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M-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研究
1
作者 黄建文 谭永祎 +3 位作者 陈梦媛 王兴霞 姜海龙 江谊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关系,建立了风险因素传递矩阵,并总结归纳出风险因素关系对照表,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路径,揭示了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网络;集成ISM-SD构建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并结合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工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施工进度风险重要因素和关键传递路径,为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施工进度风险 风险传递路径 解释结构模型 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OPAX的驾驶舱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研究
2
作者 白镇熇 孙硕 +1 位作者 王楷焱 陈克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用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path analysis with exogeneous inputs,OPAX)方法确定路径中各拐点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并将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路径拐点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明显不同,其中橡胶悬置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该处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也最为接近,噪声峰值达到63.5 dB,副车架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次之,噪声峰值为53.2 dB,排气吊耳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小,噪声峰值仅为38.7 dB。采用本文方法可有效确定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最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结构噪声 传递路径规划 路径拐点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下载PDF
施工升降机传递路径减振方法探讨
3
作者 徐美 姜昊 +1 位作者 姜洪奎 安增辉 《建筑机械》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施工升降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承担载人载货任务。随着技术发展,施工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舒适性成为其设计、优化的新指标。文章针对齿轮齿条啮合引起的振动,通过分析振动传递路径,提出了升降机的两级减振思路,并分别... 施工升降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承担载人载货任务。随着技术发展,施工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舒适性成为其设计、优化的新指标。文章针对齿轮齿条啮合引起的振动,通过分析振动传递路径,提出了升降机的两级减振思路,并分别探讨了基于模态实验的减振方案、螺栓连接阻尼隔振方案、链接架与吊笼的隔振器设计方案,为相似类型施工升降机的减振隔振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升降机 减振 隔振 传递路径
下载PDF
电动轿车空调系统振动噪声传递路径测试分析
4
作者 张宇 曹友强 +1 位作者 李汶淞 王一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4,共6页
为控制某纯电动汽车怠速空调开启工况时车内噪声,开展空调系统振动噪声传递路径研究。首先,采用Bench-mark分析、整车-子系统性能分解、旋转件阶次频率分析等方法,获得了该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关键零部件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发现冷却风扇... 为控制某纯电动汽车怠速空调开启工况时车内噪声,开展空调系统振动噪声传递路径研究。首先,采用Bench-mark分析、整车-子系统性能分解、旋转件阶次频率分析等方法,获得了该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关键零部件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发现冷却风扇安装支架刚度和空调管路振动是引起车内噪声偏大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了安装支架刚度加强方案和空调管路减振措施;最后通过试验数据验证,经过改进后该车型怠速空调开启工况车内噪声由46.2dB(A)降低到44.5dB(A),满足了目标值45.0dB(A)要求。上述研究方法可为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提供参考,亦可为相关车型空调系统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轿车 车内噪声 空调系统 振动噪声 传递路径
下载PDF
分网接入方式下LCC-HVDC系统运动方程模型及交互振荡模式的阻尼特征(一):扰动传递路径分解
5
作者 张加卿 郭春义 杨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6-1297,I0004,共13页
