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牛病鉴别诊断与防制
1
作者 韦艳娥 《北方牧业》 2024年第4期40-40,共1页
在养牛生产中,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疾病主要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胃肠炎和牛炭疽,其中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最为常见,主要发生于春季和夏季。这些疾病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 在养牛生产中,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疾病主要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胃肠炎和牛炭疽,其中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最为常见,主要发生于春季和夏季。这些疾病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进行鉴别诊断。1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牛病鉴别诊断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牛病,主要是由传染性牛肺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传染性牛肺疫等四种疾病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 牛海绵状脑病 传染性鼻气管炎 实验室诊断 传染性胸膜肺炎 呼吸困难 牛病 传染性胃肠炎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的防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世娟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31-33,共3页
养殖业生产中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比较常见的生产情况,在生猪生产中也是一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发生的情况较多,严重威胁着生猪业的快速发展。1流行病学。1.1病原体。引起猪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暴发... 养殖业生产中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比较常见的生产情况,在生猪生产中也是一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发生的情况较多,严重威胁着生猪业的快速发展。1流行病学。1.1病原体。引起猪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暴发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上述两种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并且只有一个血清类型,均对常见的消毒剂敏感,比如乙醚、氯仿等溶剂在自然环境下都能将病毒灭杀。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呈圆形、椭圆形或类圆的多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生猪生产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传染性肠胃炎 流行病学 养殖业生产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3
作者 刘昊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70-70,共1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泻、脱水为特征,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B类动物疫病,此病可发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猪群。1发病原因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其形态多样化,存在于猪各...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泻、脱水为特征,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B类动物疫病,此病可发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猪群。1发病原因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其形态多样化,存在于猪各个器官、排泄物以及体液中,其中空肠、十二指肠存量最多。该病毒耐低温,不耐光照,粪便中的病毒在强光下3~5 h即可失去毒性,紫外线光照下半小时可灭活。此病传染渠道有多种,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经消化道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 急性肠道传染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间接接触 动物疫病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传染性肠胃炎 冠状病毒
下载PDF
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4
作者 李守湖 张雪青 石建高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是以感染鲑科鱼类为主的两种传染病。为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G基因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VP2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IHNVG基因和IPNVVP2基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是以感染鲑科鱼类为主的两种传染病。为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G基因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VP2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IHNVG基因和IPNVVP2基因,通过多基因片段同源重组技术将IHNVG基因和IPNVVP2基因克隆到pAdTrack-CMV载体上,经过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在BJ5183菌体内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CR及Not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后,再经PacⅠ线性化后用于转染HEK-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来监控重组腺病毒的复制情况,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糖蛋白(G蛋白)和VP2蛋白的表达,并测定重组病毒的滴度。结果显示,克隆出的IHNVG基因和IPNVVP2基因总长度为3036 bp。该病毒在HEK-293细胞中分别表达出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8 kD和54 kD的产物,其滴度为1.0×10^(9.5)mL^(-1)TCID_(50)。结果表明,研究成功获得IHNVG基因和IPNVVP2基因重组腺病毒,该病毒在HEK-293细胞中滴度较高,能够稳定表达。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二联疫苗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防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G基因 VP2基因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表现为面部孤立结节的传染性软疣
5
作者 胡彩霞 赵璐 +3 位作者 韩晓梅 崔瑜 程毅 王文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侧颞部结节4个月。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右侧颞部出现米粒大丘疹,缓慢增大,未发生破溃,无疼痛及瘙痒,于2020年10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一黄豆大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侧颞部结节4个月。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右侧颞部出现米粒大丘疹,缓慢增大,未发生破溃,无疼痛及瘙痒,于2020年10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一黄豆大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图1),质韧,表面有针尖样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疣 传染性
原文传递
