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卡尼汀在严重烧伤休克心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旭东 刘永 黄伟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心"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临床科研方法设计前瞻性试验方案,将笔者单位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复苏补...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心"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临床科研方法设计前瞻性试验方案,将笔者单位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复苏补液的基础上另建1条静脉通道,治疗组予左卡尼汀3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具体包括:维生素C150mg/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维生素E50mg/d,每日1次,口服泛癸利酮(辅酶Q10)1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4d。于伤后12h和1,2,3,4,5 d抽取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并于滴注前及滴注后1,2,3,5,7 d同法抽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伤后12 h给药组、对照组患者血清中CK-MB,LDH,cTnI含量均达峰值,分别为52±20U/L,5.9±1.3μmol.s-1.L-1,(0.274±0.231)μg/L和(91±31)L/L,(8.5±1.8)μmol.s-1.L-1,(0.584±0.192)μg/L,随治疗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在伤后2d或3d内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地防治"休克心"损害,对心肌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心 左卡尼汀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心脏泵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秋荣 杨增强 +1 位作者 蔡兰兰 陈德森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6期504-506,511,共4页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心脏泵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125例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均为急诊常规处理;另收集127例AMI合并CS患者为丹参酮组,在急...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心脏泵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125例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均为急诊常规处理;另收集127例AMI合并CS患者为丹参酮组,在急诊常规处理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比较治疗7 d后心脏泵功能及预后。结果:丹参酮组总有效率达51.96%,病死率降低,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钙调蛋白(Ca MK)、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II)-mRNA低表达,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 dp/dtmax)、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降低,患者舒张压(DP)升高、脉压差(PP)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cTnI水平、下调胞内CaMK及CaMKⅡ表达来维持心肌细胞内钙稳态,增强AMI合并CS患者心脏泵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原性休克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肌肌钙蛋白Ⅰ 脏泵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器械辅助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6 位作者 王贺 关怀敏 解金红 邱承杰 宗永华 尚莎莎 王运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参数、器械辅助支持信息等。根据1年内随访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因素。结果共入选40例患者,其中生存组26例,死亡组14例。两组在基线资料、入院诊断、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较死亡组有入院时心率较低、血压较高的趋势;生存组心肌酶显著低于死亡组(肌酸激酶峰值:496.00(198.25,2830.00)U/L比3040.00(405.75,5626.53)U/L,P=0.003;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峰值:52.65(31.75,219.50)U/L比306.00(27.25,489.63)U/L,P=0.006);两组间在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指标方面比较,生存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53.85%比21.43%,P=0.048);两组器械辅助支持方面比较,生存组较死亡组有更多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比例(38.46%比7.14%,P=0.03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行PPCI的患者的预后与心肌酶水平、ECMO联合IABP支持以及完全血运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原性休克 预后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肌酶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外周灌注指数指导心原性休克等重症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巩皓 张晓霞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外周灌注指数(PPI)因其无创、可连续测量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从心原性休克等患者角度阐述PPI功效,包括评估疾病程度、提供预后信息、预测液体反应性、实时评估容量、预测脱机及并发症。提示PPI可通过监测外周灌注评估微循环,辅助临... 外周灌注指数(PPI)因其无创、可连续测量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从心原性休克等患者角度阐述PPI功效,包括评估疾病程度、提供预后信息、预测液体反应性、实时评估容量、预测脱机及并发症。提示PPI可通过监测外周灌注评估微循环,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灌注指数 原性休克 微循环
下载PDF
基层医院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患者1例
5
作者 郭寰 李育东 +4 位作者 董念国 尚小珂 钟禹成 张长东 张凌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291-294,共4页
