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机接口的伦理争议及其发展对策——基于哈贝马斯的“包容他者”视角
1
作者 匡丽丹 刘炳亮 王健崭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治疗疑难疾病、增强人体机能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为客观认识和规避这些风险,基于哈贝马斯的“包容他者”理论,将“机器他者”这一概念引入现代医疗领域,并从身份认知、知情权和隐私...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治疗疑难疾病、增强人体机能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为客观认识和规避这些风险,基于哈贝马斯的“包容他者”理论,将“机器他者”这一概念引入现代医疗领域,并从身份认知、知情权和隐私权、社会公平、责任归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当具有“意识”能力的“机器他者”介入人类主体后会导致“主客体”界限的模糊甚至互换,从而引发各种伦理冲突。对此提出用“有限包容”的态度来发展脑机接口这种充满未知的技术,以避免或减少其对人类安全和社会秩序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机器他者 有限包容 医疗技术 伦理争议
下载PDF
暴露疗法的伦理争议及伦理规范
2
作者 熊艺锦 范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暴露疗法是一种把患者暴露在某种刺激性情境中使其产生耐受和适应的行为疗法。基于伦理视角,从安全性与耐受性、患者权利和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治疗师的职业伦理道德风险等三方面介绍暴露疗法存在的伦理争议,并提出切实履行知情同意原则... 暴露疗法是一种把患者暴露在某种刺激性情境中使其产生耐受和适应的行为疗法。基于伦理视角,从安全性与耐受性、患者权利和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治疗师的职业伦理道德风险等三方面介绍暴露疗法存在的伦理争议,并提出切实履行知情同意原则、全程秉持不伤害原则以及时刻遵守保密原则等三点伦理规范及要求,以期提升暴露治疗的专业水准,保障患者和心理治疗师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疗法 伦理争议 伦理规范 伦理原则
下载PDF
基因增强的伦理争议与反思
3
作者 王静霞 林志彬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5期499-504,共6页
基因增强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基因增强在有望治疗人类基因性疾病和提升人类能力、性状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从伦理视域展开,支持基因增强的一方从人性的开放与未完成状态出发,提倡将基因增强作为人性向善与促进社... 基因增强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基因增强在有望治疗人类基因性疾病和提升人类能力、性状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从伦理视域展开,支持基因增强的一方从人性的开放与未完成状态出发,提倡将基因增强作为人性向善与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并且认为基因增强并不必然导致不平等,相反,基因增强还有助于道德提升。反对者则从人性的完整性出发,认为基因增强给人的尊严带来挑战,会造成人类身份认同危机,并且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严重的冲击作用,也是对自然秩序的僭越。对支持与反对基因增强的伦理观点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基因增强所引发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通过政府及市场作用的发挥可以得到合理解决,而其所引发的人性问题则较为复杂,对于自然标准的设定缺乏立足依据,同时,基因增强也让人进一步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增强 伦理争议 公平正义 自然 人性
下载PDF
我国高校艾滋病防控中面临的伦理争议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金铭 邓腊梅 +2 位作者 吴文君 陈卫建 马艺珈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7期836-840,共5页
当前大学生艾滋病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高校艾滋病专业防控队伍缺乏等原因,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存在如下伦理学争议:宣传教育中的伦理学议题;艾滋病行为干预的伦理学议题;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伦理学议题。建... 当前大学生艾滋病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高校艾滋病专业防控队伍缺乏等原因,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存在如下伦理学争议:宣传教育中的伦理学议题;艾滋病行为干预的伦理学议题;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伦理学议题。建议正视高校艾滋病防控的形势;提高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控的专业水平;坚持必要的艾滋病防控原则;探索构建高校防控艾滋病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防控 大学生 生命伦理 伦理争议
下载PDF
对基因编辑技术伦理争议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艾凉琼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6年第3期53-59,共7页
当前,运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饰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引发了学界关于技术伦理的争议。本文从争议的事由、原因、观点及实质入手,反思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了现代技术责任伦理的时代需求。最后,本文提出了基因编... 当前,运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饰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引发了学界关于技术伦理的争议。本文从争议的事由、原因、观点及实质入手,反思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了现代技术责任伦理的时代需求。最后,本文提出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需要有明确的责任伦理主体,有效的伦理监管和伦理监督机制,以及加快基因编辑技术伦理规范建设的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技术 责任伦理 人类胚胎基因 伦理争议
下载PDF
论人类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的伦理争议及法律规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汪丽青 《医学与法学》 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
人类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是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遗传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技术,其运用在世界各国引发了强烈的伦理争议,相关地出现了相关判例和立法规范。鉴此,为了增进人类福祉,应适时制定相应的伦理规则与法律规范。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 伦理争议 法律规制
