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8年宜昌市学校与非学校肺结核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
1
作者 刘乔 张皓 +6 位作者 陈秋萍 赵昀康 瞿会敏 Roger Frutos Laurent Gavotte 刘建华 陈田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7-817,共11页
目的利用数学模型量化学校和非学校不同场所之间的结核病传播能力,为学校肺结核暴发疫情防控提供定量的循证依据。方法基于宜昌市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通过调查收集结核病自然史参数和病例信息,将人口和报告的病例划分为学校和非学校两... 目的利用数学模型量化学校和非学校不同场所之间的结核病传播能力,为学校肺结核暴发疫情防控提供定量的循证依据。方法基于宜昌市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通过调查收集结核病自然史参数和病例信息,将人口和报告的病例划分为学校和非学校两种场所,建立季节性和无季节性传播动力学模型,计算有效再生数(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R_(eff))评估学校和非学校两种场所结核病传播能力。结果在研究期间,收集了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43485例结核病病例的数据,其中学校结核病患者占3.39%。拟合优度分析表明,季节性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P<0.001)。季节性模型估计的结核病平均R_(eff)在宜昌市为0.21(IQR:0.16~2.92)。非学校结核病患者的平均R_(eff)是学校结核病患者的13倍。结论在该研究地区,结核病的传播性仍然不容忽视。非学校结核病患者相较于学校结核病患者传播能力更强。而结核病从非学校结核病患者到学校结核病患者的传播能力,对学校结核病患者有很大的影响。应严格采取具体的干预措施,如结核病筛查,以控制和预防学校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结核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动力学模型 基本再生数 学校 结核病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动力学模型(Ⅱ)—几种流行模式及模型参数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逸曾 吴建宏 +1 位作者 卓尚炯 董有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在已建立的日本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对其几种流行模式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并针对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生物学意义的探讨和定量估计,提出了血吸虫病患病率与平均虫负荷的转换算式。为从理论上... 在已建立的日本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对其几种流行模式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并针对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生物学意义的探讨和定量估计,提出了血吸虫病患病率与平均虫负荷的转换算式。为从理论上探讨防治血吸虫病对策及预测防治效果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流行模式 传播动力学模型 湖区血吸虫病 防治血吸虫病 模型参数估计 感染人群 流行区 血吸虫感染 动力学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与舆情演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小洋 何道兵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0-326,共7页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传统演化模型未引入动态参数等问题,结合传播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动态扩散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舆情演化系统与数学模型。首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其次对动态扩散网络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动...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传统演化模型未引入动态参数等问题,结合传播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动态扩散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舆情演化系统与数学模型。首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其次对动态扩散网络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动力学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数学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现实社会真实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数据与真实监测数据的相似度为0.838 6,相关系数为0.827 9;提出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微观个体信息与舆情传播的内在规律,与真实事件传播过程相吻合,证明了构建的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动态扩散网络 传播动力学模型 舆情演化
下载PDF
结核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毛俊杰 鲁佳旺(综述) +1 位作者 庄勋 秦刚(审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4-868,共5页
结核病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结核病防控意义重大。近年来,新冠肺炎大流行严重破坏了全球结核病防治进程,再度引发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担忧。传播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结核病传播规律及流行动态,并评估不同干... 结核病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结核病防控意义重大。近年来,新冠肺炎大流行严重破坏了全球结核病防治进程,再度引发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担忧。传播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结核病传播规律及流行动态,并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防控效果,在结核病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五种结核病传播动力学模型:“仓室”模型、集合种群模型、智能体模型、网络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从而为结核病的防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防控 传播动力学模型 流行病学模型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基于无标度网络的SPANR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惠英文 《信息与电脑》 2022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前,朋友圈转发宣传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传播方式。