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场灵性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张苏串 陈立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4-125,共12页
员工实施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并非是出于利己或者报复动机,而是为了实现组织利益。通过在北京和山西等地开展问卷调查,探讨职场灵性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收集到427份有效问卷,实证结果表明:职场灵性正... 员工实施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并非是出于利己或者报复动机,而是为了实现组织利益。通过在北京和山西等地开展问卷调查,探讨职场灵性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收集到427份有效问卷,实证结果表明:职场灵性正向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工作满意度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职场排斥正向调节工作满意度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还正向调节工作满意度在职场灵性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灵性 工作满意度 职场排斥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仿真研究
2
作者 于文婷 刘生敏 《建模与仿真》 2024年第1期430-441,共12页
人工智能技术(AI)对人类工作的替代刺激员工进行非伦理行为。本文探讨了AI背景下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PB)的促发机制以及不同替代风险下的演化差异。UPB系统动态模型300天仿真显示:员工感知到AI风险后的45天内UPB水平显著增长,160天... 人工智能技术(AI)对人类工作的替代刺激员工进行非伦理行为。本文探讨了AI背景下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PB)的促发机制以及不同替代风险下的演化差异。UPB系统动态模型300天仿真显示:员工感知到AI风险后的45天内UPB水平显著增长,160天后保持相对稳定;AI替代风险越高,UPB整体越高。其中不同风险感知下UPB累计差异主要源于替代风险前45天内带来的UPB差异。该结论有助于组织优化人工智能和员工的替代关系,改善AI的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人工智能替代 系统仿真
下载PDF
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邱子阳 郭学军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差序格局理论,采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对来自企业内部问卷调研的374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差序式领导对员工的亲上级非伦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上下级关系在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起中...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差序格局理论,采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对来自企业内部问卷调研的374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差序式领导对员工的亲上级非伦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上下级关系在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人情导向在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式领导 上下级关系 亲上级非伦理行为 人情导向
下载PDF
护士伦理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4
作者 陈琦慧 陈勤 +4 位作者 马晨晓 刘思雨 张亚男 苟蒙雨 杨潍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5-68,83,共5页
目的 汉化护士伦理行为量表修订版(the Ethical Behavior Scale for Nurses-Revise),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获取原量表作者授权后,通过正译、回译、文化调适、认知性访谈和预调查对原量表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护士伦理行为量表。选取535... 目的 汉化护士伦理行为量表修订版(the Ethical Behavior Scale for Nurses-Revise),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获取原量表作者授权后,通过正译、回译、文化调适、认知性访谈和预调查对原量表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护士伦理行为量表。选取53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以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护士伦理行为量表包括3个维度、15个条目。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9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5;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952%。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2,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7、0.870、0.838;Guttman分半信度为0.918。结论 中文版护士伦理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护士伦理行为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伦理行为 伦理行为量表 道德健康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一线员工工作繁荣对服务创新行为和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基于行动者-同伴互倚模型视角的分析
5
作者 张鑫 修晶 张振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3,共12页
为了在实践层面回应服务业从业者亟待重塑工匠精神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溢出-交叉模型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行动者-同伴互倚模型,并对来自服务一线的504名252对员工-同事纵向追踪数据展开分析。研究... 为了在实践层面回应服务业从业者亟待重塑工匠精神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溢出-交叉模型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行动者-同伴互倚模型,并对来自服务一线的504名252对员工-同事纵向追踪数据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工作繁荣通过情感承诺间接对自身服务创新行为和非伦理行为产生“一升一降”的影响(行动者效应);员工工作繁荣的积极影响能够溢出至工作伙伴,并通过同事情感承诺促进同事服务创新行为和抑制其非伦理行为(同伴效应);人际冲突负向跨层调节员工工作繁荣对同事情感承诺的交叉影响。据此,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和解决员工交往中的冲突问题,积极维护和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繁荣水平,并注重运用和扩大员工工作繁荣在人际间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繁荣 情感承诺 服务创新行为 伦理行为 人际冲突
下载PDF
小说《白夜行》中唐泽雪穗的交往伦理行为探究
6