主动脉瓣狭窄作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病情进展快、临床预后差。在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显著减少,从而引起休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自2002年首例成功以来,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 主动脉瓣狭窄作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病情进展快、临床预后差。在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显著减少,从而引起休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自2002年首例成功以来,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在国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师培训的加强,基层医院在TAVR治疗方面的能力正在增强。本病例报道1例伴有急性心力衰竭休克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基层医院接受急诊TAVR治疗。因条件限制,在不备体外循环及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紧急实施了TAVR。患者术中扩张瓣膜后血压即升至105/65 mmHg,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狭窄解除,心功能明显改善。本例手术的成功为基层医院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急诊TAVR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低左室射血分数 原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力衰竭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难治性心原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赵倩 张艳 +1 位作者 乔荞 邓爱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7期185-188,200,共5页
难治性心原性休克是对大剂量血管活性及正性肌力药物无效的状态,需要机械循环支持以稳定血流动力学。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一种临时机械循环支持及同步体外气体交换的治疗形式,可以提供全面的循环支持,在存在难治性心原性休克的情况... 难治性心原性休克是对大剂量血管活性及正性肌力药物无效的状态,需要机械循环支持以稳定血流动力学。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一种临时机械循环支持及同步体外气体交换的治疗形式,可以提供全面的循环支持,在存在难治性心原性休克的情况下迅速改善组织氧合。超声心动图是有效的诊疗工具,尤其在心原性休克病因诊断方面,可快速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引导体外膜肺氧合上机穿刺置管、动态监测患者心功能及评估撤机时机,预防相关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超声动图 难治性原性休克 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1例
7
作者 邹育海 李爱敏 +1 位作者 何建新 张金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38-540,共3页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前降支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异常,作为间隔支分支的右冠状动脉临床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此罕见病例,患者52岁女性,因“突发心前区疼痛4 h,晕厥1次”就诊,心电图提示V1~V4,V3R、V4R、V5R导联ST段抬高约0.1~0.3mV,血...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前降支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异常,作为间隔支分支的右冠状动脉临床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此罕见病例,患者52岁女性,因“突发心前区疼痛4 h,晕厥1次”就诊,心电图提示V1~V4,V3R、V4R、V5R导联ST段抬高约0.1~0.3mV,血压63/40mmHg,考虑诊断为急性前壁、右心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处理罪犯病变时意外发现右冠状动脉作为一分支血管异位起源于第二间隔支开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 左前降支 间隔支 急性肌梗死 原性休克
下载PDF
探索影响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利芳 支伟 +5 位作者 高恒波 肖浩 刘畅畅 周庆 汪雁博 谷新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904-910,共7页
目的探索影响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应用ECMO联合PCI治疗的STEMI合并CS... 目的探索影响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应用ECMO联合PCI治疗的STE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研究共分析了37例患者,男34例,平均年龄为(52.4±11.7)岁,存活组15例,死亡组22例,存活率为40.5%。与死亡组患者相比,存活组入院时的收缩压[(100.6±17.7)mmHg比(84.6±22.0)mmHg,P=0.025]及舒张压[(64.5±11.8)mmHg比(54.3±16.0)mmHg,P=0.043]更高,从休克至E CMO上机时间更长[4.0(3.0,10.0)h比2.8(1.9,5.1)h,P=0.048],从ECMO上机至导丝通过时间更短[1.5(0.5,3.0)h比3.8(2.3,7.0)h,P=0.008],首帧TIMI血流分级达Ⅲ级的比例更高[9(60.0%)比5(22.7%),P=0.038]。死亡组患者谷丙转氨酶[261.8(100.1,944.9)U/L比106.6(27.4,193.3)U/L,P=0.033]和谷草转氨酶[753.6(432.7,1533.0)U/L比244.7(113.7,594.3)U/L,P=0.009]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从ECMO上机至导丝通过时间、首帧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ECMO联合PCI治疗STEMI合并CS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肌梗死 原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休克分类在真实世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繁芳 何松坚 +8 位作者 胡伟 王小庆 闫少迪 陈怡粤 房子熙 郭文钦 罗颖 宋莉 颜红兵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174-181,共8页
目的评价修订版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休克分类对真实世界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AMIC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 目的评价修订版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休克分类对真实世界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AMIC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传统休克和2019年及修订版的SCAI休克分类标准分析符合AMICS诊断的患者,并进行分期,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干预措施及预后。结果960例AMI患者中,符合传统休克诊断的有38例(3.96%),出院30 d内死亡21例(55.26%)。2019版和修订版SCAI休克分类的AMICS均有104例(10.83%),从A到E期分期一致,分别有32.69%、25.96%、19.23%、10.58%和11.54%。相应各期的出院30 d内死亡例数分别为1例(2.94%)、0例、3例(15.00%)、8例(72.73%)、12例(100.00%)。血运重建组86例(82.69%),总死亡率17.44%,A至E期死亡率分别为0、0、16.67%、71.43%、100.00%。非血运重建患者17例,死亡8例,死亡率47.06%。冠状动脉病变方面,A/B期单支病变占比更高;E/D期三支病变占比较高。随着SCAI休克分期的递增,使用血管活性药、机械通气、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均增加(均P<0.001)。B期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占比77.78%,出院30 d死亡率均为0。C期IABP组死亡率0,非IABP组死亡率42.86%,而D期和E期使用IABP与否未见差异。C/D期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较E期的好。结论修订版的SCAI休克分类更能早期识别AMICS患者,并有较强的预后预测能力;不同的SCAI休克分期可以有不同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原性休克 美国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 休克分类