为探究人为干预对朋友圈转发宣传信息传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无标度网络的SPANR传播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平均场理论对人为干预下的动态传播进行详细分析。其次,... 目前,朋友圈转发宣传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传播方式。为探究人为干预对朋友圈转发宣传信息传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无标度网络的SPANR传播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平均场理论对人为干预下的动态传播进行详细分析。其次,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基本再生数R_(0),并得到了两个平衡点,即当R_(0)<1时,信息传播具有消失平衡点,当R_(0)> 1时,信息传播具有持续传播平衡点。再次,详细分析人为干预平衡点的全局渐进稳定性。理论分析表明,在人为干预下的宣传信息的消失或持续传播由基本再生数决定。最后,利用MATLAB的数值仿真验证了这一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预 传播动力学模型 无标度网络 稳定性
下载PDF
AIDS人群传播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允莲 张晋昕 +3 位作者 凌莉 林爱华 卢次勇 何群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9年第6期654-656,共3页
为了解艾滋病病毒(HIV)及艾滋病(AIDS)流行的客观规律性,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流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报告时滞、多传染阶段以及各状态间的转移等),需要用数学模型对其传播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鉴于艾滋病流行过程的复杂性,有必要... 为了解艾滋病病毒(HIV)及艾滋病(AIDS)流行的客观规律性,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流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报告时滞、多传染阶段以及各状态间的转移等),需要用数学模型对其传播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鉴于艾滋病流行过程的复杂性,有必要用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数学模型揭示其传播动力学特征,引入不断被基础医学工作者了解到的影响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不仅有利于疾病发生机制的证实,也可考察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该文从人群角度对艾滋病的基本传播动力学模型、考虑人群流动性、多个传染阶段和不同状态间转移模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传播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应用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我国人口流动情况对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圆 邹霞 凌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基于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人口流动情况对我国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的影响,为预测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包含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传播动力学模型,并拟合校准我国结核发病率的数据,进而使用该模型估计现有人口流动背景下耐... 目的基于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人口流动情况对我国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的影响,为预测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包含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传播动力学模型,并拟合校准我国结核发病率的数据,进而使用该模型估计现有人口流动背景下耐多药结核病在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中的发病率。结果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MAE)接近于0,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小于10%。模拟结果显示,到2025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全人群中结核病发病率将达到80.58/10万,本地人口结核病发病率将达到66.19/10万,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率将达到165.95/10万,尤其是耐药菌感染的活动性肺结核呈上升趋势。到2025年,本地人口中耐药菌感染的活动性感染者将达到12.25万,流动人口中耐药菌感染的活动性感染者将达到25.17万,流动人口中耐药菌感染的活动性感染者上升趋势明显。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用于我国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预测,未来我国流动人口流入和迁出导致的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问题突出,流动人口是未来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耐药结核病 流动人口 传播动力学模型 微分方程 模拟
原文传递
传播动力学模型在HPV疫苗经济学评价中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越 柯夏童 +4 位作者 梁栩源 丁文裴 周大创 马爱霞 唐文熙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42-1745,共4页
