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PPSO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崔宙开 陈占生 李俊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67-269,共3页
对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两种手术[传统的切开和低侵袭经皮的椎弓根螺杆内固定(MIPPSO)]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住院治疗的创伤胸腰椎骨折72例患者的数据,其中,观察组为接受MIPPSO手术的40例患者,接受了传统的... 对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两种手术[传统的切开和低侵袭经皮的椎弓根螺杆内固定(MIPPSO)]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住院治疗的创伤胸腰椎骨折72例患者的数据,其中,观察组为接受MIPPSO手术的40例患者,接受了传统的切开椎根螺杆内部固定的32例患者包含在对照组中。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比较,还要记录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数据;对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包括术后3d、7d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92.61±10.18)min vs(95.55±12.33)min]相当(P>0.05),术中失血量[(65.83±7.25)ml vs(215.70±23.98)ml ]、术后引流量[(32.31±5.83)ml vs(176.81±20.64)ml ]、住院时间[(9.87±1.35)d vs(13.06±1.51)d]以及下床活动时间[(3.35±0.75)d vs(5.85±1.26)d]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12.79±2.66)分 vs (15.73±3.08)分]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包括术后3d、7d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伤椎后凸Cobb角[(10.55±2.17)° vs(11.68±2.33)°]、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86.31±5.91)% vs(84.96±6.28)%]相当(P>0.05)。结论: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可以通过MIPPSO手术或传统的开椎弓根螺杆内固定治疗得到满意的结果,前者具有外伤少、预后快、疼痛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创伤性 胸腰骨折 微创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2
作者 徐子彧 刘俊鹏 黎萌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4期552-557,共6页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传统术式组与机...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传统术式组与机器人辅助组,各60例。传统术式组实施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实施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置钉准确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椎体后凸角、椎体后凸角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结果:机器人辅助组围手术期指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机器人辅助组置钉准确率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机器人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机器人辅助组椎体后凸角低于传统术式组,椎体后凸角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机器人辅助组JOA评分、SFI评分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结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近远期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提升置钉准确率,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升近远期固定效果,提升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机器人 Wiltse入路 弓根螺钉固定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彭 张德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22-228,234,共8页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临床疗效分为发生组(n=25,临床疗效不佳)和未发生组(n=124,临床疗效良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针对差异指标进行共线性分析,未存在共线性问题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患者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R语言将所有差异变量进行VIF共线性分析,各差异变量VIF≤10,容忍度≥0.1,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发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为术后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STA指数、骨密度为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8,表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度。结论: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均为影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术前筛查高危群体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神经损伤 弓根螺钉内固定 机器人辅助手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
4
作者 邱平 邓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93-096,共4页
总结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对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依照随机分组方法将5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 总结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对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依照随机分组方法将5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取名为对照组,第二个小组取名为研究组,每个小组均是29例患者,前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后一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这两组患者的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手术指标、总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应激指标相比(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针对腰椎骨折进行治疗,其成效显著。结合手术室内的精心护理干预,能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干预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韩刚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35-137,1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形态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相关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较对照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高,术后脊柱形态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李龙 冉文勇 +1 位作者 周兴江 李宗虎 《科技与健康》 2025年第4期89-92,共4页
探究Wiltse入路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8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采取Wiltse入路方式治疗,对照... 探究Wiltse入路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8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采取Wiltse入路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情况、椎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发现,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Wiltse入路治疗,其整体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切开复位弓根内固定 板切除减压 胸腰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董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79-082,共4页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较好,手术安全性更好,有助于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骨折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强化手术室护理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探析
8
作者 黄燕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选入参照组,其余应用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命名为试验组。记录、评估2组的数据差异化程度。结果 针对不同组别患者在疼痛、焦虑、应激反应、手术治疗指标、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等维度的相关数据,经由验证,试验组的优异程度更为理想(P<0.05)。结论 基于积极执行强化手术室护理操作,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应用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中,可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强化手室护理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9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钉微创手
下载PDF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伤椎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轻链及热休克蛋白7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减轻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促使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开放手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术中CT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分析
12
