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农业文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玲燕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3,39,共5页
传统农业文化源于传统农业与农耕,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研究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当代的丰富内涵出发,提出传统农业文化在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的现实作用,联系实际提出了... 传统农业文化源于传统农业与农耕,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研究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当代的丰富内涵出发,提出传统农业文化在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的现实作用,联系实际提出了从传统农业文化普及化、产业化、品牌化与信息化等方面拓展其精神育人功能与经济发展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发展传统农业文化,让传统农业文化服务于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农业文化 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革 景琴玲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4,共3页
和谐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 和谐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伦理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以达到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文化 和谐社会 启示
原文传递
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勇 李昕升 《中国农业教育》 2015年第6期77-81,共5页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垂万年而不衰,是世界各古国中唯一不曾断绝的文明。其内容博大精深,对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启发借鉴价值和深远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不少内容都符合当今...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垂万年而不衰,是世界各古国中唯一不曾断绝的文明。其内容博大精深,对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启发借鉴价值和深远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不少内容都符合当今农业大学自身的积累和特色,更有利于文化传播与文化影响。中国的农业大学想要跻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就一定要重视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农大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文化 农业大学 世界一流 中国农业
下载PDF
传统农业文化在云南高原蔬菜产业中的可持续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龙荣华 王勇 +3 位作者 刘发万 秦荣 周萍兰 浦恩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176,共5页
系统研究了传统农业文化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云南蔬菜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同时,重点阐述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传统农业,将二者融合发展,才能产出优质蔬菜,提出云南蔬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突出生态走传统农业文化之路。
关键词 传统农业文化 蔬菜产业 可持续应用 现代农业
原文传递
从方言词中看合肥地区传统农业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陆亚慧 王洁 +1 位作者 刘捷 赵阳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3-76,共4页
合肥方言作为一种世代传承且较为稳定的文化,蕴含着该地区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通过对合肥方言中两类农业词语的研究:第一类是在农耕历史中形成的农业地理类词语;第二类是在农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农业工具类词语(在农业工具类词语中又包... 合肥方言作为一种世代传承且较为稳定的文化,蕴含着该地区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通过对合肥方言中两类农业词语的研究:第一类是在农耕历史中形成的农业地理类词语;第二类是在农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农业工具类词语(在农业工具类词语中又包含耕作工具类词语、加工工具类词语、运输工具类词语、储存工具类词语),探索合肥方言和当地传统农业文化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方言 农业地理类 农业工具类 传统农业文化
下载PDF
大湾区建设视角下岭南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科学 陈金洁 +3 位作者 王子琪 彭梅 邹岚 李锐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225-228,共4页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落实和推进的新时期,给岭南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系统分析并总结了大湾区建设下岭南传统农业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路径。研究发现,岭南地区的文化故事源远流长,对岭南传统农业文...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落实和推进的新时期,给岭南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系统分析并总结了大湾区建设下岭南传统农业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路径。研究发现,岭南地区的文化故事源远流长,对岭南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较好的助力作用。在大湾区建设视角下,岭南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播主要依托农业产品外销、农业生态基地建设、农业展览馆宣传等路径,相对其他地区而言,缺乏相关的保护条例和系统性资源数据库。因此,在原有的传播路径基础上,岭南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要充分利用湾区建设和“互联网+”的契机,积极开拓新的传播路径,继承和发扬岭南传统农业文化,推进岭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传统农业文化 传播路径 大湾区建设 文化故事
下载PDF
中华传统农业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真珍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3期14-15,共2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传统农业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文化 传统农业文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传统农业文化在蔬菜产业中的可持续应用
8
作者 贺学丰 《新农民》 2019年第35期12-12,94,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对农业发展提高重视度。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领域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实施力度,创多样化的经营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对农业发展提高重视度。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领域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实施力度,创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提升蔬菜生产产量,注重生态资源的应用,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利用传统农业文化,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增强我农业发展优势,从而促进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文化 蔬菜产业 可持续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陵城方言农业类词汇研究
9
作者 王铭鑫 马辉芬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2期119-121,共3页
陵城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其方言中保留着许多传统农业词汇,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农业地理类词汇,包括农地、农时、农谚类;二是农业生产类词汇,包括农事类和农具类。方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这些方言词汇,人们可以了解其蕴含的传统农业文... 陵城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其方言中保留着许多传统农业词汇,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农业地理类词汇,包括农地、农时、农谚类;二是农业生产类词汇,包括农事类和农具类。方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这些方言词汇,人们可以了解其蕴含的传统农业文化内涵,感受当地劳动人民勤劳敬业、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以及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城区 方言词汇 传统农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我国农业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5-17,共3页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功利性为特征的,受经济目标的逐利影响,正逐渐步入生态困境。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将出现农业生态观的原始回归,这将为我国农业传统文化功能的发挥创造机遇。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应重视传统农业文化的诉求,挖掘本土...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功利性为特征的,受经济目标的逐利影响,正逐渐步入生态困境。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将出现农业生态观的原始回归,这将为我国农业传统文化功能的发挥创造机遇。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应重视传统农业文化的诉求,挖掘本土农业文化资源,加强对外引文化的审视,提高农业自我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文化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苏州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与传统自然农业文化的修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俊敏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3-57,共5页
苏州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农业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恶化问题,而两种功能之间又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要优化苏州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需要努力促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与修复传统自然农业文化(其中... 苏州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农业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恶化问题,而两种功能之间又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要优化苏州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需要努力促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与修复传统自然农业文化(其中首要的是传统生态农业经验)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修复传统自然农业文化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才能达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生态重塑等多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态农业 传统自然农业文化 修复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传统文化育人路径探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海红 杨春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8期295-297,共3页
