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代华人伦理身份意识的转变及华人伦理身份观念的多元化——以《望岩》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为例
1
作者 赵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小说《望岩》(伍慧明,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莫娜在希望之乡》(任碧莲)分别讲述了华人“杰克”“莫娜”对伦理身份的探索、选择的环节。杰克身处于政府针对华人而开展的“坦白计划”时代下,通过伦理身份的位置错落、身份缺失以及身份... 小说《望岩》(伍慧明,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莫娜在希望之乡》(任碧莲)分别讲述了华人“杰克”“莫娜”对伦理身份的探索、选择的环节。杰克身处于政府针对华人而开展的“坦白计划”时代下,通过伦理身份的位置错落、身份缺失以及身份确定的发展历程,最后选择成为一位“公民”;反观拥有“公民”身份的第二代华裔“莫娜”,对个人家庭与社会为其给予的“华裔”身份表示强烈的“不满”之情,主动选择个人伦理身份,对自由选择个人伦理身份的可能性进行追寻。基于两者伦理身份最终选择决定的差异,不但能够表现出居住在不同社区的两个社会经济个体、群体的华人生活环境、伦理身份选择的区别,也能够表现出两代华人对自身伦理身份意识的变迁、华人伦理身份观念由以往“二元”演变至“多元”的变化趋势。加之作品《望岩》勇于直接面对历史、《莫娜在希望之乡》创作理念的新颖性,均为华裔文学创新提供动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代华人 伦理身份意识转变 华人伦理身份观念 多元化 《望岩》 《莫娜在希望之乡》
下载PDF
论《赞美沉默》流散语境中的伦理身份构建与伦理选择
2
作者 周文馨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0期19-22,共4页
身为移民作家,古尔纳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流散文学的特征,聚焦他及其作品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和概览非洲文学的典型表征。他的小说《赞美沉默》讲述了叙述者离开家乡桑给巴尔来到英国生活的故事,以叙述者的生活轨迹为主线,通过人物在不同... 身为移民作家,古尔纳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流散文学的特征,聚焦他及其作品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和概览非洲文学的典型表征。他的小说《赞美沉默》讲述了叙述者离开家乡桑给巴尔来到英国生活的故事,以叙述者的生活轨迹为主线,通过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伦理困境、伦理身份冲突和伦理选择,揭示了流散者“夹心人”的生存困境和对主体地位的渴望与追求。在构建流散语境的同时,古尔纳在小说中穿插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对流散群体未来道路的探索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赞美沉默》 伦理身份 伦理困境 伦理选择
下载PDF
武田泰淳作品中“混血儿”角色的伦理身份认知探究
3
作者 樊昕玥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风媒花》中的“三田村”与《女人的国籍》中的“陆淑华”是武田泰淳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混血儿”形象。在日本侵华战争的阴影下,三田村陷入身份认知混乱的伦理两难,陆淑华却逐渐觉醒伦理身份认知,走出伦理困境的束缚。在面对伦理问... 《风媒花》中的“三田村”与《女人的国籍》中的“陆淑华”是武田泰淳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混血儿”形象。在日本侵华战争的阴影下,三田村陷入身份认知混乱的伦理两难,陆淑华却逐渐觉醒伦理身份认知,走出伦理困境的束缚。在面对伦理问题的同时,武田泰淳剖析混血儿混乱伦理身份认知的原因,思考破解伦理困境的解决方法,提出跨越人种、民族、国籍的“混血”的伦理意识,表明对“混血儿”的鲜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田泰淳 《风媒花》 《女人的国籍》 伦理身份 混血
下载PDF
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与女性成长: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4
作者 易紫璐 刘玮莹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4期36-39,共4页
青山七惠是日本新生代女性作家,其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叙述了打工女孩知寿的成长历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知寿具有“上京人”“飞特族”“女性”三重身份。“上京人”的孤独、“飞特族”的不稳定、“女性”的脆弱,使知寿... 青山七惠是日本新生代女性作家,其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叙述了打工女孩知寿的成长历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知寿具有“上京人”“飞特族”“女性”三重身份。“上京人”的孤独、“飞特族”的不稳定、“女性”的脆弱,使知寿苦于无法建立牢靠的伦理关系而陷入了伦理困境。最终,知寿在与吟子相处的过程中勇敢地做出了伦理选择,实现了经济和情感的独立。知寿在伦理选择中的成长故事不仅映射了日本的非正式雇佣问题,还蕴含着作者鼓励女性独立、追求稳定事业、积极融入社会的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青山七惠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下载PDF
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我这样的机器》文学伦理学解读
5