与常规直流相比,永富直流逆变站存在功率全送和功率分送运行方式,而其处于分网接入方式时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LCC-HVDC)系统的交互振荡模式及特征尚不明确。针对... 与常规直流相比,永富直流逆变站存在功率全送和功率分送运行方式,而其处于分网接入方式时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LCC-HVDC)系统的交互振荡模式及特征尚不明确。针对这一特殊运行方式,采用模块化建模的思路建立可以反映系统电气/控制回路间交互耦合路径的运动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整流侧-逆变侧、正极-负极间的交互耦合路径分解得到影响系统主导模式稳定性的3条扰动传递路径,即整流侧内部自稳性路径、逆变侧内部自稳性路径、双极交互作用致稳性路径。最后,设置不同工况下的案例,量化评估不同作用路径提供的阻尼大小,并通过仿真验证运动方程模型及扰动传递路径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后续研究分网接入方式下LCC-HVDC系统交互振荡模式的阻尼特征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分网接入 运动方程模型 模块化建模 扰动传递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整车加速抖动优化
6
作者 任维华 《上海汽车》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提升整车NVH性能,以MPV车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MPV车型在整车性能集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加速抖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主观评估。首先通过主观评价明确了问题产生的工况和抱怨程度,基于客观数... 为提升整车NVH性能,以MPV车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MPV车型在整车性能集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加速抖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主观评估。首先通过主观评价明确了问题产生的工况和抱怨程度,基于客观数据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整车抖动是由于发动机二阶激励与前副车架模态发生共振引起的,通过调整副车架衬套刚度可改变副车架模态,从而降低抖动幅值,应用该方案后整车加速抖动振动幅值下降约40%,问题改善明显,主观评估感知较好,无抱怨,达到了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副车架衬套 传递路径 刚度
下载PDF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某油混SUV车型怠速车内噪声优化
7
作者 方苗苗 莫学霜 +1 位作者 梁玉雄 陆湘伟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
车内噪声特性作为评判汽车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各大主机厂角逐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对于汽车行驶时存在的车内噪声,往往是由多个激励源沿不同路径传递至目标位置交汇堆叠而成,因其传递路径多、排查量大,工程上常使用... 车内噪声特性作为评判汽车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各大主机厂角逐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对于汽车行驶时存在的车内噪声,往往是由多个激励源沿不同路径传递至目标位置交汇堆叠而成,因其传递路径多、排查量大,工程上常使用传递路径分析(TPA)加以诊断。通过搭建“振源-传递路径-响应”模型,借助一系列输入点到输出位置的声振传递函数矩阵(NTF)加以分析,识别出关键路径对车内噪声水平的贡献量,从结构上寻找对策,有的放矢地优化设计。针对某款油混SUV车型怠速充电时车内噪声大且存在低频轰鸣问题,通过实车NVH测试,识别出问题主要频率为发动机二阶,结合传递路径分析及噪声传递函数(NTF)测试,对所梳理出可能存在贡献的传递路径进行扰动方案排查,锁定悬置系统传递路径对怠速车内噪声水平贡献较大,即该问题主要是因为怠速充电时低转速高扭矩下发动机二阶激励通过悬置传递至车身,引起顶棚背门等钣金振动,向车内辐射噪声所致。对此,就振源、传递路径端分别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振源端采用降低动总充电功率优化方案,传递路径端采用调低悬置软垫刚度优化方案。经实车验证,相关优化方案可大幅降低前后排二阶噪声,主观评价怠速车内噪声改善显著且低频轰鸣问题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贡献量分析 传递路径分析(TPA) 噪声传递函数(NTF)
下载PDF
基于自由度约束的元动作单元误差传递路径识别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健 张根保 +1 位作者 冉琰 王勇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准确识别元动作单元的误差传递路径是误差分析的前提。基于机械系统中自由度约束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由度约束判断误差传递路径的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元动作单元功能和结构,确定精度输出件自由度约束要求并初步确定误差传递路径;... 准确识别元动作单元的误差传递路径是误差分析的前提。基于机械系统中自由度约束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由度约束判断误差传递路径的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元动作单元功能和结构,确定精度输出件自由度约束要求并初步确定误差传递路径;然后,分析路径中零件结合面的约束属性,并沿误差传递路径计算精度输出件的自由度约束属性。将得到的自由度约束属性与自由度约束要求进行对比,确定误差传递路径。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极大提高了误差传递路径分析和识别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动作单元 装配误差 误差传递路径 自由度
下载PDF
基于传递路径的整车底板振动优化方法
9
作者 刘雪莱 赵阳阳 王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9-1175,1247,共8页