作者 王晋茶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白夜行》是日本推理大师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唐泽雪穗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利用、欺骗、伤害他人的行为方式实现自己的交往目的。这些交往伦理行为的形成和雪穗自身道德品质低下、缺失的母爱导致其对人际关系认... 《白夜行》是日本推理大师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唐泽雪穗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利用、欺骗、伤害他人的行为方式实现自己的交往目的。这些交往伦理行为的形成和雪穗自身道德品质低下、缺失的母爱导致其对人际关系认识产生偏差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同时,她牢牢坚守的欺骗、伤害、漠视等行为原则让其背离了交往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友爱原则。通过把《白夜行》中女主人公的不良交往伦理行为呈现出来,以期从别的视角对这部小说的魅力加以解析,并给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交往带来些许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伦理行为 道德品质 认识偏差 友爱原则
下载PDF
外控制点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一个跨层的被调节中介
7
作者 张苏串 贺慧颖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0-91,共12页
与一般的利己性非伦理行为不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由员工实施的旨在使组织获利的非伦理行为。本研究基于三元交互决定理论,探讨外控制点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使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66个团队共402位员工的自我报... 与一般的利己性非伦理行为不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由员工实施的旨在使组织获利的非伦理行为。本研究基于三元交互决定理论,探讨外控制点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使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66个团队共402位员工的自我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外控制点正向影响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2)护面子倾向中介外控制点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3)内外部薪酬耦合负向调节上述中介模型的第一阶段。(4)内、外部薪酬耦合负向调节外控制点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经由护面子倾向的间接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个体特征对自身行为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为组织有效发现和抑制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外控制点 护面子 内外部薪酬耦合 三元交互决定理论
下载PDF
山地户外运动市场主体的伦理行为审视
8
作者 张青 朱亚成 《辽宁丝绸》 2023年第4期55-56,共2页
基于伦理学视角,对山地户外运动市场主体的伦理行为进行审视,旨在增加发挥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山地户外运动市场主体的行为取向以及价值等加以规范和完善。研究提出了促进市场主体的合理自由竞争、加强市场主体... 基于伦理学视角,对山地户外运动市场主体的伦理行为进行审视,旨在增加发挥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山地户外运动市场主体的行为取向以及价值等加以规范和完善。研究提出了促进市场主体的合理自由竞争、加强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强化市场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等山地户外运动市场主体伦理行为的规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运动产品 山地户外运动 山地户外运动市场 伦理行为 审视
下载PDF
剥削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军 孙亚笛 +1 位作者 单格妍 李永鑫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0-38,共9页
现实中领导剥削行为并不少见,但这种下属指向且敌意较弱的消极领导行为究竟如何影响下属尚不明确。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了剥削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剥削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消... 现实中领导剥削行为并不少见,但这种下属指向且敌意较弱的消极领导行为究竟如何影响下属尚不明确。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了剥削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剥削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消极情绪和心理特权分别具有中介作用,并且消极情绪-心理特权还呈现出链式中介作用;传统性负向调节剥削型领导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即个体传统性越高,剥削型领导对消极情绪的正向影响越弱,消极情绪与心理特权在剥削型领导与非伦理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越弱。在社会交换理论框架下挖掘了剥削型领导影响非伦理行为的“热”反应链式机制和文化价值观边界,不仅丰富了剥削型领导理论体系,对指导组织如何治理剥削型领导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型领导 伦理行为 消极情绪 心理特权 传统性
下载PDF
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
10
作者 明晓东 付静宇 +1 位作者 白新文 杨建锋 《心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5-1799,共15页
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探索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从理性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从直觉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干预办法的研究相对缺乏。本项目提出正念可以同时影响理... 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探索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从理性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从直觉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干预办法的研究相对缺乏。本项目提出正念可以同时影响理性道德决策系统和直觉道德决策系统,进而减少非伦理行为。理论上,希望从道德决策双系统的角度考察正念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拓展正念与非伦理行为交叉融合的研究思路。实践应用上,提出正念作为一种同时影响理性和直觉道德决策系统的重要因素,可以为管理实践中减少非伦理行为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行为 正念 双系统理论 干预 道德决策
下载PDF
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持续与消退:基于领导反应的视角
11
作者 付博 彭坚 +2 位作者 梁潇杰 陈丽芳 于桂兰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4-860,共17页
