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根传入纤维及其生理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根葆 汪萌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1-363,共3页
哺乳动物的腹根中存在感觉传入纤维,主要传导伤害性信息,经背根或膜根进入脊髓并与脊髓神经元发生广泛联系,在调制和传递感觉信息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腹根传入纤维 感觉传入纤维 生理学
下载PDF
C纤维不是电针镇痛的主要传入纤维,而是弥散性伤害性抑制控制的主要纤维 被引量:16
2
作者 包虹 周正锋 +1 位作者 于英心 韩济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电针刺激通过何种纤维传入中枢产生镇痛作用,至今仍有争论。范少光等采用我室常用电针参数,以大鼠行为反应为指标,观察到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镇痛信息主要不是由 C 纤维传入。本工作用辣椒素选择性阻断 C 纤维传导后,观察了 EA... 电针刺激通过何种纤维传入中枢产生镇痛作用,至今仍有争论。范少光等采用我室常用电针参数,以大鼠行为反应为指标,观察到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镇痛信息主要不是由 C 纤维传入。本工作用辣椒素选择性阻断 C 纤维传导后,观察了 EA 和伤害性热刺激(Noxious heat,NH)对脊髓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Range,WDR)神经元抑制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对上述问题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纤维 电针镇痛 传入纤维 神经元
下载PDF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影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书香 李翠艳 +3 位作者 李强 刘阳阳 郭义 陈泽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120次/min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信号,对胃运动频率、波幅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进行提取分析。结果: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后,60次/min捻转手法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波幅、频率呈现抑制作用,120次/min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波幅呈现促进趋势;行针及出针5 min、15 min时,捻转60次/min组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减少,针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作用效果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手法 足三里 迷走神经 传入纤维 胃运动
原文传递
迷走神经及其传入纤维对大鼠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劲松 乔娴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719,723,共4页
目的 观察迷走神经及其传入纤维对清醒大鼠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 ,研究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神经调节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迷走神经干切断组 (vagotomy组 )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阻断组 (capsaicin组 )... 目的 观察迷走神经及其传入纤维对清醒大鼠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 ,研究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神经调节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迷走神经干切断组 (vagotomy组 )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阻断组 (capsaicin组 ) ,3组大鼠均于胃浆膜面植入电极 1对 ,于清醒状态下记录胃肌电活动 ,随后采用酚红排空方法检测大鼠胃排空。结果 ①vagotomy组大鼠胃肌电活动的主频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apsaicin组 ;②capsaicin组大鼠胃肌电活动的主频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③vagotomy组大鼠胃排空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capsaicin组大鼠胃排空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迷走神经对胃肌电活动的影响是由其传出纤维介导的。迷走神经切断术和辣椒素对大鼠胃排空的不同影响显示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调控存在多重作用 ,可能由不同神经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 胃肌电活动 大鼠 对照组 迷走神经 传入纤维 影响 酚红 雄性 调控
下载PDF
肾神经传入纤维在2K2C Goldblatt高血压中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青 樊雪萍 +3 位作者 陈忠 赵绮华 陈盛强 万志红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6-372,共7页