针对搭载软连接副车架车型在加速时产生的底板振动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整车试验定位引起该问题的激励源;其次,基于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动力总成与底板间的各条路径对振动的贡献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模态试验结果,识别出引起振动的... 针对搭载软连接副车架车型在加速时产生的底板振动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整车试验定位引起该问题的激励源;其次,基于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动力总成与底板间的各条路径对振动的贡献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模态试验结果,识别出引起振动的主要路径和关键部件;然后,建立包含动力总成和副车架的12自由度模型,仿真得到单位激励条件下关键路径衬套的支反力;最后,以降低支反力为目标对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衬套的刚度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了整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动力总成激励与副车架刚体模态耦合引起了副车架共振及底板振动,副车架与车身连接的两个后衬套是振动传递的关键路径,优化后实车底板振动峰值下降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底板振动 动力学建模 系统优化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下载PDF
传递路径分析在车内声品质优化中的应用
10
作者 曾发林 魏良本 +1 位作者 商志豪 徐求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0,44,共5页
针对某款车型在40km/h粗糙路面行驶时,车内主驾耳旁噪声声品质主观感受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得到每条路径对于车内驾驶员耳旁噪声的贡献量。其次,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 针对某款车型在40km/h粗糙路面行驶时,车内主驾耳旁噪声声品质主观感受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得到每条路径对于车内驾驶员耳旁噪声的贡献量。其次,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车内声品质预测模型,实现传递路径分析与声品质相结合,有效识别出48条结构路径中后副车架左后、右后和右前安装点Z向三条路径对车内噪声烦躁度贡献最大。最后,结合模态分析和频谱分析确定为后副车架模态问题。通过调整后副车架衬套刚度,车内主驾耳旁噪声声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噪 传递路径分析 贡献量 声品质 衬套刚度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考虑信号传递路径的行星齿轮传动太阳轮裂纹故障响应分析
11
作者 姚俊 章翔峰 +3 位作者 周建星 谢高敏 王烨锋 解开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4-1722,共9页
为研究振动信号传递路径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太阳轮裂纹故障响应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建立齿圈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与未考虑传递路径的齿圈振动响应,验证了模型中传递路径的时变效应以及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太阳轮裂纹故... 为研究振动信号传递路径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太阳轮裂纹故障响应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建立齿圈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与未考虑传递路径的齿圈振动响应,验证了模型中传递路径的时变效应以及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太阳轮裂纹故障试验,采用快速谱峭度法(Fast Spectral Kurtosis,FSK)对实验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故障特征提取,验证了太阳轮裂纹故障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仅考虑与太阳轮故障齿啮合的行星轮的传递信号时,故障信号在路径中的传递随距离增加呈现不断衰减趋势;当考虑所有行星轮的传递信号时,故障信号出现调制现象,随传递距离增加呈现衰减或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齿裂纹 传递路径 快速谱峭度法
下载PDF
时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12
作者 吕来 唐中华 +2 位作者 张志飞 贺岩松 翟克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2-100,共9页
针对非稳态工况振动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需求,将频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推广到时域,利用指示点和目标点的时域工况数据实现路径分解,提出了时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利用时域传递率函数建立了目标点与指示点时域工况数据的卷积关系,... 针对非稳态工况振动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需求,将频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推广到时域,利用指示点和目标点的时域工况数据实现路径分解,提出了时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利用时域传递率函数建立了目标点与指示点时域工况数据的卷积关系,并将其离散化后以矩阵方程的形式表示,然后采用Tikhonov正则化求解,即可利用不同工况下目标点和指示点的时域响应数据计算出时域传递率函数,能进行振动噪声的分解和预测。通过九自由度集中质量块模型仿真与简易车身骨架模型试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以准确地进行时域传递路径分析,并能准确预测目标点在非稳态工况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噪声 传递路径分析 TIKHONOV正则化 时域响应 非稳态工况
下载PDF
基于传递熵的穿管堤防结构振动传递路径分析
13
作者 张建伟 邢帅 +1 位作者 江琦 叶合欣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6-104,共9页
