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驱优势通道下微观潜力分布及改变流线挖潜 被引量:9
1
作者 肖康 穆龙新 +1 位作者 姜汉桥 李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100,共9页
根据中高渗油藏优势通道孔喉分布特征,建立了具有不同优势通道发育规模的二维刻蚀模型,对优势通道下剩余油微观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改变流线动用方法适应性,初步揭示了优势通道下剩余油改变流线动用机制;结合油藏数... 根据中高渗油藏优势通道孔喉分布特征,建立了具有不同优势通道发育规模的二维刻蚀模型,对优势通道下剩余油微观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改变流线动用方法适应性,初步揭示了优势通道下剩余油改变流线动用机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量化了改变流线动用策略。结果表明,提高驱替速度可使弱优势通道下剩余油大幅降低,而强优势通道变化较小;根据优势通道下剩余油赋存形态、形成机制,将其分成了4类,即死角式、并联式、包围式、绕流式,其中前两类受优势通道规模、驱替速度影响极小,而后两类仅在优势通道规模较小时,才会随驱替速度增加而大幅减小。应以利用与克服优势通道的角度去设计流线动用改变方式,在流线动用方式合理改变时,强优势通道注采比应适当降低,而弱优势通道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优势孔道 剩余油 流线动用 模拟
下载PDF
注水压降试井结合吸水剖面测井精准识别大孔道
2
作者 胡登强 周碧辉 +2 位作者 张博 黄时祯 陈元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解决多年注水开发油田地层非均质性严重,大孔道占比增加,注水形成无效或低效循环等问题,进行了大孔道的识别方法研究。利用注水压降试井曲线近似90°弯曲和双对数曲线大开口、低径向流线的“异常”特征,进行大孔道预警。然后结合... 为解决多年注水开发油田地层非均质性严重,大孔道占比增加,注水形成无效或低效循环等问题,进行了大孔道的识别方法研究。利用注水压降试井曲线近似90°弯曲和双对数曲线大开口、低径向流线的“异常”特征,进行大孔道预警。然后结合吸水剖面测井显示的窄幅吸水,佐证大孔道的存在。再以吸水剖面测井给出的实际吸水厚度重新计算渗透率,若渗流能力与相邻区域相比呈强烈突变关系,可精准识别大孔道。该方法将两种常用的动态监测手段有效结合,互为佐证,可靠性增强,可定量描述大孔道,为后续调剖调驱等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压降试井 吸水剖面 优势渗流通道(大孔道) 识别
下载PDF
低渗储层多级变流度增油降水技术研究与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三叠系长6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骁 任晓娟 +3 位作者 罗向荣 刘雨烟 马焕焕 王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6,共7页
针对低渗储层水驱开发中易窜进、优势大孔道调剖堵水困难的问题,开展了多级变流度的实验研究,以控制不同渗流空间注入水的流度与提高水在微小孔喉中的流度和驱替效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三叠系长6段某储层为例,基于对储层不同渗流空间... 针对低渗储层水驱开发中易窜进、优势大孔道调剖堵水困难的问题,开展了多级变流度的实验研究,以控制不同渗流空间注入水的流度与提高水在微小孔喉中的流度和驱替效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三叠系长6段某储层为例,基于对储层不同渗流空间的分级,进行单块岩心实验和组合变流度实验来评价水驱效率。结果表明:该储层可分为裂缝、中大孔和微小孔三类渗流空间,且不同渗流空间的水驱流度级差极大,裂缝是主要窜流通道,中大孔是次要渗流通道,微小孔是主要储集空间;单块岩心变流度实验中,水驱流度可调整到(0. 01~0. 10)×10^(-3)μm^2/(m Pa·s);组合实验中水驱流度调整到(0. 01~0. 10)×10^(-3)μm^2/(m Pa·s),水驱效率平均提高了26. 9%;矿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井组内6口生产井降水最高达34. 0%,井组平均日增油1. 22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优势孔道 渗流空间 水驱效率 流度级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