为研究肾神经传入纤维在二肾二夹(2K2C)Goldblatt高血压中的作用,选用雄性SD大鼠(110±9g),切除双侧T9-L2脊髓背根神经阻断肾传入信息,用内径0.3mm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用尾套法测量大鼠尾动... 为研究肾神经传入纤维在二肾二夹(2K2C)Goldblatt高血压中的作用,选用雄性SD大鼠(110±9g),切除双侧T9-L2脊髓背根神经阻断肾传入信息,用内径0.3mm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用尾套法测量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检测技术(HPLC-EC)和放免分析方法(RIA)测定脑和外周不同组织中儿茶酚胺(CA)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ugⅡ)和醛固酮的浓度,并用微机血管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量血管的结构变化。2K2C高血压(上夹后6周)大鼠延脑、肾上腺、血浆NE和E,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浓度及体重与对照鼠相比均明显增加,大鼠心系数(心重/体重)增大,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壁中层增厚,壁厚与腔径(壁腔)比值增大;切除大鼠双侧T9-L2脊髓背根可明显延缓2K2C高血压的形成并防止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或肥厚,同时大鼠延脑、肾上腺及血浆NE和E含量与2K2C高血压大鼠相比明显减少,下丘脑NE和E浓度增加,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水平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肾神经传入纤维在2K2C大鼠高血压形成期中起部分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脑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代谢增加交感传出活动而起作用;血浆高AngⅡ和高醛固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神经传入纤维 高血压 病理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与孤束核的联系——HRP跨越神经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文斌 李继硕 李惠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本文用HRP跨节追踪技术在光镜下观察了猫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初级传入纤维向孤束核的投射状况。另外,向舌咽、迷走和鼓索神经也注入HRP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三叉神经各分支中只有... 本文用HRP跨节追踪技术在光镜下观察了猫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初级传入纤维向孤束核的投射状况。另外,向舌咽、迷走和鼓索神经也注入HRP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三叉神经各分支中只有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向孤束核投射。舌神经的标记出现于孤束核的闩以上部分,以三叉神经吻侧亚核尾段水平的部位最为浓密,标记终末多分布于腹外侧亚核、中间亚核和内侧亚核。下牙槽神经只有少量标记终末呈斑块状局限分布于闩附近的孤束核间质亚核区,小部分投射于连合核。舌咽神经投射至孤束核全长,以内侧亚核区为最多。迷走神经的大量纤维主要投射于极间亚核平面的孤束核。鼓索神经大部投射至孤束核吻极段。本文对比分析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与Ⅶ、Ⅸ、Ⅹ神经内脏传入在孤束核分布的相互关系,结合文献讨论了投射到孤束核的三叉初级传入神经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三叉神经 初级传入纤维
下载PDF
逆向电刺激大鼠背侧皮神经对相邻脊髓节段Aδ类传入纤维机械感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启新 赵晏 +2 位作者 张世红 史文春 王会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2-110,共9页
目的 :分析循经分布的Aδ类初级传入纤维在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中机械感受特性的改变和意义 ,从而探讨外周神经参与经络活动的机制。方法 :自近中端断离循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胸 9至胸 1 2脊神经背侧皮支 ,在其中一支上施加逆向电刺激 ,... 目的 :分析循经分布的Aδ类初级传入纤维在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中机械感受特性的改变和意义 ,从而探讨外周神经参与经络活动的机制。方法 :自近中端断离循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胸 9至胸 1 2脊神经背侧皮支 ,在其中一支上施加逆向电刺激 ,以相邻脊髓节段的一支上Aδ类单位放电为指征 ,测定单位的适应特性、机械感受阈值、感受野形状和面积、感受野的敏感点数及其位置、传导速度等机械感受特性。在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上施加逆向电刺激后 ,观察上述各种机械感受特性的改变。结果 :在 6 7只大鼠上观察了 90个Aδ类初级传入纤维的机械感受特性和跨节段刺激对这些特性的影响。快适应和慢适应单位分别占 3 1 1 %和 6 8 9% ,适应时程为 2 0 82±2 51sec (n =90 )。机械感受阈值 0 2 1± 0 0 3mN。平均感受野面积 1 7 76± 3 40mm2 ,感受野内敏感点数为 1 79± 0 1 1个 ,77 3 % (n =88)的敏感点循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二直行脉之间分布。逆向电刺激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背侧皮支后 ( 0 45mA ,0 1ms,2 0Hz,持续 1 0sec) ,71 9% (n =6 4)的单位感受野增大 ,全部单位感受野均值增大为 71 98± 1 3 0 7mm2 ,显著大于对照 ,P <0 0 0 1。每个感受野内平均敏感点数显著增至 3 0 8± 0 2 5个 ,P <0 0 1。 7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δ类初级传入纤维 信息传递 机械阙值 感受野 循经感传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Ⅱ板层初级传入纤维突触性终末数量变化的电镜定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园山 吴金浪 +1 位作者 陈穗君 张惠君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2-306,I005,共5页
目的 应用电镜定量方法探讨在吗啡依赖条件下 ,大鼠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发出的初级传入纤维能否在脊髓 板层侧支出芽和建立新的突触。 方法 用光镜体视学方法测知吗啡依赖组和对照组大鼠 L4脊髓 板层横切面积没有差异的情况下 ,直接... 目的 应用电镜定量方法探讨在吗啡依赖条件下 ,大鼠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发出的初级传入纤维能否在脊髓 板层侧支出芽和建立新的突触。 方法 用光镜体视学方法测知吗啡依赖组和对照组大鼠 L4脊髓 板层横切面积没有差异的情况下 ,直接比较了两组动物脊髓 板层神经毡单位面积内突触性终末的数量变化。 结果 吗啡依赖组脊髓 板层来自初级传入纤维的突触性终末数 ,明显多于对照组的初级传入纤维突触性终末数。其中来自无髓传入纤维的突触性终末数与对照组同类型的突触性终末数比较增加 6 1%。来自有髓传入纤维的突触性终末数比对照组增多 70 %。尤其是来自含有致密核芯小泡的初级传入纤维突触性终末数比对照组多 98%。 结论 吗啡可能促进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脊髓Ⅱ板层 初级传入纤维 突触