下载PDF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引发伦理争议的必然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白雪涛 《甘肃科技》 2010年第1期111-114,55,共5页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之争是生命伦理学的热点与重点。分析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深层次原因,既有科学与人文背景原因,又有科学前提原因,通过分析,全面阐释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必然性,揭示当代生物科技与人...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之争是生命伦理学的热点与重点。分析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深层次原因,既有科学与人文背景原因,又有科学前提原因,通过分析,全面阐释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必然性,揭示当代生物科技与人文、与不同人群的文化冲突,也是科学与伦理冲突的必然表现。呼吁人们正确看待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中产生的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胚胎干细胞 伦理争议 克隆技术 科学背景 科学前提
下载PDF
优生学及其伦理争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雪琴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优生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几乎优生学的每一个新进展都伴随着相关伦理学的争议,并且这些争议还在进行。本文旨在阐述优生学的起源、发展、优生措施和伦理争议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优生学 预防性优生学 优生措施 进取性优生学 伦理争议
下载PDF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引发伦理争议的理论基础
9
作者 白雪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5-48,共4页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之争一直是生命伦理学的热点话题。本文深刻分析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理论基础,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和分裂;"人类中心论"与"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观冲突;可知论与不可知...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之争一直是生命伦理学的热点话题。本文深刻分析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理论基础,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和分裂;"人类中心论"与"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观冲突;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科学的不同认识等。主要阐明这些理论观点的对立和冲突,既是引发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之争的深厚理论基础,又是其伦理争议在碰撞、融合、认同过程中寻求解决方式的理论规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胚胎干细胞 伦理争议 克隆技术 科学文化 人类中心论
下载PDF
社会研究过程中伦理争议与研究困局
10
作者 张菁 李秋实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
从总体来看,社会研究从包罗万象的社会现象实际出发,不论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还是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其自身都应具有社会性、经验性、科学性等显著特征。然而,人作为社会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却是独立而多变的个体,因此,所有围... 从总体来看,社会研究从包罗万象的社会现象实际出发,不论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还是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其自身都应具有社会性、经验性、科学性等显著特征。然而,人作为社会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却是独立而多变的个体,因此,所有围绕人而展开的研究都应该遵循"自愿参与""对参与者无害""匿名与保密"等原则,但是纵观整个社会研究发展历程,这一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所出现的研究丑闻,将研究过程中伦理问题一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从社会研究过程中伦理困局入手,通过对比典型争议案例研究如何规避伦理问题,从而破除此困局所带来的研究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研究 伦理争议 研究困局
下载PDF
一项创新性微创手术的伦理争议
11
作者 黄瑾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4,共2页
经自然腔道手术是一种创新性微创手术。但在临床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伦理争议,例如人们究竟需要不需要这种手术,这种手术真的就是安全的吗?这些问题既需要研究者认真地给出答案,也是对伦理委员会审查创新性临床研究项目时提出的挑战。
关键词 微创手术 经自然腔道手术 伦理争议
下载PDF
多胎妊娠减胎术伦理争议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来天娇 郭艺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多胎妊娠率显著升高,而多胎妊娠相关风险使得多胎妊娠减胎术得以广泛应用。虽然多胎妊娠减胎术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多胎妊娠结局的重要手段,但减胎术作为一种有创性的医疗措施,其相关伦理争议一直...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多胎妊娠率显著升高,而多胎妊娠相关风险使得多胎妊娠减胎术得以广泛应用。虽然多胎妊娠减胎术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多胎妊娠结局的重要手段,但减胎术作为一种有创性的医疗措施,其相关伦理争议一直存在:包括胎儿生存权的伦理问题、胎儿性别选择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及宗教相关问题等,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争议还在不断产生。本文综述了多胎妊娠减胎术的伦理争议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减胎术 伦理争议
下载PDF
浅谈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的伦理争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丽 刘丽英 郭帅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8期656-659,共4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指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正常或遗传表型正常的胚胎移植入宫腔,用以预防生育有遗传病的患儿。PGD的最初目的是防止遗传疾病基因携带者生育患有严重遗传疾病的子女...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指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正常或遗传表型正常的胚胎移植入宫腔,用以预防生育有遗传病的患儿。PGD的最初目的是防止遗传疾病基因携带者生育患有严重遗传疾病的子女。这一新兴技术是对传统助孕过程的有效补充,给反复着床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法律法规 伦理争议 PGD 卵裂球 性别选择 植入前胚胎 遗传学
下载PDF