穿管堤防工程结构复杂,运行过程中“水流-管道-堤防”三位一体的耦合振动,加之多源激励导致的噪声干扰,加大了穿管堤防结构振动传递路径识别难度。针对此问题,以广东省北江大堤穿堤管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联合传递熵理论和VMD-SVD降噪方法... 穿管堤防工程结构复杂,运行过程中“水流-管道-堤防”三位一体的耦合振动,加之多源激励导致的噪声干扰,加大了穿管堤防结构振动传递路径识别难度。针对此问题,以广东省北江大堤穿堤管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联合传递熵理论和VMD-SVD降噪方法,实现穿管堤防结构振动路径分析。首先进行振源分析,在借助于仿真信号确定传递熵方法有效性后,采用VMD-SVD联合滤波方法对振动测试信号分离的每一个IMF自适应定阶,滤除振动噪声;最后基于传递熵理论对穿管堤防结构振动传递路径进行识别,同时借助于信息传递率定量验证传递熵识别路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不规则振动是以泵站机组为起始点,沿管轴线逐步向外传递,对于穿堤管段,管道的振动能量有42.4%传递至上部覆土层,仅有37.6%的振动能量继续沿管轴线向下传递。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寻找穿管堤防振动传递关键节点,为穿管堤防工程运行管理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管堤防 传递 信息传递 传递路径
下载PDF
基于传递路径的变速箱噪声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教华 罗挺 +1 位作者 田鑫 刘年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6,共6页
变速箱噪声是常见的噪声问题。该文建立了变速箱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得出左传动轴是某车型变速箱阶次噪声的主要传递路径。研究左传动轴的振动传递特性并开展模态试验分析,识别出传动轴弯曲模态和问题频率耦合。通过增加吸振器... 变速箱噪声是常见的噪声问题。该文建立了变速箱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得出左传动轴是某车型变速箱阶次噪声的主要传递路径。研究左传动轴的振动传递特性并开展模态试验分析,识别出传动轴弯曲模态和问题频率耦合。通过增加吸振器降低了传动轴的响应,并开展道路试验和主观评价,表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噪声 传递路径 传动轴
下载PDF
危化品槽罐车运输事故关键致因及传递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时求 周荣义 +2 位作者 杨璧帆 李丽 鲁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78,共7页
为有效减少危化品槽罐车运输事故的发生,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致因及因子间的传递路径,在统计分析2016—2020年发生的1041起危化品槽罐车运输事故的基础上,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从人、机、环、管4个维度,提炼出15个事故致因因子,联合使... 为有效减少危化品槽罐车运输事故的发生,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致因及因子间的传递路径,在统计分析2016—2020年发生的1041起危化品槽罐车运输事故的基础上,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从人、机、环、管4个维度,提炼出15个事故致因因子,联合使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子的关联关系及对事故影响的重要程度,构建事故致因因子多级递阶模型。结果表明:错误操作、罐体及安全附件故障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关键致因,监督管理不到位、极端天气和教育培训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深层关键致因;事故的发生是多层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监督管理不到位和极端天气为底层因子,分别衍生出23条和16条事故传递路径,其中,监督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到位—错误操作是最危险传递路径,在事故预防时应予以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化品 槽罐车运输事故 关键致因 传递路径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原文传递
考虑传递路径效应的行星齿轮箱断齿故障仿真研究
16
作者 孙明帅 王黎明 聂延艳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断齿是行星齿轮箱常见的一种故障形式。当行星齿轮箱发生断齿故障时,传感器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由于传递路径的影响会变得复杂,给故障诊断带来困难。为了研究行星齿轮箱发生断齿故障时传递路径对频谱结构的影响,在Adams仿真平台中分别建立... 断齿是行星齿轮箱常见的一种故障形式。当行星齿轮箱发生断齿故障时,传感器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由于传递路径的影响会变得复杂,给故障诊断带来困难。为了研究行星齿轮箱发生断齿故障时传递路径对频谱结构的影响,在Adams仿真平台中分别建立行星齿轮箱无故障、太阳轮断齿故障、行星轮断齿故障及齿圈断齿故障的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仿真,提取分析了系统不同状态下箱体的振动仿真信号。结果表明,在时域波形中,路径的变化会对箱体固定位置测量点处的振动信号产生明显的调幅作用;在频谱图中,啮合频率的两侧也会产生由不同频率组合的边带成分。该研究可为后续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箱 传递路径 刚柔耦合模型 断齿故障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3,共12页