下载PDF
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救治成功1例
10
作者 王春燕 吴强 +5 位作者 陈丹丹 刘微 田水 杨帆 黄开举 李宗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94-397,共4页
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本文介绍了1例106岁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保护下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本病例提... 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本文介绍了1例106岁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保护下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本病例提示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时,在充分评估病情,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合并症等其他因素,在IABP保护下行PCI有望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龄患者 急性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性休克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肱动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房间隔造口术救治心原性休克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鑫宇 徐俊杰 +2 位作者 徐承义 马小静 刘成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90-795,共6页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动脉端常经股动脉插管,与主动脉生理血流方向相反,使心脏后负荷增大,进而致使左心室血液排出受阻,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左心室扩张、左心室壁应力增加,此现象称为左心室卸载不足。左心室舒张末期压...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动脉端常经股动脉插管,与主动脉生理血流方向相反,使心脏后负荷增大,进而致使左心室血液排出受阻,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左心室扩张、左心室壁应力增加,此现象称为左心室卸载不足。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可导致心内膜缺血,从而阻碍左心功能的恢复。在心肌梗死或心肌炎引起的心原性休克患者中,心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因此,VA-ECMO辅助下对心原性休克患者救治时实施左心室卸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1例VA-ECMO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过程中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房间隔造口实施左心室卸载,且患者股动脉入路困难,使用经左侧肱动脉路径置入IABP,最终救治成功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原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休克心”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肝肾肠损害的启动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肖荣 黄跃生 +4 位作者 雷泽源 阮兢 张兵钱 王广 张琼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了解“休克心”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肝、肾、肠损害是否具有启动作用。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不予烫伤;烫伤组(48只),大鼠背部造成30%TBSAⅢ度烫伤,设伤后0.5、1、0、3,0、6.0、12.0和24.0h观察时... 目的了解“休克心”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肝、肾、肠损害是否具有启动作用。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不予烫伤;烫伤组(48只),大鼠背部造成30%TBSAⅢ度烫伤,设伤后0.5、1、0、3,0、6.0、12.0和24.0h观察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大鼠。伤后30min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4mL·kg^-1·1%TBSA^-1)。检测大鼠肝、肾、肠血流量;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抽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检测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总胆汁酸(TBA)、B:微球蛋白(β2-MG)、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伤后1.0h烫伤组大鼠肝、。肾、肠血流量均明显降低,伤后12.0h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至伤后24、0h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烫伤组大鼠伤后1、0h,LVSP和±dp/dtmax即明显下降;伤后3、0h,SBP、DBP、MAP明显下降;伤后6、0h所有心脏功能指标均降低,至伤后24、0h仍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1.71±0、07)μg/L]比较,伤后0、5h烫伤组大鼠血清cTnI[(2、22±0.08)pg/L]即明显升高,伤后12.0h[(7、07±0.44)μg/L]达峰值,伤后24、0h[(4.57±0.30)μg/L]仍保持在较高水平(P〈0、01);伤后3、0h血清TBA及伤后1.0h血清β2-MG、DAO开始明显升高,并超过对照组(P〈0.05或P〈0.01),至伤后12.0 h仍呈上升趋势。结论严重烫伤后心肌损害在时间上明显早于其他脏器,且与其他脏器损害指标和血流量呈显著相关,提示“休克心”可能是严重烫伤后早期肝、。肾、肠血流量减少和损害的启动因素之一,但还需深入研究以进一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心 肌损害 脏器血流量
原文传递
生脉注射液对烧伤后“休克心”防治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西联 黄跃生 +1 位作者 党永明 张家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休克心”的防治作用。方法严格按照临床科研方法设计前瞻性试验方案,将笔者单位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复苏补液的基...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休克心”的防治作用。方法严格按照临床科研方法设计前瞻性试验方案,将笔者单位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复苏补液的基础上另建1条静脉通道,给药组将生脉注射液40 m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3 d;对照组以同样方式静脉滴注未加生脉注射液的50 g/L葡萄糖注射液290 ml。于伤后12 h和1、2、3、4、5 d抽取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含量。并于滴注前及滴注后1、2、3、5、7 d同法抽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伤后12 h给药组、对照组患者血清中CK-MB、LDH、cTnI含量均达峰值,分别为(52±20)U/L、(5.9±1.3)μmol·s-1·L-1、(0.274±0.231)μg/L和(91±31)U/L、(8.5±1.8)μmol·s-1·L-1、(0.584±0.192)μg/L,随治疗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在伤后2 d或3 d内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患者严重烧伤后早期应用生脉注射液可有效地防治“休克心”损害,对心肌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心 生脉注射液