作者 刘宇 吕吉雪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我这样的机器》是英国当代知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探讨人机伦理的最新力作。第一批机器人介入人类生活是对科学选择阶段的初探,但彼时人类还未真正进入科学选择阶段,因此人类和机器人陷入了艰难的伦理选择与混乱的伦理身份所引... 《我这样的机器》是英国当代知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探讨人机伦理的最新力作。第一批机器人介入人类生活是对科学选择阶段的初探,但彼时人类还未真正进入科学选择阶段,因此人类和机器人陷入了艰难的伦理选择与混乱的伦理身份所引发的伦理困境。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小说中机器人所造成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上的冲突,揭示机器人介入人类道德生活的失败,从文本中与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的互动来挖掘麦克尤恩所表达的科技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选择 伦理困境 伦理身份 斯芬克斯因子 科技伦理
下载PDF
论伦理身份的完整性
6
作者 卢明涛 向玉乔 《云梦学刊》 2023年第6期92-101,共10页
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是指人在伦理身份的规范和引导下所达到的生活合乎自己标准的存在状态。伦理身份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异质化、商品化、技术化和娱乐化问题,破坏了伦理身份的完整性。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流失会导致个体逐渐失去某种伦理... 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是指人在伦理身份的规范和引导下所达到的生活合乎自己标准的存在状态。伦理身份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异质化、商品化、技术化和娱乐化问题,破坏了伦理身份的完整性。伦理身份的完整性流失会导致个体逐渐失去某种伦理身份品质,丧失拥有某种伦理身份的资格,甚至会威胁人之为人的资格。因此,保持身份伦理的完整性应该成为做人的基本信念。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列斐伏尔的“总体的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和泰勒的“本真性的理想”等思想对伦理身份的完整性保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身份 完整性 身份伦理
下载PDF
论《李尔王》中李尔的伦理选择、伦理困境和伦理身份重构
7
作者 李明慧 孙建光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3年第4期62-64,共3页
当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李尔王》中的伦理禁忌、伦理道德等问题,但对李尔王的整个伦理认知过程进行研究尚显不足。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从伦理选择、伦理困境和伦理身份重构三个角度对《李尔王》中李尔的伦理认知过程进... 当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李尔王》中的伦理禁忌、伦理道德等问题,但对李尔王的整个伦理认知过程进行研究尚显不足。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从伦理选择、伦理困境和伦理身份重构三个角度对《李尔王》中李尔的伦理认知过程进行细致研究,希冀通过研究李尔在整部剧中的心理活动分析寻求造成李尔王悲剧的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伦理选择 伦理困境 伦理身份重构
下载PDF
伦理语境·伦理身份·斯芬克斯因子——《文城》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8
作者 张楚涓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通过对余华小说《文城》的文学伦理学解读,分析了伦理语境、伦理身份及斯芬克斯因子在小说中的呈现过程及价值意义;揭示了“乱世”的伦理语境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基础;阐释了导致伦理困境发生的原因是人物伦理身份的混乱;解析了人物形象身... 通过对余华小说《文城》的文学伦理学解读,分析了伦理语境、伦理身份及斯芬克斯因子在小说中的呈现过程及价值意义;揭示了“乱世”的伦理语境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基础;阐释了导致伦理困境发生的原因是人物伦理身份的混乱;解析了人物形象身上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与变化,并诠释了理性意志在伦理选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城》丰富的伦理意味,使人性中“善”的高尚和“恶”的可怖在小说中得到充分展示,也体现了余华对复杂人性的深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文城》 伦理语境 伦理身份 斯芬克斯因子
下载PDF
《奇幻山谷》中的伦理身份与共同体书写研究
9
作者 张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0-44,共5页
谭恩美的小说《奇幻山谷》聚焦于欧亚裔混血女孩薇奥莱的生存困境与自我成长经历。本文以伦理身份理论为基础,探析文本中人物薇奥莱的伦理身份构建,从而分析社会边缘群体为摆脱伦理身份困境、积极重构自我认同与族裔共同体等所做出的努... 谭恩美的小说《奇幻山谷》聚焦于欧亚裔混血女孩薇奥莱的生存困境与自我成长经历。本文以伦理身份理论为基础,探析文本中人物薇奥莱的伦理身份构建,从而分析社会边缘群体为摆脱伦理身份困境、积极重构自我认同与族裔共同体等所做出的努力。谭恩美以宏观的眼光看待多元文化的冲突和对立,将实现家园和谐作为自己的文学理想,在文学创作中积极建构伦理共同体来消弭种族、性别、阶级间的不平等,展现其对人类发展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关怀与深邃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奇幻山谷》 伦理身份 共同体
下载PDF
《勇敢的船长们》的情感教育与伦理身份问题探析
10
作者 朱慧琳 《文教资料》 2023年第5期18-21,共4页
