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1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传染源定义的讨论和新冠病毒“物传人”理论基础的分析
1
作者 李菁博 张彤阳 +1 位作者 李永强 童贻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3-750,共8页
目的 探讨被病原体污染的器物和环境可否认定为传染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物传人”的理论基础。方法 分析中、西方学术界对传染源定义的差异,回顾甲型肝炎、禽流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环境传人”和“物传人... 目的 探讨被病原体污染的器物和环境可否认定为传染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物传人”的理论基础。方法 分析中、西方学术界对传染源定义的差异,回顾甲型肝炎、禽流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环境传人”和“物传人”的实例,运用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分析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遇到的“进口冷链”“边贸或口岸作业”“国际邮件”等多种渠道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结果 阐明我国对传染源定义严谨,强调可增殖性,只认可被病原体感染的人和动物为传染源;而西方的定义较宽泛,强调传染性,被病原体污染的器物和环境也可认定为传染源。通过理论分析和多方面实例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在常温环境中存活期较长可至数天,在低温冷冻条件下存活期可延长至数月,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器物可以引发间接接触感染,只是这种“物传人”的概率相对较低。结论 我国的传染源定义严谨、科学、实用,已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形成惯例,不宜改动。随着核酸检测技术的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病毒性传染病筛查的目标可以从“快查传染源”转变为“快查病毒来源”,包括环境中的病毒。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物传人”理论基础,就理解了坚持“人物同防”等积极策略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 可增殖性 传染 物传人 进口冷链
下载PDF
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效果 被引量:30
2
作者 何家昶 张世清 +4 位作者 汪天平 袁文宗 印五爱 张功华 汪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安徽省10个重流行县各选择1个较严重流行村实施"以机代牛"、"家畜圈养"、"改厕"或"建沼气池"等控制传染源措施,要求淘汰所...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安徽省10个重流行县各选择1个较严重流行村实施"以机代牛"、"家畜圈养"、"改厕"或"建沼气池"等控制传染源措施,要求淘汰所有耕牛和菜牛,其他家畜圈养,所有住户建造粪便无害化处理厕所或沼气池,家庭普及自来水。结果项目实施1年后,10个试点村牛、羊、猪、犬等传染源饲养量分别下降92.7%、70.8%、14.3%和20.2%。76.0%的住户建造了无害化厕所或沼气池,安全用水率75.9%,生猪全部实行了圈养;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75.8%,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79.8%,感染螺密度下降75.0%,钉螺感染率下降60.0%。结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效果评价 综合措施
下载PDF
“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柳伟 曹淳力 +13 位作者 陈朝 李石柱 唐丽 肖瑛 张华明 杨志强 王易 苏尚洋 王立英 王强 徐俊芳 鲍子平 黄希宝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评价"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对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2011年在湖北省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选取6个已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的行政村(即荆州区的李埠镇杨井村和太湖管理区岳台村、监利县... 目的评价"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对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2011年在湖北省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选取6个已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的行政村(即荆州区的李埠镇杨井村和太湖管理区岳台村、监利县的新沟镇顺丰村和程集镇张马村、江陵县的马家寨乡金旗村和资市镇玉古村)为干预组,2个未实施该措施的行政村(即石首市的小河口镇老洲岭村和大垸镇中岭子村)为对照组进行效果评估。内容包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人群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粪便,每个村调查人数不少于300人;调查全部耕牛感染情况,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粪便。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钉螺感染情况,并在钉螺调查环境中调查野粪的感染情况(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1粪3检)。分别对2007年(基线情况)、2009年(干预前)和2011年(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人群的血吸虫感染率由实施"以机代牛"等综合治理措施前(2007年、2009年)的3.6%(135/3 772)和2.0%(63/3 116)降至2011年的0.9%(21/2 396)(χ2=43.411,χ2=11.840,P<0.05);至2011年已无存栏耕牛;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的血吸虫感染率下降幅度分别为52.6%和100%。对照组,2007、2009和2011年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4.5%(64/1 410)、2.6%(34/1 294)和1.8%(24/1 320),2007和2011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8,P<0.05),但2009和2011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09和2011年耕牛感染率分别为5.1%(8/158)、1.6%(3/187)和1.6%(3/189)(χ2=3.387,P>0.05);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感染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5.0%和5.9%。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9,P<0.05);两组调查点均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干预组未查到阳性野粪,对照组野粪阳性率为7.5%(3/40)。结论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人群、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以机代牛 感染率