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脆弱性内容、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条件对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两类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即政策文化制约模式和社会与资本阻碍模式。研究发现:(1)单一... 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脆弱性内容、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条件对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两类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即政策文化制约模式和社会与资本阻碍模式。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要条件,但是人力资本在是否发生贫困代际传递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脆弱性内容、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条件“多重并发”,形成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的多样化组态,即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建议探索构建“政、社、民”多元联动扶贫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阻断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引导农村家庭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家庭 贫困代际传递 传递路径
下载PDF
基于阶次和传递路径分析的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影响
18
作者 李树华 陈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09,共7页
为了探究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对某纯电动汽车进行急加速工况下的试验研究。基于阶次分析确定车内噪声与电驱动总成振动噪声之间的关联,并识别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激励;基于奇异值分解改进的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 为了探究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对某纯电动汽车进行急加速工况下的试验研究。基于阶次分析确定车内噪声与电驱动总成振动噪声之间的关联,并识别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激励;基于奇异值分解改进的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的激励通过结构路径和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由空间0阶径向电磁力引起的频率24阶激励和48阶激励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其中24阶激励影响最大。在低转速区间,24阶振动激励和24阶声学激励通过结构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和通过空气路径基本一致;在中高转速区间,24阶声学激励通过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在高转速区间,24阶振动激励通过后悬置Z方向结构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研究结果从激励源和传递路径两个方面为降低纯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纯电动汽车 电驱动总成 车内噪声 阶次分析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下载PDF
地铁车内空气声传递路径分析及板件隔声性能优化
19
作者 蒋佳妗 孙文静 周劲松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基于统计能量法建立地铁车内噪声仿真预测模型,分析车体结构在空气声传递路径上的薄弱环节。通过地铁车内噪声仿真预测及传递路径分析,指导车体结构的减振降噪设计。基于板件隔声的基本原理,研究地铁车体板件隔声量的全频段计算方法,分... 基于统计能量法建立地铁车内噪声仿真预测模型,分析车体结构在空气声传递路径上的薄弱环节。通过地铁车内噪声仿真预测及传递路径分析,指导车体结构的减振降噪设计。基于板件隔声的基本原理,研究地铁车体板件隔声量的全频段计算方法,分析板件结构参数对其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车体刚度、轻量化及隔声性能,提出地铁车体结构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地铁车辆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地铁 车内噪声 传递路径 隔声 统计能量法
下载PDF
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英英 成玮 +1 位作者 陆建涛 张周锁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59-367,共9页
分析了近年来传统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运行工况TPA(operational TPA,OTPA)、OPAX(operational-X TPA)以及混合TPA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和不足以及工程应用,阐述了功率流法在TPA领域的潜在应用;重点针对OTPA方法,考虑了参... 分析了近年来传统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运行工况TPA(operational TPA,OTPA)、OPAX(operational-X TPA)以及混合TPA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和不足以及工程应用,阐述了功率流法在TPA领域的潜在应用;重点针对OTPA方法,考虑了参考点距离的影响,设计了辐射球声源声传递路径仿真系统和激振器激励矩形板振动传递路径实验系统。结果表明:OTPA值与理论值和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和8%,与此同时,OTPA方法对噪声很敏感,当噪声较小时,较近参考点有利于提高OTPA方法的精度,因此,应合理布置传感器和设计运行工况;最后,对TPA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动力学与振动 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功率流 传递路径仿真系统 振动传递路径实验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