介绍传播动力学模型在HPV疫苗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和计算方法,以期为更好的HPV疫苗经济性评价提供参考。将人群分为n个年龄组和L个性活动层次,建立常微分方程组模拟HPV16/18两种病毒感染在人群中的传播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并结合二价... 介绍传播动力学模型在HPV疫苗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和计算方法,以期为更好的HPV疫苗经济性评价提供参考。将人群分为n个年龄组和L个性活动层次,建立常微分方程组模拟HPV16/18两种病毒感染在人群中的传播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并结合二价疫苗接种的保护效率对疾病预防健康产出进行评估。传播动力学模型是动态进展模型,较Markov等静态进展模型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但也因为需要参数多,且部分关键参数在我国暂无大规模人群调研数据,因此用于经济学评价时证据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在HPV疫苗等传播性疾病干预产品的经济性评价中采用传播动力学模型以获取更精确的证据,在目前参数不全的情况下,建议暂时以邻国数据等方式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动力学模型 HPV疫苗 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传播动力学模型的流感暴发疫情的报告标准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国婧 易青洁 +1 位作者 李勤 曾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对现行的两种流感暴发疫情报告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为流感暴发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无干预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 目的对现行的两种流感暴发疫情报告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为流感暴发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无干预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干预模型。利用两种报告标准对疫情进行模拟干预,利用疫情持续时间、累计新发病例数、累计续发病例数、累计罹患率和罹患率降低百分比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本起疫情的基本再生数为8.2,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较为类似。在符合标准1(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10例)时采取干预措施流感暴发疫情的干预效果优于在符合标准2(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30例)时进行干预的效果。结论标准1(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10例)较标准2(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30例)更有利于流感暴发疫情的科学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传播动力学模型 报告标准
原文传递
复杂网络上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9
10
作者 徐涵 张庆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167,共9页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网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传播过程与疾病传播具有相似的规律,为了解决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控制问题,众多学者使用传播动力学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与手段。【方法/过程】主要综述了复杂...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网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传播过程与疾病传播具有相似的规律,为了解决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控制问题,众多学者使用传播动力学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与手段。【方法/过程】主要综述了复杂网络上传播模型及其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根据网络传播主体和信息的特点对传染病模型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了各种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了传播动力学的未来可研究方向。【结果/结论】有助于理解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并对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分析、舆情控制、情绪传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模型 信息传播
原文传递
引入政府规制变量的媒介传播动力学SIP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新刚 王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4,共3页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各产业实体的深度融合,媒介网络理论变得强势而有力度。文章运用媒介传播的网络理论,在媒介传播SIR模型基础上,将信息传播展于一个立体的由一定数量网络社区组成的网络群,引入信息传...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各产业实体的深度融合,媒介网络理论变得强势而有力度。文章运用媒介传播的网络理论,在媒介传播SIR模型基础上,将信息传播展于一个立体的由一定数量网络社区组成的网络群,引入信息传播的概率因子,建构媒介传播的SIP模型。此模型特点有二:其一,通过置入政府规制变量建构了媒介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其二,通过置入信息吸引力因子建构了媒介传播的概率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规制 媒介经济学 媒介传播动力学SIP模型
下载PDF
传染病动力学生态模型的渐近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嘉琪 何铭 谢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3-877,共5页
研究一类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生态模型.首先建立相应模型满足的微分方程;其次构造一组泛函,并计算出它们的变分;然后利用变分原理决定相应的Lagrange参数;最后利用迭代理论得到原问题解的迭代公式,从而利用迭代方法求得相应模型的... 研究一类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生态模型.首先建立相应模型满足的微分方程;其次构造一组泛函,并计算出它们的变分;然后利用变分原理决定相应的Lagrange参数;最后利用迭代理论得到原问题解的迭代公式,从而利用迭代方法求得相应模型的近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传染病 非线性 传播动力学模型 变分迭代
下载PDF
福建省新冠奥密克戎BA.2和BA.5.2亚型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传播动力学分析及防控效果评估
13