原文传递
投射于腰骶髓后连合核的传递伤害性刺激的初级传入纤维的来源探索—c-fos表达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海雷 洪桢 +3 位作者 王殿仕 徐俊卿 张淼丽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6,T026,共6页
本课题组的既往研究曾发现 ,膀胱的初级传入投射纤维中有一部分传递伤害性刺激 ,投射于腰骶髓的后连合核。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盆腔内脏和后肢躯体性结构的伤害性刺激诱导 FOS阳性反应在大鼠后连合核的表达状况 ,藉以确定投射于后连... 本课题组的既往研究曾发现 ,膀胱的初级传入投射纤维中有一部分传递伤害性刺激 ,投射于腰骶髓的后连合核。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盆腔内脏和后肢躯体性结构的伤害性刺激诱导 FOS阳性反应在大鼠后连合核的表达状况 ,藉以确定投射于后连合核的传递痛信号的初级传入的来源。本实验分别向盆腔内脏的膀胱和直肠以及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外侧皮肤及腓肠肌等四个不同部位注入 2 %福尔马林溶液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腰骶段脊髓内 FOS的表达状况 ;并向此四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结果证明 ,将 2 %福尔马林溶液注入膀胱或直肠内腔后可主要诱导 L6,S1 ,S2 节段后连合核出现大量 FOS阳性细胞核( 2 5~ 95个 /片 ) ;向小腿外侧皮肤或腓肠肌注射福尔马林溶液 ,则主要在背角浅层出现浓密的 FOS阳性细胞核而在后连合核仅发现极少量的 FOS阳性细胞核 ( <5个 /片 ) ;在不给予福尔马林刺激的对照组 ,后连合核内也出现极少量散在的 FOS阳性细胞核 ( <3个 /片 )即后连合核内出现极少量的传递躯体伤害性刺激的传入成分与不给予福尔马林刺激的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别 ,这种极少量的神经元在神经机能的传递上不应有何作用。因而 ,本研究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射 腰骶髓后连合核 伤害性刺激 c-fos表达方法 大鼠 初级传入纤维
下载PDF
猫舌快适应传入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轴-树突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发武 潘三强 +2 位作者 韩辉 宿宝贵 吕来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舌快适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及与突触后膜-树突的关系,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和神经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技术。结果:猫舌快适应传入纤维投射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  目的:研究舌快适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及与突触后膜-树突的关系,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和神经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技术。结果:猫舌快适应传入纤维投射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以中间型为主。与单纯型终扣形成突触的树突较大。与中间型终扣形成突触的树突较小。结论:各种突触类型形成的复杂联系,可能是不同感觉信息传递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快适应传入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突触
下载PDF
肾动脉内注射腺苷兴奋肾神经传入纤维的自发活动(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会杰 马慧娟 +1 位作者 刘宜先 王庆山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应用记录肾神经传入纤维多单位和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肾动脉内注射腺苷对麻醉家兔肾神经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肾动脉内注射50,100和200 nmol/kg腺苷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兴奋肾神经传入纤维的活动,而动脉血压不变。(2)... 应用记录肾神经传入纤维多单位和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肾动脉内注射腺苷对麻醉家兔肾神经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肾动脉内注射50,100和200 nmol/kg腺苷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兴奋肾神经传入纤维的活动,而动脉血压不变。(2)肾动脉内预先应用选择性腺苷A1受体阻断剂DPCPX(160 nmol/kg),可部分阻断腺苷对肾神经传入纤维的兴奋作用。(3)静脉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0.1 mmol/kg)预处理,延长并增强了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腺苷的反应。以上结果提示,肾动脉内应用腺苷可兴奋肾传入纤维的自发放电活动,一氧化氮作为抑制性因素参与腺苷诱导的肾神经传入纤维兴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腺苷 肾神经传入纤维 单位放电
下载PDF
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定位投射的定量分析-FRAP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继固 蔡丽霞 +1 位作者 任立恩 胡松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6-290,共5页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段。C6~T2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长所测均值(mm)分别为0.996、0.996、0.918、0.783、0.642,而尺神经向C6~T2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mm)分别在0.354~0.536、0.333~0.542、0.214~0.515、0.144~0.319、0~0.223的范围,显示了反应带从SG的中间区逐渐移至内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一级传入纤维 定量分析 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脊髓胶状质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前部室周区内生长抑素样神经元与神经肽Y样传入纤维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美子 金奎龙 吴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应用包埋前免疫电镜PAP双重反应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前部室周区内的生长抑素和神经肽Y的分布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先用DAB法显示神经肽Y反应,然后用钼酸-TMB法显示生长抑素免疫反应,再经DAB-氯化钴稳定后作免疫电镜包埋。