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义齿与弹性仿生义齿在教学中的相互渗透
1
作者 宋歌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3期83-84,共2页
口腔修复工艺当前发展日新月异,但有一些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应用项目会有一些冲突。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就必须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临床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现就以常规可摘局部义齿与现今临床上常用的弹性... 口腔修复工艺当前发展日新月异,但有一些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应用项目会有一些冲突。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就必须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临床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现就以常规可摘局部义齿与现今临床上常用的弹性仿生义齿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过程叙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义齿 弹性仿生义齿 相互渗透
下载PDF
传统性修复和吸附性修复全口义齿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王冬霞 赵嘉珩 +2 位作者 王丹 周大凤 刘昭睿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义齿和吸附性义齿哪种修复效果更好,找到合适的修复方式。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50例无牙颌牙槽骨吸收呈Ⅲ-Ⅳ的患者,随机采用传统修复方式和吸附性义齿修复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论... 目的:比较传统义齿和吸附性义齿哪种修复效果更好,找到合适的修复方式。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50例无牙颌牙槽骨吸收呈Ⅲ-Ⅳ的患者,随机采用传统修复方式和吸附性义齿修复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论证。结果:3个月和半年后,对20例传统修复方式和30例吸附性义齿修复方式患者的适应性调查(包括颌位关系、固位、疼痛点、咀嚼效率、发音、美观),吸附性义齿适应性显著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附性义齿修复方式的疗效较传统性修复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义齿 吸附性义齿 适应性 有效率
下载PDF
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刘陈 严杨盛 吴春苏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为分析比较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稳定性与舒适性,选取来某医院接受牙齿修复的100例牙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 为分析比较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稳定性与舒适性,选取来某医院接受牙齿修复的100例牙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种植牙修复。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口腔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SBI)及牙齿整体功能修复有效率。通过采用不同的牙齿修复方式后,实验组的牙齿整体功能修复有效率、口腔各项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I、PLI、SB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比种植牙与传统义齿修复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发现种植牙在恢复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义齿修复手段,在口腔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传统义齿修复 口腔功能恢复
下载PDF
口腔种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对比研究
4
作者 黄宏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8-0151,共4页
分析牙列缺损经传统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牙列缺损患者,样本数量共计30例,研究时间于2021.5.1截止为2023.5.31,在电脑盲选法均等化分下分为均组15例的常规组(予以床头固定义齿修复)与治疗组(予以口腔种... 分析牙列缺损经传统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牙列缺损患者,样本数量共计30例,研究时间于2021.5.1截止为2023.5.31,在电脑盲选法均等化分下分为均组15例的常规组(予以床头固定义齿修复)与治疗组(予以口腔种植),对比分析组间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治疗安全性、义齿功能。结果 组间发音功能与美观度满意评分相比未见可比性(P>0.05),与常规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相对比,治疗组均偏高(P<0.05)。与常规组疼痛、种植义齿脱落不良反应率相比(40.00%),治疗组(6.67%)较低(P>0.05)。与常规组总疗效相比(46.67%),治疗组(86.67%)较高异(P<0.05)。与常规组2年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相比,治疗组较低(P<0.05)。结论 口腔种植用于治疗牙列缺损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患者美观度及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 传统固定义齿修复
原文传递
口腔种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对比分析
5
作者 丘小丽 严晓菊 +1 位作者 李冀樱 刘正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068-0070,共3页
探究口腔种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2018.10~2023.5收入165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82例口腔种植,对照组83例传统固定义齿,对比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治... 探究口腔种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2018.10~2023.5收入165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82例口腔种植,对照组83例传统固定义齿,对比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程度及咀嚼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LI、GI、SB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能改善患者语言及美观程度,保障牙齿咀嚼功能,且保证牙周健康,应用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偏低,应用成效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传统固定义齿 牙列缺损
原文传递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损在老年脑卒中愈后患者中应用效果
6