原文传递
终末期心力衰竭机械循环支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静 吴明祥 苏晞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MCS)是代替或辅助心脏功能、向心外提供血液灌注、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在过去的20年中,MCS更多地应用于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合并症更复杂的患者,同时还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而... 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MCS)是代替或辅助心脏功能、向心外提供血液灌注、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在过去的20年中,MCS更多地应用于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合并症更复杂的患者,同时还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而紧急复苏的心原性休克患者。近年来,随着终末期心力衰竭患病率的持续上升及此类患者因心功能受限所致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且对这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无效,使以心室辅助装置应用为主的MCS日渐成为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重要替代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循环支持 室辅助装置 原性休克 终末期力衰竭
下载PDF
再论烧伤后“休克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烧伤后早期缺血缺氧损害难以避免,是引起严重烧伤并发症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发现严重烧伤休克期心功能减退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将其归咎于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容量显著减少,导致回心血... 烧伤后早期缺血缺氧损害难以避免,是引起严重烧伤并发症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发现严重烧伤休克期心功能减退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将其归咎于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容量显著减少,导致回心血量减少;以后则认为还与心肌抑制因子等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心 缺血缺氧 防治
原文传递
烧伤后“休克心”与早期损害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跃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休克心 早期损害 肌缺血缺氧损害
原文传递
“休克心”对严重烧伤后早期脏器损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荣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严重烧伤后,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容量显著下降之前,心肌即发生了缺血缺氧损害和功能减退。由于心脏是循环动力器官,这种即早出现的心肌损害及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不仅可引起心功能不全,还可能成为严重烧伤休克和全身组织器官... 严重烧伤后,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容量显著下降之前,心肌即发生了缺血缺氧损害和功能减退。由于心脏是循环动力器官,这种即早出现的心肌损害及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不仅可引起心功能不全,还可能成为严重烧伤休克和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害的重要启动因素,由此提出了“休克心”学说。该学说有2个基本内涵:(1)烧伤后早期即可发生心肌损害,纠正了“烧伤后早期不发生心肌缺血缺氧损害”和“烧伤休克主要因血容量减少所致”的认识;(2)烧伤后早期缺血缺氧的因素除血容量减少外,心肌损害也是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脏器损害 烧伤后 休克心 肌缺血缺氧损害 脏泵血功能 血容量减少 肌损害 器官缺血
原文传递
左卡尼汀对烧伤后“休克心”左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旭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70-872,共3页
严重烧伤后早期缺血缺氧等原因可造成心肌受损,受损后不仅引起心功能不全、泵血功能减弱,还可诱发休克或加重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损害,并与休克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称为“休克心”。补充左卡尼汀可以使心肌营养代... 严重烧伤后早期缺血缺氧等原因可造成心肌受损,受损后不仅引起心功能不全、泵血功能减弱,还可诱发休克或加重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损害,并与休克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称为“休克心”。补充左卡尼汀可以使心肌营养代谢得以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力衰竭得以好转。笔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休克心 烧伤后 左室结构 肌受损 缺血缺氧 功能不全 肌收缩力
原文传递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前后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正春 马小静 +1 位作者 夏娟 胡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66-568,共3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测量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前后左...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测量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此技术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AMI并发CS的患者进行IABP治疗。应用STI技术测量各梗死心肌节段应变参数: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峰值(LSpeak、RSpeak、CSpeak)及达峰时间(TPSLS、TPSRS、TPSCS)。IABP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AMI并发CS患者IABP治疗后,各梗死节段LSpeak、RSpeak、CSpeak比治疗前增高,TPSLS、TPSRS、TPSCS比治疗前缩短(P均<0.05)。结论:ST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AMI并发CS患者IABP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梗塞 休克 原性 室功能 超声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