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os基因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鞘内注入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及脊髓背角Fos蛋白和强啡肽 A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宇 聂红 +3 位作者 王航 张瑞新 祁金顺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50,共8页
本研究通过鞘内注射 c-fos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封闭背角中 F os蛋白的表达 ,观察了 Fos蛋白合成和慢痛反应的关系 ,并分析 Fos蛋白合成和强啡肽 A(Dyn A)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组动物 (n=5 )鞘... 本研究通过鞘内注射 c-fos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封闭背角中 F os蛋白的表达 ,观察了 Fos蛋白合成和慢痛反应的关系 ,并分析 Fos蛋白合成和强啡肽 A(Dyn A)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组动物 (n=5 )鞘内预先注射 c-fos的 AS-ODN(5 0μg,5μl) ,另两个对照组 (每组 n=5 )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 AS-ODN的反序核苷酸 (reverseoligodeoxynucleotides,RS-ODN,5 0μg,5μl) ;4h后 ,各组动物均在一侧后肢脚掌皮下注射 formalin(5 % ,5 0μl) ,并立即用计算动物舔拭注射侧后脚掌累计时间的方法 ,检测大鼠的伤害性行为反应 ,行为检测后 1h处死动物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脊髓背角中 Fos蛋白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强啡肽 A(1~ 8)的表达量。结果发现 ,和两个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动物 Formalin诱发的伤害性行为反应的第二相明显减弱 ,同时 Form alin注射侧背角 F os蛋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 Dyn A含量的灰度值明显减少。本研究结果提示 ,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长期持续的痛反应是以 c-fos基因表达增加及受其调控的 Dyn A表达上调为基础的 ,由此推测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 Fos蛋白和 Dy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强啡肽A 伤害性行为反应 福尔马林试验 脊髓背角 大鼠 慢性痛行为反应
下载PDF
NOS抑制剂L-NNA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宏波 杨永滨 +2 位作者 邹向晖 王淑珍 李玉荣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检测和评价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NA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L NNA 1h后 ,进行福尔马林实验诱导伤害性行为反应 ,观察L NNA的镇痛效应。结果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L NNA(1 0mg... 目的 检测和评价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NA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L NNA 1h后 ,进行福尔马林实验诱导伤害性行为反应 ,观察L NNA的镇痛效应。结果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L NNA(1 0mg/kg,2 0mg/kg ,40mg/kg ,80mg/kg)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一氧化氮在伤害性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NA 伤害性行为反应 影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福尔马林实验 镇痛 大鼠
下载PDF
甘珀酸抑制大鼠唇下注射Formalin引起的伤害性行为和Sp5C神经元的Fos表达
3
作者 兰莉 袁华 +4 位作者 曹荣 段丽 申晶 高蓓 饶志仁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CBX)注入大鼠小脑延髓池后,对由福尔马林唇下注射所引发的伤害性行为,以及三叉神经尾侧亚核(Sp5C)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S)注射、Formalin注射、CBX+Formalin注射、Sh...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CBX)注入大鼠小脑延髓池后,对由福尔马林唇下注射所引发的伤害性行为,以及三叉神经尾侧亚核(Sp5C)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S)注射、Formalin注射、CBX+Formalin注射、ShamCBX+Formalin注射组,观察注射后45min内大鼠抓挠的累计时间;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Sp5C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性变化。结果NS组大鼠抓挠时间、范围、强度以及FosLI神经元、GFAPLI星形胶质细胞均明显小于Formalin组和ShamCBX+Formalin组,CBX+Formalin组介于NS、Formalin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缝隙连接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反应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性行为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疼痛反应
下载PDF
P物质对大鼠外周注射谷氨酸引起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胡旺平 殷光甫 李之望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SP对大鼠外周注射谷氨酸引起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从辐射热照射爪跖引起动物产生缩爪反应的潜伏期作为热痛阈的判断标准。结果外周注射Glu(3~ 10mM )或SP(10~ 10 0 μΜ)均显著缩短动物产生缩爪反应的潜伏期 ,Glu的作... 目的探讨SP对大鼠外周注射谷氨酸引起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从辐射热照射爪跖引起动物产生缩爪反应的潜伏期作为热痛阈的判断标准。结果外周注射Glu(3~ 10mM )或SP(10~ 10 0 μΜ)均显著缩短动物产生缩爪反应的潜伏期 ,Glu的作用可被NMDA受体拮抗剂MK80 1所阻断。外周注射SP(1μΜ)后 ,动物产生缩爪反应的潜伏期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但SP(1μΜ)和Glu(3mM )共同注射与Glu单独注射相比较 ,缩爪反应的潜伏期显著缩短 (p <0 .0 5 )。 结论SP对大鼠外周注射谷氨酸引起伤害性行为反应具有增强作用 ,这有助于用来解释痛觉外周敏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 注射 潜伏期 大鼠 谷氨酸 P物质 伤害性行为反应 动物 痛觉 照射