作者 朱玉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损对老年脑卒中愈后患者脑血流、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老年脑卒中愈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义齿的类型将采用传统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损患...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损对老年脑卒中愈后患者脑血流、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老年脑卒中愈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义齿的类型将采用传统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n=51),将采取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n=51)。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义齿修复效果、咀嚼效率、固位力、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量[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峰流速(Vd)]、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义齿修复满意度。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义齿修复总有效率为86.2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固定力、体重指数及安静状态下、咀嚼状态下大脑中动脉Vs、Vd及血红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GI、SBI、PL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9.60%;观察组患者义齿修复满意度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损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愈后患者牙周症状,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咀嚼功能,提高义齿修复效果及满意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老年 磁性附着体义齿 下颌牙列缺损 传统义齿修复
下载PDF
BPS吸附性义齿在全口牙列缺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沈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吸附性义齿在牙槽嵴牙列缺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连云港市中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全口牙列缺失、牙槽嵴重度吸收、牙槽嵴不对称吸收等复杂情况的牙列缺失患者100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 目的探讨吸附性义齿在牙槽嵴牙列缺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连云港市中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全口牙列缺失、牙槽嵴重度吸收、牙槽嵴不对称吸收等复杂情况的牙列缺失患者100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总义齿,n=50)和研究组(吸附性义齿,n=50)。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咬合力占最大咬合力百分比(MABF/MMF)、咬合时间(OT)、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口香糖咀嚼物各像素点色调值标准化后的标准差(SDHue)]、吞咽及语言功能、治疗总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MABF/MMF较治疗前增高,OT、BFDB、SDHue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MABF/MMF高于对照组,OT、BFDB、SDHu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吞咽及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附性义齿修复复杂牙槽嵴情况的牙列缺失,可有效恢复患者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并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性义齿 牙列缺失 复杂牙槽嵴 传统义齿
下载PDF
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咀嚼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钟爱喜 潘小波 +3 位作者 彭利辉 刘光雪 黄燕飞 李荣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测定其咀嚼效率,并...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测定其咀嚼效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修复的各个时期,两种义齿的咀嚼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肯氏Ⅰ类牙列缺损修复的各个时期,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效率 SD球帽 附着体义齿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下载PDF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基牙损坏后改用Magfit磁性附着体再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瑛 朱振林 +1 位作者 李菁 张方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914-916,共3页
目的观察Magfit磁性附着体用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基牙损坏后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曾经戴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出现基牙损坏的患者,针对损坏的基牙制作46副Magfit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对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健康状况进行2年的... 目的观察Magfit磁性附着体用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基牙损坏后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曾经戴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出现基牙损坏的患者,针对损坏的基牙制作46副Magfit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对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健康状况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改用Magfit磁性附着体后,义齿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性获得明显改善;咀嚼功能和舒适度良好;但价格偏高。基牙各项临床指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未见基牙牙槽骨吸收加重。结论 Magfit磁性附着体为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基牙损坏后再修复提供了一种方法,临床操作简便,修复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FIT磁性附着体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基牙损坏 修复
下载PDF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和传统可摘义齿修复孤立基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雨桐 沈玉凤 +2 位作者 刘晶 张悦 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6-1152,共7页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少数牙残存牙列缺损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但目前应用有限元法分析这两种修复方式的研究还较少。目的:比较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和传统可摘义齿修复孤立基牙的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少数牙残存牙列缺损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但目前应用有限元法分析这两种修复方式的研究还较少。目的:比较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和传统可摘义齿修复孤立基牙的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扫描获取健康成人下颌骨及牙列的二维图像,通过计算机重建技术分别建立下颌仅保留双侧尖牙的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和传统可摘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相同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的基牙、基牙牙周膜及缺牙区牙槽嵴的最大等效应力。结果与结论:垂直与斜向载荷下,传统可摘义齿组基牙、基牙牙周膜的总体应力均大于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组,且卡环对应处存在明显应力集中;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组缺牙区牙槽嵴的总体应力稍大,但应力分布相对较均匀,应力集中范围小。斜向载荷下,两组基牙、基牙牙周膜、缺牙区牙槽嵴的总体应力均大于垂直载荷下的应力,且在基牙牙周膜舌侧颈部均存在应力集中,但传统可摘义齿的总体应力更大,应力集中范围更广。