《勇敢的船长们》是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部儿童教育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哈维·切恩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儿童情感教育问题及成长过程中的伦理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本文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重点讨论... 《勇敢的船长们》是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部儿童教育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哈维·切恩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儿童情感教育问题及成长过程中的伦理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本文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重点讨论在道德榜样的影响下儿童的情感变化和对自己伦理身份认同的问题。《勇敢的船长们》对于培育青少年坚忍勇敢、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神等品质具有德育和美育层面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伦理身份认同 道德榜样
下载PDF
《我的叔叔于勒》的伦理身份解读
11
作者 曹依立 胡爱华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1期19-21,共3页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批判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人物的伦理身份。船长的伦理身份产生错位,从而引发伦理混乱,这与当时法国社会流行拜金主义有着密切关系。菲利普的伦理身份发生扭曲,导致兄弟关系异化,这既与当时社会的...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批判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人物的伦理身份。船长的伦理身份产生错位,从而引发伦理混乱,这与当时法国社会流行拜金主义有着密切关系。菲利普的伦理身份发生扭曲,导致兄弟关系异化,这既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危机相关,也与其内心的兽性因子相关。若瑟夫坚守自己的伦理身份,维护了叔侄亲情,这得益于其内心的人性因子所起的道德约束作用。作品中人物的伦理身份正是19世纪法国社会人情冷暖的真实写照,传达出莫泊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和对人性善良的深切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 伦理身份 错位 扭曲 坚守
下载PDF
论《中国佬》中华裔男性伦理身份丧失的悲剧
12
作者 李书影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代表作《中国佬》深刻地表现了满怀"美国梦"的华裔男性移民身处西方语境伦理缺失的惨状及其家庭的伦理诉求。身为男人,他们被象征性地"阉割",丧失了为人夫、...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代表作《中国佬》深刻地表现了满怀"美国梦"的华裔男性移民身处西方语境伦理缺失的惨状及其家庭的伦理诉求。身为男人,他们被象征性地"阉割",丧失了为人夫、为人父的自然伦理身份;身为美国移民,他们被主流社会和历史"掩埋",被剥夺了享有尊严和保障的社会伦理身份。从"唐敖"到"杜子春"、从"中国的秀才"到"美国的洗衣工"、从"修建铁路的先驱"到"沼泽野人",他们的悲剧揭示了华裔男性在美国排华政策期间艰辛而漫长的伦理诉求与建构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佬》 自然伦理身份 社会伦理身份 伦理诉求
下载PDF
麦克白:伦理身份的转换与自我毁灭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晞 黄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2,共5页
从文学伦理学和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麦克白伦理身份转换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功臣、叛臣、国王三种身份的变化,是麦克白"本我"、"自我"、"超我"不断调节和斗争的结果。作为功臣,他享受着信任和荣誉,但是女... 从文学伦理学和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麦克白伦理身份转换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功臣、叛臣、国王三种身份的变化,是麦克白"本我"、"自我"、"超我"不断调节和斗争的结果。作为功臣,他享受着信任和荣誉,但是女巫预言的诱惑唤起他"本我"欲念。在欲望的驱使下,他破坏伦理秩序,沦为叛臣。麦克白作为一个臣子弑君篡权,颠覆自己的伦理身份,触犯了当时的伦理禁忌,最终咎由自取,造成悲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白 伦理身份 欲望 伦理
下载PDF
企业的公民性再造与企业家的伦理身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兰芬 单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32,199,共5页
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企业公民与企业家伦理身份,是一个涉及企业的传统与现代,企业与社会、国家、生态环境等复杂关系的现代性话题。只有在与此相关的现代性语境中以一种辩护性、反思性方法才能深度解读什么是活生生的"企... 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企业公民与企业家伦理身份,是一个涉及企业的传统与现代,企业与社会、国家、生态环境等复杂关系的现代性话题。只有在与此相关的现代性语境中以一种辩护性、反思性方法才能深度解读什么是活生生的"企业公民与企业家伦理身份"。企业之所以成长为"公民",本质上是企业在现代国家转型与世界急剧变化叠加背景中重塑角色、责任和使命感的一种公民性再造。作为企业公民主导性主体的企业家,以"财富英雄"的伦理身份塑造着托起"中国梦"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公民 企业家 伦理身份
下载PDF