下载PDF
精神疾病护理中暴力伤害性行为现状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7期230-231,共2页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在护理过程中暴力伤害性行为发生的情况及护士对该行为的态度及所受的伤害程度。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160名护士在工作中受到的暴力伤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暴力伤害性行为中心理暴力伤害较重;男护士受伤...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在护理过程中暴力伤害性行为发生的情况及护士对该行为的态度及所受的伤害程度。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160名护士在工作中受到的暴力伤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暴力伤害性行为中心理暴力伤害较重;男护士受伤害比率明显高于女护士;工作时间长的护士受暴力伤害频率低于工作时间短的护士;护士对暴力伤害性行为有客观认识,并能采取正确方式处理。结论精神科护理过程中暴力伤害性行为出现机率高,尤其是心理暴力伤害性行为较为普遍,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暴力伤害性行为 护士
下载PDF
NMDA受体拮抗剂APV抑制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
6
作者 李富春 丁丽君 任民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检测NMDA受体拮抗剂DL2amino5phosphonovalericacid(APV)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的镇痛效应。方法:在大鼠左足趾部sc福尔马林诱导化学损伤性行为反应,经蛛网膜下... 目的:检测NMDA受体拮抗剂DL2amino5phosphonovalericacid(APV)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的镇痛效应。方法:在大鼠左足趾部sc福尔马林诱导化学损伤性行为反应,经蛛网膜下腔引入药物,观察对此行为反应的抑制效应。结果:APV剂量依赖地抑制福尔马林诱导的持续性伤害性行为反应并有时间作用特点;APV对其中的反射性缩腿反应也有抑制作用,但没有时间作用特点。结论:NMDA受体在脊髓痛觉传递和疼痛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NMDA受体拮抗剂APV是否有直接的镇痛效应仍需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拮抗剂 伤害性行为反应 疼痛 大鼠
下载PDF
脊髓5-HT_3受体激活对大鼠伤害性行为的双向调节作用
7
作者 化伟 闫秋丽 +1 位作者 罗丽丹 李应续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5-HT3受体对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鞘内给予受体特异性激动剂和拮抗剂,观察动物给药前后对辐射热产生缩爪反应潜伏期(HWL)的变化。结果鞘内注射5-HT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2-甲基-5-羟色氨(2-m-5-HT),浓度依赖性地... 目的探讨脊髓5-HT3受体对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鞘内给予受体特异性激动剂和拮抗剂,观察动物给药前后对辐射热产生缩爪反应潜伏期(HWL)的变化。结果鞘内注射5-HT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2-甲基-5-羟色氨(2-m-5-HT),浓度依赖性地延长HWL,该延长作用可被5-HT3受体拮抗剂ICS205930完全阻断;鞘内单独注射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对动物的HWL无显著影响(P>0.05),但Bic和2-m-5-HT共同注射后,2-m-5-HT对HWL的延长作用不仅完全被阻断,而且动物的HWL较注射前显著缩短(P<0.05),该缩短作用也可被ICS20593完全阻断。结论脊髓5-HT3受体对伤害性信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经GABAA受体介导抗伤害性效应,阻断GABAA受体后,激活5-HT3受体产生痛觉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3受体 伤害性行为 调节 脊髓
下载PDF
大鼠鞘内注入前强啡肽原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脊髓背角中强啡肽 A的合成和行为痛反应 :细胞免疫化学和行为学联合观察(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祁文秀 张宇 +1 位作者 祁金顺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8,共8页
应用大鼠鞘内预先注入对抗前强啡肽原表达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 ,观察了此处理对动物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 ( 5 %,1 0 0μl)诱发的行为痛反应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检查的 1 h后立即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大鼠腰髓背角 c-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应用大鼠鞘内预先注入对抗前强啡肽原表达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 ,观察了此处理对动物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 ( 5 %,1 0 0μl)诱发的行为痛反应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检查的 1 h后立即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大鼠腰髓背角 c-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8)的表达。结果显示 ,上述反义寡聚核苷酸预处理可明显减弱注射福尔马林引起的行为痛反应 ,而且背角中强啡肽 A( 1 -8)表达下降 ,福尔马林引起背角 Fos蛋白合成不受影响。前已证明 ,鞘内注射对抗 c-fos的反义寡聚核苷酸 ,可以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痛反应 ,同时背角 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8)表达量减小 ;因而本实验的结果表明 :( 1 )伤害性刺激诱导背角 Fos蛋白和强啡肽合成参与伤害性信息在脊髓的传递过程 ,Fos蛋白的合成先于强啡肽的合成。 ( 2 )在脊髓痛过敏状态的调制中 ,强啡肽是作为一种致痛因子而不是抗痛因子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强啡肽原 反义寡聚核苷酸 强啡肽A Fos蛋白 伤害性行为反应 脊髓背角 大鼠
