温的异同点,为伏气温病及因伏邪所引发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春温为冬不藏精,伏热外发,叶氏治疗以清里热并重... 通过对叶天士所存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叶氏关于伏气温病中春温、伏暑、冬温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并比较伏暑与伏邪冬温的异同点,为伏气温病及因伏邪所引发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春温为冬不藏精,伏热外发,叶氏治疗以清里热并重视顾护阴液;伏暑由于内伏暑湿而发,叶氏重在辨暑与湿的轻重,在气在营不同,并根据患者体质,采用相应治法;伏邪冬温因积劳或正气不固而生伏热,叶氏以实者清热以存阴,虚者滋阴兼清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伏气温病 春温 冬温
下载PDF
《伤寒微旨论》伏气温病证治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丽娜 黄博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37-138,共2页
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指出伏气温病的病机为"内伏之阳被寒毒所折于骨髓",从病因学角度突出外感疾病的温热特性,并创辛凉透表之治则。用药主张辛凉宣透、清解郁阳;辛苦寒并用、表里双解;益气滋阴、扶正解表。其学术思想在... 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指出伏气温病的病机为"内伏之阳被寒毒所折于骨髓",从病因学角度突出外感疾病的温热特性,并创辛凉透表之治则。用药主张辛凉宣透、清解郁阳;辛苦寒并用、表里双解;益气滋阴、扶正解表。其学术思想在温病学萌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祗和 伤寒微旨论 伏气温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