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力、思想与教化——教育视域中的宋代生活伦理同一性的确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慧玲 孟亚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9-23,共5页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皆重教化,皆重对生活伦理和道德的控制与推进。"一道德,同风俗"一直是统治者和士人的共同理想。在宋代,皇权所代表的国家政治权力和士绅所代表的社会知识权力共同提倡和支持的生活伦理和道德,通过教化,一步...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皆重教化,皆重对生活伦理和道德的控制与推进。"一道德,同风俗"一直是统治者和士人的共同理想。在宋代,皇权所代表的国家政治权力和士绅所代表的社会知识权力共同提倡和支持的生活伦理和道德,通过教化,一步步从都市扩展到乡村,从中心地域辐射到周边地区,从上层士人传播到下层民众,再辅之以民间的民俗教化传统,逐步确立了中国的生活伦理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教化 理学 伦理同一性
下载PDF
刍议公共精神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9
2
作者 卞桂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作为思维与意志的内在统一,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与"精神"的生态式联袂。其中,"公共"所凸显的是"伦理同一性",而"精神"则标示着"道德主体性"。公共精神就是以"伦理... 作为思维与意志的内在统一,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与"精神"的生态式联袂。其中,"公共"所凸显的是"伦理同一性",而"精神"则标示着"道德主体性"。公共精神就是以"伦理同一性"为价值根基的"道德主体性",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是否具有公共精神是衡量个体、民族以及国家能否迈向现代化的价值依据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精神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下载PDF
基于伦理视阈的公共信任意涵阐释 被引量:7
3
作者 卞桂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5,共7页
公共信任与公共不信任的本质区分在于,行为主体能否基于价值层面形成对伦理普遍性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除此以外,公共信任是基于伦理之"公"的普遍性信任,而私人信任则是基于私人生活的"圈子信任"。因而,公共信任就... 公共信任与公共不信任的本质区分在于,行为主体能否基于价值层面形成对伦理普遍性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除此以外,公共信任是基于伦理之"公"的普遍性信任,而私人信任则是基于私人生活的"圈子信任"。因而,公共信任就是思维与意志的同一,是基于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性。公共信任与政府信任、公众信任、信任公共品以及公共信用诸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既属于公共信任的不同侧面,同时又是对伦理普遍性与道德主体性的不同向度的诠释。培育公共信任,既有赖于私人信任的拓展,更要铸就制度信任的伦理普遍性基础,唯有如此才会实现伦理之"公"从"概念"到"理念"的转换,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预定和谐"才有生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任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意涵
下载PDF
略论中国公共精神史:伦理流变与轨迹
4
作者 卞桂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作为知与行的统一,公共精神实质在于两种关键元素之交叉复合:伦理同一性与道德主体性。正是两种维度在不同历史时空中的表征不同,催生不同时代公共精神的复杂面向。在中国伦理历史的流变中,公共精神之产生与发展大致先后经历了1840年以... 作为知与行的统一,公共精神实质在于两种关键元素之交叉复合:伦理同一性与道德主体性。正是两种维度在不同历史时空中的表征不同,催生不同时代公共精神的复杂面向。在中国伦理历史的流变中,公共精神之产生与发展大致先后经历了1840年以前的蛰伏、1840—1949年的萌发、1949—1978年的偏离以及1978年后的理性回归四大历史界域。基于现代视角集中梳理中国公共精神史的伦理流变,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公共精神重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公共精神 伦理流变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维度
5
作者 唐基苏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6-8,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建党治国、执政为民过程所坚持贯彻的行政理念和施政纲领。其原则与核心、义务与取向、责任与德性、正义与目标跟伦理学的维度具有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行政伦理 伦理同一性
下载PDF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 被引量:1
6
作者 窦立春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0-134,共5页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是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的"集体记忆"和"同根意识";二是彰显教育的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的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冲动—义务—幸福的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伦理同一性 任性与冲动 认同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