光镜观察结果显... 应用包埋前免疫电镜PAP双重反应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前部室周区内的生长抑素和神经肽Y的分布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先用DAB法显示神经肽Y反应,然后用钼酸-TMB法显示生长抑素免疫反应,再经DAB-氯化钴稳定后作免疫电镜包埋。光镜观察结果显示在下丘脑室周区内见到生长抑素样神经元和神经肽Y样神经纤维末梢。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生长抑素的钻酸-TMB免疫反应产物呈针状或块状位于胞质内;神经肽Y样神经纤维末梢内见到颗粒状或絮状DAB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小清亮囊泡周围和线粒体膜上。神经肽Y样神经纤维末梢与生长抑素样神经元胞体形成轴-体突触。此外神经肽Y样神经末梢内大颗粒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而形成胞吐像。由此可见神经肽Y样神经纤维末梢经过突触或非实触方式作用于下丘脑前部室周区内生长抑素样神经元而调节其分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生长抑素 神经肽Y 神经元 传入纤维
下载PDF
室旁核在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影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詹昌德 潘敬运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本文在氯醛糖麻醉猫中探讨室旁核毁损前、后,电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完整猫中,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去神经和迷走神经切断(SAD+VD)后,电刺激肾神经... 本文在氯醛糖麻醉猫中探讨室旁核毁损前、后,电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完整猫中,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去神经和迷走神经切断(SAD+VD)后,电刺激肾神经中枢端引起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微量注射红藻氨酸毁损双侧室旁核后,可阻断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这些结果表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可抑制刺激猫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室旁核在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神经 传入纤维 血浆皮质醇
下载PDF
三叉神经和颈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延髓内重叠投射的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佐庆 李惠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272-274,共3页
作者以HRP跨节追踪法研究了三叉神经中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在上部颈髓后角的下行投射和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上行投射.结果表明: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分别向第1,2,3颈髓后角的腹外侧、中间部... 作者以HRP跨节追踪法研究了三叉神经中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在上部颈髓后角的下行投射和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上行投射.结果表明: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分别向第1,2,3颈髓后角的腹外侧、中间部及背内侧投射,第2,3颈神经向脊髓后角的广泛区域投射.此外,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吻侧亚核也能见到来自上部颈神经的阳性纤维和终末.眶上神经、眶下神经、下牙槽神经及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上部颈髓内的重叠定位投射可能与头面部痛觉的产生和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颈神经 传入纤维 中枢投射 经络
下载PDF
大鼠膀胱初级传入纤维向中枢的定位投射──CB-HRP跨神经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莎 李淑芬 吴建中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用大鼠17只,将CB-HRP注入一例膀胱壁内,TMB法反应,明暗视野对照观察。结果:1)标记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分布节段为T12-S2节,以注射侧为主。最集中的节段是L6-S1,其标记细胞数占标记细胞总数... 本文用大鼠17只,将CB-HRP注入一例膀胱壁内,TMB法反应,明暗视野对照观察。结果:1)标记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分布节段为T12-S2节,以注射侧为主。最集中的节段是L6-S1,其标记细胞数占标记细胞总数52.5%,并集中分布在节内的背远侧端,有较明确的局部定位;2)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进入脊髓后,其大部分纤维(外侧径束)终于网状核和中间外侧核形成终末区。小部分纤维(内侧径束)进入中央管背外侧区和灰质后连合形成终末区。灰质后连合被一横行的白质带分为背、腹两部,外侧径束分布在腹部并可越过中线,内侧径束分布在背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入纤维 膀胱 脊神经节 大鼠
下载PDF