农业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农业传统文化,提升育人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实践为例,提出高职院校要通过建设农业文化传承平台、开展农业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健全文化育人机制等推进农... 农业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农业传统文化,提升育人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实践为例,提出高职院校要通过建设农业文化传承平台、开展农业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健全文化育人机制等推进农业传统文化育人,培养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传统文化 育人 路径
下载PDF
中国传统农业伦理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迪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建荣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9,19,共6页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传统农业的发展及与自然和谐融合起到过一定的指导作用,当今再次温故而知新,认为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生态循环三个方面陈述中国传统农业伦理文...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传统农业的发展及与自然和谐融合起到过一定的指导作用,当今再次温故而知新,认为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生态循环三个方面陈述中国传统农业伦理文化思想,并由之认为现代农业应促进农业与自然和谐发展、应尊重农业生产客观规律、应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鉴于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障碍与问题,提出伦理性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在于:一是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绿色农业观念;二是坚持有利有节农业伦理原则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彰显高效低碳农业伦理精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农业伦理文化 伦理性现代农业 绿色农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14
作者 邹山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159,共1页
自古以来,农业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强国,犹是如此。伴随着技术的代际革命,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农业也不断实现着由传统农耕向现代化生产发展。而在这个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中,马克... 自古以来,农业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强国,犹是如此。伴随着技术的代际革命,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农业也不断实现着由传统农耕向现代化生产发展。而在这个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们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指引作用,对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以及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均起到了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道路 基础产业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大国 传统农业文化 农业强国 指引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时期传统农业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评《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
15
作者 翟红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6-596,共1页
自古以来,农业发展进程一直深受大众关注,并在时代不断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备独特色彩的农业文化体系,进而为国家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提供坚实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积淀了深厚且源远流长的传统农业优... 自古以来,农业发展进程一直深受大众关注,并在时代不断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备独特色彩的农业文化体系,进而为国家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提供坚实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积淀了深厚且源远流长的传统农业优秀文化,为后人深究我国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形势与特征、规律等提供了良好理论指引方向。新时期更多人意识到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愈发重视中国特色文化系统与体制的建设。此情景下,为全力推进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协调发展,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深层次探究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此,本文将结合惠富平编著的《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分析国家传统农业文化现下发展实况,基于新时期背景探索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国家传统农业优秀文化,使其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延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发展进程 转型与升级 中国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文化 传承与发展 坚实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文化
下载PDF
论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会超 王浩铭 汪自强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6,共4页
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思想和技术方面都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农业文化现状令人担忧。针对高校功能的拓展,高等农业院校应担负起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主要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 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思想和技术方面都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农业文化现状令人担忧。针对高校功能的拓展,高等农业院校应担负起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主要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继承、创新和宣传等方面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功能 传统农业文化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 价值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栋 张建伟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6,159,共8页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受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高产为基本理念的现代农业体系与传统可持续农业体系之间形成基本矛盾,传统农业耕种技术、生产经...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受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高产为基本理念的现代农业体系与传统可持续农业体系之间形成基本矛盾,传统农业耕种技术、生产经验和农业智慧面临消失的困境,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文化的记忆留存,保护和传承好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西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从保护体系建设、内生价值提升和历史传承发展等角度推动西藏农业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让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传统农业文化
下载PDF
国际法律和公约背景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章 张维亚 +1 位作者 汤澍 沈凌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6-69,共4页
通过对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法律和公约文本的分析,认为传统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活动、传统社区居民应列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并主张通过设立保护区保证生物的多样化。通过对国际法律、公约的分析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应纳入到... 通过对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法律和公约文本的分析,认为传统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活动、传统社区居民应列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并主张通过设立保护区保证生物的多样化。通过对国际法律、公约的分析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应纳入到保护区的核心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文化遗产 国际法律和政策 农业多样性 保护区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转型与“文化转换”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玉玲 《学习月刊》 2007年第3期16-17,共2页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期,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年收入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文化上的转换。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化 进程 经营观 农民 劳动者 效率观 农业教育体系 传统农业文化 财富观 生产方式
下载PDF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景致特色与灵性的探索
20
作者 王忠义 肖春利 +2 位作者 李雁 聂紫瑾 张林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703-10705,共3页
阐述了传统农业文化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渊源及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品位提升的需求,并进行了灵性感悟的分类,做出农业文化经典钩沉的尝试。
关键词 传统农业文化 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 特色 灵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