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菌快速培养技术与传统培养方法联合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万 万东勇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4期412-412,共1页
关键词 结核菌快速培养技术 传统培养方法 联合应用 结核病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和传统可培养方法的洪湖鲊广椒乳酸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娜 崔梦君 +3 位作者 马佳佳 雷炎 郭壮 张振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5,122,共7页
为明确洪湖鲊广椒的乳酸菌多样性,从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采集了7份鲊广椒样品,分别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术对其进行多样性评价。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硬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 为明确洪湖鲊广椒的乳酸菌多样性,从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采集了7份鲊广椒样品,分别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术对其进行多样性评价。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硬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鲊广椒样品中的优势细菌门,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77.78%、18.09%、1.74%和1.51%;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67.97%,3.88%,3.47%。在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水平上,有12个平均相对含量>1.0%的OTU,其中9个隶属于乳杆菌属。由此可见,该地区鲊广椒中主要含乳酸杆菌属。基于传统可培养分离方法表明,从鲊广椒样品中分离到的29株乳酸菌被鉴定为3个属和8个种,其中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和福莱乳杆菌(L.futsaii)分别有10株与8株,是优势菌。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是,洪湖鲊广椒中除了植物乳杆菌,还含有较多的福莱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鲊广椒 高通量测序 传统培养方法 乳酸菌 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传统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不同孔径陶瓷膜过滤前后泡菜汁中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梅 李洋 +2 位作者 罗佳沂 李凯 毛瑞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8,共9页
该实验以萝卜泡菜的汁液为原料,经过不同孔径(0.008,0.05,0.2,0.5μm)的陶瓷膜处理,利用传统生物学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陶瓷膜过滤前后泡菜汁中微生物的变化,分析不同孔径陶瓷膜对泡菜汁微生物截留的种类的差异性及菌相的变化,最终... 该实验以萝卜泡菜的汁液为原料,经过不同孔径(0.008,0.05,0.2,0.5μm)的陶瓷膜处理,利用传统生物学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陶瓷膜过滤前后泡菜汁中微生物的变化,分析不同孔径陶瓷膜对泡菜汁微生物截留的种类的差异性及菌相的变化,最终选择最适的陶瓷膜孔径。结果显示:经陶瓷膜处理后泡菜汁中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降低,膜孔径越小,微生物被截留的效果越好,经过0.008μm陶瓷膜处理后的泡菜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未检测到微生物。经过0.05μm陶瓷膜处理后,泡菜汁中的细菌大部分被截留,从门水平上包括Actinobacteriota,Myxococcota,Gemmatimonadota,Chloroflexi,Bacteroidota和Acidobacteriota,从属水平上包括Limosilactobacillus,Brevundimonas;真菌被截留从门水平上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从属水平上包括毕赤酵母属(Pichia)、锁掷孢酵属(Sporidiobolus pararoseus)、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 carnicolor)、曲霉属(Aspergillus)、Saccharomyces和Issatchenki。该研究结果为泡菜汁的膜处理除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泡菜汁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汁 陶瓷膜 除菌 高通量测序 传统培养分离方法
下载PDF
白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壮 赵慧君 +3 位作者 雷敏 沈馨 蔡宏宇 张振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0-207,共8页
浓香型白酒通常采用固态发酵法,使用泥窖发酵,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窖泥中部分微生物进入到白酒糟醅中,在白酒的香型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的解析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传统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依赖于纯培养技术,对于... 浓香型白酒通常采用固态发酵法,使用泥窖发酵,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窖泥中部分微生物进入到白酒糟醅中,在白酒的香型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的解析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传统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依赖于纯培养技术,对于多数营养要求苛刻、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分离较为困难,难以获取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更为完整全面的信息。概述常用的传统纯培养方法及克隆文库、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第二代测序技术、宏基因组技术等不依赖于纯培养技术的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技术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将来可能在窖泥微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三代测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第二代测序技术 窖泥 传统培养方法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粪便中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荣香 倪凯翔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沙门氏菌属 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应用 粪便 传统培养方法 肠杆菌科 检验结果
下载PDF
牛樟芝培养技术的研究
6
作者 傅加兴 傅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21-24,共4页
