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玄诗学理论及其对传统诗论的转换 |
刘毓庆
李蹊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2
|
从“仿中国诗”(1914)到《诗经》(1954)——埃兹拉·庞德对中国传统诗论“兴”的译介 |
高博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3
|
从中国诗论之传统与诗风之转变谈《槐聚诗存》之评赏 |
叶嘉莹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4
|
中国诗论传统中的诗艺价值争议——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的启示 |
张燕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5
|
对传统批评的继承与超越——叶嘉莹的诗歌批评 |
刘艳萍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6
|
诗品与人品 |
肖瑞峰
|
《观察与思考》
|
2012 |
1
|
|
7
|
诗与议论 |
孟昭燕
|
《华夏文化》
|
2007 |
0 |
|
8
|
被放逐的诗学 |
胡晓明
周薇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4 |
0 |
|
9
|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意象 |
邹玉玲
|
《新校园(上旬刊)》
|
2009 |
0 |
|
10
|
中国古代诗学观的一次重大转变 |
王胜
刘硕伟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诗本情缘境而言志——读裴斐著《诗缘情辨》 |
张铨锡
|
《文学遗产》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