下载PDF
三峡库区钉螺与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文芳 肖邦忠 +4 位作者 吴国辉 吴成果 万仕学 周崇永 孟言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染源及钉螺输入的因素,为控制血吸虫病可能在三峡库区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钉螺输入因素调查查重庆市万州区造纸厂从血吸虫病流行区购进造纸原材料情况及引进花草树木等情况;传染源调查用血细胞凝集试验(I...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染源及钉螺输入的因素,为控制血吸虫病可能在三峡库区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钉螺输入因素调查查重庆市万州区造纸厂从血吸虫病流行区购进造纸原材料情况及引进花草树木等情况;传染源调查用血细胞凝集试验(IHA)方法筛查来往于疫区流动人群中潜在传染源,了解耕牛等牲畜引进情况,查阅重庆市历年血吸虫病病例报告和三峡中心医院、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血吸虫病病例资料。结果流行区有大量造纸原料和花草树木进入库区;血清抗体检查来往疫区流动人员157人,未发现阳性者,但发现1例正在治疗的病例;1989~2003年,经医院诊治的血吸虫病病例9例。结论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钉螺 血吸虫病 传染源 输入因素 调查
下载PDF
洞庭湖和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人畜传染源的作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吴昭武 刘志德 +5 位作者 卜开明 胡广汉 周诗云 卓尚炯 张绍基 袁鸿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为耕牛,其次是牲猪和外来水上流动人群。但不同类型疫区其不同传染源的作用不尽相同。洲岛型疫区血吸虫病传染源以本地人畜为主,其实际污染能量占总污染能量的70.7%;汊滩型疫区以耕牛为主,其实际污染能... 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为耕牛,其次是牲猪和外来水上流动人群。但不同类型疫区其不同传染源的作用不尽相同。洲岛型疫区血吸虫病传染源以本地人畜为主,其实际污染能量占总污染能量的70.7%;汊滩型疫区以耕牛为主,其实际污染能量占该类疫区总污染能量的75.5%,其中外来耕牛占53.9%:其次为外来水上流动人群。洲垸型疫区则以耕牛和外来水上流动人群为主要传染源,分别占该类疫区全部传染源污染能量的69.8%和21.4%。枯水季节耕牛为主要传染源,外来水上流动人群为涨水季节的主要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非洲猪瘟: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研究进展与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汪葆玥 刘玉良 +5 位作者 马静 马英 曹玥 倪建强 王传彬 刘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10,共8页
自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在我国持续发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研制成功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因此,对其防控主要依赖于消灭传染源和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的组织嗜性... 自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在我国持续发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研制成功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因此,对其防控主要依赖于消灭传染源和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的组织嗜性广泛,对外界环境抵抗力顽强,在各种猪源产品、节肢动物和受污染的环境中均可长期保持感染性。非洲猪瘟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多而复杂,大大增加了其防控难度。因此,对该病毒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对于及时发现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非洲猪瘟疫情扩散,达到有效防控和最终根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期为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下载PDF
江滩地区不同血吸虫病传染源在传播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乐平 洪青标 +7 位作者 曹奇 顾伯良 高智慧 过伯裕 吴中兴 吴久东 赵贤贵 潘尤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江滩地区 血吸虫病防治 血吸虫病流行 传染源 江苏省 传播中 几何均值 急性血吸虫病 感染率 沿江村
下载PDF
PCR技术在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蒋秀高 聂一新 +2 位作者 顾莉莉 肖玉春 时曼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监测 PCR
下载PDF
丝虫病传播阻断后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及传播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段绩辉 罗亨桥 +7 位作者 张开仁 张明 曾祥卫 李正祥 彭欣荣 向远银 孙德建 伍卫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观察传播阻断后班氏丝虫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消长、持续时间及人群新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湖南省吉首市儿科坨寨作为观察点,进行22年纵向观察(1984-2005年),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定期进行全民血检,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微丝蚴... 目的观察传播阻断后班氏丝虫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消长、持续时间及人群新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湖南省吉首市儿科坨寨作为观察点,进行22年纵向观察(1984-2005年),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定期进行全民血检,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和自然转阴情况,以及新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检测人群丝虫抗体水平。在传播季节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以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方法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19年间,10次全民血检共检出微丝蚴血症者4例,其中原微丝蚴血症者3例,新感染者1例。4例微丝蚴血症者中,1例7年内自然转阴,1例第9年转阴后第12年又查到微丝蚴,至第13年自然转阴,另1例第14年转阴后第19、20年又分别查到微丝蚴,至第21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新感染者微丝蚴血症持续5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血清学(IFA、IgG4)检测未发现新的抗体阳性者。致倦库蚊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及感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丝虫病传播阻断后,个别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血症可持续20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传染源 微丝蚴血症 密度 消长 新感染 传播阻断