作者 叶雯婧 吴生根 +8 位作者 詹美蓉 黄峥强 蔡少健 陈武 欧剑鸣 黄杰锋 陈田木 邓艳琴 郑奎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评价福建省2022年BA.2和BA.5.2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的防控措施迭代优化的科学性及防控效果,为应对未来新发或再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染病动力学理论,收集福建省2022年3月由BA.2亚型和2022年10月由BA.5.2亚型... 目的评价福建省2022年BA.2和BA.5.2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的防控措施迭代优化的科学性及防控效果,为应对未来新发或再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染病动力学理论,收集福建省2022年3月由BA.2亚型和2022年10月由BA.5.2亚型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的相关信息,建构带有潜伏期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冠病毒感染的SEIAR(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模型,分析2起本土疫情的传播动力学特征,并评估防控效果。结果BA.2疫情的潜伏期为3 d(1~9 d),代间距为3 d(1~5 d),起始R t为3.0(95%CI:2.7~3.3),发病3170例;BA.5.2疫情的潜伏期为2 d(1~6 d),代间距为1 d(0~2 d),起始R t为1.9(95%CI:1.7~2.1),发病1540例;模型拟合BA.2和BA.5.2疫情的预测和实际发病数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χ_(BA.2)^(2)=31.53、χ_(BA.5.2)^(2)=27.88,P>0.05);如未启动应急响应,BA.2疫情将于4月7日达到高峰,估计峰值638035例;而BA.5.2疫情将于11月14日达到高峰,估计峰值685940例;BA.2疫情如提早发现1个潜伏期,规模将下降25.73%,提早2个潜伏期,将下降79.56%,推迟1个潜伏期,扩大13.72%;BA.5.2疫情如提早发现1个潜伏期,规模将下降35.04%,提早2个潜伏期,将下降92.47%,推迟1个潜伏期,扩大19.75%。结论2起本土疫情处置的指导思想和防控措施优化迭代,落实“四早”措施可有效降低疫情规模,且时机越早,控制成效越明显,这为防控新发或再发呼吸道传染病积累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传播动力学模型 新发或再发传染病 防控效果评估
下载PDF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冬梅 刘伟华 +1 位作者 汪琪 郭美静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66,共16页
本文针对乙肝病毒在母婴间的传播机理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药物对乙肝病毒抑制作用,建立了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动力学模型.利用Lyapunov函数和复合矩阵理论,研究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再结合临床实践中乙肝免疫球... 本文针对乙肝病毒在母婴间的传播机理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药物对乙肝病毒抑制作用,建立了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动力学模型.利用Lyapunov函数和复合矩阵理论,研究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再结合临床实践中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剂量与检测到乙肝病毒的DNA数据,运用Matlab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数值模拟了不同给药剂量下,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感染者孕妇体内病毒的数量,预测了胎儿感染的乙肝病毒数量,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 母婴间传播乙肝病毒动力学模型 稳定性 给药剂量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SARS传播模型建立及其干预措施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斌 宋壮志 +5 位作者 涛波 霍守梁 朱卫星 关克勤 张连仲 吴秉仁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播和干预措评价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SARS传播实际,建立包括易感者、暴露者、密切接触且隔离者、感染者、医院隔离治疗者和康复或移出者和死亡者的SEQIJR模型,根据采取干预措施的... 目的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播和干预措评价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SARS传播实际,建立包括易感者、暴露者、密切接触且隔离者、感染者、医院隔离治疗者和康复或移出者和死亡者的SEQIJR模型,根据采取干预措施的时间将整个流行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并以内蒙古自治区2003年流行数据估计模型参数和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对第一阶段(3月4日-4月17日)数据模拟结果与SARS实际流行情况拟和较好,外推预测的误差为1.0,预计流行将持续230余天。利用两阶段模型模拟第二阶段SARS在当地的流行,拟合的,外推预测误差为2.0,预计在采取干预措施后SARS将在第55天停止流行。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SARS在内蒙古自治区传播。通过建立的两阶段传播模型可以实现对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播动力学模型 干预措施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风险感知交叉演变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妍嫄 张亚明 +1 位作者 何旭 杜翠翠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2期100-113,共14页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对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借鉴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基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与交叉演变性双重视角,通过剖析突发事件驱动的风险感知交叉演变机制,构...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对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借鉴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基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与交叉演变性双重视角,通过剖析突发事件驱动的风险感知交叉演变机制,构建了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出基本再生数。[结果/结论]“北京新发地疫情”网络舆情实证与仿真结果表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越小且受突发事件影响越大,网络舆情最终扩散规模及产生的影响越大。突发事件恶化将促使交叉演变向高度风险感知倾斜,加剧网络舆情传播;突发事件好转将促使交叉演变向低度风险感知倾斜,有助于控制网络舆情大规模扩散。政府面对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实现网络舆情有效干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公众风险感知 传播动力学模型 交叉演变
下载PDF
认知域信息传播的HSIR模型及其数学仿真应用的传播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志毅 柳雪荣 +4 位作者 张晶轩 苗宽 夏凡 王灵芝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50-1455,共6页