结果表明,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孤立尖牙时,其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相对较均匀,应力集中范围小,更有利于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局部 可摘 牙应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 传统可摘义齿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基牙存留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爱喜 潘小波 +3 位作者 彭利辉 刘光雪 黄燕飞 李荣婷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基牙的存留状况。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及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检查基牙的龋患...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基牙的存留状况。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及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检查基牙的龋患及牙周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义齿的基牙龋患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2组病例的基牙牙龈炎、牙周炎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修复中,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基牙患龋率远远低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但在对牙周组织的损害方面,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并不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球帽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龋患率 牙周损害
下载PDF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子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动态评价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78例,42例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实验组),36例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照组),于修复前及修复后3、6、12、24月... 目的动态评价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78例,42例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实验组),36例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照组),于修复前及修复后3、6、12、24月分别测定咀嚼效率和基牙周指数变化。结果修复后各个时期,实验组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咀嚼效率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而实验组的咀嚼效率下降不明显。两组义齿修复后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均逐渐升高,对照组修复后各时期GI和PI指数升高程度均较实验组显著(P<0.05)。结论太极扣附着体义齿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具有更好的咀嚼功能,且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组织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牙列缺损 牙周损害 咀嚼
下载PDF
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对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和牙周健康的影响
13
作者 李彪 孙良丰 杨燕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对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和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笔者科室就诊的82例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可摘义齿修... 目的:探讨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对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和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笔者科室就诊的82例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可摘义齿修复,B组患者采用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咀嚼效能、牙周相关指标、牙齿松动度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1年咀嚼效能均高于修复前,修复后1年高于修复后6个月(P<0.05);B组修复后6个月、1年咀嚼效能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两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修复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修复后两组牙齿不松动例数高于修复前,Ⅰ度、Ⅱ度松动例数低于修复前(P<0.05);修复后B组牙齿不松动例数高于A组,Ⅰ度松动例数低于A组(P<0.05)。修复后B组义齿固位能力、语音能力、咀嚼能力、外部美观度、舒适感满意度高均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老年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有助于提高其咀嚼效能,改善牙周出血,有效缓解牙周状况,减轻牙齿松动情况,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 套筒冠活动义齿 传统可摘义齿 松动度
下载PDF
口腔种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春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481-482,共2页
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0例,按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种植组(n=45)和固定组(n=45)。固定组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种植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0例,按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种植组(n=45)和固定组(n=45)。固定组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种植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结果种植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固定组的80.00%(P<0.05)。修复后,种植组的舒适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辅助语言功能及美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固定组(P <0.05)。种植组的牙龈出血、牙龈炎、牙龈增生发生率分别为8.89%、 4.44%、 2.22%,显著低于固定组的24.44%、 22.22%、 17.78%(P <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传统固定义齿 牙列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全口义齿修复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芝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BPS)全口义齿修复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100例牙列缺失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和BPS全口义齿修复组,各50例。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进行传统全口义齿修复,BPS... 目的探讨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BPS)全口义齿修复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100例牙列缺失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和BPS全口义齿修复组,各50例。