下载PDF
云南肺结核传染源10年动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姣 盛星明 +3 位作者 吴丽蓉 令狐建生 李勇 彭林芝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分析云南 1 0年涂阳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评价控制涂阳肺结核措施的效果 ,为制定肺结核传染源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 991~ 2 0 0 0年结防机构中诊治的涂阳肺结核 860 9例 ,新发涂阳病人 7465例及云南 3次结核病... 目的 分析云南 1 0年涂阳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评价控制涂阳肺结核措施的效果 ,为制定肺结核传染源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 991~ 2 0 0 0年结防机构中诊治的涂阳肺结核 860 9例 ,新发涂阳病人 7465例及云南 3次结核病流调资料。结果 云南涂阳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1 991年至 2 0 0 0年平均年递增率为 4.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5 ) ;涂阳病人高峰年龄在 2 5~3 4岁组 ,1 0年累计新发肺结核传染源 7465例 ,仅占应发现数的 1 0 .5 % ,治愈率为 74.3 %。结论 低治愈率、低发现率是导致涂阳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 ,需要加强政府承诺 ,行政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肺结核 传染源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心利 李庆华 汪世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5-726,共2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传染源 湖区 身体健康 血防工作 综合防治 湖沼地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输入性传染源对山东省消除丝虫病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傅斌 李桂玲 +3 位作者 胡颖新 曹新春 孙传红 李怀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了解输入性传染源对山东省不同流行地区消除丝虫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高度流行区的峰城区和原低度流行区的德州市,分别对外来人口和当地居民血检微丝蚴;现场捕获吸血蚊虫解剖计算经产蚊比率和自然感染比率,并做血源鉴定;实验室微... 目的 了解输入性传染源对山东省不同流行地区消除丝虫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高度流行区的峰城区和原低度流行区的德州市,分别对外来人口和当地居民血检微丝蚴;现场捕获吸血蚊虫解剖计算经产蚊比率和自然感染比率,并做血源鉴定;实验室微丝蚴血饲感染蚊媒观察幼丝虫发育时间和蚊媒生殖营养周期,推算媒介能量和传染源的传播量。结果 外来人口微丝蚴率德州为3.32%,峰城为0.65%。当地居民德州血检9 411人无微丝蚴血症者,峰城血检692人,发现2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在德州解剖淡色库蚊3 201只,自然感染率为3.81%,未发现三期幼虫(L3)。德州和峰城淡色库蚊生殖营养周期分别为4.95d和4.33d,幼丝虫发育成熟最短时间分别为16d和11d,两地媒介能量和传染源传播量之比分别为1:4.41和1:5.82。结论 德州以北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气候相对干燥,昼夜温差大,媒介能量和传染源传播量低,部分传染源的输入不会影响当地消除丝虫病。峰城等原高度流行区如有较多传染源输入,则可能造成低水平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输入性传染源 媒介能量 山东
下载PDF
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与发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世平 何鑫 周云飞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6-460,共5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快速侦检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随着我国血吸虫病的有效控制,传染源检测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血吸虫病流行区均已进入传播控制阶段,人畜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快速侦检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随着我国血吸虫病的有效控制,传染源检测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血吸虫病流行区均已进入传播控制阶段,人畜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明显下降,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和常规免疫学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对血吸虫病传染源快速检测的需求,血吸虫病基本消除阶段对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以及在快捷、简便和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许多改良或新型检测技术开始应用到血吸虫病传染源的检测工作中,如自动显微图像扫描、PCR-ELISA、免疫传感检测技术和环介导同温扩增核酸检测技术等。新型血吸虫病传染源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可为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安徽省江洲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染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汪天平 葛继华 +7 位作者 吴维铎 张世清 吕大兵 张功华 何家昶 肖祥 朱传刚 方国仁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滩地区除人外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6种动物传染源。感染率分别为43.08%、21.31%、18.18%、13.04%、8.33%和0.69%,除狗外其它动物感染率均高于人群(7.53%)。从各宿主EPD和相对传播指数来看,人群所占的比例最高达91.3%,耕牛占8.48%,其它动物累计仅0.2%。然而,滩地实际污染调查则仅发现牛、猪和羊,污染指数牛占99.83%,猪占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传播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江西上高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传染源(耕牛)和主要流行菌群(七日热群)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中兴 龙健 +7 位作者 秦进才 时曼华 李文斌 龙良云 李春好 聂一新 冯晓峰 张承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3-15,共3页