Notch信号通路在成人EB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彧 李连香 高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0-926,共7页
目的:观察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Notch信号通路分子和Th22细胞的变化,检测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Th22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42例IM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 目的:观察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Notch信号通路分子和Th22细胞的变化,检测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Th22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42例IM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IL-17+Th17细胞和CD3+CD4+IL-22+Th22细胞比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h17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核受体γt(RORγt)、Th22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AhR)及Notch信号通路分子(包括Notch受体、Notch配体、Notch下游分子)mRNA相对表达量。纯化CD4+T细胞,使用γ-分泌酶抑制剂(GSI)刺激培养,检测GSI刺激后细胞增殖、Th17和Th22细胞比例、IL-17和IL-22分泌、转录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IM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otch1和Notch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58±3.18、4.73±1.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9±0.12、1.07±0.15(均P<0.001),而Notch3和Notch4 mRNA相对表达量在I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组Notch配体DLL1和Jagged1 mRNA相对表达量、Notch信号下游分子Hes1、Hes5和Hey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IM患者Th17和Th22细胞比例分别为5.03%±1.15%、4.48%±1.29%,均高于对照组的4.36%±0.82%、3.83%±0.55%(均P<0.05);血浆IL-17和IL-22水平分别为(301.1±53.82)pg/ml、(101.2±16.45)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237.2±72.18)pg/ml、(84.75±11.83)pg/ml(均P<0.001);RORγt和Ah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5±0.22、1.21±0.12,均高于对照组的0.99±0.15、1.04±0.11(均P<0.001)。CD4+T细胞增殖水平、Th17细胞比例、IL-17分泌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在无GSI刺激组和经GSI刺激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GSI刺激后Th22细胞比例、IL-22分泌和AhR mRNA相对表达量较无GSI刺激降低(均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通过AhR调控IM患者CD4+T细胞分泌IL-22,Notch-AhR-Th22细胞通路可能参与IM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NOTCH信号通路 TH22细胞
原文传递
滑液囊支原体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7
作者 王晨燕 邵国青 侯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按相应分组点眼感染MS (106CCU50)、IBV(105EID50),阴性对照组以50μL/只点眼KM2培养基(左眼)和PBS (右眼)。感染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在感染后7 d、14 d、21 d和28 d每组随机剖检6只鸡,观察气囊炎和气囊损伤评分,并采集气管进行病原再分离,其中MS经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IBV接种SPF鸡胚后进行RT-PCR鉴定。此外,各组鸡气管均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粘膜厚度检测以及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和MS感染组,其他组鸡在感染后4 d均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结果显示MS感染组鸡在感染后21 d出现气囊炎,28 d仍可见气囊炎;而IBV-M41感染组和IBV-QX感染组鸡在感染后7 d或14 d出现气囊炎,且气囊炎的发生率均未超过50%。感染后14 d IBV-QX+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发生率达100%(6/6),直至21 d并且大部分鸡气囊炎可持续至感染后28 d (5/6),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仅可持续至感染后21 d,且气囊炎的发生率最高在感染后14 d (5/6)。IBV-QX+MS共感染组鸡平均气囊损伤评分在感染后14 d、21d和28 d均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仅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病原再分离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鸡均在气管中再分离到MS(感染后28 d内)或IBV(感染后7 d内)。病理损伤检测结果显示,共感染组鸡较各单一感染组鸡气管粘膜增厚持续时间更长以及病理损伤更为严重。IBV-M41+MS共感染组鸡在感染后14 d平均气管粘膜厚度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5),而在感染后21 d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01),其余各组鸡在感染后14 d和21 d均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鸡(P<0.001)。IBV M41+MS共感染组鸡最早14 d出现气管病变,而IBV QX+MS共感染组鸡在共感染后7 d就可见气管病理损伤,且共感染组鸡的平均气管损伤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单一MS或IBV感染组(P<0.01或P<0.001)。上述结果证实MS和IBV共感染较单一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更强,IBV M41或QX株与MS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临床IB和M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下载PDF
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对不同日龄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8
作者 陈玲 杨宵玥 +1 位作者 荣俊 蒋桃珍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为评价鸡传染性贫血病毒AV1550株的致病性,取1日龄、7日龄和14日龄SPF鸡分别经胸部肌肉注射不同病毒含量的病毒液,同时设置正常对照,隔离饲养观察21 d。感染后14 d采血测定红细胞压积,21 d统计死亡率、体重变化以及胸腺、骨髓、法氏囊... 为评价鸡传染性贫血病毒AV1550株的致病性,取1日龄、7日龄和14日龄SPF鸡分别经胸部肌肉注射不同病毒含量的病毒液,同时设置正常对照,隔离饲养观察21 d。感染后14 d采血测定红细胞压积,21 d统计死亡率、体重变化以及胸腺、骨髓、法氏囊病变情况并测定1日龄SPF鸡感染后不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AV1550株后,表现出精神沉郁、增重减缓、贫血等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为53.9%;死亡鸡或观察期结束时存活鸡剖检,可见胸腺萎缩,骨髓变成淡黄色;不同剂量感染后14 d,均能引起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21 d时,胸腺病毒载量最高,可达10^(6.7) copies/mg。7日龄SPF鸡感染后,出现增重减缓,高感染剂量(100000EID_(50))出现贫血,部分鸡出现胸腺萎缩和骨髓病变,但病变率低于30%。14日龄SPF鸡感染后,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研究证实,CAV对SPF鸡的致病性具有明显的日龄依赖性,红细胞压积降低、骨髓病变、胸腺萎缩以及胸腺病毒载量测定可作为评价CAV致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SPF鸡 致病性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