主观善意无法缓解暗访、偷拍的伦理争议——对《你会怎么做》节目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冬冬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2-33,共2页
2015年1月,广东卫视推出节目《你会怎么做》,每期选取特定议题,根据议题设置场景,观察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群对设定议题的反应。在公共场所设置场景后,演员扮演争议情景中的角色,节目组在隐蔽处安置摄像装备,拍摄记录不知情的被观察者对争... 2015年1月,广东卫视推出节目《你会怎么做》,每期选取特定议题,根据议题设置场景,观察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群对设定议题的反应。在公共场所设置场景后,演员扮演争议情景中的角色,节目组在隐蔽处安置摄像装备,拍摄记录不知情的被观察者对争议情景的反应。节目制作者号称以360度全方位隐藏拍摄的方式来观察普通人的真实反应,宣称该节目为完全真实拍摄,并于后期公开了部分未经剪辑的原始素材,1以此来回应观众对节目真实性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目 伦理争议 议题设置 暗访 善意 偷拍 广东卫视 公共场所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应用的伦理争议与现状
15
作者 赵麒然 郭鹏鹏 +2 位作者 赵华 张芙娟 王志强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21,共5页
就目前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伦理争议、伦理风险以及现状进行描述,结合不断发展的遗传学检测技术分环节剖析PGT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各种伦理争议,并就PGT技术相... 就目前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伦理争议、伦理风险以及现状进行描述,结合不断发展的遗传学检测技术分环节剖析PGT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各种伦理争议,并就PGT技术相关伦理争议内容及现有的应对方案及行业共识进行探讨,旨在不断促进PGT技术实施过程中相关伦理争议共识和指南的形成和完善,推动PGT技术在遗传病阻断和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建设中安全规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遗传学检测 伦理争议
下载PDF
器官尸捐之指定捐赠与伦理争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素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4期65-66,120,共3页
器官移植医学的进步,挽救了很多器官衰竭病患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一些伦理争议。尸体器官指定捐赠牵涉到的伦理议题包括脑死判定的伦理问题,可能器官买卖的争议性,潜在捐赠者健康安全的保障问题,以及利己与利他之伦理。从关怀伦理的观点,... 器官移植医学的进步,挽救了很多器官衰竭病患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一些伦理争议。尸体器官指定捐赠牵涉到的伦理议题包括脑死判定的伦理问题,可能器官买卖的争议性,潜在捐赠者健康安全的保障问题,以及利己与利他之伦理。从关怀伦理的观点,尸体器官捐赠应考虑"由亲而殊"的道德等差性,所以亲属优先指定捐赠是符合仁爱原则的。只是仁爱原则必须建立在不伤害原则之下,即必须在保障潜在捐赠者的健康安全之下,器官尸捐的指定捐赠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器官 脑死亡 指定捐赠 伦理争议 法律保障
下载PDF
AI换脸视频中的身份解构、伦理争议与法律风险探究——以“ZAO”App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旭琪 《东南传播》 2020年第3期39-42,共4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等新型技术促使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革,也给传统新闻内容生产、传播带来极大冲击。基于解构主义视角,从身份研究领域出发,以ZAO为代表的换脸技术对人的传统身份特质进行解构,由此引发了社会角色混乱、身份特... 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等新型技术促使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革,也给传统新闻内容生产、传播带来极大冲击。基于解构主义视角,从身份研究领域出发,以ZAO为代表的换脸技术对人的传统身份特质进行解构,由此引发了社会角色混乱、身份特质混淆、人的符号化与商品化等问题,带来智媒时代人的身份危机;与此同时,身份界限的消弭与身份信息的盗用也引发真伪界定难题、造成公共利益贬损,其中涉及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侵权问题冲击着现有的法律规范。因此,社会理应从技术伦理、法律道德、社会规范等角度进行思考,提出规范措施与解决方案,为构建一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方位伦理治理模式提供发展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换脸App“ZAO” 身份解构 伦理争议 法律风险
下载PDF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娟 《民主与科学》 2022年第3期37-42,共6页
由于每一种技术都有一系列利益、风险、监管框架、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需要在潜在利益和意外伤害风险之间寻找平衡,将社会价值观纳入显著的临床和政策考量因素,由此,实现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治理的科学化和法治化。
关键词 基因编辑技术 伦理争议 意外伤害 伦理问题 监管框架 潜在利益 政策考量因素 法律规制
下载PDF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争议及其辩证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均宜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第13期11-12,共2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崛起,是生命与医学科学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它既是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视角进行讨论,有利于理性发展这一前沿科学...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崛起,是生命与医学科学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它既是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视角进行讨论,有利于理性发展这一前沿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伦理争议 辩证法
下载PDF
荷兰研究人员发现忘忧药引发伦理争议
20
《青年记者》 2009年第4期5-5,共1页
据中新网,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抑制Beta肾上腺素的药物,可以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不过,医学伦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烦恼、有忧愁。英国圣乔治大学医学伦理学家索柯说,把不愉快的记忆抹掉,不但抹掉了这部分的记忆... 据中新网,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抑制Beta肾上腺素的药物,可以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不过,医学伦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烦恼、有忧愁。英国圣乔治大学医学伦理学家索柯说,把不愉快的记忆抹掉,不但抹掉了这部分的记忆,也抹掉了这个人的一部分经验,更抹掉了这个人的一部分特性。忘了自己不愉快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人员 伦理争议 荷兰 伦理学家 肾上腺素 愉快 医学 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