下载PDF
伤害,在无形之间——儿童伤害意识潜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9
作者 黄健 宫雁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我们总被媒体报道的一个个夭折的生命而震撼:死亡为什么选择了尚处花季的少年?是啊,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本应该正在享受童年美好时光.可是,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却用自己的生命选择了逃避,或者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选择了怨气的发泄.
关键词 伤害性行为 儿童 伤害意识 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 家庭
下载PDF
Intrathecal MK-801 inhibits formalin-induced activation of spinal p38-MAPK in rats
10
作者 Zhifeng Peng Xin Zhao Xing Jin Xiaochun Yan Xiaorong Yang Ce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BACKGROUND: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plays an instrumental role in signal transduction from the cell surface to the nucleus,while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formalin can induce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BACKGROUND: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plays an instrumental role in signal transduction from the cell surface to the nucleus,while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formalin can induce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spinal p38 MAPK. However,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formalin-induced activation of spinal p38 MAPK in rats are unclear.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MK-801 on the formalin-induced activation of spinal p38 MAPK in rats. DESIGN,TIME AND SETTING: This randomized grouping,controlled anima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at the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and Neurobiology,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May and November 2007. MATERIALS: Forty eight healthy,adult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malin + normal saline (n = 12) and formalin + MK-801 (n = 36). The formalin + MK-801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osage of MK-801 (10,50,and 100 nmol/L,12 rats for each subgroup). METHODS: Following anesthesia,polyethylene tubing filled with sterile normal saline was implanted into the subarachnoid cavity. On postoperative days 5-8,rats received a 15 minute perfusion of normal saline or MK-801 (10,50,and 100 nmol/L) in the formalin + normal saline and formalin + MK-801 groups,respectively,followed by formalin injection for the induction of nociceptive behavior. MAIN OUTCOME MEASURES: Detection of total p38 MAPK and of phosphorylated p38 MAPK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observation of nociceptive behaviors in the 1 hour after formalin injection. RESULTS: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jection of formalin had no effect on total p38 MAPK expression but resulted in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of p38 MAPK in the spinal cord. This increase was apparent after 5 minutes,peaked at 20 minutes,and thereafter descended and reached control levels after 45 minutes. Pretreatment with MK-801 (10,50,100 nmol/L) resulted in a dose-dependent reduction of p38 MAPK phosphorylation in the spinal cord,20 minutes after formalin injection. Injection of 50 and 100 nmol/L MK-801 produced a suppression of the first phase of nociceptive behaviors,and all three doses of MK-801 resulted in dos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the second phase of nociceptive behaviors. CONCLUSION: The NMDA receptor participates in formalin-induced activation of p38 MAPK in the rat spinal co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麻醉 侧脑室注射 伤害性行为 NMD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