9
作者 李燕 杨小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该病流行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对养猪业危害严重。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特征与综合防治措...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该病流行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对养猪业危害严重。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 发病特征 综合防治 策略分析
下载PDF
造口门诊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传染性疾病伴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莲莲 张华 +1 位作者 黄引 郭文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6-0119,共4页
分析造口门诊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传染性疾病伴造口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传染性疾病伴造口患者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实施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构建标准化管理团队、制定和实施“人机料环法”标准化管理流程... 分析造口门诊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传染性疾病伴造口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传染性疾病伴造口患者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实施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构建标准化管理团队、制定和实施“人机料环法”标准化管理流程,观察患者作人员职业暴露率、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按照标准化管理模式,未发生职业暴露。患者门诊满意度调查,共发放了23份,回收了23份,回收率为100%。满意度合格率为95%。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例数3例(13%)。其中皮肤黏膜分离2例,潮湿相关性皮炎1。造口并发症平均治愈天数为13天。结论 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护理管理模式 造口患者 传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鸭传染性浆膜炎疑似病例肝脑RA分离株的血清型鉴定及药敏性测定与分析
11
作者 彭春香 郑小兰 程龙飞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80-81,共2页
该文对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的4个雏鸭病例肝脏和大脑分别进行了细菌分离、鸭疫里默氏菌(RA)血清型鉴定及药敏性测定与分析。结果自同一雏鸭病例肝脏、大脑中分离的RA菌株其血清型均相同,4个雏鸭病例中分离的RA菌株血清型分别为2型、2型、... 该文对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的4个雏鸭病例肝脏和大脑分别进行了细菌分离、鸭疫里默氏菌(RA)血清型鉴定及药敏性测定与分析。结果自同一雏鸭病例肝脏、大脑中分离的RA菌株其血清型均相同,4个雏鸭病例中分离的RA菌株血清型分别为2型、2型、7型和11型;药敏性差异较大,均表现为肝脏中分离的RA菌株的药敏性明显低于大脑中分离的RA菌株的药敏性。以上结果提示,在对临床病例进行药敏性测定时,自肝脏、脑组织中分离细菌的药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应考虑药物是否通过血脑屏障,且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方可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浆膜炎 血清型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细化管理在急诊介入手术传染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12
作者 高锦霞 高美玲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急诊介入手术患者一般病情急危重,术前来不及对患者做传染性疾病的检测,从而使手术工作人员存在职业暴露和感染的风险。我院介入手术室从2022年针对急诊介入手术传染性疾病进行精细化防控管理,制定细化流程并严格实施,从实施急诊介入手... 急诊介入手术患者一般病情急危重,术前来不及对患者做传染性疾病的检测,从而使手术工作人员存在职业暴露和感染的风险。我院介入手术室从2022年针对急诊介入手术传染性疾病进行精细化防控管理,制定细化流程并严格实施,从实施急诊介入手术前到术中、术后各个细节严格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各个工作环节,切实做好介入手术室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防控管理工作,2022-2023年合计实施各专业急诊介入手术608例,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化管理 急诊介入手术 传染性疾病 防控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13
作者 任占清 郭婧 《家禽科学》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 Tracheitis,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发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在鸡群中流行,主要感染鸡的呼吸道,导致气管和喉部黏膜肿胀和水肿,进一步发...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 Tracheitis,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发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在鸡群中流行,主要感染鸡的呼吸道,导致气管和喉部黏膜肿胀和水肿,进一步发展为糜烂和出血[1],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咳出血样渗出物或黄色干酪状假膜等,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如造成蛋鸡产蛋量显著降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属于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和无症状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来源,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健康鸡,感染率可达9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蛋鸡产蛋量 接触性传染 呼吸道疾病 传染来源 呼吸困难 感染鸡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14
作者 孙祎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发热、脱水等。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无论任何日龄和品种的猪都可发生本病,仔猪感染后病死率较高。10日...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发热、脱水等。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无论任何日龄和品种的猪都可发生本病,仔猪感染后病死率较高。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病死率可达50%以上,成年猪感染本病14d后自动痊愈,很少死亡,但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料肉比增加,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 仔猪病死率 料肉比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养猪业 综合防治措施 临床症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在鉴别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价值
15