下属做出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后,该行为究竟会持续还是消退?本研究以领导“报”为切入点,检验领导反应(感激驱动的资源回报与愧疚驱动的惩罚)在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持续与消退中的关键作用。情景模拟实验(研究1,N=120)结果表明,当领导正... 下属做出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后,该行为究竟会持续还是消退?本研究以领导“报”为切入点,检验领导反应(感激驱动的资源回报与愧疚驱动的惩罚)在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持续与消退中的关键作用。情景模拟实验(研究1,N=120)结果表明,当领导正直水平较低时,亲领导非伦理行为诱发领导感激之情与资源回报,进而导致下属的后续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增加;然而,当领导正直水平较高时,亲领导非伦理行为诱发领导愧疚之情与惩罚行为,进而导致下属的后续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减少。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本文开展了两项互补的实地问卷调查,即四轮问卷调查(研究2,N=277)与持续2周的日记调查(研究3,N_(个体内)=733,N_(个体间)=87),再次重复支持了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从领导反应视角拓展了学界对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领导非伦理行为 领导资源回报 领导惩罚 领导感激 领导愧疚 领导正直 “报”文化
下载PDF
团队间竞争对亲团队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一个跨层模型的检验
12
作者 张永军 李亚 +1 位作者 邓传军 刘智强 《管理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6,共10页
团队间竞争是激发群体活力、提高团队产出的重要策略,但其潜在的伦理风险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基于伦理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通过68个团队的266份数据对团队间竞争影响个体/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HLM... 团队间竞争是激发群体活力、提高团队产出的重要策略,但其潜在的伦理风险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基于伦理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通过68个团队的266份数据对团队间竞争影响个体/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HLM跨层分析结果表明:团队间竞争既可以激发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也可以推动团队成员集体实施亲团队非伦理行为,进而涌现出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促进焦点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一方面,团队间竞争通过个体促进焦点正向影响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另一方面,团队间竞争通过团队促进焦点既可以积极影响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也可以导致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最后,本文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指出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间竞争 促进焦点 亲团队非伦理行为
下载PDF
论伦理行为相对数量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12,共8页
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少,谁与我必较远,我对谁的爱必较少,我必较少地为了谁谋利益;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多,谁与我必较近,我对谁的爱必较多,我必较多地为了谁谋利益。于是,说到底,我对我自己的爱必最多,我为了我自己谋利益必最多,亦即... 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少,谁与我必较远,我对谁的爱必较少,我必较少地为了谁谋利益;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多,谁与我必较近,我对谁的爱必较多,我必较多地为了谁谋利益。于是,说到底,我对我自己的爱必最多,我为了我自己谋利益必最多,亦即自爱必多于爱人、为己必多于为人,说到底,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而只能偶尔为他人:恒久者,多数之谓也,超过一半之谓也;偶尔者,少数之谓也,不及一半之谓也。这就是“爱有差等”之人性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行为目的 伦理行为手段 伦理行为类型
下载PDF
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14
作者 胡本清 鲁虹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23年第8期157-166,共10页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与自我一致性理论,探究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验证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与自我一致性理论,探究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验证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道德认同负向调节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正向影响;道德认同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型领导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道德认同 亲领导非伦理行为
下载PDF
营销渠道中销售人员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概念模型与研究命题
15
作者 张闯 刘孟潇 邹佳佳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09,共13页
以组织行为领域中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文献为基础,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概念拓展至营销渠道组织间关系情境,并将其定义为渠道边界人员实施的旨在提升组织功能有效性但有损渠道伙伴利益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基于Hunt et al.(1986)提出的... 以组织行为领域中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文献为基础,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概念拓展至营销渠道组织间关系情境,并将其定义为渠道边界人员实施的旨在提升组织功能有效性但有损渠道伙伴利益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基于Hunt et al.(1986)提出的个体伦理决策模型,建立了一个关于销售人员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概念模型,探讨了销售人员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义务论和目的论评价因素)和作用结果(制造商渠道经济绩效和关系绩效),并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营销渠道 销售人员 渠道绩效
下载PDF
伦理行为类型学说(下)——《新伦理学》研究(10)
16
作者 唐代兴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1,共11页