公民的伦理身份及其养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生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87,190-191,共15页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伦理身份 公共精神 公民教育 教育变革
下载PDF
论《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明业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3-68,共6页
《长日留痕》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观照下,文章分析了史蒂文斯的伦理身份及不同场合下的伦理选择。史蒂文斯的管家身份与他的职业伦理互为因果,对管家身份的固守和对职业伦理的死守使他失却了亲情和爱... 《长日留痕》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观照下,文章分析了史蒂文斯的伦理身份及不同场合下的伦理选择。史蒂文斯的管家身份与他的职业伦理互为因果,对管家身份的固守和对职业伦理的死守使他失却了亲情和爱情。史蒂文斯伦理身份的复杂性体现出其内心的困惑与矛盾,也展露出其人性的禁锢与封闭,这揭示了他悲剧性一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长日留痕》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下载PDF
《长日留痕》中的伦理身份悖论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54-60,共7页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探讨石黑一雄小说《长日留痕》的主人公史蒂文斯所面临的伦理身份悖论。史蒂文斯的伦理身份悖论源于他对身份单一化、公式化的认知模式。这种身份偏见使史蒂文斯陷入伦理冲突,最终酿成了他的...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探讨石黑一雄小说《长日留痕》的主人公史蒂文斯所面临的伦理身份悖论。史蒂文斯的伦理身份悖论源于他对身份单一化、公式化的认知模式。这种身份偏见使史蒂文斯陷入伦理冲突,最终酿成了他的人生悲剧。通过对史蒂文斯身份悖论深层原因的探究,本文试图揭示单一身份模式的内在悖谬性,解读石黑一雄对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中的"撒切尔主义"的批判以及对开放性、包容性、多重性身份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身份 个人身份 民族身份 悖论 伦理冲突
下载PDF
伦理身份与人的责任——重读《小艾友夫》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纲 张晓舒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在《小艾友夫》中,沃尔茂对伦理身份的错误理解导致他违背了最基本的伦理规范。沃尔茂夫妇违背伦理、缺乏责任意识的行为导致了小艾友夫的死亡,小艾友夫的死说明人一旦违背伦理、背弃责任,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艾斯达在人性因子指导下... 在《小艾友夫》中,沃尔茂对伦理身份的错误理解导致他违背了最基本的伦理规范。沃尔茂夫妇违背伦理、缺乏责任意识的行为导致了小艾友夫的死亡,小艾友夫的死说明人一旦违背伦理、背弃责任,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艾斯达在人性因子指导下节制了欲望,避免了伦理混乱和乱伦悲剧的发生。这说明人类只有尊重伦理,懂得用理性去节制欲望,才能避免人生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艾友夫》 伦理身份 责任
下载PDF
二代美国华裔的伦理身份选择——以《喜福会》的女儿们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春敏 杨潇慧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79-81,共3页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中女儿们"华裔后代"身份的特殊性常常使她们在生活中陷入一种伦理身份选择的困境,一方面是华裔母亲们灌输的传统中式文化观念,另一方面是外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理念,认可母亲们的教育...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中女儿们"华裔后代"身份的特殊性常常使她们在生活中陷入一种伦理身份选择的困境,一方面是华裔母亲们灌输的传统中式文化观念,另一方面是外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理念,认可母亲们的教育方式意味着选择其中国人身份,而渴望融入美国社会的女儿们更加青睐美国人身份,让她们在问题面前通常与母亲的意见背道而驰,双方由此引发了各种矛盾。随着故事的推进,女儿们愈发感觉西式文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从而重新作出伦理选择,认可母亲的华裔身份并与母亲达成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身份 伦理困境 伦理选择 矛盾 和解
下载PDF
论小说《红与黑》主人公伦理身份的诉求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连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19-120,129,共3页
《红与黑》描写了一代青年被毁的悲剧,其悲剧根源在于主人公打破了特定伦理环境中的伦理秩序,因而被其所在社会环境所不容。由此可见,小说《红与黑》的主题是一部伦理悲剧。论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入手,分析《红与黑》中主人公三次伦... 《红与黑》描写了一代青年被毁的悲剧,其悲剧根源在于主人公打破了特定伦理环境中的伦理秩序,因而被其所在社会环境所不容。由此可见,小说《红与黑》的主题是一部伦理悲剧。论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入手,分析《红与黑》中主人公三次伦理身份的诉求历程,同时回到特定的伦理现场,探讨小说中主人公所遇到的伦理困惑,以及主人公的伦理选择背后对特定伦理秩序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与黑》 伦理身份 伦理秩序 伦理悲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