作者 陈静 史利欢 +2 位作者 谢昕 范朋凯 许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使用血常规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8例IM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8例AST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 目的探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使用血常规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8例IM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8例AST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对比两组血常规参数,主要包括炎性血清因子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清淋巴细胞参数[淋巴细胞复杂程度(L-X)、淋巴细胞荧光强度(L-Y)、淋巴细胞大小(LZ)]与血清中性粒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复杂程度(N-X)、中性粒细胞荧光强度(N-Y)、中性粒细胞大小(N-Z)]。结果两组WBC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LR、MLR、PLR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X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L-Y、LZ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Z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N-X、N-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血常规参数NLR、MLR、PLR、L-Y、LZ、N-X、N-Y给予IM、AST辅助鉴别诊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参数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鸡传染性鼻炎防控难点与疫苗免疫方案
16
作者 马福利 何晓玲 +3 位作者 胡广超 武军伟 罗冠群 赵晓东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5期50-51,共2页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一种在肉鸡、蛋鸡中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鸡传染性鼻炎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和传播迅速的特点;临床常见症状为面部肿胀、流鼻涕,鼻腔内出现炎症等。传染性鼻炎发病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生长缓...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一种在肉鸡、蛋鸡中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鸡传染性鼻炎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和传播迅速的特点;临床常见症状为面部肿胀、流鼻涕,鼻腔内出现炎症等。传染性鼻炎发病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蛋鸡产蛋下降,死淘增多。近年来,鸡传染性鼻炎在国内呈高发流行态势,防控和发病后治疗存在诸多困难,在产蛋高峰期发病给蛋鸡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内养鸡从业人员饲养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对养殖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同;同时针对鸡传染性鼻炎疫苗选择和使用存在诸多误区,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帮助广大养鸡户做好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鸡禽杆菌 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鼻炎疫苗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陈俊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软疣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 复发率
下载PDF
牛流产的传染性病因及防控措施
18
作者 刘宝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5期77-78,共2页
牛流产是牛养殖业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母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构成严重威胁。导致牛流产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种传染性因素。为了避免传染性病原在牛群中蔓延并对养殖业造成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控制疫... 牛流产是牛养殖业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母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构成严重威胁。导致牛流产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种传染性因素。为了避免传染性病原在牛群中蔓延并对养殖业造成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控制疫病。牛繁育是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在牛怀孕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因素导致牛流产的情况,给养殖效益造成严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病原 传染性因素 防控措施 牛群 养殖效益 养殖业 可持续发展 流产
下载PDF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19
作者 张景祥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期35-35,共1页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眼睛的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眼睛结膜及角膜出现炎性改变,并伴随有大量的眼泪流出,继而出现角膜混浊或乳白色。牛群和羊群感染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多见于夏季和秋季,...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眼睛的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眼睛结膜及角膜出现炎性改变,并伴随有大量的眼泪流出,继而出现角膜混浊或乳白色。牛群和羊群感染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多见于夏季和秋季,以苍蝇和其他蚊虫接触性传播为主。此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若不及时治疗则会造成牛羊失明的情况,不仅影响育肥效果,还会因为病畜自身的局部刺激,视角扰乱,进而影响实际的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角膜混浊 育肥效果 传染性疾病 及时治疗 牛群 反刍动物 局部刺激
下载PDF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防控措施
20
作者 陈建芳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5期89-90,共2页
近年来,基层养牛业蓬勃发展,养殖规模和密度不断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疫病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传染性疫病的暴发经常给地区养牛业带来困扰,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岷县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养牛大县,其养殖... 近年来,基层养牛业蓬勃发展,养殖规模和密度不断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疫病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传染性疫病的暴发经常给地区养牛业带来困扰,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岷县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养牛大县,其养殖水平与当地农户收入密切相关。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频繁发生成为当地养殖户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了解该病的病因、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以期为基层养殖户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疫病 传染性胸膜肺炎 养殖水平 防控措施 养牛业 养殖户 养殖规模 频繁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