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形成突触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来清 潘三强 +1 位作者 韩辉 宿宝贵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 研究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突触的类型及突触各组成部分出现频率的差异。方法 采用确定了部位和功能的传入纤维进行细胞内注射 ,电镜连续切片观察技术。结果 ①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 目的 研究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突触的类型及突触各组成部分出现频率的差异。方法 采用确定了部位和功能的传入纤维进行细胞内注射 ,电镜连续切片观察技术。结果 ①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形成的突触以单纯型为主 ;②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以中间型为主 ;③形成三联体的数目及形成突触的各组成部分出现的频率 ,三叉神经脊束核相对较高。结论 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的传入纤维主要以快速传递神经信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快反应传入纤维 突触
下载PDF
吗啡对大鼠脊髓Ⅱ板层中受损伤坐骨神经的传入纤维终末的影响——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惠君 曾园山 +1 位作者 聂俊辉 张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探讨吗啡对钳夹损伤坐骨神经后其传入纤维终末在脊髓Ⅱ板层分布的影响。 方法 用显示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FRAP)组织化学方法 ,借助图像分析仪测量损伤坐骨神经后 15d和 30d吗啡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Ⅱ板层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 目的 探讨吗啡对钳夹损伤坐骨神经后其传入纤维终末在脊髓Ⅱ板层分布的影响。 方法 用显示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FRAP)组织化学方法 ,借助图像分析仪测量损伤坐骨神经后 15d和 30d吗啡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Ⅱ板层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 结果 损伤坐骨神经后吗啡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Ⅱ板层FRAP阳性反应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对照组损伤坐骨神经后 30d的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比 15d的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增大 40 %。吗啡组损伤坐骨神经后 30d的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比 15d的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增大 2 2 %;同时也比对照组损伤坐骨神经后 30d的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增大 19%。 结论 随着损伤坐骨神经后大鼠存活时间延长 ,其脊髓Ⅱ板层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呈恢复性增大 ;吗啡能使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Ⅱ板层的FRAP阳性反应物面积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大鼠 脊髓Ⅱ板层 受损伤坐骨神经 传入纤维终末 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大鼠胸腺传入纤维在中枢内的跨节投射——CB-HRP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支晔 李淑芬 毛云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本文将CB-HRP注入大鼠胸腺,研究了标记细胞在感觉神经节的分布及初级感觉终末在脊髓、脑干中的投射。结果表明:1.在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中有标记细胞;2.在C_1-T_5段双侧脊神经节中有标记细胞,推测这些标记细胞可能随交感神经传入,其中C_3... 本文将CB-HRP注入大鼠胸腺,研究了标记细胞在感觉神经节的分布及初级感觉终末在脊髓、脑干中的投射。结果表明:1.在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中有标记细胞;2.在C_1-T_5段双侧脊神经节中有标记细胞,推测这些标记细胞可能随交感神经传入,其中C_3-C_4段的投射可能随膈神经传入;3.脊髓中的标记终末,见于C_1-C_8节段,主要分布在Ⅰ层内;4.脑干中的标记终末,主要见于双侧孤束核的全长及连合核中。在疑核标记的节前神经元附近有的也可见终末分布,提示胸腺的一级传入与传出神经元间可能存在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传入纤维 感觉神经节 孤束核
下载PDF
L-NAME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引起血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锁安 陈渝 +2 位作者 史玥 潘培森 张林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L- NAME对内脏- 减压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内脏疼痛引起休克的机理。方法:用电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的方法模拟内脏痛,比较静脉注入L- NAME前后刺激神经时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基础血压升高( P<0... 目的:观察L- NAME对内脏- 减压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内脏疼痛引起休克的机理。方法:用电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的方法模拟内脏痛,比较静脉注入L- NAME前后刺激神经时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基础血压升高( P<0.01)。用药前刺激神经时为降压反应,ΔMBP= - 4.17 ±1.79kPa,而用药后刺激时却为升压反应,ΔMBP= + 1.22 ±1.93kPa( P<0.001);注射L- NAME前先注入L- 精氨酸,不管是基础血压还是刺激后的反应性血压,其变化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在大鼠身上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可引起内脏- 减压反应;发现了L- NAME 对上述反应有翻转作用。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AME 电刺激 内脏大神经 传入纤维 血压 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