目的构建首个认知域信息传播的动力学理论模型以推动认知域信息攻防的体系建立,并利用仿真数学模型进行概念验证。方法在理论构念上提出认知域信息传播的核心-易感-感染-康复传播动力学模型(Hub-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y,HSIR),... 目的构建首个认知域信息传播的动力学理论模型以推动认知域信息攻防的体系建立,并利用仿真数学模型进行概念验证。方法在理论构念上提出认知域信息传播的核心-易感-感染-康复传播动力学模型(Hub-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y,HSIR),基于龙格-库塔法的非线性积分方程进行模型仿真验证。结果标准HSIR模型的仿真结果显示,认知域信息在1万人的群体中传播,将在第46天达到峰值,峰值传播感染7480人,基本再生数为1.3。在模拟分别时滞8、4 d和2 d后对认知域信息传播进行拒止干预,其传播感染峰值感染数不断下降(D8=5822,D4=4892,D2=4126),其传播感染峰值发生时间不断提前(D8=92,D4=62,D2=41)。结论基于HSIR理论模型,本研究提出了认知域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并初步提出了认知域信息攻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域信息 传播动力学模型 心灵病毒 谣言传播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贝叶斯方法与季节性动力学模型的中国肺结核发病数预测与防控措施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佩吉 王雅怡 +1 位作者 戴萌萌 刘颖博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80,共8页
目的考虑肺结核发病的季节周期性,构建动力学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为相关部门优化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基于季节性分解(seasonal-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模型和易感者-接种者-早期潜伏者-晚期... 目的考虑肺结核发病的季节周期性,构建动力学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为相关部门优化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基于季节性分解(seasonal-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模型和易感者-接种者-早期潜伏者-晚期潜伏者-感染者-治疗者(susceptible-vaccinated-early latent-late latent-infected-treated,SVELIT)模型,建立STL-SVELIT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2017―2021年的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拟合模型,通过贝叶斯框架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最后,预测中国肺结核发病的流行趋势。在措施评估方面,基于R0的敏感性分析来模拟肺结核的防控措施。具体来说,通过降低疾病传播系数β、早期和晚期潜伏人群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进展速率θ1和θ2以及出现症状的比例p3,评价不同肺结核防控措施效果。结果基于2017―2021年肺结核月发病数、利用STL-SVELIT模型STL-SVELIT模型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4.30%,预测2022年1月―2023年5月肺结核月发病数时MAPE=6.57%,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估计R0=2.076,表明肺结核在中国仍然流行。模拟结果显示,参数β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9.1/10万;参数θ1、θ2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5.4/10万;参数β、θ1、θ2和p3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11.1/10万。结论降低疾病传播系数和潜伏期进展速率对控制肺结核疫情有效,但需要综合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5年的控制目标(发病率低于10.0/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季节性分解 传播动力学模型 贝叶斯理论 预测与评估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研究综述
19
作者 王雨 孟凤娟(指导) +2 位作者 施俊(指导) 王昊杰 董雯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9-96,共8页
以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对病毒的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查找并梳理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相关模型,传播动力学模型和基于时变参数的模型;总结了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各模型的改进,多仓室因素下的传染病动力... 以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对病毒的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查找并梳理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相关模型,传播动力学模型和基于时变参数的模型;总结了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各模型的改进,多仓室因素下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多时段动态时滞动力学模型、考虑社交隔离的SEIRS模型和引入隐形传播者的SEIR模型;最后,结合近期研究的离散模型,介绍了数据拟合的方法在离散模型中的应用,并说明数学模型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数学模型 传播动力学模型 时变参数
下载PDF
一类基于边的随机SEIR网络模型的传播动力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宇 严水仙 原三领 《生物数学学报》 2017年第4期434-440,共7页
考虑到疾病传播的异质性,本文基于配置模型建立了一类基于边的随机SEIR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显示网络随机模拟结果与所建模型的解能够很好地吻合.得到了疾病流行的基本再生数,并证明了疾病在网络上能否流行由其基本再生数唯一决... 考虑到疾病传播的异质性,本文基于配置模型建立了一类基于边的随机SEIR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显示网络随机模拟结果与所建模型的解能够很好地吻合.得到了疾病流行的基本再生数,并证明了疾病在网络上能否流行由其基本再生数唯一决定:当基本再生数不大于1时,模型存在唯一稳定的相应于疾病在网络上没有流行开来的平衡点;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疾病未流行平衡点变为不稳定,此时模型存在另一个稳定的相应于疾病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R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 配置模型 基本再生数 稳定性 随机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