《新伦理学》对伦理行为规律及其类型体系的原创性探讨并没有摆脱静态思维模式的制约。伦理行为规律既涉及纵向生成也涉及横向生成,在其纵向生成轴上,伦理行为规律生成的原动力不是爱与恨,而是利益。由此,伦理行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石,... 《新伦理学》对伦理行为规律及其类型体系的原创性探讨并没有摆脱静态思维模式的制约。伦理行为规律既涉及纵向生成也涉及横向生成,在其纵向生成轴上,伦理行为规律生成的原动力不是爱与恨,而是利益。由此,伦理行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石,只能是其原初类型,它由其原初性质类型和原初形态类型整合生成。在其原初类型这块基石上,伦理行为目的类型和伦理行为手段类型才得以建立。由此,目的类型与手段类型所统合生成的伦理行为体系,就不只是16种,而应该是由具有正义性质与非正义性质的共24种类型的伦理行为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行为规律 伦理行为原初类型 伦理行为体系 利益冲动 利益得失
下载PDF
感知上级信任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双路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刘含琪 唐世凯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3年第3期27-39,共13页
伦理氛围是组织环境的重要组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发展前景。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框架,构建感知上级信任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双路径被调节中介模型,并采用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感知上... 伦理氛围是组织环境的重要组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发展前景。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框架,构建感知上级信任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双路径被调节中介模型,并采用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感知上级信任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角色超载、内部人身份认知在感知上级信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分别发挥中介作用,两条中介路径间差异不显著;内群体社会地位负向调节角色超载在感知上级信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感知上级信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组织可通过强化员工道德规范意识、关注员工群体内影响力以及加强信任管理等方式有效减少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促进组织整体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上级信任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角色超载 内部人身份认知 内群体社会地位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孙会 严莹 胡志健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9-88,共10页
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是影响其技术正当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促使其将伦理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为选择是值得学者探索的课题。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构建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的影... 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是影响其技术正当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促使其将伦理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为选择是值得学者探索的课题。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构建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法律与道德因素、政府引导与管制因素、社会舆论因素、市场环境因素、预期产出因素直接并通过企业实施技术伦理的意愿影响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企业伦理氛围和企业实施技术伦理行为的能力会调节技术伦理意愿对企业技术伦理行为影响的效果;企业特征因素直接影响企业技术伦理行为。研究完善了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模型,对确保其技术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技术伦理行为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伦理型领导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关系的文献综述
19
作者 邹雨婷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3年第3期52-56,共5页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灾难性伤害。影响企业内部成员是否从事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因素众多,其中伦理型领导是关键。从概念和不同维度,对伦理型领导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相关资...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灾难性伤害。影响企业内部成员是否从事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因素众多,其中伦理型领导是关键。从概念和不同维度,对伦理型领导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及影响,并将涉及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归类汇总,揭示这些变量产生作用的机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型领导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中介变量 调节变量
下载PDF
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桂平 廖建桥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针对656名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以科研注意力和焦虑情绪为中介变量,探讨了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科研考核挑战性压力和科研注意力正相关,并通过科研注意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具有负... 针对656名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以科研注意力和焦虑情绪为中介变量,探讨了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科研考核挑战性压力和科研注意力正相关,并通过科研注意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对教学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科研阻断性压力和科研注意力负相关,并通过科研注意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这2种压力都通过焦虑情绪对2种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考核压力 科研非伦理行为 教学非伦理行为 科研注意力 焦虑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