牛樟芝属于珍稀药用真菌,药用成分丰富,应用价值与商业价值较高,因而其开发与利用成为热点。但其资源有限,因而其培育技术逐渐成为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当前牛樟芝培育一般参考传统栽培食药用菌法,因生长缓慢、寄主单一、子实体形成困难... 牛樟芝属于珍稀药用真菌,药用成分丰富,应用价值与商业价值较高,因而其开发与利用成为热点。但其资源有限,因而其培育技术逐渐成为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当前牛樟芝培育一般参考传统栽培食药用菌法,因生长缓慢、寄主单一、子实体形成困难,所以栽培中应用此方法的缺陷显著。基于此,文章将牛樟芝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培养技术,希望对广大种植户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传统培养方法 新技术 培养技术展望 发展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的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研究策略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红阳 康传志 +7 位作者 王升 蒋待泉 彭政 徐扬 杜用玺 张燕 刘大会 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10-1919,共10页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主要依赖传统培养分离的方法,因其具有促生长、提高抗逆性、促进药用活性成分积累或直接产生药用活性成分等功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通过比较传统培养分离和高通量测序的研究结果发现,用传统方法分离的菌株并...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主要依赖传统培养分离的方法,因其具有促生长、提高抗逆性、促进药用活性成分积累或直接产生药用活性成分等功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通过比较传统培养分离和高通量测序的研究结果发现,用传统方法分离的菌株并不是药用植物真实的优势内生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导致在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时间、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缺乏标准。相反,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因其分辨水平高、不需要培养等特点,可以对环境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深入分析。因此,该文提出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指导传统培养分离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策略。首先,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药用植物内生菌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整体了解,确定宿主的优势内生菌;然后根据各优势内生菌的特性设计或查询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最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功能研究。高通量测序指导传统培养分离药用植物内生菌可以避免研究者漏筛对宿主重要的功能菌株,扩大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范围,有利于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深入挖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传统培养分离方法 药用植物 内生菌
原文传递
PCR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晓慧 张媛媛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0-1113,1121,共5页
关键词 结核病诊断 PCR技术 改良罗氏培养 BACT/ALERT 培养系统 分离培养 传统培养方法 结核菌素 肺结核病人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屠宰过程中猪胴体表面及环境的细菌菌相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唐林 郭柯宇 +5 位作者 赖鲸慧 李建龙 李琴 杨勇 邹立扣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3-209,共7页
应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屠宰分割过程中猪胴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对屠宰车间刀具和分割车间接触面进行细菌菌落计数,以确定屠宰分割过程中的关键污染环节。结果表明:测序共得到881458个有效序列,86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 应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屠宰分割过程中猪胴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对屠宰车间刀具和分割车间接触面进行细菌菌落计数,以确定屠宰分割过程中的关键污染环节。结果表明:测序共得到881458个有效序列,86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样品共注释到了22门、33纲、79目、162科、382属和613种的微生物信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为主要的优势菌属。屠宰分割过程中群落多样性的排序为放血>脱毛>分割>开膛>冲淋>冷却,冷却环节胴体表面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分割后有所增加,表明分割是关键污染环节。传统微生物计数与测序的结果一致,从脱毛到冷却环节,猪胴体表面各类微生物数量呈下降趋势,分割后显著上升;分割车间各接触面菌落总数平均为6.11(lg(CFU/cm^(2))),高于屠宰车间刀具(平均为4.86(lg(CFU/cm^(2)))),表明分割车间各接触面是关键污染源,进一步证明猪胴体分割环节为关键污染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胴体表面 屠宰分割 传统培养方法 高通量测序 细菌菌相
下载PDF
PCR-DGGE技术用于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伟林 张秀霞 +2 位作者 单宝来 张剑杰 赵朝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7-550,共4页
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的富集培养过程,直接从土壤中提取细菌总DNA和从培养基富集培养的菌体中提取总DNA,并对基因组总DNA中16S rDNA V3可变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测定,对油田某区块石油污... 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的富集培养过程,直接从土壤中提取细菌总DNA和从培养基富集培养的菌体中提取总DNA,并对基因组总DNA中16S rDNA V3可变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测定,对油田某区块石油污染土样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年代较久的石油重度污染土壤菌群数量少于轻度污染土壤,经人工堆肥处理的土壤生物多样性明显优于未进行人工处理的污染土壤;经堆肥处理的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在纵向上也存在差异,中层土微生物多样性明显,表层土最不明显;不同污染土壤中存在一定数量相同的优势菌群,但也表现了相当的差异性,经堆肥处理的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在纵向上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PCR-DGGE技术 传统培养分离方法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11
作者 朱健生 季钢 +3 位作者 张玲 洪名云 王朝红 姚桂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5-606,共2页
羊水脱落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目前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羊水细胞培养要求高,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根据本室的具体情况,对传统培养方法做了一些改良,进行了101例羊水染色体的制备,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羊水细胞培养 产前诊断方法 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核型分析 传统培养方法 羊水染色体
原文传递
应用16SrDNA检测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正根 刘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3-665,共3页
关键词 致病菌 DNA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PCR) 结核分枝杆菌 传统培养方法 基因诊断技术 嗜肺军团菌 生长缓慢 麻风杆菌 炭疽杆菌 检测时间 常见细菌 检测方法 分类鉴定 致病力 工作者 16S 核糖体 临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