本研究分离培养了443份病人及疑似病人血液标本,钩端螺旋体(钩体)阳性率18.5%。其中206份标本PCR产物凝胶电泳检测阳性率14.6%,Southern杂交阳性革20.9%。63头猪肾钩体培养阳性率4.8%,123只鼠肾钩体培养阳性事4.0%。255份... 本研究分离培养了443份病人及疑似病人血液标本,钩端螺旋体(钩体)阳性率18.5%。其中206份标本PCR产物凝胶电泳检测阳性率14.6%,Southern杂交阳性革20.9%。63头猪肾钩体培养阳性率4.8%,123只鼠肾钩体培养阳性事4.0%。255份牛尿钩体培养阳性车6.2%,PCR产物凝胶电泳阳性率14.0%,South-ern杂交阳性率15.8%。从病入分离的构体属七日热(七日热和棉兰型)、澳洲、流感伤寒、爪哇、赛罗、拜伦和明尼7个血清群8个血清型,以七日热群为主,占52.7%,其次是澳洲群,占20.0%。从牛尿分离的构体属七日热群七日热型和澳洲群澳洲型,各占50%。来自猪的构体属波摩那和澳洲群,鼠的钩体为爪哇、澳洲及拜伦3个群。结果显示,牛带菌率高,所带钩体血清群型与人间流行钩体主要群型一致。鼠和猪带苗率低,所带菌群与人间流行的主要菌群不相符。以上表明,耕牛是上高县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流行菌型是七日热群(型)。也说明耕牛是我国七日热钩体病主要传染源。这些结果的发现有利于使用对型组合钩体菌苗,控制相应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流行菌群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江西钩端螺旋体病家畜传染源传播势能的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志宏 梅家模 +2 位作者 徐建民 章承锋 胡强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410-411,448,共3页
目的了解江西生猪及耕牛等家畜在钩端螺旋体病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作用,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调查生猪及耕牛存栏状况及饲、喂养方式,采集猪肾、牛尿进行钩端螺旋体病原分离,并对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点的生猪圈养率达100.... 目的了解江西生猪及耕牛等家畜在钩端螺旋体病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作用,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调查生猪及耕牛存栏状况及饲、喂养方式,采集猪肾、牛尿进行钩端螺旋体病原分离,并对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点的生猪圈养率达100.0%,采用精饲料和粮食混合喂养的生猪占总存栏头数的82.36%,耕牛均为放养,以青草、干草等喂养,生猪病原分离阳性率逐年下降,耕牛病原分离阳性率达6.22%,血清抗体水平分别为9.33%和45.33%。结论由于目前生猪圈养率不断提高,生猪感染钩端螺旋体的机率大大下降,在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过程中其传播作用逐渐下降,而耕牛均采用放养,其传播作用在逐渐显露,已成为一些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家畜 传染源 传播势能 江西 血清抗体
下载PDF
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和平 方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5,共2页
治病需除根,面对传染病则更是如此。传染源乃结核病流行的三大环节之首,是结核病流行的根源所在。因此,消除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可是,虽然人类社会进入“结核病防有措施、治有办法”时代已历数十年,但时至今日,结核病的集... 治病需除根,面对传染病则更是如此。传染源乃结核病流行的三大环节之首,是结核病流行的根源所在。因此,消除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可是,虽然人类社会进入“结核病防有措施、治有办法”时代已历数十年,但时至今日,结核病的集聚性发病时仍有发生,疫情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源控制 结核病 人类社会 传染
下载PDF
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13
18
作者 郭家钢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控制策略 传染源 解放以后 血防工作 全国性
下载PDF
2018—2019年石台县野外灭鼠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家昶 陶伟 +11 位作者 汪天平 高风华 陈雪峰 许晓娟 代波 丁宋军 刘婷 李异 汪昊 茅维飞 章乐生 张世清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2年第5期257-259,263,共4页
目的 观察在以野鼠作为主要传染源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通过野外灭鼠配合常规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动物传染源的效果。方法 在石台县选择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其中试验村(矶滩村和石泉村)采取常规防治措施结合野外灭鼠措施(1次),对照村(西柏... 目的 观察在以野鼠作为主要传染源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通过野外灭鼠配合常规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动物传染源的效果。方法 在石台县选择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其中试验村(矶滩村和石泉村)采取常规防治措施结合野外灭鼠措施(1次),对照村(西柏村)仅采取常规防治措施,一年后评估野鼠密度及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村矶滩村灭鼠前后野鼠密度分别为9.91%(75/757)、4.99%(34/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2,P<0.05);石泉村灭鼠前后野鼠密度分别为5.31%(32/623)、3.28%(17/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6,P>0.05);对照村西柏村防治前后野鼠密度分别为3.44%(20/582)、4.45%(21/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5,P>0.05)。试验村矶滩村灭鼠前后野鼠感染率分别为36.00%(27/75)、17.65%(6/34),石泉村灭鼠前后野鼠感染率分别为18.75%(6/32)、11.76%(2/17),对照村西柏村防治前后野鼠感染率分别为5.00%(1/20)、14.29%(3/21),3个村干预前后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756、0.050、0.226,P均>0.05)。结论 在以野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野外灭鼠对于短期内降低野鼠密度以及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控制 野鼠 效果观察 石台县
下载PDF
感染鼠疫菌的植物作为传染源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峰 申晶 +2 位作者 宋志忠 杨桂荣 赵铭山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8年第3期139-140,共2页
本研究采用弱毒菌061株接种大豆植物,并饲喂于豚鼠,豚鼠血中能检验F_1抗体。
关键词 鼠疫菌 植物 传染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