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进行传统全口义齿修复,BPS全口义齿修复组进行BPS全口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疗效;口腔修复前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关系、总体健康、咀嚼功能评分;口腔修复后修复义齿的美观水平、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修复后义齿稳固程度、修复后的发音功能评分;牙齿压痛发生情况。结果BPS全口义齿修复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07<0.05)。口腔修复后,BPS全口义齿修复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关系、总体健康、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S全口义齿修复组患者口腔修复后修复义齿的美观水平、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修复后义齿稳固程度、修复后的发音功能评分分别为(95.15±4.20)、(90.21±4.29)、(92.02±3.11)、(95.42±4.21)分,均高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的(81.13±4.15)、(81.21±4.02)、(82.72±3.12)、(82.13±4.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S全口义齿修复组牙齿压痛发生率为8.00%(4/50),低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组的24.0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32<0.05)。结论牙列缺失患者行BPS全口义齿修复疗效确切,可更好的改善咀嚼功能,促进患者发音功能的改善,减少牙齿压痛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义齿修复的稳固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全口义齿修复 传统全口义齿修复 牙列缺失 效果
下载PDF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与传统活动义齿在修复单端游离缺失牙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王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5期37-38,共2页
目的比较太极扣与传统活动义齿在修复单端游离缺失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单端游离缺失的患者各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太极扣与传统活动义齿修复,随访3~12个月,分别从患者对两种修复体的主观感觉,基牙情况,固位效果,咀嚼效率... 目的比较太极扣与传统活动义齿在修复单端游离缺失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单端游离缺失的患者各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太极扣与传统活动义齿修复,随访3~12个月,分别从患者对两种修复体的主观感觉,基牙情况,固位效果,咀嚼效率进行评估。结果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在舒适性,稳定性,咀嚼强度方面均比传统的修复体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对于修复单端游离缺失牙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游离缺失 传统活动义齿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
下载PDF
种植义齿与传统固定义齿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牟元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比较种植义齿与传统固定义齿的优缺点。方法收集7例拆除传统固定义齿后又行种植义齿的患者,对传统固定义齿与种植义齿的优缺点进行自身比较。结果种植义齿不损害邻牙,其稳固性、美观舒适度、恢复咀嚼功能、牙齿寿命等方面都优于传... 目的比较种植义齿与传统固定义齿的优缺点。方法收集7例拆除传统固定义齿后又行种植义齿的患者,对传统固定义齿与种植义齿的优缺点进行自身比较。结果种植义齿不损害邻牙,其稳固性、美观舒适度、恢复咀嚼功能、牙齿寿命等方面都优于传统固定义齿。结论种植义齿作为一种有效恢复人类口腔健康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传统固定义齿 研究
下载PDF
太极扣附着体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艺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比较太极扣附着体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太极扣附着体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治疗。比较... 目的比较太极扣附着体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太极扣附着体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的咀嚼效率、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结果修复3个月、6个月后与12个月后,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修复3个月、6个月后与12个月后,观察组的GI和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太极扣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相比有更高的患者的咀嚼效率和更低的牙龈指数与菌斑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太极扣附着体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下载PDF
口腔种植修复和传统固定义齿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中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春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0期2783-2784,共2页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研究组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比较2组治疗后有...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研究组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比较2组治疗后有效率、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SBI)、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满意度、固定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GI、PLI及SBI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满意度及固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显著,更有利于牙周保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咀嚼功能、固定功能以及舒适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修复 传统固定义齿修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与传统可摘义齿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贞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276-2277,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缓冲型套筒冠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双侧磨牙游离缺失准行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患者20例,通过应用传统可摘义齿与缓冲型套筒冠义齿进行缺牙修复,对这两种修复方法进行咀嚼效率及临床效果比较。结果缓冲型套筒冠义齿... 目的观察分析缓冲型套筒冠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双侧磨牙游离缺失准行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患者20例,通过应用传统可摘义齿与缓冲型套筒冠义齿进行缺牙修复,对这两种修复方法进行咀嚼效率及临床效果比较。结果缓冲型套筒冠义齿咀嚼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可摘义齿,且美观性、舒适性等均优于传统可摘义齿。结论双侧后牙游离缺失应用缓冲型套筒冠义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咀嚼效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型套筒冠 传统可摘义齿 咀嚼效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