作者 高利峰 刘雅普 +4 位作者 李鹏 侯秀伟 徐永辉 郑笑臣 吴广良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术中CT扫描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9年11月采用术中CT辅助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治疗的2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2例为寰枢椎不稳或脱位,3例为新鲜...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术中CT扫描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9年11月采用术中CT辅助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治疗的2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2例为寰枢椎不稳或脱位,3例为新鲜的齿状突骨折、脱位;16例患者合并颈脊髓受压症状。22例术中行寰枢椎固定后植骨融合术,3例仅行内固定而未植骨融合。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寰枢椎各50枚螺钉,术中CT扫描后修正定位针10枚,调整后植入螺钉,术中CT扫描、术后CT重建示螺钉位置均良好;术中、术后均未发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复查示植骨融合满意,未植骨融合的3例患者均于术后10个月确认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术后CT重建显示,螺钉位置Gertzbein分级为0级96枚、1级4枚;经Kappa一致性检验,术中CT扫描和术后CT重建显示的螺钉位置Gertzbein分级结果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Kappa=1)。16例合并颈脊髓症状患者的术前JOA评分为(11.3±0.9)分,术后6个月改善为(14.6±0.8)分,术后1年为(15.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CT辅助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可以提高置钉的精准性和手术安全性,可以更好地判断寰枢椎复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不稳 弓根螺钉 中CT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及客观估算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王勇 迟明军 +4 位作者 白夜 范庆建 王国琦 张小凤 张文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治疗的1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螺钉松动...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治疗的1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螺钉松动,将198例患者分为松动组和非松动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内部验证方法为5折交叉验证。结果198例中,术后螺钉松动发生率为16.67%。单因素分析显示,松动组和非松动组患者合并脊髓损伤、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骨密度、康复指导、置钉类型、伤椎置钉等资料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6分、骨密度<-2.5 g/cm 2、有Ⅲ类螺钉、伤椎未置钉、未接受康复指导均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总体正确性为89.3%。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预测变量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置钉类型、康复指导、伤椎置钉、骨密度。ROC曲线分析显示,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的AUC值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0.902 vs 0.871)。经过5折交叉验证,模型预测正确率为77.8%。结论脊柱损伤Load sharing评分、骨密度、康复指导、置钉类型、伤椎置钉均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内固定 螺钉松动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自制经皮单向椎弓根螺钉连接棒长度测量器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越 王珊 +6 位作者 李良生 郑晓鹏 黄泓翰 陈恒梅 陈世杰 陈建泉 王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s)是临床常见的脊柱创伤疾病之一[1、2],在所有创伤患者中的发病率达到5%[2]。其中,胸腰椎(T11~L2)骨折的发病率约占脊柱骨折的60%[1],目前,采用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 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s)是临床常见的脊柱创伤疾病之一[1、2],在所有创伤患者中的发病率达到5%[2]。其中,胸腰椎(T11~L2)骨折的发病率约占脊柱骨折的60%[1],目前,采用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已经成为常用术式[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脊柱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创伤患者 脊柱创伤 无神经损伤 长度测量 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15
作者 张强 王玉辉 张兆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3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PSF 63例(经皮组),行开放PSF 60例(开放...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3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PSF 63例(经皮组),行开放PSF 60例(开放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应激指标水平。末次随访,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ODI评分)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经皮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COR、NE、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经皮组患者的COR、NE、CRP水平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其中经皮组的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LSF患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皮PSF在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提升腰椎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方面均较开放PSF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应激反应 功能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刘之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获取的数据更贴近满意治疗结局的标准。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取开放式手术,抑或经皮微创手术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脊柱形态纠正效果,但相较而言,经皮微创手术更利于提高术后康复效率,减轻疼痛,并降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建议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功伟 刘志昂 《西藏医药》 2024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水平。基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两组术前后ODI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ODI评分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ODI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结论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水平,降低功能障碍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症状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ODI评分
下载PDF
鹿瓜多肽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疗效与安全性
18
作者 裴金乐 王海羽 +5 位作者 刘念 童磊 付勇力 丁远飞 李都 程龙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鹿瓜多肽联合组和手术固定组,两组各41例。两组...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鹿瓜多肽联合组和手术固定组,两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鹿瓜多肽联合组加用鹿瓜多肽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骨代谢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高度比与脊柱后凸角(Cobb角)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下降,β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TX)、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水平均上升(P<0.05),Cobb角均减小(P<0.05),且鹿瓜多肽联合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手术固定组[(0.79±0.23)分vs(0.96±0.34)分,(23.24±7.25)%vs(28.26±9.33)%],鹿瓜多肽联合组β-CTX、PINP、BGP水平高于手术固定组[(5.26±0.89)ng·mL^(-1)vs(4.87±0.78)ng·mL^(-1),(234.61±26.15)μg·mL^(-1)vs(221.84±23.10)μg·mL^(-1),(31.89±5.04)ng·mL^(-1)vs(28.65±4.97)ng·mL^(-1)](t=2.652、2.720、2.110、2.343、2.931,均P<0.05)。两组椎体前缘、后缘高度比[(50.06±8.23)%vs(49.34±8.07)%、(63.81±7.99)%vs(65.06±8.59)%]、治疗后Cobb角[(4.36±0.89)°vs(4.56±0.93)°]、不良反应发生率(19.51%vs 1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9、1.123、0.995,χ^(2)=0.823,P>0.05)。结论鹿瓜多肽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能够减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疼痛感受和腰部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骨代谢功能,并不会影响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性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固定 鹿瓜多肽 骨代谢指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小辉 辛晓锋 姚海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传统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各项围手术期指...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传统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ODI脊柱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放弓根螺钉内固定 微创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脊柱功能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赫 张旭 王茹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extant MIPPS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形态、脊柱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Cobb’s角更低(P<0.05)。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2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Sextant MIPPSO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患者脊柱形态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